第1章 塑造工作世界的五大趨勢 //001
社交技術正在滲入我們的組織,塑造新的行為 //004
技術 //006
嚮雲端遷移 //006
協作平颱 //008
大數據 //009
物聯網 //012
韆禧世代員工 //014
機動性 //015
全球化 //016
這一次為什麼不同? //017
變化速度 //017
連通世界 //019
破壞一切 //019
塑造工作:從過去到未來 //019
第2章 齒輪:今天的員工 //021
他們一天的生活 //023
傳統概念中的員工 //025
敬業度是最重要也是最缺乏的 //025
五個世代 //029
第3章 未來員工的七項原則 //033
彈性工作的三個組成要素 //036
在任何時間工作 //036
在任何地方工作 //037
注重産齣而非投入 //037
用靈活性來吸引和留住頂尖人纔 //038
如果彈性工作這麼好,為什麼不是每個人都這樣做呢? //040
一些好處 //041
麵對麵溝通怎麼辦呢? //041
協作 //043
傳統工作日程的終結 //044
基於話語權的自定義工作 //045
基於自組織的自定義工作 //047
基於選擇的自定義工作 //048
模塊化工作 //049
共享和員工排名 //052
大學正在貶值 //057
新的重要的員工行為 //061
自主與自決 //061
過濾和集中 //061
擁抱變化 //062
高超的溝通技巧 //062
學會學習 //062
支持未來的員工 //063
管理思維 //063
技術 //064
打基礎 //064
現在的員工 //066
員工的演化 //067
第4章 自由職業者經濟 //069
那麼,究竟什麼是自由職業者經濟呢? //073
自由職業者模式為什麼受歡迎? //073
不錯的報酬 //074
靈活性和自由度 //075
雇傭自由職業者的公司 //075
專案小組 //075
測試 //076
低成本 //076
全球人纔庫 //076
第5章 動物園管理員:今天的管理者 //079
昨天/今天的管理者 //081
過時的管理方法 //087
層級和組織結構圖 //088
年度考核 //088
注重投入 //089
管理者掌握信息並做齣決定 //090
過多的控製 //090
沒有試驗的空間 //090
依賴過去的經驗 //091
偏離重點 //091
第6章 未來管理者的十項原則 //093
必須成為領導者 //096
從前方跟隨 //098
瞭解技術和員工的工作方式 //100
協作平颱 //101
項目和任務管理平颱 //101
社交學習係統 //101
視頻 //102
以身作則 //102
敢於示弱 //103
主張共享和集體智慧 //105
做一個“點火器” //108
實時認可、反饋和參與 //109
認可 //110
反饋 //111
注意個人界綫 //112
時間 //112
空間 //114
適應未來的員工 //115
管理者的演變 //116
現在要做什麼? //117
第7章 沒有管理者的公司 //119
如何雇傭或解雇員工? //122
員工如何決定要加入什麼項目? //123
誰來領導這些項目? //124
誰來掌舵? //125
職業道路和選擇 //126
加薪和晉升 //126
齣瞭問題怎麼辦? //127
這些公司有哪些賴以生存的原則? //127
透明度 //127
帶有責任的自由 //128
輔導和支持 //128
通暢的交流 //128
長期方案 //129
必須體現價值觀 //129
不要害怕因為失敗受到懲罰 //129
理解員工的生活需求 //130
雇傭閤適的人纔 //130
無管理者公司的優勢 //130
創新 //130
員工保留率 //131
更快速的決策 //131
更好的客戶體驗 //131
消除社會惰化 //131
讓最優秀的人做最好的工作 //132
無管理者公司的弊端 //132
非正式的層級仍然存在 //132
“無管理者”模式可能不再像過去一樣有效 //133
公共錶徵也許無法反映現實 //133
很多人仍然渴望結構 //134
這適閤你嗎? //134
第8章 今天的組織 //137
“鐵飯碗”不再“鐵” //140
忠誠已經轉移 //141
不再隻是錢的問題 //142
創業者的機會 //143
小型成長型企業 //143
越來越多的懷疑 //143
第9章 未來組織的十四項原則 //145
林格曼效應 //150
內部創業 //151
相互聯結的員工網絡 //154
像小公司一樣經營 //155
專注於“願望”,而非“需求” //158
更快地適應變化 //160
無時無刻不在創新,建立生態係統 //161
員工推動的創新 //162
客戶驅動的創新 //163
閤作夥伴/供應商驅動的創新 //164
公眾驅動的創新 //165
競爭對手驅動的創新 //166
在雲端運行 //167
更多女性擔任高管 //169
女性具有不同的視角和視點 //169
擴充人纔庫,獲取新技能 //170
在企業中占據公平的比例 //171
更大的成功機會 //172
女性掌握著大部分購買力 //172
扁平化組織和分散式決策 //174
層級製 //175
較扁平 //176
扁平 //176
扁平層級製 //177
閤弄製 //178
講故事 //180
客戶的故事 //180
員工的故事 //181
民主化的學習和教學 //181
從追逐利潤到謀求繁榮 //182
未來組織的四大障礙 //186
恐懼 //186
缺乏緊迫感 //187
不確定性 //187
不清楚影響 //187
組織的演化 //187
第10章 技術成為中樞神經係統 //189
高度協作組織的十二個習慣 //191
將個人價值放在企業價值之前 //192
策略永遠先於技術 //193
學會放手 //193
以身作則 //194
傾聽員工的聲音 //194
將技術融入工作流程 //194
創造一個有利的環境 //195
衡量重點 //195
持之以恒 //196
適應和發展 //196
理解員工協作也有利於客戶 //196
承認協作會使世界變得更美好 //197
第11章 適應未來工作的六步流程:如何成為未來的組織(並保持下去!)//199
挑戰慣性思維 //202
提問 //202
傾聽 //202
創建一個團隊 //203
定義 //204
傳達 //205
公開 //205
簡單而又深入人心 //205
細化 //206
試驗和賦權 //206
找齣差距較大的領域 //206
清除障礙 //207
賦予權限 //207
實施廣泛的變革 //207
計劃 //208
承諾 //208
第12章 反思你的工作 //209
參考文獻 //215
未來的工作社區(專注於未來的工作與協作) //225
譯者後記 //227
這本書的書名就非常吸引人,“重新定義工作”,這正是當下許多人所麵臨的睏境和思考。在閱讀的過程中,我被作者的見解深深吸引,他對於“大連接時代”的描述,讓我深刻認識到我們所處的時代已經與過去截然不同。作者並沒有停留在對現象的描述,而是深入挖掘瞭這些現象背後的驅動力,以及它們如何共同作用,塑造著我們未來的職業生涯。他對於“職業”的重新定義,讓我意識到,未來的職業不再是單一的、固定的,而是可以更加靈活、多元,甚至可以跨界融閤。這給瞭我很大的鼓舞,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職業規劃,並且更加積極地去探索新的可能性。書中對於“領導力”的探討也讓我印象深刻,作者強調瞭在復雜多變的時代,領導者需要具備的特質,比如敏銳的洞察力、強大的適應能力、以及能夠激發他人潛能的能力。這些內容都非常貼閤實際,為我提供瞭一些寶貴的指導。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與一位睿智的長者進行深度對話,他的話語充滿瞭智慧和啓發,讓我受益匪淺。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吸引瞭我,有一種未來感和力量感,讓人迫不及待想知道裏麵到底講瞭什麼。翻開書頁,我首先被作者描繪的“大連接時代”所震撼。這不僅僅是技術上的連接,更是一種思維模式的轉變。作者用生動而富有洞察力的語言,闡述瞭我們正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變革時期,傳統的職業概念正在被顛覆,公司結構也在經曆重塑,領導力也需要全新的定義。讀到這裏,我忍不住停下來思考,我自己的工作是否也正在被這些變革所影響?我的職業發展方嚮是否需要調整?書中提到的“連接”不僅僅是物理上的,更是知識、技能、人脈的無縫對接。這種理念讓我看到瞭很多新的可能性,也讓我對未來的職業生涯充滿瞭期待。我特彆欣賞作者沒有簡單地羅列趨勢,而是深入剖析瞭這些趨勢背後的原因和可能帶來的影響,並給齣瞭一些非常具有操作性的建議。比如,在談到職業發展時,作者強調瞭持續學習和終身學習的重要性,並提供瞭一些具體的學習方法和資源。在關於公司變革的部分,作者深入探討瞭如何構建更具韌性和適應性的組織,如何吸引和留住頂尖人纔,以及如何營造一個鼓勵創新和協作的企業文化。這些內容都讓我受益匪淺,仿佛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未來的窗戶。
評分我之前讀過一些關於未來工作趨勢的書,但這本書帶給我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它沒有停留在對冰冷數據的堆砌,也沒有過於誇張的預測,而是用一種更加人性化、更具溫度的方式,探討瞭“大連接時代”下,工作、公司和領導力所發生的深刻變化。作者對於“公司”的論述,尤其讓我感到驚喜。他並沒有簡單地批判傳統企業模式,而是深入分析瞭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企業如何纔能保持活力和競爭力,如何纔能更好地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他提齣的“公司即生態係統”的概念,讓我對企業的未來發展方嚮有瞭更深的理解。在談到“領導力”時,作者的觀點更是獨樹一幟,他強調瞭領導力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權威,而是更加注重賦能、協作和共同成長。這種理念讓我看到瞭領導力的新方嚮,也讓我對如何成為一名更優秀的領導者有瞭更清晰的目標。總的來說,這本書是一次非常深刻的思考之旅,它讓我對未來的工作和職業發展有瞭更全麵的認識,也為我提供瞭寶貴的行動指南。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簡直就是為當下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量身定製的。我作為一個身處職場中的人,讀這本書的時候,經常會有一種“被說中瞭”的感覺。作者對於“大連接時代”的描述,精確地捕捉到瞭當下最核心的特徵——連接無處不在,信息爆炸,變化加速。他並沒有迴避這些挑戰,而是積極地尋找應對之道。在探討“職業”的部分,我被作者關於“技能組閤”和“學習型個體”的理念所打動。這讓我意識到,未來的職業發展不再是沿著一條直綫前進,而是需要不斷地學習新技能,並將其靈活地組閤運用。這本書也為我提供瞭很多關於如何在組織中發揮更大作用的啓示,特彆是關於“公司”的變革,作者提齣瞭很多具有建設性的建議,比如如何打破部門壁壘,如何建立跨部門協作的機製,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技術來提升效率。而對於“領導力”,作者的觀點更是讓我眼前一亮,他強調瞭在不確定性中保持方嚮感,以及如何激發團隊的創造力和韌性。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提供瞭一種理論框架,更提供瞭切實可行的思考方式和行動建議,讓我能夠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挑戰。
評分我一直對企業管理和組織行為學非常感興趣,所以這本書一齣來我就立刻入手瞭。讀完之後,我感覺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宏觀且深刻的視角來理解當下的商業世界。作者沒有局限於某個單一的領域,而是將職業、公司和領導力這三個核心要素巧妙地結閤起來,形成瞭一個完整的分析框架。他對於“顛覆性變革”的論述,並不是簡單地列舉一些新興技術或商業模式,而是從更深層次探討瞭這些變革如何從根本上改變瞭我們工作的方式和思維。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公司”的章節,作者深入剖析瞭傳統科層製組織的局限性,以及在新時代下,企業如何通過扁平化、網絡化和去中心化的方式來提升效率和創新能力。他提齣的一些觀點,比如“企業即平颱”、“賦能型領導”等,都讓我耳目一新。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不時會聯想到自己所在的公司,思考我們在哪些方麵做得好,又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啓發,讓我對如何更好地經營一傢公司,如何塑造一個更具活力的團隊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作者的語言風格非常專業且嚴謹,但又不失流暢和易讀性,即使是對於非專業讀者來說,也能很好地理解其中的精髓。
評分大珠小珠落玉盤,瑟瑟江風吹乾啥
評分隻有看清未來的公司纔是有前途的公司。本書為我們開啓瞭全新的視角,讓我們看到瞭諸多新的可能和新的方式。讀者還可以申請加入會員邀請製社區,與世界各地的企業交流意見和實踐,共同迎接一個全新的、開放的、協作的未來。閱讀《重新定義工作》,瞭解21世紀的職場,其對你的意義以及應對方式。
評分學習學習再學習
評分書很不錯,是正版,買瞭很多次瞭
評分重新定位重新認識,梳理自己的工作。
評分不錯
評分這本書一般般
評分大珠小珠落玉盤,瑟瑟江風吹乾啥
評分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