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塑造工作世界的五大趋势 //001
社交技术正在渗入我们的组织,塑造新的行为 //004
技术 //006
向云端迁移 //006
协作平台 //008
大数据 //009
物联网 //012
千禧世代员工 //014
机动性 //015
全球化 //016
这一次为什么不同? //017
变化速度 //017
连通世界 //019
破坏一切 //019
塑造工作:从过去到未来 //019
第2章 齿轮:今天的员工 //021
他们一天的生活 //023
传统概念中的员工 //025
敬业度是最重要也是最缺乏的 //025
五个世代 //029
第3章 未来员工的七项原则 //033
弹性工作的三个组成要素 //036
在任何时间工作 //036
在任何地方工作 //037
注重产出而非投入 //037
用灵活性来吸引和留住顶尖人才 //038
如果弹性工作这么好,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这样做呢? //040
一些好处 //041
面对面沟通怎么办呢? //041
协作 //043
传统工作日程的终结 //044
基于话语权的自定义工作 //045
基于自组织的自定义工作 //047
基于选择的自定义工作 //048
模块化工作 //049
共享和员工排名 //052
大学正在贬值 //057
新的重要的员工行为 //061
自主与自决 //061
过滤和集中 //061
拥抱变化 //062
高超的沟通技巧 //062
学会学习 //062
支持未来的员工 //063
管理思维 //063
技术 //064
打基础 //064
现在的员工 //066
员工的演化 //067
第4章 自由职业者经济 //069
那么,究竟什么是自由职业者经济呢? //073
自由职业者模式为什么受欢迎? //073
不错的报酬 //074
灵活性和自由度 //075
雇佣自由职业者的公司 //075
专案小组 //075
测试 //076
低成本 //076
全球人才库 //076
第5章 动物园管理员:今天的管理者 //079
昨天/今天的管理者 //081
过时的管理方法 //087
层级和组织结构图 //088
年度考核 //088
注重投入 //089
管理者掌握信息并做出决定 //090
过多的控制 //090
没有试验的空间 //090
依赖过去的经验 //091
偏离重点 //091
第6章 未来管理者的十项原则 //093
必须成为领导者 //096
从前方跟随 //098
了解技术和员工的工作方式 //100
协作平台 //101
项目和任务管理平台 //101
社交学习系统 //101
视频 //102
以身作则 //102
敢于示弱 //103
主张共享和集体智慧 //105
做一个“点火器” //108
实时认可、反馈和参与 //109
认可 //110
反馈 //111
注意个人界线 //112
时间 //112
空间 //114
适应未来的员工 //115
管理者的演变 //116
现在要做什么? //117
第7章 没有管理者的公司 //119
如何雇佣或解雇员工? //122
员工如何决定要加入什么项目? //123
谁来领导这些项目? //124
谁来掌舵? //125
职业道路和选择 //126
加薪和晋升 //126
出了问题怎么办? //127
这些公司有哪些赖以生存的原则? //127
透明度 //127
带有责任的自由 //128
辅导和支持 //128
通畅的交流 //128
长期方案 //129
必须体现价值观 //129
不要害怕因为失败受到惩罚 //129
理解员工的生活需求 //130
雇佣合适的人才 //130
无管理者公司的优势 //130
创新 //130
员工保留率 //131
更快速的决策 //131
更好的客户体验 //131
消除社会惰化 //131
让最优秀的人做最好的工作 //132
无管理者公司的弊端 //132
非正式的层级仍然存在 //132
“无管理者”模式可能不再像过去一样有效 //133
公共表征也许无法反映现实 //133
很多人仍然渴望结构 //134
这适合你吗? //134
第8章 今天的组织 //137
“铁饭碗”不再“铁” //140
忠诚已经转移 //141
不再只是钱的问题 //142
创业者的机会 //143
小型成长型企业 //143
越来越多的怀疑 //143
第9章 未来组织的十四项原则 //145
林格曼效应 //150
内部创业 //151
相互联结的员工网络 //154
像小公司一样经营 //155
专注于“愿望”,而非“需求” //158
更快地适应变化 //160
无时无刻不在创新,建立生态系统 //161
员工推动的创新 //162
客户驱动的创新 //163
合作伙伴/供应商驱动的创新 //164
公众驱动的创新 //165
竞争对手驱动的创新 //166
在云端运行 //167
更多女性担任高管 //169
女性具有不同的视角和视点 //169
扩充人才库,获取新技能 //170
在企业中占据公平的比例 //171
更大的成功机会 //172
女性掌握着大部分购买力 //172
扁平化组织和分散式决策 //174
层级制 //175
较扁平 //176
扁平 //176
扁平层级制 //177
合弄制 //178
讲故事 //180
客户的故事 //180
员工的故事 //181
民主化的学习和教学 //181
从追逐利润到谋求繁荣 //182
未来组织的四大障碍 //186
恐惧 //186
缺乏紧迫感 //187
不确定性 //187
不清楚影响 //187
组织的演化 //187
第10章 技术成为中枢神经系统 //189
高度协作组织的十二个习惯 //191
将个人价值放在企业价值之前 //192
策略永远先于技术 //193
学会放手 //193
以身作则 //194
倾听员工的声音 //194
将技术融入工作流程 //194
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 //195
衡量重点 //195
持之以恒 //196
适应和发展 //196
理解员工协作也有利于客户 //196
承认协作会使世界变得更美好 //197
第11章 适应未来工作的六步流程:如何成为未来的组织(并保持下去!)//199
挑战惯性思维 //202
提问 //202
倾听 //202
创建一个团队 //203
定义 //204
传达 //205
公开 //205
简单而又深入人心 //205
细化 //206
试验和赋权 //206
找出差距较大的领域 //206
清除障碍 //207
赋予权限 //207
实施广泛的变革 //207
计划 //208
承诺 //208
第12章 反思你的工作 //209
参考文献 //215
未来的工作社区(专注于未来的工作与协作) //225
译者后记 //227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吸引了我,有一种未来感和力量感,让人迫不及待想知道里面到底讲了什么。翻开书页,我首先被作者描绘的“大连接时代”所震撼。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连接,更是一种思维模式的转变。作者用生动而富有洞察力的语言,阐述了我们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期,传统的职业概念正在被颠覆,公司结构也在经历重塑,领导力也需要全新的定义。读到这里,我忍不住停下来思考,我自己的工作是否也正在被这些变革所影响?我的职业发展方向是否需要调整?书中提到的“连接”不仅仅是物理上的,更是知识、技能、人脉的无缝对接。这种理念让我看到了很多新的可能性,也让我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充满了期待。我特别欣赏作者没有简单地罗列趋势,而是深入剖析了这些趋势背后的原因和可能带来的影响,并给出了一些非常具有操作性的建议。比如,在谈到职业发展时,作者强调了持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学习方法和资源。在关于公司变革的部分,作者深入探讨了如何构建更具韧性和适应性的组织,如何吸引和留住顶尖人才,以及如何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和协作的企业文化。这些内容都让我受益匪浅,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的窗户。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简直就是为当下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量身定制的。我作为一个身处职场中的人,读这本书的时候,经常会有一种“被说中了”的感觉。作者对于“大连接时代”的描述,精确地捕捉到了当下最核心的特征——连接无处不在,信息爆炸,变化加速。他并没有回避这些挑战,而是积极地寻找应对之道。在探讨“职业”的部分,我被作者关于“技能组合”和“学习型个体”的理念所打动。这让我意识到,未来的职业发展不再是沿着一条直线前进,而是需要不断地学习新技能,并将其灵活地组合运用。这本书也为我提供了很多关于如何在组织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启示,特别是关于“公司”的变革,作者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建议,比如如何打破部门壁垒,如何建立跨部门协作的机制,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技术来提升效率。而对于“领导力”,作者的观点更是让我眼前一亮,他强调了在不确定性中保持方向感,以及如何激发团队的创造力和韧性。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更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考方式和行动建议,让我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评分我之前读过一些关于未来工作趋势的书,但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它没有停留在对冰冷数据的堆砌,也没有过于夸张的预测,而是用一种更加人性化、更具温度的方式,探讨了“大连接时代”下,工作、公司和领导力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作者对于“公司”的论述,尤其让我感到惊喜。他并没有简单地批判传统企业模式,而是深入分析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如何才能保持活力和竞争力,如何才能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他提出的“公司即生态系统”的概念,让我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有了更深的理解。在谈到“领导力”时,作者的观点更是独树一帜,他强调了领导力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而是更加注重赋能、协作和共同成长。这种理念让我看到了领导力的新方向,也让我对如何成为一名更优秀的领导者有了更清晰的目标。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次非常深刻的思考之旅,它让我对未来的工作和职业发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为我提供了宝贵的行动指南。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就非常吸引人,“重新定义工作”,这正是当下许多人所面临的困境和思考。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被作者的见解深深吸引,他对于“大连接时代”的描述,让我深刻认识到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与过去截然不同。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对现象的描述,而是深入挖掘了这些现象背后的驱动力,以及它们如何共同作用,塑造着我们未来的职业生涯。他对于“职业”的重新定义,让我意识到,未来的职业不再是单一的、固定的,而是可以更加灵活、多元,甚至可以跨界融合。这给了我很大的鼓舞,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规划,并且更加积极地去探索新的可能性。书中对于“领导力”的探讨也让我印象深刻,作者强调了在复杂多变的时代,领导者需要具备的特质,比如敏锐的洞察力、强大的适应能力、以及能够激发他人潜能的能力。这些内容都非常贴合实际,为我提供了一些宝贵的指导。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与一位睿智的长者进行深度对话,他的话语充满了智慧和启发,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我一直对企业管理和组织行为学非常感兴趣,所以这本书一出来我就立刻入手了。读完之后,我感觉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宏观且深刻的视角来理解当下的商业世界。作者没有局限于某个单一的领域,而是将职业、公司和领导力这三个核心要素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分析框架。他对于“颠覆性变革”的论述,并不是简单地列举一些新兴技术或商业模式,而是从更深层次探讨了这些变革如何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工作的方式和思维。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公司”的章节,作者深入剖析了传统科层制组织的局限性,以及在新时代下,企业如何通过扁平化、网络化和去中心化的方式来提升效率和创新能力。他提出的一些观点,比如“企业即平台”、“赋能型领导”等,都让我耳目一新。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时会联想到自己所在的公司,思考我们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又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启发,让我对如何更好地经营一家公司,如何塑造一个更具活力的团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专业且严谨,但又不失流畅和易读性,即使是对于非专业读者来说,也能很好地理解其中的精髓。
评分包装完好,送货快
评分很好的书!!!!!!!!!!!!!!!!!!
评分不错,看起来很有意思,推荐购买
评分好书,强烈推荐
评分好书,非常喜欢!仔细拜读!
评分刚刚收到,怎么评价!内容不知道什么样,希望有干货!
评分朋友推荐的,值得推荐和阅读
评分物廉价美,赞一个!!!!!!!
评分不错。简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