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号称“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的系列,着实让人耳目一新。我最近涉猎了几本,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几部关于宋代历史的精选集。比如其中关于宋代科举制度演变的那一本,作者的考据工作简直是下了苦功的。从北宋初期的“糊名”制度到南宋后期对试卷评阅的细致化改革,每一步的推进都与当时的政治气候、士大夫阶层的变迁紧密相连。书中收录了大量来自翰林院、吏部档案的原始材料,那些模糊不清的手抄本经过现代技术手段的辨识和整理,终于能呈现在我们面前。读起来,那种扑面而来的历史厚重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文人辈出的年代,体会着他们既渴望入仕又对朝堂倾轧心有余悸的复杂心境。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对于一些关键历史人物的评价,作者没有停留在简单的褒贬,而是深入剖析了他们决策背后的权力结构与时代局限性,这种深入骨髓的洞察力,是许多通史著作难以企及的。总体而言,这套丛刊提供的视角非常微观且扎实,是做深入学术研究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库。
评分这套丛刊的装帧设计和印刷质量也值得称赞。我收到的那几册,纸张的质地温润,不是那种廉价的漂白纸,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疲惫。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呈现古代拓片或者手稿原貌的篇章,他们采用了高精度的彩色影印技术,细节还原度极高,让人甚至能感受到墨痕的干湿和纸张的纹理。这在很多同类出版物中是很难做到的,很多出版社为了节省成本,在这类细节上总是敷衍了事。这套丛刊的用心程度,显然是面向对学术品质有极致追求的读者群体的。可以说,它在物质载体上,就先声夺人地确立了其严肃和珍藏的价值。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与历史进行一次庄重且高质量的对话,这不仅仅是阅读,更是一种仪式感。
评分我对这套丛刊的编纂理念非常欣赏,它似乎遵循了一种“以小见大”的史学范式。我之前翻阅了其中关于宋代城市坊市制度瓦解与商业崛起的专题研究,那本书的切入点极为刁钻,聚焦于几处当时重要的商业都会——例如临安和泉州——的土地买卖契约和户籍变动记录。通过对这些“碎片化”材料的细致梳理,我们得以窥见宋代经济生活和社会结构的真实面貌,远比那些宏大的赋税制度叙述来得生动和可靠。书中对于“夜市”的兴起、柜坊和飞钱的使用频率分析,体现了编纂者对社会史和经济史交叉领域的深刻理解。它不仅仅是资料的堆砌,更是一种高度精炼的史料诠释。美中不足的是,个别章节的注释略显单薄,对于一些方言词汇的解释可以更加详尽一些,毕竟面对的是非专业读者,在确保学术严谨性的同时,兼顾普及性似乎也是一个完善的方向。但这瑕不掩瑜,对于渴望了解宋代“烟火气”的读者来说,这简直是一份宝藏。
评分从另一个侧面来看,这套丛刊对传统史学的“颠覆”性贡献在于其对“非主流”史料的重视。例如,我最近在研究中涉及到了宋金对峙时期的民间舆论动向,通常这部分内容在官方正史中语焉不详,往往是边角料。但在这套丛刊的相关卷册中,汇集了大量私人笔记、僧侣日记甚至部分地方志中记载的民间谚语和流言记录。通过这些看似琐碎的“口水话”,我们得以构建出当时普通民众对朝廷决策、前线战事、乃至敌国文化渗透的真实感受。这种“由下而上”的史观重建,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那个动荡年代的认知,它打破了以往那种只有帝王将相才能定义历史的局限性。这种对史料来源的拓宽,无疑是推动史学研究方法论进步的一个重要信号。
评分不得不提的是,这套丛刊的学术体系性构建非常严谨。它并非是简单地将散落在各处的珍贵文献简单地汇编在一起,而是通过精心设计的导读和篇章结构,构建起一个清晰的脉络。我注意到,在每一部分文献的引入处,都有详尽的背景介绍,解释了这些文献的成书年代、作者的立场以及其在整个史学史上的地位。这种“把钥匙”式的引导,对于初入某个细分领域的研究者来说,简直是莫大的帮助。它不仅提供了原始材料,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们如何去“阅读”和“理解”这些材料,这比直接喂给我们结论要宝贵得多。这体现了一种负责任的学术态度——既要传承文献,更要传授方法。全套丛刊读下来,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吸收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被训练了一种更为审慎和批判性的历史思维方式。
评分分拣装书的时候,手能否洗一下?非常非常明显的一个大拇指黑手印,在书的第二页白纸上。下次再不在京东买书了。。。
评分活动力度很大,快递速度也很快,就是有些书活动时没有了。
评分流水账,似乎没那么好。
评分书真的很符合我的要求啊!是正版的,纸质和印刷都不错,想买这本书很久了,一直没时间,看到评价不错,就买了,而且比书店的便宜了很多有没有,性价比好高有没有,店主态度好好哦~,
评分非常不错的购物体验,我很喜欢,哈哈哈哈哈哈
评分包装完整,相信京东品质。
评分《靖康稗史》包括《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甕中人语》《开封府状》《南征录汇》《青宫译语》《呻吟语》《宋俘记》七种,记载了北宋都城陷落始末以及宋宗室贵族北迁和北迁后的遭遇,作者多为亲闻亲见之人,此中材料为研究靖康祸乱始末提供了*一手资料
评分一个字:惨,两个字:真惨,三个字:超级惨。不堪回首,正可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评分看了《赘婿》,对靖康之难很感兴趣,书是好书,多次再版,但印刷实在太差,毫无改进,价格却每次都提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