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让你爱不释手的英国简史(彩版)

一本让你爱不释手的英国简史(彩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江乐兴 著
图书标签:
  • 英国历史
  • 简史
  • 文化
  • 彩版
  • 历史普及
  • 英国文化
  • 历史入门
  • 西方历史
  • 图文并茂
  • 轻松阅读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3949571
版次:1
商品编码:1207841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22
字数:259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英国历史辉煌而跌宕起伏,且影响深远。这不得不引发人们对于英国历史的思考:“日不落”帝国从崛起到衰微,究竟经历了哪些沧桑巨变?英国始终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凭的又是什么?《一本让你爱不释手的英国简史》可使你在历史的迷雾中找到答案!

内容简介

  英国是当之无愧的影响当代Z深远的国家,它是世界上D一个实现工业文明的国家,历史上曾称霸世界近200年。如果没有英国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世界历史或许会有另一番局面。为了让读者能够更深刻的去了解英国的有关历史,本书以一个个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个性表演贯穿全文,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了一幅较为完整的英国历史画卷。书中每小节配还有简单明晰的图表、一目了然的地图,让读者轻松读懂英国史,一读就爱不释手,并从中感受英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作者简介

  江乐兴,男,图书策划人,曾出版过《世界名校之旅》《不可不知的50所美国一流大学》《不可不知的50所欧洲一流大学》《哈佛锻炼学生的300个推理游戏》等。其中,《蚂蚁的生存哲学》被新闻出版总署推荐为2008年度100本优秀青少年读物。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002  史前时代:岛外入侵带来文明火种
003  岛外来客带来的人类文明:古英格兰
007  不列颠尼亚行省时期:恺撒大帝的征服
010  日耳曼人的入侵:盎格鲁-撒克逊时代
011  现代英国人祖先的到来:盎格鲁-撒克逊人移民
014  上帝的降临:基督教进入大不列颠
018  群雄逐鹿不列颠:七国争霸时代
021  唯一享受“大帝”殊荣的君主:阿尔弗雷德
025  北欧海盗:维京人的入侵和屈辱的丹麦金
028  北海帝国的统治:兼任英格兰国王的丹麦大帝
第二章
034  法国人的入主:诺曼底王朝时代
035  来自诺曼底的征服者:威廉一世入主大不列颠
040  诺曼底王朝的延续:金雀花王朝
041  金雀花王朝的开创者:亨利二世
046  最完美的骑士:“狮心王”理查一世
050  约翰国王的屈服:《大宪章》订立开启英国宪政
055  民主在这里萌芽:议会制度的建立
059  象牙塔的矗立: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创建
063  “长腿爱德华”的雄心:征服威尔士、苏格兰之战
067  跨越世纪的厮杀:英法“百年战争”(上)
071  跨越世纪的厮杀:英法“百年战争”(中)
075  跨越世纪的厮杀:英法“百年战争”(下)
079  英格兰两大家族的搏命:玫瑰战争
084  英国封建专制的黄金时代:都铎王朝
085  贤明的王朝创建者:亨利七世
089  残酷的宗教迫害:英格兰的宗教改革
093  英明的“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097  光耀千古的文化符号:莎士比亚
101  “无敌舰队”的覆灭:英国海上霸权的确立
106  女王也是“海盗”:英国政府参与海上掠夺
第三章
112  封建专制的桎梏:斯图亚特王朝
113  英国民主进程的里程碑: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
118  缔造民主的独裁者:克伦威尔
122  大不列颠终成整体:英格兰和苏格兰的统一
126  向海上贸易霸主发起挑战:英荷战争
131  光荣革命的伟大胜利:君主立宪的确立
135  民主的进一步发展:两党制在英国的诞生
139  大英帝国的狂飙:第一次工业革命
142  积极走向世界:汉诺威王朝
143  英法之间的殖民地争夺战:七年战争
147  大洋深处的探险者:库克船长和他的探索太平洋之旅
151  殖民北美的挫败:美国独立战争
155  新仇旧恨:英美第二次战争
159  为英国带来鼎盛的明君:维多利亚女王
163  坚船利炮的“叩问”:大英帝国对中国的侵略
第四章
170  从伟大回归平凡:温莎王朝
171  血染的风采:伤亡惨重的“一战”
175  姑息养奸:臭名昭著的绥靖政策
178  惨败中的胜利:敦刻尔克大撤退
183  皇家空军用胜利捍卫荣誉:不列颠之战
188  “二战”中的英国巨人:一代名相丘吉尔
193  皇室中诞生的元帅:蒙巴顿
197  北非战场上的沙漠猎人:蒙哥马利
201  永不退位的寿星:伊丽莎白二世
205  英国女首相:“铁娘子”撒切尔夫人
210  大英帝国海军最后的辉煌:马岛战争
215  美国的跟班小弟:“二战”后的英国外交政策
219  日不落帝国的衰落:英国殖民体系的崩解

前言/序言

  英国是一个奇迹般的国家!就是这样一个孤悬一方的岛国,却雄霸海洋三个世纪,并凭借强大的海上力量,建立起一个疆域空前广袤的全球性超级大国。在鼎盛的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几乎有人类居住的大洲,就有这个国家的殖民地。当时,这个帝国在全球的子民高达五亿人,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它的领土面积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经济总量占全球的70%。当时的大英帝国也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庞大帝国,“日不落帝国”是对这个国家领地遍布全球的盛况的一种最好诠释。
  至今,英国人的绅士风度依然是文明和高贵的代表,也是全世界男性所追求的。曾经的辉煌已经过去,今日的英国多了一分繁华落尽之后的沉静与平和。或许在他们骨子里,还有一种永不消退的高贵气息。正如他们的绅士风度一样,尽管绅士这种头衔已经消失,但是那种应有的品行和行事作风却融入了英国人的血液之中,并至今引领着世界的风潮。
  从茹毛饮血的欧洲大陆原始人类通过陆桥踏上不列颠这片土地,到长期遭受各种外来人的统治,伊比利亚人、凯尔特人、罗马人、盎格鲁-撒克逊人、维京人,他们有的来了又去,有的则被称为今天英国人祖先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杀戮和同化。最终,盎格鲁-撒克逊人成为不列颠列岛的主人,并在这里建立起一个强盛的欧洲大国,并且称霸全球,最后回归平凡。英国这样一个神奇的国度究竟经历了哪些沧桑巨变?也许翻开一页页记录英国的史卷,我们就能从中寻找到答案。


《光影交织的百年:欧洲电影的黄金时代与思想浪潮》 一部深入剖析20世纪欧洲电影发展脉络的史诗级著作,聚焦于技术革新、艺术思潮和社会变迁如何共同塑造了大陆的银幕图景。 【内容提要】 本书并非一部简单的电影史编年史,而是一次对欧洲电影艺术如何承载和反思特定历史时期的思想精神的深度挖掘。全书以时间为轴,以艺术流派和关键人物为经纬,详细梳理了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冷战高峰期,欧洲电影如何从新兴的娱乐媒介,蜕变为最具批判性和实验性的艺术形式。我们将探讨默片时代的表现主义高光,有声电影对叙事模式的颠覆,二战阴影下现实主义的觉醒,以及战后先锋派运动对传统美学的彻底反叛。 第一部分:梦的构造与现实的碎片 (1918-1939) 本部分首先聚焦于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电影。我们不会满足于对《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或《大都会》的表面解读,而是深入剖析其背后的社会心理机制——一个在一战失败和恶性通货膨胀的夹缝中寻求出口的民族,如何通过扭曲的布景、夸张的表演和强烈的明暗对比,投射出对权威、疯狂与秩序崩塌的集体焦虑。《表现主义电影:心理投射的建筑学》一章,将详细分析立体主义和表现主义绘画对电影空间处理的直接影响,以及这些技术手段如何服务于对“非理性”力量的探讨。 随后,我们将转向法国的先锋电影运动。不同于德国的沉重与压抑,法国的超现实主义电影,如布努艾尔和达利的作品,展现出一种更具挑衅性、更侧重于潜意识梦境和对资产阶级道德的直接嘲弄。我们将梳理达达主义的“去意义化”倾向如何转化为电影叙事的断裂性,并考察这种艺术反抗如何与当时欧洲知识分子对科学理性主义的反思紧密相连。 同时,本书不会忽视意大利和苏联在默片时代的独特贡献。意大利在史诗巨制上的投入,反映了法西斯主义前夜对民族荣耀的重塑欲望;而苏联蒙太奇理论的建立,则标志着电影首次被视为一种明确的、具有说服力和政治教育功能的“语言学”工具。爱森斯坦的“对立式剪辑”如何超越了单纯的时间连接,成为一种辩证法的视觉表达,是本章的重点分析对象。 第二部分:铁幕下的阴影与重建 (1940-1950年代初) 二战的爆发彻底中断了欧洲电影的多元发展。本章将重点分析战争对电影工业的物理摧毁与思想重塑。在被占领的地区,电影制作如何成为一种“隐秘的抵抗”或“政治宣传”的战场。 战后,欧洲电影迎来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一是南欧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我们将详尽考察罗西里尼、德西卡等导演如何“走出影棚”,用简陋的设备、非职业演员和未经修饰的街景,去捕捉战争创伤下普通民众的生存尊严。这不仅是一种美学选择,更是一种对战前过度依赖布景和宏大叙事的强力反拨,它标志着“道德的电影”的回归。 与此同时,英国电影在战后承担了国家身份重建的任务。本书将分析英国的“现实主义传统”如何延续,但又在战后转向对社会阶层的微妙刻画,与好莱坞的商业模式保持着一种微妙的距离感。 第三部分:现代性的焦虑与艺术的解放 (1950年代中后期-1960年代) 这是欧洲电影实验精神达到顶峰的时期。冷战格局下的欧洲,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青年一代对僵化的传统和父权权威产生了深刻的怀疑。 1. 法国新浪潮的革命: 我们将深入剖析“电影手册”一代如何从理论批判走向实践颠覆。本书将重点区分特吕弗的“作者论”与戈达尔的“激进左翼立场”。戈达尔对传统叙事结构(如因果链条、景深镜头)的解构,不仅是对好莱坞模式的厌倦,更是对现实本身“可理解性”的质疑。对“跳接”、“即兴对白”和“打破第四堵墙”手法的详细文本分析,将揭示其背后的哲学根源——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 2. 欧洲其他地区的突破: 意大利的“通俗小说电影”(Federico Fellini)和“存在主义电影”(Michelangelo Antonioni)是本章的另一核心。费里尼如何将新现实主义的街头视角,转化为魔幻、夸张的、充满象征意义的“马戏团式”个人内心探索?安东尼奥尼如何通过对“空旷空间”和“不确定对话”的运用,精准地捕捉了现代都市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我之间无法沟通的“疏离感”?本书将提供场景级的分析来佐证这些导演如何将现代哲学思辨转化为可感知的影像。 3. 东欧的“新浪潮”: 我们还将关注波兰、捷克(如米洛斯·福尔曼)电影的独特路径。这些电影往往在更严苛的审查制度下,使用更为隐晦的讽刺和荒诞手法,来批评体制的僵化和个体的异化。 【本书特色】 本书的叙述风格力求兼具学术的严谨性与人文的温度。我们注重将电影技术(如摄影机运动、灯光设计)与当时的社会思潮(如存在主义、结构主义)进行交叉印证。大量引用当年电影人、评论家的原始访谈和未公开书信,辅以对关键镜头的详细技术拆解,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多维度的、可以“触摸”到历史肌理的欧洲电影图景。这不是一部仅供影迷品鉴的画册,而是一本探究思想如何在光影中凝固与流动的思想指南。 【目标读者】 致力于深入了解20世纪欧洲思想史、艺术史,以及希望探究电影作为一种独立艺术形式如何承载时代精神的专业研究者、学生以及资深电影爱好者。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一个追求阅读深度的普通爱好者来说,这本书在细节的考据和观点的平衡性上,做得非常到位。它没有一味地赞美或贬低,而是保持了一种令人信服的客观和审慎。很多我原以为是铁板钉钉的历史定论,在书中都得到了更具层次感的探讨,作者引用了多方史料来佐证,甚至偶尔会流露出一些不同历史学派之间的“小争论”,这种坦诚的态度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趣味性和可信度。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处理那些敏感或复杂的历史事件时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他试图搭建的,是一个包容且多维度的历史理解空间,而非强加于读者的单一结论。这种严谨而不失温度的笔触,实在难得。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艺术品!那种沉稳中带着一丝活泼的色调搭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特别喜欢那种带有复古感的插画风格,让人感觉仿佛能穿越时空,亲身去感受那些历史的起起落落。翻开书页,那精美的彩印质量真的让人心情愉悦,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墨色饱满,过渡自然。作为一名对视觉体验要求比较高的读者,我必须说,在如今这个充斥着大量黑白文字的时代,能有一本如此用心的书摆在案头,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它不仅仅是知识的载物,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工艺品。每一次拿起它,那种油墨的淡淡香气和纸张的质感,都让人心生敬意。这种对阅读体验的尊重,在很多新出版的普及类历史读物中已经很难寻觅了,也正因如此,它在众多书海中显得尤为特别和珍贵。

评分

我不得不提的是,作者叙事时所采用的那种娓娓道来的口吻,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说书人”技巧。他似乎深谙如何将那些宏大、复杂到让人望而生畏的政治博弈、王朝更迭,巧妙地编织成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读起来完全没有那种枯燥的“历史名词堆砌感”,反而像是在听一位知识渊博的老者,在壁炉旁,一边摇着安乐椅,一边讲述他亲身经历过的那些传奇往事。尤其是在描述关键历史人物的性格侧面时,那种细腻入微的刻画,让我对那些教科书上扁平化的形象有了全新的认识。仿佛那些尘封在史册中的人物,一下子变得有血有肉,他们的挣扎、他们的荣耀、他们的无奈,都鲜活地呈现在我的眼前,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想要知道“然后呢?”

评分

我个人对这本书的“可读性权重”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要知道,一本历史书如果过于学术化,很容易劝退普通读者,但如果为了追求流畅而牺牲了准确性,那又失去了它的价值。这本书找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平衡点。它的文字流畅自然,逻辑衔接如行云流水,但同时,每一个关键转折点都提供了足够的背景信息支撑,确保读者在阅读乐趣不减的情况下,依然能扎实地吸收知识。说实话,我平时阅读其他历史书籍时,经常需要频繁地查阅注释或做笔记来跟上思路,但这本,我几乎可以一口气读完一个章节而不感到疲惫。它成功地将“学习”的严肃性,转化为了一种高效且愉悦的“探索”过程。

评分

这本书在内容编排上的巧妙布局,简直是鬼斧神工。它没有采取那种死板的年代顺序,而是以一种更注重“主题性”和“关联性”的方式展开叙事。比如,它会将不同时期关于英国社会结构、法律演变或者文化思潮的关键节点并置讨论,这种处理方式极大地帮助了我这种非专业读者构建起一个立体的历史认知框架。我发现自己不再是被动地记忆时间点,而是主动地去理解“为什么”和“如何导致”。这种跳跃式的、网状的知识结构,反而比线性的叙述更容易让人形成深刻的记忆点,也更符合我们现代人接收信息的习惯。它成功地打破了传统历史书的沉闷感,让历史不再是线性的单调河流,而是充满了交汇与回响的宏大交响乐。

评分

还不错的书,对了解英国来说还凑活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一直在京东买书,值得信任

评分

看了一部分,感觉不错

评分

物美价廉,物流迅速,值得购买。

评分

去英国先科普他的历史,图文并貌

评分

非常好!速度很快!五星好评!京东的服务是一流的!

评分

感觉质量还不错,推荐大家购买

评分

去英国先科普他的历史,图文并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