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成本轉嫁理論”的理解,就會對先發國傢或地區為什麼會成功,後發國傢或地區為什麼會失敗有清晰地認識,就會明白如今所麵臨的諸多問題的根源所在。
所謂成功的先發國傢或地區,隻不過是在占有現代化收益的同時把他們的成本轉嫁到瞭後發國傢或地區;所謂失敗的後發國傢或地區,隻不過是把現代化作為奮鬥目標的時候,被動、甚至積極地承載瞭先發國傢的巨大成本。 通過對 “成本轉嫁理論”的理解,就會對先發國傢或地區為什麼會成功,後發國傢或地區為什麼會失敗有清晰地認識,就會明白如今所麵臨的諸多問題的根源所在。
溫鐵軍,1951年5月生於北京。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鄉村建設中心主任、可持續發展高等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農村經濟與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屆學科評議組成員,環保部、商務部、國傢林業局、國傢糧食局、北京市、福建省等省部級政策專傢和中國農業經濟學會副會長。
著有《中國農村基本經濟製度研究》《三農問題的世紀反思》《解構現代化》《我們到底要什麼》《認識與實踐的對話》《解讀蘇南》《八次危機》等多本專著。
第一部分 資本全球化的宏大敘事
第一節 人類創造的兩個異化物
第二節 全球資本化與製度性緻貧
第三節 國傢競爭的“微笑麯綫”
第四節 歐債危機實屬政治危機
第五節 日本研究中的另類思考
第六節 從北非“街頭政治”看全球資本主義危機
第二部分 現代化睏境
第一節 現代化高成本的預言:奧巴馬-金正恩難題
第二節 解構中國現代化
第三節 人民幣的故事
第四節 我的三個睏惑
第五節 中産階級的“去城市化”
第六節 發展中國傢的發展問題
第三部分 新世紀的真問題
第一節 中國進入21 世紀之初的宏觀調控
第二節 政府公司主義體製的發展及其改革的路徑依賴
第三節 我們是怎樣失去並又重新得到遷徙自由的
第四節 資本下鄉的交易成本與鄉村建設中的社會企業
第四部分 大國憂思
第一節 用腳做學問:我的兩次狂野遊曆
第二節 執政黨麵臨的兩種挑戰
第三節 中國有第三條道路可走嗎
第四節 毒奶粉背後的經濟學思考
第五節 中國工會與西方工運
第六節 金融異化與學術異化
第七節 中國林改的曆史背景與現實意義
第五部分 區域發展比較研究
第一節 社會變遷與政府治理的中西差異
第二節 解讀“珠三角”的發展規律
第三節 全球危機與蘇南經驗
第六部分 生態文明與新型城鎮化
第一節 全球危機與生態文明
第二節 生態文明與中産階級下鄉
第三節 城鄉一體化與新型城鎮化
第四節 新型城鎮化與平民教育的創新
後 記
經濟主權殘缺國傢一般會被迫趨嚮於再次“被殖民化”;而主權相對完整的國傢雖然應對巨額成本轉嫁的方式有所不同,但大都趨嚮於加強本國政府對國內核心經濟主權的國傢控製。
凡屬能夠把握資源主權的國傢,就能夠有客觀條件通過自主貨幣化占有部分資源資本化收益,也就可能實現國傢競爭的微笑麯綫理論模型提齣的倒U 麯綫上推,應對單極世界幣緣戰略所內涵的正U 麯綫嚮下轉嫁成本的壓力。
全球化內涵的製度成本層級嚮下轉嫁的趨勢,最終會使承載成本過多的弱勢群體嚮不能發聲的資源環境轉嫁1% 的少數人過分貪婪和無恥的代價,反過來造成毀滅99% 人類社會可持續的環境災難……
其實現在我們麵臨的主要是周期性危機及其成本問題,危機爆發之後一定是有成本轉嫁的。
我們的研究錶明,改革之前就有三次周期性危機。隻不過每次危機爆發都搞上山下鄉,也就是把城市過剩勞動力轉移到農村,由社隊集體化承載瞭危機代價。所以計劃經濟時代的各種現象,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主要歸罪於所謂人治。
何況,改革之後也是有周期性危機的,並且也和領導班子換屆的政治周期高度吻閤。
雖然,根據這些周期性波動形成的理論分析,到目前為止恐怕還不能被主流所接受。但據此,我們也進一步認為生態文明的提齣,是在三大資本全麵過剩的危機條件下,國傢做齣的戰略調整。
經濟穩態的原因是,17 年來大規模基礎建設投資使得實質性資産的價值總量大幅度增加,因此我們的基座是穩增的實體資産,中部是對應實體經濟投資而大幅度增加的金融資産,最上部是政府逆周期調節形成的債務資産,兩部分加總的總量仍然小於實體資産。這個把實體資産作為分母來對應金融和債務資産的客觀比重,國傢可以通過對實體資産的持續投入來相對減少,這就是中國特色的經濟穩態金字塔結構的成因。
中國特色的社會穩態金字塔結構,主要是農民兩次平均分瞭地以後,客觀上都變成小有産者或稱“小資”,中國之所以不爆發“顔色革命”的主要原因,就是“小資”這個汪洋大海不屬於走嚮革命的自覺階級。中國社會的底座是小農經濟,雖然現金收入能力低,但不屬於赤貧,所以底座穩。現在社會上的毛病齣在“中資”,作為新生資産階級,容易受西方影響,聲音比較雜亂。但中國真正的大麻煩卻在於政治化的“大資”,因為國傢發展方嚮很大程度上把握在“大資”那裏。如果“大資”懂得隻有鄉土社會穩定他纔穩定,那麼,“大資”掌控的國傢政治化隻要方嚮轉過來,就能夠有效推動中國轉嚮生態文明。
但願,我們的未來不是“夢工廠”製造齣來的。
……
這本書的標題聽起來就很有力量,"告彆百年激進",光是這個名字,就瞬間抓住瞭我的眼球。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我們當下會麵臨如此多的睏境,它們究竟是源於曆史的慣性,還是某種根深蒂固的思維模式?溫鐵軍先生在2004年到2014年這十年間,以演講的形式,對中國的百年激進進行瞭梳理和反思,這讓我感到非常期待。我猜想,他一定是從經濟、社會、文化等多個維度,去剖析那些曾經席捲中國,但如今看來卻值得我們審慎對待的激進思潮。或許,他會迴顧那些激情燃燒的年代,那些為瞭某個目標不惜一切代價的衝動,然後用更冷靜、更理性的視角,去審視它們的得失。我特彆好奇,他會如何定義“激進”,是某種思想的鋒芒,還是行動的極緻?而“告彆”這個詞,又意味著一種怎樣的放下?是徹底否定,還是揚棄吸收?這本書,或許能為我理解當下的中國,提供一把重要的鑰匙,幫助我撥開曆史的迷霧,看清前行的方嚮。我對作者在時間跨度上的選擇也很感興趣,十年,足以發生許多變化,也足以沉澱齣許多思考。我想,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曆史的迴顧,更是對當下和未來的深刻洞察。
評分拿到《告彆百年激進》這本書,我首先想到的是,這一定是關於中國近代以來那些波瀾壯闊、有時甚至令人心驚肉跳的變革時期。溫鐵軍先生,一個我一直關注的經濟學者,他這次將目光投嚮瞭“百年激進”,這讓我感到非常好奇。我猜想,他可能不僅僅是在迴顧曆史上的幾次重大思想啓濛或社會運動,更重要的是,他會試圖去解析這些“激進”思潮是如何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又如何影響瞭中國的發展軌跡。我期待他能夠用一種剝洋蔥的方式,一層層地揭開這些激進背後復雜的動因,可能是貧睏與壓迫的催生,可能是對西方模式的模仿與改造,也可能是某種理想主義的驅動。而“告彆”這個詞,在我看來,並非是一種簡單的否定,更像是一種成熟的、有智慧的轉嚮。或許,溫鐵軍先生想要告訴我們,在經曆瞭種種探索與嘗試之後,我們應該學會如何以一種更穩健、更可持續的方式來追求進步,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速度和徹底性。這本書,我預計會引發很多關於中國發展道路的討論,也會讓我們重新思考“發展”的真正含義。
評分《告彆百年激進》這個書名,讓我聯想到的是一種曆史的審視,一種對過去一百年裏,中國社會所經曆的種種劇烈變革和思想衝擊的迴顧與評價。溫鐵軍先生,作為一位備受矚目的學者,將目光聚焦於“激進”,這本身就預示著一種深刻的洞察。我猜測,這本書並非簡單地羅列曆史事件,而是試圖從一個更高的維度,去解讀那些曾經驅動中國前進的“激進”力量,以及它們對中國發展帶來的雙重影響。也許,他會探討那些激進思潮是如何在特定的曆史條件下孕育而生,又是如何影響瞭中國人民的思想和行為。而“告彆”二字,又暗示著一種超越,一種對過去經驗的汲取和反思,最終指嚮一種更加成熟、更加理性的發展模式。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我深入瞭解中國近代以來思想演變的脈絡,幫助我理解為何有些激進的嘗試最終走嚮瞭失敗,而有些則留下瞭寶貴的遺産。這不僅是一次曆史的迴顧,更是一次關於中國未來發展方嚮的深刻思考。
評分初讀《告彆百年激進》,我立刻被一種強烈的思想衝擊所吸引。溫鐵軍先生的演講,並非是空泛的理論說教,而是充滿瞭對中國近百年曆史進程的深刻洞察和獨到見解。他似乎以一種近乎“考古”的嚴謹,挖掘齣那些在曆史洪流中被掩埋或被簡單化的“激進”思潮,並試圖揭示它們對中國社會結構、經濟發展乃至文化心理産生的深遠影響。我尤其關注他對於“激進”概念的界定,這會不會是一種對過去某種普遍認同的價值進行挑戰?他是否會觸及那些被譽為“革命性”的變革,並從一個更長遠、更審慎的角度去解讀它們的代價與收獲?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我猜測應該是一種充滿思辨性和啓發性的錶達,不是那種照本宣科的陳述,而是帶有演講者鮮明的個人風格,或許夾雜著一些辛辣的諷刺,或許充斥著一些令人拍案叫絕的洞見。我期待書中能有對具體曆史事件的深入分析,以及對那些激進理念背後邏輯的解構。這本書,在我看來,不僅僅是對曆史的反思,更是對我們當下許多觀念的一種“體檢”,它或許會讓我們停下腳步,重新審視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進步”模式。
評分讀完《告彆百年激進:溫鐵軍演講錄(2004-2014)》這個書名,我的腦海中立刻浮現齣一種宏大的曆史畫捲。溫鐵軍先生,以其一貫的深刻見解和對中國現實問題的敏銳洞察,選擇聚焦於“百年激進”這一主題,這本身就極具吸引力。我猜測,這本演講錄並非是對某個單一事件或思潮的簡單敘述,而是對中國近一百年來,從思想、文化到政治、經濟等各個層麵,所經曆過的那些追求變革、有時甚至帶有破壞性的“激進”力量的一次全麵梳理與反思。我好奇的是,他如何界定“激進”,它是否包含著一種對舊有秩序的徹底顛覆,一種不計代價的理想主義追求?而“告彆”二字,又透露齣一種怎樣的態度?是反思過往的教訓,從而尋找一種更溫和、更具包容性的發展路徑?還是在承認激進的曆史作用後,尋求一種新的平衡?這本書,我期待它能為我提供一個理解中國近代以來社會變遷的獨特視角,幫助我看到那些隱藏在宏大敘事之下的復雜邏輯和深層原因。
評分不錯的書,有一些不同的思考
評分溫老的書必須入手 很棒強推
評分給力給力給力
評分做工不錯,價格便宜量又足
評分演講的集子,內容比較雜,但深度不夠。
評分非常有好的一本書,與主流觀點不同,撇開意識形態分析當今世界的發展脈絡,尊重客觀世界,對當今中國麵臨的世界形式做瞭很精闢的講解
評分很不錯值得購買,快遞很快,質量好,價格便宜,還會迴購的。
評分東西很好很不錯,物流速度很快~
評分好好學習,天天嚮上,在傢多看看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