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商业评论
2016年3月21日,阿里巴巴集团2016财年电商交易额(GMV)突破3万亿人民币,成为平台经济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互联网时代"平台经济"的崛起为我们提供了至关重要的选择,它恰好可以把"生产"和"消费"两端、"产品"和"服务"两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故而对维系经济增长,激励创新活动举足轻重。进一步说,在技术突破日新月异、商业模式层出不穷的今天,"平台经济"已经成为一种显著的技术、经济和社会现象。
平台,在本质上就是市场的具化。根据徐晋博士的观点,市场从看不见的手,变成了有利益诉求的手。平台经济( Platform Economics)所指是一种虚拟或真实的交易场所,平台本身不生产产品,但可以促成双方或多方供求之间的交易,收取恰当的费用或赚取差价而获得收益。
阿里研究院,这是新经济与新治理研究者的黄金年代。近年来,基于互联网的价值导向,运用互联网的方式、方法、视角和工具,研究互联网、大数据给社会经济带来的新现象、新规则,已经在学术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共识。在这个巨变的大时代里,越来越多的优秀学者、智库,通过与网商、服务商、平台、用户等之间的大规模社会化协作,正在创新性地研究这个时代、全球、国家、产业、企业和个人所面临的大变迁。一个有望取得大成果、为社会创造大价值的互联网经济研究生态圈,已经初步浮现。成立于2007年4月的阿里研究院,即是这一进程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之一。
第一篇综述篇 P0123
2 /"平台经济学"总览
6 /新经济框架:从行业分工到平台共享
第二篇价值篇 P2437
26 /平台经济促进中小企业创新
31 /分享经济开启中国经济新增长极
34 /平台就业:互联网时代就业的重构
第三篇实践篇 P3851
40 /互联网时代共享经济的探索
44 /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创新
48 /互联网创业平台的实践
第四篇组织篇 P5267
54 /从组织演变角度看平台发展
58 /从"公司+雇员"到"平台+个人"
第五篇转型篇 P6878
70 /传统企业如何平台化转型发展
74 /如何利用平台思维帮助企业创新转型
第六篇治理篇 P8094
82 /平台经济的中国之路
85 /信息化、政府治理与平台责任
92 /平台与互联网立法
第七篇政策篇 P96108
98 /上海市平台经济的创新政策与实践
102 /促进互联网平台型公司和生态型公司发展
第八篇观点篇 P110115
112 /对于平台经济发展趋势的几个判断
114 /平台经济的关键因素是多边、互动和互惠
◆ 序1 ◆
经济发展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重要性,显然是无须论证的。在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我们面临着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的挑战。
可以看到,在实现"稳增长、惠民生、调结构和促就业"目标的过程中,占经济总量半壁江山的服务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要进一步促进服务业成长,为经济增长注入新能量,形成可持续发展,对新主体、新产业、新区域、新模式、新业态以及新品牌的探索,当然势在必行。
作为服务经济皇冠上的明珠,互联网时代"平台经济"的崛起为我们提供了至关重要的选择。"平台经济"恰好可以把"生产"和"消费"两端、"产品"和"服务"两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故而它对维系经济增长,激励创新活动,可谓举足轻重。
进一步说,在技术突破日新月异、商业模式层出不穷的今天,"平台经济"已经成为一种显著的技术、经济和社会现象。
面对与平台经济有关以及由其带来的如潮水般涌来的各种新事物,人们当然要关注,也当然要寻求专业解释。然而,当人们试图凭借既有的经济学常识去分析和解读这些新事物时,又会发现,它们的起因和结果往往显得极其复杂,相当多的部分是我们不熟悉的,也是既有的经济学教科书尚未覆盖的。因而,对于"平台经济"的实践总结、理论研究和政策分析,对于指导产业实践、服务政府决策,无疑十分必要。但这非单一学科可以胜任,需要联合产业界、学术界、政府部门的力量,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公共政策科学等多个学科视角,进行不懈的探索。只有如此,方能取得预期成果。
可以说,互联网时代"平台经济"的发展,深刻改变着全球经济的面貌。正因为如此,当今世界确是一个需要重新被定义的世界。作为经济研究领域的从业者,我们和所有人一起瞻望中国"平台经济"的未来。
◆ 序2 ◆
3月21日,阿里巴巴集团2016财年(2015年4月1日~2016年3月31日)电商交易额(GMV)突破3万亿元人民币。这是世界经济史上的重要时刻!意味着阿里巴巴将在财年内超越沃尔玛,成为全世界最大零售平台。
如果把3万亿元跟线下各省市自治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较,它仅次于广东省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当于全国第二大省市自治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万亿,也超过全球八成以上国家的GDP。2014年,全球仅有26个国家的 GDP超过3万亿人民币。
从0到3万亿,阿里零售平台花了13年,而沃尔玛花费的时间是54年。这是属于互联网平台经济的胜利,它超越了传统工业经济的全球自营零售体系。阿里巴巴是平台经济的典型代表,而平台经济则是新经济的重要载体。3万亿的背后,演绎的是新商业带动新的技术发展,同时,互联网技术也在不断拓展产业边界,打破了以往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及所属行业划分的界限,以生态化和复杂网络的形式呈现,重新塑造出一个跨越时空的巨大的商业生态体系。随着阿里电商生态进一步向制造端延伸,全价值链系统的C2B升级,产销消合一,将推动新的实体经济的发展。
3万亿背后还有更大的社会经济价值创造,商业创新带动了创业和就业。阿里电商生态创造了超过1500万个零售就业机会,拉动超过3000万个间接就业机会。3万亿的网络市场为小微企业、个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新环境和创业空间。
此外,经济下行压力之下,电商服务业还有力地支撑着地方经济的发展。以杭州市为例,2015年GDP超过1万亿元,增速10.2%,远远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以电商服务业为代表的信息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3%,对新增GDP的增长贡献度超过40%。
3万亿也孕育出云端制的新组织形态,以及开放、分享、透明的市场之下的平台治理新模式。面对10亿件商品、4亿消费者、1000多万个商家的巨型市场,市场治理成为巨大的挑战。阿里电商生态所建立起的信用体系、商品管理体系和信息保护体系,是平台治理实践中沉淀出的一笔巨大的制度财富。
"一切刚刚开始。"到2020年,阿里巴巴提供了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平台成交额超过6万亿元人民币的目标;到2024年,伴随互联网商业生态的全球化,阿里巴巴将进一步成长为一个服务于20亿消费者和数千万小企业的商业平台。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让我们一同观察并创造这个正在发生的美好未来。
这本书绝对是近期阅读体验中的一股清流。初拿到《平台经济》时,我本以为会是一本充斥着晦涩理论和冰冷数据堆砌的学术著作,但翻开后,却被其引人入胜的叙事方式和极富洞察力的分析深深吸引。作者并非仅仅罗列了平台经济的发展历程,而是巧妙地将其置于宏观经济和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进行审视。从早期互联网巨头的崛起,到如今共享经济、零工经济的蓬勃发展,书中的每一页都充满了鲜活的案例和生动的解读。我尤其喜欢作者对“网络效应”的拆解,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用户越多越有价值”,而是深入到平台如何通过设计机制、激励策略来不断放大这种效应,形成难以逾越的护城河。这种细致的分析让我对许多习以为常的互联网现象有了全新的认识。更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并没有回避平台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争议和挑战,比如数据垄断、劳动者权益保障等问题,而是以一种平衡而审慎的态度,呈现了各方观点,并试图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这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份对现状的描述,更是一份对未来发展的思考。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产生“原来是这样”的顿悟,这种智识上的满足感是许多同类书籍所无法给予的。它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理解我们所处的数字时代,以及其中涌现出的各种商业模式的逻辑。
评分这本《平台经济》可以说是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认知大门。之前,我一直认为经济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充斥着复杂的模型和晦涩的术语,所以对这类书籍总是敬而远之。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流畅、生动,即使是涉及到一些比较深奥的经济学原理,也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并且穿插了大量的生动案例,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理解。我尤其欣赏书中对“网络效应”的深入探讨,作者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通过分析亚马逊、eBay、Airbnb等不同平台的实践,生动地展现了网络效应是如何驱动平台增长的,以及平台如何通过精巧的设计来构建竞争优势。此外,书中对于平台经济带来的社会影响,比如对就业市场、城市发展、社会公平等方面的影响,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这让我认识到平台经济并非仅仅是一个商业现象,它更是一个深刻影响我们社会结构的复杂议题。作者的分析非常有深度,并且能够站在一个更宏观的视角来审视这些问题,让我对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有了更清晰的判断。这本书真的非常值得推荐给任何想要了解现代经济运作逻辑的人,它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深度,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评分作为一名对未来趋势保持高度关注的读者,《平台经济》这本书无疑是一次令人振奋的阅读体验。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商业模式的书,更是一部关于数字时代社会经济演进的深刻洞察。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平台”这一概念的界定,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商品或服务的撮合者,更是一个能够连接多方参与者,并通过制定规则和提供基础设施来创造价值的生态系统。书中对“网络效应”的拆解,用一种非常直观且富有说服力的方式,揭示了平台经济的核心驱动力。作者通过大量真实且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比如早期互联网巨头如何通过用户增长迅速占据市场,到如今的共享经济平台如何通过连接闲散资源来颠覆传统行业,让我对这些现象的背后逻辑有了豁然开朗的理解。更让我称道的是,作者并没有回避平台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的伦理和社会问题,比如数据滥用、信息茧房、以及对传统行业的冲击等,而是以一种严谨和负责任的态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试图提供一些前瞻性的思考。这本书让我不仅看到了平台经济的巨大潜力,也对它可能带来的挑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是一本能够启发深度思考的佳作。
评分我一直对“互联网+”时代下的商业模式非常好奇,而《平台经济》这本书正好满足了我这份好奇心。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它不是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对平台经济的内在逻辑进行了深度的挖掘和剖析。作者在书中对“网络效应”的阐述,简直是鞭辟入里。他并没有止步于“越多越好”的直观理解,而是深入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网络效应,以及平台如何通过精巧的机制设计,例如补贴、评分系统、匹配算法等,来激活和放大这些效应,从而形成强大的竞争壁垒。书中对滴滴、美团、淘宝等中国本土平台的分析,更是让我产生强烈的共鸣。作者能够精准地抓住这些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它们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挑战,并且给出了非常有见地的分析。让我眼前一亮的是,作者并没有回避平台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负面问题,比如数据隐私、垄断行为、劳动者权益保障等,而是以一种批判性但又不失客观的视角,去探讨这些问题,并试图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这本书让我对平台经济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它不仅是一本关于商业的书,更是一本关于理解我们所处时代的书。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我近期工作和生活中的“定海神针”。坦白说,我之前对“平台经济”这个概念一直有些模糊,总觉得它离我有点远,或者只是停留在新闻里那些轰轰烈烈的融资和收购事件上。但《平台经济》这本书,用一种极其接地气的方式,把那些抽象的概念变得可视化,让我醍醐灌顶。书里对各种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平台,比如电商、打车、外卖、短视频等等,进行了非常深入的剖析。它不仅仅告诉你这些平台是怎么运作的,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这些平台背后隐藏的商业逻辑和用户心理。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他会从一个微观的个体用户视角出发,去解释为什么我们会不自觉地被某个平台吸引,又为什么会在另一个平台流连忘返。同时,他又能够宏观地把握整个平台生态的演变,分析不同平台之间的竞合关系,以及它们是如何通过算法、数据和技术来重塑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的。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双边市场”的论述,它清晰地解释了平台如何连接供需两端,并在这中间创造价值。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拥有了一副“透视眼”,能够更敏锐地捕捉到商业世界中那些快速变化的机会和挑战。它不仅提升了我的认知,也为我解决实际工作中的一些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评分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
评分第一次在京东买书,感觉还不错,京东自营很给力。
评分价格低,速度快,用起来不错。
评分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
评分挺好的书,本领域前沿著作,值得购买参阅
评分很好的快递啊!
评分给老师买的书
评分公司图书馆藏品,同事点的。
评分还可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