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真经注疏(全2册·道教典籍选刊)

南华真经注疏(全2册·道教典籍选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唐] 成玄英,疏,曹础基,黄兰发,点 校,[晋] 郭象 注
图书标签:
  • 道教
  • 道藏
  • 南华真经
  • 庄子
  • 注疏
  • 典籍
  • 哲学
  • 文化
  • 古代文献
  • 宗教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15089
版次:1
商品编码:11937915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道教典籍选刊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51
套装数量:2
字数:359000
正文语种:繁体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南华真经注疏(套装上下册)》主要内容简介: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其典籍极为丰富,《南华真经》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南华真经》即《庄子》,晋代郭象注本注重义理,对庄子思想颇有发挥,流行极广,唐代成玄英所作疏本注重考释《庄子》书中的史实典故、人物地名、字词音义,亦有章句串讲,较郭象注本更为翔实。《南华真经注疏(套装上下册)》集郭、成二人精华,实为解读道教真义的不可多得的书籍。

作者简介

  郭象(约252~312),中国西晋时玄学家。字子玄。河南洛阳人。官至黄门侍郎、太傅主簿。好老庄,善清谈。曾注《庄子》,由向秀注“述而广之”,别成一书,“儒墨之迹见鄙,道家之言遂盛焉”。后向秀注本佚失,仅存郭注,流传至今。郭象反对有生于无的观点,认为天地间一切事物都是独自生成变化的,万物没有一个统一的根据,在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上,他调和二者,认为名教合于人的本性,人的本性也应符合名教。他以此论证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的合理性,认为社会中有各种各样的事,人生来就有各种各样的能力。有哪样能力的人就做哪一种事业,这样的安排既是出乎自然,也合乎人的本性。著有《庄子注》。

目录

上册
点校说明
南华真经序
南华真经疏序
内篇
南华零点经注疏卷第一
逍遥遊第一
齐物论第二
南华真经注疏卷第二
养生主第三
人间世第四
德充符第五
南华真经注疏卷第三
大宗师第六
应帝王第七
外篇
南华真经注疏卷第四
骈拇第八
马蹄第九
怯箧第十
在宥第十一
南华真经注疏卷第五
天地第十二
天道第十三
天连第十四

下册
南华真经注疏卷第六
刻意第十五
缮性第十六
秋水第十七
至乐第十八
南华真经注疏卷第七
达生第十九
山木第二十
田子方第二十一
知北遊第二十二
维篇
南华真经注疏卷第八
庚桑楚第二十三
徐无鬼第二十四
则阳第二十五
南华真经注疏卷第九
外物第二十六
寓言第二十七
让王第二十八
盗跖第二十九
南华真经注疏卷第十
说韧第三十
渔父第三十一
列御寇第三十二
天下第三十三

前言/序言


《南华真经注疏(全2册·道教典籍选刊)》是一部重要的道教经典,收录了庄子及其注疏的精华。该书不仅是研究道家思想的宝贵资料,更是理解中国古代哲学、文学、艺术乃至思维方式不可或缺的桥梁。 一、 溯源与传承:道家思想的璀璨明珠 《南华真经》,即《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与《道德经》并称为“老庄哲学”。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其思想以其汪洋恣肆、超凡脱俗的想象力,以及对生命、宇宙、政治、伦理等诸多问题的深刻洞察而闻名于世。他以汪洋恣肆的文笔,通过寓言、比喻、神话等多种艺术形式,深刻地揭示了世事的虚幻与无常,倡导“齐物论”、“逍遥游”等哲学观念,主张顺应自然,超越功利,达致内心的自由与宁静。 《南华真经》的注疏,更是对庄子思想进行深入阐释和传承的关键。历代以来,无数才智之士为《庄子》作注,其中不乏对庄子思想精髓的精准把握和独到见解。本书收录的注疏,汇集了不同时期、不同学派的学者对《南华真经》的解读,力求呈现庄子思想的丰富内涵与演变脉络。通过这些注疏,读者不仅能理解原文的字面意义,更能深入探究其背后蕴含的哲学智慧,以及这些智慧在不同历史语境下的传承与发展。 二、 思想精髓:逍遥自在的生命境界 《南华真经》的核心思想,在于追求一种超越世俗羁绊、回归自然本真的生命境界。庄子认为,世间万物皆有其“道”,而人生的痛苦根源在于未能体悟“道”,执着于人为的规范、名利的得失,从而迷失自我,陷入困境。 逍遥游: 这是《庄子》中最著名的篇章之一,也是庄子哲学的重要体现。“逍遥”即摆脱一切外在的束缚和内在的执念,达到一种自由自在、无所往来的状态。庄子通过各种奇幻的想象,描绘了鲲鹏展翅、大鹏翱翔于九天之上的壮丽景象,以此来象征那种超越一切限制的生命自由。这种自由,并非毫无目标地漫游,而是在深刻体悟宇宙运行规律的基础上,达到与“道”和谐统一的境界。 齐物论: 庄子认为,世间万物原本是平等的,只是因为人的主观偏见和价值判断,才产生了是非、大小、美丑的分别。“齐物”就是要打破这些人为的分别,认识到万物一体,达到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物我两忘的境界。这是一种极具颠覆性的观点,它挑战了传统的等级观念和二元对立思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看待世界的新视角。 道法自然: 庄子强调“道”的根本在于“自然”。“道”并非人为创造,而是事物本来的样子,是宇宙万物的规律。“法自然”即效法自然,顺应自然,不妄为,不强求。这是一种返璞归真的智慧,告诫人们要抛弃人为的造作和功利心,回归生命的本真状态。 无为而治: 庄子继承了老子“无为”的思想,并将其推向极致。“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指不妄为、不强为,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规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苛政和繁琐的制度,认为越是干预,越是会适得其反。 三、 艺术魅力:汪洋恣肆的文风与想象 《南华真经》的文学价值同样不可忽视。庄子的文笔汪洋恣肆,想象奇特,语言瑰丽,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他善于运用寓言、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将深奥的哲学思想表现得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寓言的艺术: 《庄子》中充斥着大量的寓言故事,如“庄周梦蝶”、“井底之蛙”、“庖丁解牛”等,这些故事简洁明了,寓意深刻,至今仍被广为传颂,成为中华文化的经典。 奇幻的想象: 庄子笔下的世界充满了瑰丽奇特的想象,从北冥的巨鱼鲲,到扶摇直上的大鹏,再到西王母的瑶池,无不展现出他超凡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不仅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更象征着他思想的超越性和自由度。 辩证的思辨: 庄子善于运用辩证的思维方式来探讨问题,他常常提出一些看似矛盾的观点,并通过精妙的论证,揭示出事物的两面性和内在联系。这种辩证思辨,对后世的哲学和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 注疏价值: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南华真经》的文本本身虽然意蕴无穷,但其艰深之处也让许多读者望而却步。而历代注疏的出现,则如同一把把钥匙,为我们开启了理解庄子思想的大门。 解读原文: 注疏的首要功能是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解释,澄清字词的含义,疏通句子的结构,使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原文的意思。 阐发思想: 注疏不仅仅是对文字的解释,更重要的是对庄子思想的阐发。不同的注家从各自的理解角度出发,深入剖析庄子的哲学观念,挖掘其内在的逻辑和深层含义,为读者提供多维度的解读。 承载历史: 注疏也承载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文化信息。通过研究不同注家的注解,我们可以了解庄子思想在历史上的流传、演变以及不同学派对其的接受和改造,从而构建起一幅完整的思想史图景。 补充佐证: 一些注疏还会引用其他的文献资料,如古代史料、传说故事、其他哲学著作等,来佐证庄子的观点,或者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对《南华真经》的理解。 五、 经典传承:道教文化的重要载体 《南华真经》作为道教的经典文献,在道教的发展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道教将庄子视为“南华真人”,尊奉其思想为道教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道教理论的源头: 庄子“道法自然”、“清静无为”、“逍遥自在”等思想,为道教的修身养性、养生炼丹、追求长生不老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道教徒通过体悟庄子思想,以期达到“与道同游”的 spiritual 境界。 道教实践的指导: 许多道教的修炼方法和仪式,都与庄子思想息息相关。例如,道教的吐纳、导引、冥想等,都旨在通过调和气息、澄澈心神,来达到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状态。 道教文化的组成部分: 《南华真经》不仅是道教的经典,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精髓早已融入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和审美情趣。 六、 结语 《南华真经注疏(全2册·道教典籍选刊)》的出版,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深入学习和研究庄子思想的绝佳平台。通过阅读此书,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庄子那超越时空的哲学智慧,更能体会到其汪洋恣肆的艺术魅力。在喧嚣的现代社会,重温庄子“齐物论”的平等观,“逍遥游”的自由精神,以及“道法自然”的顺应之道,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份心灵的慰藉,以及一份看待世界和人生的全新视角。这套书,无疑是通往理解中国古代智慧宝库的一扇重要窗口。

用户评价

评分

读那些关于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书籍时,我总能捕捉到一丝若有似无的道家山水意境。那种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绝不是简单地模仿自然,而是要将自然之理内化于心,再外化于景。你看那些精巧的假山、曲折的回廊,它们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让人在行走、观赏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地进入一种类似于“物我两忘”的审美体验。这种“藏拙”与“含蓄”的美学,与道家“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观念是高度契合的。它拒绝直白的表达,转而用空间、光影和虚实的变化来暗示无限的可能性。对我来说,每一次欣赏或阅读相关的描述,都像是在进行一次虚拟的游历,去体验那种古人通过环境设计达到的精神升华境界,那是一种超越了物质享受的、极高层次的审美满足。

评分

《庄子·内篇》的哲学思想简直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奇妙世界的大门。我记得第一次接触这部经典时,那种“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让我这个常年在琐事中挣扎的人,猛地意识到自己被多少条无形的规矩束缚住了。书中的寓言故事,比如“庖丁解牛”,不仅仅是技艺的展示,更是对生命本质、万物运行规律的深刻洞察。每一次重读,我都能从中发现新的理解层次。有时是关于自由的定义,有时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它教导我们放下固有的分别心,去拥抱那种流动的、变化着的真实。这种思维的解放,对于一个在现代社会中努力寻找内心平静的人来说,是极其宝贵的精神食粮。我特别喜欢它那种不加雕琢的语言风格,看似天马行空,实则句句珠玑,充满了生命力和哲思的张力。这本书让我开始思考,到底什么是“有用”,什么是“无用”,也许,真正的智慧就藏在那些看似无用的、纯粹的自由之中。

评分

作为一名对中国古代哲学史感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我时常会对比儒家与道家的思想差异。儒家讲究入世的规矩、伦理的建构,像是一套精密的社会操作系统;而道家则更像是一个强大的“后台维护程序”,它关注的是系统的底层逻辑、源代码的纯净性。老庄哲学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当社会规则变得僵化、人情世故变得虚伪时,我们可以退回到那个更本源、更自由的精神领域去充电和修正。这种“出世”的智慧,并非真的逃离尘世,而是在尘世中保持一份清醒和独立的人格。它像是一个精神的“安全阀”,在压力过大时,提供了一个可以重新校准内心罗盘的方向,确保自己不会在追逐外在成功时,彻底迷失了那个最真实的自我。

评分

最近对中国传统医学的认识加深了,特别是对“阴阳五行”理论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感到非常震撼。不同于西方医学的局部分析,中医更倾向于将人体视为一个整体,一个与外部环境紧密相连的动态系统。这种宏观的、联系性的思维模式,与道家关于宇宙整体运行规律的阐述是同源的。书中对于“顺应自然节律”的强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习惯。比如,为何要早睡早起,为何要顺应四季变化调整饮食和作息。这背后,有着一套非常严谨的生命哲学指导,即人体的平衡是建立在与外界宏观平衡相一致的基础上的。一旦打破这种和谐,疾病便会产生。这种整体观和动态平衡的视角,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框架来理解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评分

最近沉迷于一部关于古代炼丹术的纪录片,里面对道家内丹理论的探讨,让我对“精气神”的理解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我以前总觉得那些讲虚无缥缈的“气”和“神”的文字是玄学,但深入了解后,才发现其中蕴含着一套极度精密的生命调养和精神修炼体系。书里提到的“守一”和“筑基”,那种对人体内部能量流动的精微把握,简直可以媲美现代生物学对人体系统的研究,只是角度不同,一个是向内观照,一个是向外解析。我尝试着去模仿书中所述的一些呼吸吐纳法,虽然效果因人而异,但那种有意识地引导气息、平复心跳的过程,确实能带来片刻的清明。这不仅仅是身体的锻炼,更像是在与自己的灵魂进行一场深入的对话。那种探索生命本源的冲动,被这部典籍所激发,让我对“人身小宇宙”的概念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评分

书籍很不错,非常满意,棒棒哒

评分

系列丛书一种,庄子是我关注,定价有些高

评分

国之瑰宝 货真价实 值得拥有

评分

值得读的经典!爱不释手啊!

评分

活动 价超优惠,好 书慢慢读。

评分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很好。。。。。。。。。。。。。。。。。。。

评分

挺不错的,书籍的质量还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