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操作係統教程·第2版/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實踐係列教材

實用操作係統教程·第2版/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實踐係列教材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建偉,吳江紅,馬梁,劉依,蘇靜 ... 著
圖書標籤:
  • 操作係統
  • 計算機科學
  • 實踐教材
  • 教學
  • 第2版
  • 計算機技術
  • 實訓
  • 課程
  • 專業
  • 教材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清華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2434009
版次:2
商品編碼:11939481
包裝:平裝
叢書名: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實踐係列教材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41
字數:54300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本書結閤自己的教學體會,突齣重點、難點知識的講解,對學生容易忽略的疑點進行詳細闡述,幫助學生少走彎路,節省寶貴的學習時間。該教材由於其實用性強、講解通俗易懂,受到瞭廣大學生的歡迎。

內容簡介

  操作係統是計算機係統中的核心係統軟件,“操作係統”課程是計算機專業的一門必修課程。本書深入淺齣地闡述瞭操作係統的基本原理、基本結構、實現技術和運行機製。全書共分9章,依次介紹瞭操作係統的基本概念、進程(綫程)管理、內存管理、I/O設備管理、文件管理及Linux操作係統的相關實現技術。這些知識可為讀者理解、分析和應用操作係統打下堅實的專業基礎。本書內容講解重點突齣、通俗易懂,符閤計算機專業“操作係統”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並涵蓋瞭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閤考試大綱中操作係統部分的全部內容,每章後精選瞭大量典型習題和曆年全國統考真題供讀者練習。本書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傢級規劃教材,可用於普通高等院校計算機各專業“操作係統”課程的教材或考研參考書,也可作為廣大計算機科學工作者和從事相關領域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資料。

作者簡介

  李建偉,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本人長期在一綫從事操作係統課程課程教學,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廣受學生好評。

目錄

編者2011年4月目錄
第1章操作係統概述1
1.1操作係統的概念1
1.1.1計算機係統資源1
1.1.2操作係統的地位3
1.1.3操作係統的定義4
1.1.4操作係統的設計目標5
1.2操作係統的發展曆史與分類6
1.2.1操作係統的發展曆史6
1.2.2操作係統分類10
1.3操作係統的主要功能20
1.3.1處理機管理功能20
1.3.2內存管理功能21
1.3.3設備管理功能21
1.3.4文件管理功能22
1.3.5用戶接口管理功能22
1.4操作係統的主要特徵23
1.4.1並發執行24
1.4.2資源共享24
1.4.3一切皆虛擬25
1.4.4異步性26
1.5操作係統的結構設計26
1.5.1無結構操作係統26
1.5.2模塊化結構操作係統27
1.5.3分層式結構操作係統27
1.5.4虛擬機結構操作係統28
1.5.5微內核結構操作係統29
1.6操作係統的運行環境30
1.6.1操作係統硬件運行環境30
1.6.2操作係統與其他係統軟件關係36
1.7初識Linux操作係統36
1.7.1Linux概述36
1.7.2Linux內核設計38
1.7.3Linux啓動和初始化過程40
1.7.4Linux係統調用介紹40
習題141第2章進程、綫程管理45
2.1進程的基本概念45
2.1.1程序執行過程45
2.1.2進程的定義和特徵49
2.1.3進程狀態和狀態轉換52
2.1.4進程控製塊及其組織方式55
2.2進程控製58
2.2.1進程創建59
2.2.2進程執行與進程切換60
2.2.3進程阻塞與喚醒61
2.2.4進程掛起與激活62
2.2.5進程撤銷62
2.3綫程63
2.3.1進程的局限性63
2.3.2綫程及其屬性64
2.3.3綫程狀態與控製67
2.3.4綫程間同步和通信67
2.3.5綫程的實現69
2.3.6多綫程模型70
2.4Linux進程管理概述71
2.4.1Linux中的進程及其進程控製塊71
2.4.2Linux中的進程控製76
2.4.3Linux中的綫程77
習題278第3章進程同步與通信 80
3.1進程同步和互斥 80
3.1.1進程同步和互斥的基本概念80
3.1.2信號量機製88
3.1.3利用信號量解決互斥問題89
3.1.4利用信號量解決同步問題90
3.2典型進程同步問題詳解93
3.2.1生産者�蠶�費者問題93
3.2.2哲學傢就餐問題96
3.2.3讀者寫者問題99
3.3管程機製102
3.3.1為何引入管程102
3.3.2管程的定義103
3.3.3條件變量104
3.3.4管程解決生産者�蠶�費者問題104
3.4進程通信105
3.4.1高級通信分類106
3.4.2消息傳遞係統107
3.5Linux進程通信概述110
3.5.1管道110
3.5.2信號111
3.5.3消息隊列112
3.5.4信號量112
3.5.5共享內存112
習題3113第4章處理機調度117
4.1三級調度體係117
4.1.1高級調度118
4.1.2中級調度120
4.1.3低級調度120
4.1.4三級調度關係121
4.2進程調度目標和調度方式122
4.2.1進程調度目標122
4.2.2進程調度方式123
4.3調度算法的評價準則124
4.3.1麵嚮用戶的評價準則124
4.3.2麵嚮係統的評價準則125
4.4典型進程調度算法126
4.4.1先來先服務調度算法126
4.4.2短作業(進程)優先調度算法127
4.4.3最短剩餘時間優先調度算法129
4.4.4時間片輪轉調度算法129
4.4.5優先級調度算法130
4.4.6高響應比優先調度算法132
4.4.7多級反饋隊列調度算法133
4.5綫程調度算法135
4.5.1用戶級綫程調度135
4.5.2核心級綫程調度136
4.6實時調度算法137
4.6.1實時調度目標和所需必要信息137
4.6.2搶占調度和快速切換機製137
4.6.3典型實時調度算法138
4.7Linux進程調度概述139
習題4141第5章死鎖145
5.1死鎖的基本概念和産生原因145
5.1.1死鎖的基本概念145
5.1.2産生死鎖的原因147
5.2死鎖的必要條件151
5.3死鎖的處理152
5.3.1死鎖的處理方法152
5.3.2資源分配圖153
5.4死鎖的靜態預防154
5.4.1破壞互斥條件154
5.4.2破壞請求和保持條件154
5.4.3破壞不剝奪條件155
5.4.4破壞環路等待條件155
5.5死鎖的動態避免156
5.5.1係統安全狀態156
5.5.2銀行傢算法158
5.6死鎖的檢測和解除160
5.6.1等待圖檢測死鎖161
5.6.2多體資源類死鎖檢測算法161
5.6.3死鎖解除方法163
5.6.4鴕鳥算法164
5.7綫程死鎖164
習題5164第6章內存管理168
6.1內存管理概述168
6.1.1存儲器的層次結構168
6.1.2內存管理功能169
6.1.3內存管理目標170
6.2程序的鏈接和裝入171
6.2.1幾個基本概念171
6.2.2程序的鏈接173
6.2.3程序的裝入174
6.3連續分配方式176
6.3.1單一連續分配176
6.3.2固定分區分配176
6.3.3可變分區分配178
6.3.4動態可重定位分區分配184
6.4基本分頁存儲管理方式185
6.4.1基本概念186
6.4.2基本分頁管理的地址變換機構187
6.4.3多級頁錶189
6.4.4頁麵的共享與保護191
6.4.5基本分頁存儲管理優缺點192
6.5基本分段存儲管理方式193
6.5.1分段存儲管理的引入193
6.5.2基本分段管理的地址結構193
6.5.3基本分段管理的地址變換機構194
6.5.4分段共享與保護195
6.5.5基本分段存儲管理優缺點196
6.5.6分頁和分段的主要區彆196
6.6基本段頁式存儲管理方式196
6.6.1基本原理與地址變換機構196
6.6.2Intel 80386段頁式存儲管理機製198
習題6200第7章虛擬存儲管理203
7.1覆蓋與交換技術203
7.1.1覆蓋技術203
7.1.2交換技術205
7.2虛擬存儲管理206
7.2.1程序局部性原理206
7.2.2虛擬存儲器及其特徵207
7.3請求分頁存儲管理方式208
7.3.1請求分頁中的硬件支持208
7.3.2請求分頁中的軟件支持210
7.3.3頁麵置換算法211
7.3.4頁麵調度性能215
7.3.5影響缺頁率因素 217
7.3.6Belady現象217
7.3.7請求分頁存儲管理優缺點218
7.4請求分段存儲管理方式219
7.4.1基本概念219
7.4.2請求分段存儲管理優缺點221
7.5請求段頁式存儲管理方式222
7.6存儲管理方案總結223
7.7Linux存儲管理概述223
7.7.1Linux虛擬內存管理223
7.7.2Linux物理內存管理228
7.7.3頁麵緩存與Swap交換空間231
習題7232第8章I/O設備管理237
8.1I/O設備管理概述237
8.1.1I/O設備的分類237
8.1.2I/O設備的差異性238
8.1.3I/O設備管理的任務和功能239
8.2I/O係統240
8.2.1I/O係統結構240
8.2.2設備控製器242
8.2.3I/O控製方式244
8.3I/O軟件252
8.3.1I/O軟件的設計目標252
8.3.2I/O軟件層次253
8.3.3I/O中斷的執行流程257
8.4設備分配與迴收259
8.4.1設備管理中的數據結構259
8.4.2設備分配與迴收261
8.4.3SPOOLing係統262
8.5緩衝管理264
8.5.1緩衝的引入264
8.5.2單緩衝265
8.5.3雙緩衝266
8.5.4循環緩衝267
8.5.5緩衝池269
8.6磁盤存儲器管理270
8.6.1磁盤及其訪問270
8.6.2磁盤調度算法272
8.6.3磁盤高速緩衝276
8.7I/O控製278
8.7.1I/O控製的引入278
8.7.2I/O控製的功能278
8.7.3I/O控製的實現279
8.8Linux設備管理279
8.8.1Linux設備管理概述279
8.8.2Linux設備管理中的數據結構280
8.8.3Linux的設備文件283
8.8.4Linux的設備驅動程序284
習題8291第9章文件係統296
9.1文件的基本概念296
9.1.1文件的概念296
9.1.2文件屬性及其分類297
9.2文件係統298
9.2.1文件係統的概念298
9.2.2文件係統的組成299
9.3文件結構302
9.3.1文件邏輯結構302
9.3.2文件物理結構305
9.4文件目錄和目錄查詢311
9.4.1文件目錄的概念311
9.4.2文件目錄結構313
9.4.3目錄查詢技術316
9.5文件存儲空間管理318
9.5.1文件存儲空間劃分318
9.5.2文件存儲空間的分配技術318
9.5.3空閑文件存儲器空間管理方法319
9.6文件的共享與保護322
9.6.1文件共享322
9.6.2文件保護323
9.7文件係統的可靠性325
9.7.1文件的可靠性325
9.7.2文件的保密性326
9.8Linux文件管理327
9.8.1Linux虛擬文件係統327
9.8.2文件係統的安裝與拆卸330
9.8.3Linux常見文件係統調用331
9.9EXT2文件係統334
習題9336參考文獻341

前言/序言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實踐係列教材:深入理解數據結構與算法》 一、 項目背景與目標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浪潮中,數據結構與算法作為計算機科學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們不僅是理解復雜計算問題的關鍵,更是編寫高效、可維護軟件的核心要素。本教材旨在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學生提供一套係統、深入的學習體係,幫助他們牢固掌握各類基礎和進階數據結構,並精通核心算法的設計與分析。我們力求打破理論與實踐的鴻溝,通過豐富的案例、精煉的講解和大量的編程練習,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他們在未來的學術研究和職業生涯中奠定堅實的基礎。 本教材的設計緊密圍繞“實踐”這一核心理念,而非單純羅列枯燥的理論公式。我們深知,學習數據結構與算法的最佳途徑是通過動手實踐,通過解決一係列富有挑戰性的問題來內化知識,形成直觀的理解。因此,教材的每一章都將理論講解與實際應用緊密結閤,引導學生從“是什麼”和“為什麼”深入到“怎麼用”和“如何優化”。 二、 課程內容概覽 本教材共分為十一章,內容涵蓋瞭從入門級數據結構到高級算法設計策略,旨在構建一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習路徑: 第一章:數據結構基礎與程序設計範式 引言: 為什麼要學習數據結構?數據結構在計算機科學中的地位。 抽象數據類型 (ADT): 理解數據結構的概念,區分邏輯結構與物理結構。 綫性錶: 鏈式存儲與順序存儲的對比,以及它們各自的優缺點。 算法效率分析: 時間復雜度和空間復雜度的概念,大O錶示法。 程序設計方法學: 遞歸、迭代等基本編程思想的初步介紹。 第二章:棧與隊列——後進先齣與先進先齣 棧: 定義、基本操作(入棧、齣棧、查看棧頂)、順序存儲與鏈式存儲實現。 棧的應用: 函數調用棧、錶達式求值(中綴轉後綴、後綴錶達式求值)、括號匹配等。 隊列: 定義、基本操作(入隊、齣隊、查看隊首)、順序存儲(循環隊列)與鏈式存儲實現。 隊列的應用: 任務調度、廣度優先搜索(BFS)等。 第三章:鏈錶——動態存儲的靈活性 單嚮鏈錶: 定義、插入、刪除、查找操作。 雙嚮鏈錶: 定義、插入、刪除、查找操作,與單嚮鏈錶的對比。 循環鏈錶: 定義、基本操作。 鏈錶與順序錶的優劣分析: 插入刪除效率、空間利用率等。 鏈錶的經典應用: 鏈式錶的管理,多項式運算的實現。 第四章:樹——數據的層級組織 樹的基本概念: 節點、根節點、父節點、子節點、兄弟節點、葉節點、度、高度、深度。 二叉樹: 定義、性質、遍曆(前序、中序、後序、層序)。 二叉搜索樹 (BST): 定義、查找、插入、刪除操作,及其效率分析。 平衡二叉搜索樹(AVL樹,紅黑樹): 概念介紹,為什麼需要平衡,平衡操作的基本思想。 堆(Heap): 最大堆與最小堆的概念,堆排序。 樹的應用: 文件係統、數據庫索引、Huffman編碼等。 第五章:圖——網絡與關係的抽象 圖的基本概念: 頂點、邊、無嚮圖、有嚮圖、權重圖、連通分量。 圖的存儲結構: 鄰接矩陣、鄰接錶。 圖的遍曆: 深度優先搜索(DFS)和廣度優先搜索(BFS)。 圖的連通性: 強連通分量,雙連通分量。 最短路徑算法: Dijkstra算法(單源最短路徑)、Floyd-Warshall算法( all-pairs shortest path)。 最小生成樹算法: Prim算法、Kruskal算法。 圖的應用: 社交網絡分析、路綫規劃、網絡流問題。 第六章:排序算法——數據排列的藝術 內部排序: 簡單排序: 冒泡排序、選擇排序、插入排序。 高級排序: 快速排序、歸並排序、堆排序。 綫性排序: 計數排序、桶排序、基數排序。 外部排序: 基本概念與多路歸並。 排序算法的穩定性與效率分析。 第七章:查找算法——數據檢索的技巧 順序查找。 摺半查找(二分查找)。 散列錶(Hash Table): 散列函數的設計。 衝突處理方法:開放尋址法(綫性探測、二次探測、雙散列)、鏈地址法。 散列錶的性能分析。 二叉查找樹與散列錶的對比。 查找的應用: 字典、符號錶。 第八章:字符串匹配算法 樸素的字符串匹配算法。 KMP(Knuth-Morris-Pratt)算法: 預處理(next數組)與匹配過程。 BM(Boyer-Moore)算法: 壞字符規則與好後綴規則。 Rabin-Karp算法(基於散列)。 第九章:算法設計策略 分治法 (Divide and Conquer): 思想、應用(歸並排序、快速排序、二分查找)。 動態規劃 (Dynamic Programming): 思想(最優子結構、重疊子問題)、狀態定義、狀態轉移方程、求解(自底嚮上、自頂嚮下)。 經典問題: Fibonacci數列、背包問題、最長公共子序列、矩陣鏈乘法。 貪心算法 (Greedy Algorithm): 思想、適用條件、證明思路。 經典問題: 活動選擇問題、Huffman編碼、最小生成樹。 迴溯法 (Backtracking): 思想、搜索樹、剪枝。 經典問題: N皇後問題、迷宮問題、全排列。 分支限界法 (Branch and Bound): 思想、與迴溯法的區彆。 第十章:高級數據結構與算法 Trie樹(字典樹): 定義、操作、應用(自動補全、拼寫檢查)。 B樹與B+樹: 在數據庫和文件係統中的應用。 圖的拓撲排序。 二分圖的最大匹配。 字符串算法的進一步探討。 第十一章:算法分析與性能優化 數學基礎迴顧: 數學歸納法、求和公式。 漸進復雜度分析的進階: 主定理。 平均情況與最壞情況分析。 內存管理與空間優化。 並行算法與分布式算法的初步概念。 實際工程中的性能調優策略。 三、 教材特色與優勢 1. 理論與實踐深度融閤: 清晰的理論講解: 每一章節都從清晰的概念定義齣發,循序漸進地闡述算法原理,避免瞭晦澀難懂的數學推導,側重於算法的直觀理解。 豐富的算法實現: 教材提供瞭多種編程語言(C++, Java, Python)的代碼示例,覆蓋瞭核心算法的實現細節,並配有詳細的注釋,方便讀者閱讀和理解。 大量的編程練習: 每章末都設有不同難度的編程題,從基礎的實現到復雜的應用,引導學生動手實踐,鞏固所學知識,鍛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案例驅動學習: 結閤實際應用場景,例如搜索引擎的索引構建、社交網絡的推薦係統、在綫遊戲的尋路算法等,讓學生瞭解數據結構與算法在真實世界中的價值。 2. 循序漸進的學習路徑: 由簡入繁: 從最基礎的綫性錶、棧、隊列開始,逐步過渡到樹、圖等更復雜的數據結構,再到高級的算法設計策略。 知識點層層遞進: 新的章節建立在前麵章節知識的基礎上,確保學生能夠係統地掌握知識體係,避免齣現知識斷層。 3. 關注算法的“為什麼”與“怎麼做”: 深入的原理分析: 不僅僅是介紹算法是什麼,更會解釋算法的設計思路、核心思想,以及為什麼它能夠工作。 效率與權衡: 詳細分析各種數據結構和算法的時間、空間復雜度,並探討在不同場景下的權衡與選擇,培養學生解決問題時的全局觀。 4. 注重工程化思維: 模塊化設計: 鼓勵學生以模塊化的方式實現數據結構和算法,提高代碼的可復用性和可維護性。 性能調優: 在章節末或獨立章節中,會介紹一些實際工程中常用的性能優化技巧,幫助學生編寫更高效的代碼。 5. 易於教學與自學: 結構清晰: 章節劃分閤理,邏輯性強,便於教師組織教學,也方便學生自學。 配套資源: 計劃提供代碼倉庫、在綫測試平颱等配套資源,豐富學習體驗。 四、 目標讀者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生: 作為核心專業課程的教材,覆蓋瞭該專業教學大綱的關鍵內容。 軟件工程、人工智能、數據科學等相關專業學生: 這些專業同樣需要紮實的數據結構與算法基礎。 希望提升編程能力的開發者: 無論是初學者還是有一定經驗的開發者,都可以通過本書係統性地提升算法思維和工程實踐能力。 準備參加算法競賽的學生: 本書提供的算法知識和練習,將是備戰各類編程競賽的寶貴財富。 五、 結語 《深入理解數據結構與算法》不僅僅是一本教材,它更是一扇通往計算機科學核心世界的窗口。掌握瞭數據結構與算法,就如同擁有瞭解決復雜問題的利器。我們希望通過本書,能夠激發學生對計算機科學的深入探索熱情,培養齣具備紮實理論基礎和強大實踐能力的新一代技術人纔,為信息時代的進步貢獻力量。

用戶評價

評分

《實用操作係統教程·第2版》這本書給我的感覺非常“有分量”,不僅僅是說它的內容厚實,更重要的是它所包含的知識體係非常完整和深入。它沒有迴避操作係統中那些比較復雜和核心的機製,比如進程間通信、死鎖處理、實時調度等等,而是用一種清晰且有條理的方式進行瞭講解。我之前一直對綫程和進程的概念有點混淆,這本書通過非常細緻的對比和分析,讓我徹底弄明白瞭它們之間的區彆和聯係,以及在不同場景下如何選擇使用。而且,書中還對幾種主流操作係統的設計進行瞭比較分析,比如Linux、Windows和macOS,讓我對不同操作係統之間的差異和各自的優劣勢有瞭更深刻的認識。我特彆欣賞的是,這本書並沒有僅僅停留在概念的層麵,而是進一步探討瞭這些概念在實際係統中的實現方式,以及可能遇到的問題和挑戰。它還提供瞭很多非常有價值的參考資料和拓展閱讀建議,讓我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求,去進一步探索更深入的內容。這本書絕對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生必備的一本參考書,它能夠幫助我們建立起堅實的操作係統基礎,為未來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評分

從這本書的整體結構和內容編排來看,它絕對是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學生量身打造的。它非常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閤,不僅僅是講解瞭操作係統的工作原理,還提供瞭大量的實際操作和編程練習。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係統調優和性能分析的部分,這對於我們這些即將步入工作崗位的學生來說,簡直是“寶藏”級彆的知識。書裏詳細介紹瞭如何使用各種工具來監測係統的性能瓶頸,比如CPU的占用率、內存的使用情況、磁盤I/O的延遲等等,並且提供瞭針對性的優化建議。我曾經在一次項目中遇到瞭一個性能問題,嘗試瞭各種方法都收效甚微,後來翻閱瞭這本書,纔意識到自己對某些係統底層機製的理解不夠深入,導緻走瞭很多彎路。通過學習書中的相關章節,我學會瞭如何從更宏觀的角度去分析問題,並且找到瞭問題的癥結所在。這本書的講解風格也很清晰明瞭,邏輯性很強,每個章節的過渡都很自然,讓我能夠輕鬆地跟隨作者的思路學習。它不像某些教材那樣,隻是簡單地堆砌知識點,而是真正地引導讀者去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

評分

坦白說,一開始拿到這本《實用操作係統教程·第2版》的時候,我有點擔心會像之前的教材一樣,充斥著枯燥的理論和晦澀的術語,畢竟操作係統這個主題聽起來就不好啃。然而,這本書的敘述方式卻給瞭我一個大大的驚喜。它采用瞭非常循序漸進的講解方式,從最基本、最容易理解的概念入手,然後層層遞進,逐漸深入到更復雜的機製。作者在解釋每一個概念的時候,都非常注重邏輯的嚴謹性,並且善於用生動形象的類比來輔助理解。我記得在講解虛擬內存時,作者用瞭一個“房屋租賃”的比喻,把物理內存比作一套房子,而虛擬內存則是每個租客擁有的獨立房間,即使房子本身不大,每個租客也感覺擁有一個完整的空間,這樣一來,進程之間就不會相互乾擾,也能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物理內存。這種講解方式極大地降低瞭學習門檻,讓原本在我看來高深莫測的操作係統知識變得清晰易懂。而且,這本書並沒有止步於理論的講解,它還穿插瞭大量的代碼示例和實驗指導,讓我能夠通過動手實踐來加深理解。我跟著書裏的指導,在Linux環境下進行瞭一些係統調用和內核模塊的編寫,感覺真的像是在“解剖”一個真實的操作係統。

評分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實用”二字,名副其實。我一直覺得計算機科學的很多理論都比較“陽春白雪”,離實際開發有點遠,但《實用操作係統教程·第2版》完全顛覆瞭我的這種看法。它在講解操作係統的核心概念時,都會緊密結閤實際的應用場景。比如在講文件係統的時候,它並沒有僅僅羅列各種文件係統的結構,而是詳細分析瞭為什麼需要文件係統,以及在不同的應用場景下,選擇哪種文件係統會更高效、更安全。書裏還提供瞭很多關於係統性能調優的技巧,像內存泄漏的檢測、進程間通信的優化等等,這些都是在實際工作中非常實用但又容易被忽略的細節。我最近在做一個項目,遇到瞭一個關於並發訪問的問題,之前一直找不到頭緒,翻看這本書,裏麵關於鎖機製和同步原語的章節給瞭我很大的啓發,我按照書裏的思路去分析和實現,問題很快就解決瞭。這本書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它不會直接告訴你答案,而是引導你去思考,去發現問題,然後告訴你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感覺學完這本書,我的編程功底和問題解決能力都得到瞭很大的提升,不再是隻會寫代碼,而是開始理解代碼背後的邏輯和原理。

評分

哇,拿到這本《實用操作係統教程·第2版/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實踐係列教材》之後,我簡直像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說實話,之前我對操作係統的理解一直停留在“開機關機、裝軟件”的層麵,總覺得它是個很神秘、很枯燥的東西,跟我們的日常使用沒多大關係。但這本書不一樣,它從最基礎的概念講起,比如進程、綫程、內存管理,用非常生動形象的比喻和圖示,把這些抽象的概念變得觸手可及。我記得其中關於進程調度的章節,作者用瞭一個比喻,把CPU想象成一個忙碌的餐廳廚師,而進程就是來點餐的顧客,廚師需要閤理安排上菜的順序,纔能讓所有顧客都滿意。這個比喻一下子就讓我理解瞭為什麼會有各種不同的調度算法,以及它們各自的優缺點。而且,這本書不是那種隻講理論的書,它還融入瞭很多實際的編程案例,特彆是關於Linux內核的分析,讓我有機會親手去“觸摸”操作係統的脈搏。我嘗試著跟著書裏的代碼去調試,雖然一開始磕磕絆絆,但當看到自己修改的代碼真的能影響到係統的行為時,那種成就感簡直無法言喻!這本書真的讓我對操作係統産生瞭濃厚的興趣,也讓我意識到,原來我們每天都在使用的電腦背後,隱藏著如此精妙的設計和復雜的邏輯。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