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中南首套楷书入门教程,书法知识穿插其间,接地气、系统性、字多字好、内容丰富。
卢中南,1950年生于武汉,祖籍河南济源,师从欧阳中石先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研究馆员,解放军书法创作院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首届电视书法比赛一等奖获得者。
卢中南先生大楷、小楷均工,是当代书坛公认的楷书大家。其字典雅端庄,尽得欧体神韵,观之如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其多幅楷书作品为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四总部、中央统战部、外交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文献研究室、钓鱼台国宾馆、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等机构及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收藏。
1983年至今,书写出版楷书字帖数十种;编写《楷书教程》《楷书章法举要》《楷书研究》等书法教材十余种。多次应邀为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北京有线电视台录制欧体楷书讲座、名家点评等节目。多次为国家和军队的重要场所、重大活动创作书法作品。
市面上的书法教程汗牛充栋,但真正能抓住“神韵”而非仅仅是“形似”的却凤毛麟角。我非常关注这套书在讲解笔法时,是否能超越机械的描摹,触及到书写者的“意念”层面。书法讲究“气韵生动”,这种“气”往往是最难传授的。我希望作者能在讲解部首结构时,不仅仅告知“应该怎么写”,更能阐述“为什么要这样写”,例如某个转折处力量的凝聚与释放,体现了怎样的情感或结构逻辑。如果这本书能成功地将书法的哲学融入到具体的笔画教学中,那么它对于培养学习者的内在气质和审美,将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才是真正高明的书法教育。
评分作为长期观察书法学习现象的人,我深知“坚持”是最大的难关。很多时候,入门的新鲜劲一过,面对枯燥的重复练习,学习者便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最终半途而废。因此,一本优秀的教程必须具备强大的“陪伴感”和“鼓励性”。我希望这本书在每课的结尾或关键节点的过渡部分,能够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随笔或者小故事,讲述古代名家的学书经历,或者分享一些调节心态、克服瓶颈的小窍门。这种人性化的设计,能让学习过程不那么冰冷和机械,让读者在感到挫败时,能从中汲取到继续向前的动力和精神支持,让学习过程本身成为一种享受。
评分我个人对书法学习的理解是,它更像是一场与古人对话的修行,而好的教材应该能够搭建起这座沟通的桥梁。从目录的粗略浏览中,我感受到作者在编排上花了大量的心思去构建一个循序渐进的知识体系。它似乎没有急于展示高深的技法,而是将基础的笔画结构和部首的形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拆解与重构。这种由简入繁、步步为营的教学思路,对于我这种“半路出家”的爱好者来说,是极其友好的。我特别期待看到它如何处理每一个基础单元,比如如何引导初学者理解“点”的轻重变化,“横”的起笔收笔的微妙差异。如果能将这些抽象的概念用清晰的图示和详尽的文字描述出来,那么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将无可估量。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纸张的厚度和触感都非常讲究,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透着一股扎实的匠人精神。封面设计简洁而不失韵味,那种墨香淡雅的色调,让人一翻开就仿佛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底蕴。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习其中的具体内容,但仅从这本书的物理形态来看,它就超越了一般的书法教材。特别是那些印刷的细节,字体的排布、间距的把控,都显示出出版方对书法艺术的尊重。这不仅仅是一本学习资料,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对于初学者来说,好的工具书是成功的一半,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绝对能提供一个极佳的学习起点,让人在视觉上就产生学习的欲望和信心。
评分我对卢老师的教学风格一直抱持着一份敬意,他的作品总能给人一种沉稳、内敛而又充满力量的美感。因此,我非常好奇他将如何把这种个人化的艺术理解,转化为一套普适性强的入门体系。特别是对于楷书,这种最讲究法度和规范的字体,如何平衡“临摹的严谨性”与“个性的初步探索”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微妙的课题。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个坚固的“骨架”,让学习者在充分掌握规范之后,能够清晰地看到未来“添血加肉”、形成个人风格的路径图。如果这本书能做到既是严谨的教科书,又是充满智慧的引路人,那么它在书法教育领域无疑将占据重要的地位。
评分东西很好,还会再来买的……
评分买回来就没看过啊,书是好书
评分非常实用,非常满意!非常赞!!
评分东西很好,还会再来买的……
评分用着不错,很实用,讲解也很详细,书的印刷也还可以
评分买回来就没看过啊,书是好书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卢老师的字很好,孩子自己选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