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書法愛好者、大眾讀者 邱振中教授首次提齣書法生成和和發展的土壤是廣大而易被人們忽略的“日常書寫”。丘新巧老師在本書中對日常書寫在道法自然的理論基礎之上進行瞭新的審視和闡發,將書法藝術迴歸日常和平淡,又顯示其“極高明而道中庸”的姿態。
內容簡介
從日常書寫的角度來重新理解書法,迴到書法本源。日常書寫對書法有重大意義,因為書法在本質上便紮根於日常生活的土壤中。由於日常書寫,書法纔成為一種具有“極高明而道中庸”的品格的藝術。
作者簡介
丘新巧,號未堂,廣東新豐人。武漢大學文學學士、哲學碩士,中央美術學院書法博士。現任教於上海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發錶論文若乾,刊於《書法》、《中國書法》、《美術觀察》、《美苑》、《哲學評論》、《文藝理論研究》等處,著有《書法:18個關鍵詞》(閤著)。
目錄
序言……………………………………………………………… 001
深入書法的土壤:日常書寫研究緒論………………………… 005
第一章 日常書寫之理論基礎…………………………………… 025
第一節 書法之根:在大道的中央…………………………… 025
第二節 散:對一個概念的追溯……………………………… 039
第三節 姿勢的詩學:時間,書法與造字神話……………… 058
第二章 語言與書法……………………………………………… 083
第一節 從文字開始思考……………………………………… 083
第二節 支配原則:詩意書寫………………………………… 099
第三章 日常書寫……………………………………………… 114
第一節 什麼是日常書寫?…………………………………… 114
第二節 自覺意識與書法的悖論……………………………… 175
第四章 必要的替補:日常書寫之種種……………………… 209
第一節 魏晉風流:一種災難的書寫………………………… 209
第二節 塗抹:書法的邊界及其意義………………………… 222
第三節 米芾:日常書寫的遊戲……………………………… 243
第五章 後日常書寫時代及書法的現代命運…………………… 264
參考文獻………………………………………………………… 294
前言/序言
"任何稍稍接觸過書法的人,都已經記住瞭“天下三大行書”這樣令人敬畏的稱呼,它所指稱的那幾件作品無疑早已高高地矗立在整個中國書法的頂峰。而更加深入瞭解書法史的人們,開始知道産生於晉唐時期的那些書法傑作大部分不過是一些信劄,也即,它們僅僅是一些日常書寫的痕跡。《蘭亭序》、《頻有哀禍帖》、《喪亂帖》、《祭侄文稿》和《黃州寒食詩帖》是一些日常書寫痕跡,這是一個多麼彰明較著的事實,然而正是這種彰明較著反而讓它成為熟視無睹的對象。
現在,麵對這些偉大的傑作,除瞭空洞的贊嘆之外,除瞭對之反復進行文獻的考據之外,我們還能多說幾句什麼呢?如果它們確實代錶瞭中國書法的最偉大成就,何以我們現在在它們麵前感到茫然無措,陷入瞭如此失語的境地?正是這種麵對經典時深刻的無力感,催迫我們去深入思考一個再簡單不過的事實,那就是日常書寫,畢竟,這些經典作品即是從日常書寫的土壤中生長齣來的,我們隻是對這片陰暗、肥沃的土壤還知之甚少。對日常書寫的思索,其中的一個目標便是從陳腐的流俗意見中將書法傳統爭奪過來——如果我們不願意看著那些書法經典在我們貧瘠的精神中陷落的話。
傳統並不是某種現成擺放在那等著人們去享用的對象,而是某種必須通過曆險纔能獲取的果實。任何理論嘗試都是一種冒險。傳統,如果不是一件死去的東西,它就有待於重新發明,伴隨著人們投入其中的努力,它也將隨著時代而更新自己的麵貌,並以其燦爛的姿態挺立於我們的世界中。在本書中,筆者盡力做瞭某些嘗試,簡單來說,這種嘗試是試圖在某些方麵將當代學術和思想的一些成果和書法這門古老的藝術連接在一起。盡管這種嘗試可能有其膚淺、牽強甚至錯誤的地方,但我相信這種冒險是值得的,因為對書法進行一種創造性的解釋,是解放、激活它的一個必經環節。
關於日常書寫的研究還剛開始,而本書也隻是一次初步的係統性嘗試,筆者已經努力讓自己不至於顯得太笨拙和紕漏百齣。我最初是在邱振中先生的督促下開始對這個題目進行研究的,也正是他本人在幾十年前就憑著他那非凡的洞見開啓瞭對日常書寫現象的探索。不用說,就邱振中先生自己而言,他所做的所有書法研究,其深層的動機仍然是在試圖不斷深入理解那些偉大的書法經典,而正是這股強大的意願,自然地把他帶到瞭日常書寫的範疇當中。收入《書法的形態與闡釋》這本著作中的幾篇重要的論文已經從多方麵觸及到日常書寫的關鍵問題。其中,《運動與情感》實際上已經揭示齣日常書寫的抒情性本質,《題材?意境?生活》則關涉到日常書寫當中所包含的那種在生活感受、題材和形式之間水乳交融的狀態。更為重要的是《藝術的泛化》一文,因為這篇文章特彆從“泛化”(generalization)的角度切入到對書法這門藝術的獨特性的討論當中,它所包含的洞見和深度,使之成為上世紀後半段最重要的書法理論研究成果之一。正因為有邱先生的研究作為基點,我纔敢於踏入這片未經深入開墾的地帶。
在整個研究過程中,我都被中國哲學中所持有的那種“日新”的理念所引導,它就像一個幕布那樣始終在我的腦海深處懸掛著,成為我對日常書寫研究的一個背景。如果說書法根本上是一種“極高明而道中庸”的藝術,那麼“日新”便是在“高明”和“中庸”之間的聯結點,它將兩種如此不同的力量緊緊地凝聚在瞭一起。在這個意義上,日常書寫之於書法的重要性就凸顯齣來瞭。這是因為,書寫(writing)擁有著一個寬泛的、近乎無邊無際的範圍,任何活物都在書寫,用它們的手指、嘴巴、牙齒、爪子——或柔軟或堅硬的身體諸多部位畫齣道道和痕跡(trace),而日常書寫首先是因為它是“日常”的,因此區彆於任何其他書寫。
那麼為什麼是“日常”?更精確地說,為什麼是“日”?我在想,原因正在於,日子實際上是自然節律的最小單位:每天的日齣日落造成瞭一個最短而最明確的時間節律,而諸如上午、下午、傍晚、時辰和小時等這些時間單位相比之下反而顯得比較籠統,因為它們並沒有確定的自然物象作為參照,因此它們自身並沒有明確的象。對於緻力於深入思索、改造我們的日常生活本身的中國哲學來說,每“日”的時間於是就成瞭全部努力的焦點:這種哲學和文化總是對生命中的那些細微、樸素、流水般地在一個晝夜間逝去的日子心存敬意,因此,它像一個孩子在陽光下用凸透鏡對準瞭這每個單純的日子,用聚集起來的全部日光點燃瞭它。生活的細節於是充滿熱度。
除瞭日常,“日新”的另一半便是“新”,而書法便是往日常書寫中注入“新”之力量的因素——為瞭使日常不至於淪為單調、貧乏的重復,它正是人們必須發明的那種方法,是孩子手中那個用以點燃紙片的凸透鏡。有瞭書法,王羲之用手寫下的那些日常書寫痕跡纔成為瞭書法傑作,它們披著平易近人的外錶,卻寫盡瞭精微。
因為“唯筆軟則奇怪生焉”的書法總首先是柔軟的、卑下的、附著性的,它必須等待日常生活先發動起來,然後對之産生應和,它通過承受這種召喚和驅動一起進入到那個大寫的書寫當中。正是這種特徵使作為書法的日常書寫相應於《周易》中坤卦的象:“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因此,在古典世界中的書法總被分配至一個“業餘”的位置上,但與許多人所認為的相反,這首先並非齣於一種貶低,而毋寜是齣於一種尊敬,齣於清楚地洞悉瞭書法那柔順而富於感興的本性。在這裏,書法是迴聲,是隨形動止的影子,是那柄我們隨手拿起的、用以丈量我們自己那語言的書寫性存在的小斧;它賦予我們生活在其中得以起舞的空位。
而失去瞭日常書寫的書法該怎麼辦呢?我們的書法因為從語言的經驗中被徹底剝落下來而枯萎瞭,書法,在此是作為一種依附於語言樹乾的藤類植物而存在的。或許書法與語言之間的裂縫是可以被填平的,但必須投入鮮血,投入所有漢字書寫者的生命。筆者承認始終仍然對此抱有一點微不足道的希望。"
同濟復興古典書院叢書:姿勢的詩學:日常書寫與書法的起源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師從邱振中教授,是丘新巧的幸運。邱振中教授被視為“書法領域的維特根斯坦”,他不斷衝撞界限且穿越界限。麵對邱振中教授提供的眾多深刻的想法,丘新巧選取最心儀的“日常書寫”作為博士論文研究對象。
評分
☆☆☆☆☆
在目光如炬、具有敏感理論直覺和巨大雄心的導師,作為先行者所勘探挖掘過的領域,丘新巧的日常書寫研究將更便利地抵達瓦萊裏所言的“深刻”。
評分
☆☆☆☆☆
物超所值!
評分
☆☆☆☆☆
師從邱振中教授,是丘新巧的幸運。邱振中教授被視為“書法領域的維特根斯坦”,他不斷衝撞界限且穿越界限。麵對邱振中教授提供的眾多深刻的想法,丘新巧選取最心儀的“日常書寫”作為博士論文研究對象。
評分
☆☆☆☆☆
物超所值!
評分
☆☆☆☆☆
不錯,嗬嗬嗬嗬嗬,不錯,嗬嗬嗬嗬嗬
評分
☆☆☆☆☆
邱振中教授將日常書寫定義為“日常生活中為各種事務的需要而進行的書寫”,“與此相對的是以書寫自身為目標的書寫”。更重要的是,他看到日常書寫“給中國書法帶來一些特殊的性質”,“這些書寫的字跡永遠不會重復”,和人極端復雜的內心生活融閤,使“中國書法朝嚮精神生活深處的發展”,“作品、書寫技巧、感受的敏銳……都統閤在日常書寫中,在日常書寫中獲得推進”;“日常書寫是所有使用漢字的人們都參與的活動”,使書法“與每一時代的知識者——並通過知識者與整個社會——建立瞭異常親密的聯係。”
評分
☆☆☆☆☆
不錯,嗬嗬嗬嗬嗬,不錯,嗬嗬嗬嗬嗬
評分
☆☆☆☆☆
師從邱振中教授,是丘新巧的幸運。邱振中教授被視為“書法領域的維特根斯坦”,他不斷衝撞界限且穿越界限。麵對邱振中教授提供的眾多深刻的想法,丘新巧選取最心儀的“日常書寫”作為博士論文研究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