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推薦瞭孕媽媽每周的營養素補充、孕期食譜以及孕期的食物宜忌,以供參考。準媽媽可以根據本書的內容,就不用每天發愁今天要吃什麼,可以不費多少時間,不花多少心思就安排好自己每一天的飲食內容。
作者簡介
王曉梅,北京婦産醫院副主任醫師,畢業於首都醫科大學,臨床碩士。中華醫學會會員。現從事圍産醫學的臨床醫療、教學、科研工作。已發錶多篇臨床及科研論文,多次獲得臨床優秀醫生、優秀教師稱號。已齣版多部孕産類圖書。
內頁插圖
目錄
孕1月 培育高質量的受精卵
孕1~4周的胎兒和準媽媽 / 2
第1周的胎寶寶 /2第2周的胎寶寶 /2第3周的胎寶寶 /3第4周的胎寶寶 /3準媽媽的變化 /4
重點營養素——葉酸 / 5
何時開始補葉酸 /5準媽媽每天需要補充多少葉酸 /5補充葉酸的3條法則 /5哪種葉酸增補劑適閤準媽媽 /6避免交叉進補攝入過量葉酸 /6孕早期沒有補葉酸怎麼辦 /6食補葉酸的注意事項 /6富含葉酸的食物 /7
本月重點:培育優質受精卵 / 8
備孕期不宜多吃的食物 /8備孕時要重視經期飲食 /10吃什麼可以提高卵子質量 /10怎麼吃能增強準媽媽的免疫力 /11培育高質量精子的營養建議 /11準媽媽不宜吃生肉,以免感染弓形蟲/12準媽媽的飲食要注意生熟分開 /12對胎寶寶來說有毒的食物 /12
吃齣營養力 / 13
準媽媽營養金字塔 /13查查你是否缺營養 /14營養補充要缺啥補啥 /15測一測你有沒有營養過剩 /15不必刻意服用維生素E /15準媽媽每天要喝多少水 /16這些水不健康 /16哪些飲料在孕期要少喝、不喝 /16高齡懷孕怎麼吃 /17吃素的準媽媽該如何搭配營養餐 /17煙酒對胎兒有什麼不良影響 /18均衡營養的一日配餐 /18
食療調養好孕色 / 19
增強卵子質量 / 19
提高精子活力 / 20
通過食物攝入葉酸 / 21
應對電磁輻射 / 22
孕2月 早孕反應期怎麼吃
孕5~8周的胎兒和準媽媽 / 26
第5周的胎寶寶 / 26
第6周的胎寶寶 / 26
第7周的胎寶寶 / 27
第8周的胎寶寶 / 27
準媽媽的變化 / 28
重點營養素——B族維生素 / 29
維生素B1:參與胎兒能量代謝 /29富含維生素B1的食物 /29維生素B2:缺乏會導緻胎兒發育 遲緩 /30富含維生素B2的食物 /30維生素B6:不宜鬍亂服用 /31富含維生素B6的食物 /31生活中減少孕吐的竅門 /33少量多餐可以緩解孕吐 /34怎樣緩解晨吐癥狀 /34避免因嘔吐引起脫水 /34止吐食物和易引發孕吐的食物 /35孕吐特彆嚴重怎麼辦 /35孕吐會持續多久 /35孕吐幾天後就消失瞭,正常嗎 /35
吃齣營養力 / 36
孕早期不用特彆增加熱量攝入 / 36 攝入B族維生素的竅門 / 36 為準媽媽挑選健康的酸味食物 / 37 不適閤準媽媽的酸味食物 / 38 懷孕後飲食習慣可能發生變化 / 38 特彆想吃某種食物怎麼辦 / 39 閤理的三餐勝過營養素補充劑 / 39 感冒後不要急於吃藥 / 40 不小心吃瞭藥怎麼辦 / 40 抵抗感冒初期癥狀的小妙方 / 40 均衡營養的一日配餐 / 41
食療調養好孕色 / 42
緩解孕早期疲勞 / 42
開胃營養餐 / 43
緩解孕吐 / 44
緩解抑鬱情緒 / 45
精彩書摘
重點營養素——葉酸
何時開始補葉酸
孕期缺乏葉酸,容易導緻胎寶寶神經管畸形,並增加其他器官的畸形率。為瞭確保安全,建議你從孕前開始補充葉酸。葉酸補充要經過4周的時間,體內葉酸缺乏的狀態纔能得到切實的改善,並起到預防胎寶寶發育畸形的作用。但一般情況下,當獲知自己懷孕時,就已經到孕期第4周瞭,這時就會錯過補充葉酸的良好時機。所以,建議你從孕前3個月(最遲孕前1個月)開始補充葉酸,最早至孕早期結束。
準媽媽每天需要補充多少葉酸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孕媽每日攝入葉酸400微剋,即0.4毫剋。
目前市場上得到國傢衛生部門批準的、預防胎兒神經管畸形的葉酸增補劑“斯利安”片,每片0.4毫剋。孕前到孕早期期間,建議你堅持每天補充0.4毫剋葉酸。進入孕中期、孕晚期之後,可以每天補充0.4~0.8毫剋葉酸。
注意,葉酸攝入不宜過量。過量攝入葉酸(每天超過1毫剋),可影響體內鋅的吸收,反而會影響胎寶寶發育。
補充葉酸的3條法則
1.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服用葉酸補充製劑。
2.孕前長期服用避孕藥、抗驚厥藥的準媽媽,曾經生下過神經管缺陷寶寶的準媽媽,孕前應在醫生指導下,適當調整每日的葉酸補充量。
3.長期服用葉酸會乾擾體內的鋅代謝,鋅一旦攝入不足,就會影響胎寶寶的發育。因此,在補充葉酸的同時,要注意補鋅。
哪種葉酸增補劑適閤準媽媽
首先,要明確所選的葉酸增補劑是專為孕婦設計的,而不是針對其他人群的(如有一種專門針對貧血患者的葉酸片,其葉酸含量大大超過準媽媽的需求,對母嬰都不利)。一般針對孕婦的葉酸增補劑每片僅含400~800微剋葉酸。
其次,不要迷信進口藥品。並非進口的或者昂貴的就是最好的,一些純進口的營養補充品是專為國外準媽媽設計的,可能並不適閤國內的準媽媽。
實在拿不準主意的話,可以谘詢一下婦産科的大夫,然後遵醫囑服用。
避免交叉進補攝入過量葉酸
不少準媽媽會選擇幾種營養品食用,如復閤維生素、孕婦奶粉、葉酸增補劑等,這時就要仔細閱讀營養品的說明書,看看它們的葉酸以及其他營養素的含量,避免同時服用而引起葉酸攝入過量。比如,準媽媽每日所飲用的孕婦奶粉已經能夠提供400~800微剋的葉酸,那就不用再額外服用葉酸增補劑瞭,以免造成營養素攝入過量。
孕早期沒有補葉酸怎麼辦
補充葉酸隻是一種預防機製,是假定女性普遍缺乏葉酸的前提下的建議。所以,如果你體內並不缺乏葉酸,即使孕前、孕期沒有補充葉酸,也不用擔心葉酸不足引起胎寶寶發育畸形。
食補葉酸的注意事項
葉酸是一種水溶性的B族維生素,遇光、遇熱就不穩定,容易失去活性,所以,雖然含葉酸的食物很多,但人體真正能從食物中獲得的葉酸並不多。要想從食物中攝入所需葉酸,就必須減少食物的儲藏和烹調時間。
1.買迴來的新鮮蔬菜不宜久放。製作時應先洗後切,現時炒製,一次吃完。炒菜時應急火快炒,3~5分鍾即可。煮菜時應水開後再放菜,可以防止維生素的丟失。做餡時擠齣的菜水含有豐富營養,不宜丟棄,可做湯。
……
《烹飪的藝術:從基礎到創新的味覺之旅》 一部深度探索烹飪科學、技藝與文化的權威指南。 本書旨在帶領讀者超越簡單的食譜模仿,深入理解烹飪的本質。我們相信,真正的烹飪大師不僅知道“如何做”,更明白“為何如此做”。《烹飪的藝術》是一本為所有對食物充滿熱情的人準備的寶典,無論您是剛剛踏入廚房的新手,還是尋求突破的資深廚師,都將從中獲得前所未有的啓發和實用的知識。 第一章:廚房的基石——科學與安全 本章將為您揭示隱藏在美味背後的化學與物理原理。我們將詳細探討食材在不同溫度和介質下的變化:蛋白質的變性與凝固(例如,完美水煮蛋的奧秘)、澱粉的迴生與糊化(如何避免米飯或麵糊變硬)、脂肪的乳化與分解(製作穩定蛋黃醬和濃鬱醬汁的關鍵)。 我們還會深入講解熱傳遞的四大方式——傳導、對流、輻射和蒸汽,並分析它們在不同烹飪技術中的應用。例如,為什麼鑄鐵鍋適閤煎烤,而空氣炸鍋更依賴熱空氣對流。 廚房安全和食品衛生是烹飪的生命綫。本章將提供詳盡的交叉汙染預防指南、安全刀具使用技巧,以及如何正確控製“危險溫度區”來確保食物安全,讓您在享受創造美食的過程中高枕無憂。 第二章:刀工的哲學——精度與效率 刀工不僅僅是切菜,它代錶著對食材的尊重和對效率的追求。本章將以圖文並茂的方式,係統教授從基礎的“切塊”(Dice)、“切片”(Slice)到精細的“切絲”(Julienne)和“蓑衣刀法”等核心技術。 我們不僅會展示如何握刀和磨刀,更會探討不同形狀和厚度的切割如何影響食物的口感和受熱均勻度。例如,薄切的蔬菜能更快入味,而厚切的根莖類食材則能更好地保持內部的粉糯感。本章還會介紹專業廚房中用於處理復雜食材(如魚類、禽類)的分解技巧。 第三章:高湯的靈魂——風味的基礎構建 高湯(Stock and Broth)是世界各大菜係風味的骨架。本章將係統地分解白高湯(如雞高湯、魚湯)和棕高湯(如牛骨湯、蔬菜湯)的製作流程。我們將探討如何選擇骨骼、蔬菜配比(Mirepoix的黃金比例)、慢燉的時間控製,以及如何通過“撇清”和“澄清”來達到晶瑩剔透的質感。 此外,本章還會介紹濃縮湯底(Demi-Glace)的傳統製作工藝,以及快速製作高湯的現代壓力鍋技巧,確保讀者能夠根據時間需求,製作齣具有深度層次感的液體基底。 第四章:醬汁的交響麯——法式經典與世界創新 醬汁是提升菜肴錶現力的關鍵。本章聚焦於經典法式母醬(Mother Sauces):貝夏梅爾(Béchamel)、母德斯(Mornay)、絲瓦(Velouté)、西班牙醬(Espagnole)和荷蘭醬(Hollandaise)。我們將詳細解析每種醬汁的增稠劑(Roux、Beurre Manié或卵黃)及其應用場景。 隨後,我們將拓展到全球視野,探究亞洲的鮮味醬汁(如魚露、醬油的發酵原理)、地中海的香草油醋汁,以及創新的乳化醬汁和純素醬汁配方,教授如何平衡酸、甜、鹹、苦、鮮五味,使醬汁成為主菜的完美伴侶,而非喧賓奪主。 第五章:烹飪技法的精煉——火候的藝術 火候的掌握是區分業餘和專業的試金石。本章將細緻剖析各種核心加熱方法的內在邏輯: 煎(Sautéing & Pan-Frying): 探討美拉德反應(Maillard Reaction)的溫度區間和時間控製,如何獲得完美的焦糖化外殼,以及如何利用鍋底殘留物(Fond)製作平底鍋醬汁(Pan Sauce)。 烤/烘焙(Roasting & Baking): 深入研究對流烤箱與傳統烤箱的差異,溫度區間的設定對肉類汁水保持的影響,以及麵包和糕點中酵母的活性控製。 燉煮與慢燉(Braising & Stewing): 講解“先煎後煮”的必要性,以及如何通過低溫長時間烹飪,使堅韌的結締組織轉化為膠原蛋白,達到入口即化的效果。 低溫慢煮(Sous Vide): 介紹此項現代技術如何實現對溫度的精確控製,並展示其在保持食材水分和均勻烹飪方麵的獨特優勢。 第六章:烘焙的精確科學——麵團與甜點的結構 烘焙被譽為“廚房裏的化學實驗”,它對精確度的要求極高。本章將重點講解麵粉的蛋白質含量與筋度形成的關係,以及如何通過精確控製水閤作用(Hydration)來影響最終産品的質地。 我們將分解酵母(天然酵種與商業酵母)的作用機製,以及泡打粉和小蘇打等化學膨鬆劑的反應條件。此外,本章還將詳細解析酥皮的製作原理(層與油的交替),以及如何通過控製黃油的溫度來製作齣韆層酥和派皮。 第七章:食材的升華——風味搭配與配餐哲學 本書的最後一部分將引導讀者進行更高級的味覺設計。我們不再滿足於單一菜肴的完美,而是探討如何將不同的風味元素融閤成一個和諧的整體。 我們將介紹風味輪(Flavor Wheel)的概念,以及如何利用酸度(如醋、柑橘)、苦味(如咖啡、可可)和香料的地域特性進行互補或對比搭配。最後,本章將提供一套基礎的配餐哲學,教您如何根據菜肴的重量、質地和主要風味,為之選擇最閤適的飲品,完成一次完整的、令人難忘的用餐體驗。 《烹飪的藝術》不僅是一本食譜集,它是一本關於理解、實驗和創新的操作手冊,旨在幫助每一位讀者成為自己廚房裏的建築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