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
——萨曼莎·鲍尔,《纽约时报书评》
作者简介
编者按
第一部分 山姆大叔真正渴望的东西
第一章 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
保护我们的地盘
自由主义一极
“大区域”
恢复传统秩序
我们对民主的担当
好榜样带来的威胁
三面世界
第二章 海外的破坏
我们的好邻居政策
饱受磨难的萨尔瓦多
给尼加拉瓜上一课
让危地马拉成为杀人场
入侵巴拿马
为东南亚接种疫苗
海湾战争
“伊朗门事件”的障眼法
东欧的前景
世界上的待租恶棍
第三章 国内的洗脑
冷战是怎么打的
向(某些)毒品开战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被奴役,无知即力量
社会主义,真的和假的
媒体
第四章 未来
世界变了
你力所能及的
斗争在继续
第二部分 发达的少数人,不安的多数人
新型全球经济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与关税暨贸易总协定——何人受益
食品与第三世界“经济奇迹”
索马里的亮相良机
斯拉夫人对斯拉夫人
上帝垂青的国家
甘地、非暴力与印度
分而治之,各个击破
种族主义的根源
难以启齿的五字诀
人类本性与自我形象
这里不可能发生这种事情,对不对?
休谟的悖论
“知识分子的责任之外”
第三部分 秘密、谎言与民主
第一章 美国
有缺陷的民主
让富人享受福利
医疗保健
罪与罚
枪械管制
成为第三世界国家
劳方
中央情报局
媒体
体育
宗教原教旨主义
别踩我
第二章 世界
走向更大的不平等
“自由贸易”
墨西哥(以及洛杉矶中南部地区)
海地
尼加拉瓜
俄罗斯
死去的孩子和债务清偿
第三章 历史背景
纳粹如何打赢这场战争
智利
柬埔寨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俘
第四章 杂谈
消费与福祉
合作经营企业
即将到来的生态灾难
核能
家庭
你力所能及的
第四部分 共同利益
第一章 共同利益
那个危险的激进分子亚里士多德
平等
图书馆
自由
第二章 国内方面
市面萧条之神话
法人团体享受的福利
套房里的犯罪与大街上的犯罪
媒体
花的钱越来越多,投票的人越来越少
法人团体的力量坚不可摧?
第三章 世界各地
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吗?
第三世界债务之神话
墨西哥、古巴和危地马拉
巴西、阿根廷和智利
中东地区
东帝汶
印度
国际组织
第四章 美国左翼(及对它的仿效)
左翼与右翼的字眼有意义吗?
对微小差异的自我陶醉
后现代主义
被“光照派”逐出
第五章 你力所能及的
进步(与非进步)的迹象
抵制
神奇的答案
制造异议
译后记
《世界秩序的秘密:乔姆斯基论美国》:
倒不是黎巴嫩拒绝接纳。如果以色列用直升机把某些被驱逐者扔到黎巴嫩西南部港市西顿(Sidon)的郊区,黎巴嫩无法拒绝接纳。但这一次,我认为以色列犯了战术性错误。1992年12月,它要把415名巴勒斯坦人驱逐出境。这会是一次相当棘手的行动。
依据以色列媒体的报道,这次大规模驱逐出境相当随意。这是残酷的连坐形式。我通过阅读以色列大报《疆土报》(Ha’aretz)得知,以色列的秘密警察组织沙巴克(Shabak)曾经透露消息,说它只有六个危险人物的名字,后来加了第七个,因为拉宾的工党政府想扩大数目。其他四百余人是拉宾政府在没有情报信息的情况下直接追加的。
所以没有理由相信,这些被逐之人是哈马斯激进分子。事实上,以色列驱逐了一所伊斯兰大学的几乎全体教员。它大多驱逐知识分子,驱逐涉及福利计划的人等。
……
我常常思考,为什么有些书籍读完后很快就会遗忘,而有些却能像刻刀一样,在你的认知图谱上留下永久的痕迹?这本关于美国在世界秩序中角色的论述,显然属于后者。它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种对“意识形态构建”的深度剖析。我们从小到大被灌输的关于自由、民主、人权的概念,在书中被一层层剥开,露出了其后更具功利性和实用性的支撑结构。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简单地将这些概念斥之为虚假,而是展示了它们是如何被精确地时化、工具化,以服务于特定的地缘政治目标。这种论述的层次感,让人无法简单地用“亲美”或“反美”这样的标签来概括。读这本书,就像是站在一座巨大的图书馆里,作者为你指出了几条关键的通道,告诉你某些书架后面藏着不为人知的内部文件,而你必须自己走进去,感受那种空气的密度和尘埃的气味。它激发了我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促使我去寻找那些被主流叙事所忽略的、那些“沉默的证据”。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深远的影响,在于它彻底改变了我对“全球化”这个词语的理解。在过去,我倾向于将全球化视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自然发生的技术和市场力量的汇合。然而,作者的论述让我意识到,所谓的“自然演进”背后,往往潜藏着极具目的性和规划性的设计。这种设计,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几代人的战略布局和制度嵌入。阅读过程中,我体验到一种持续的、低强度的“认知失调”——你已经知道了某些事情的真相,但要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以一种不至于偏执的方式去面对这个被重新定义的现实,成了一个挑战。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让你成为一个愤世嫉俗者,而在于让你成为一个更清醒的观察者。它提供了一个宏大的、近乎俯瞰的视角,让你看到棋盘的全貌,而不是仅仅关注棋子在某一格上的得失。这种视角的提升,对于任何一个试图理解复杂现代社会运作的人来说,都是无价的。
评分这本《世界秩序的秘密:乔姆斯基论美国》的书,我真是读得有些……怎么说呢,心情复杂。首先吸引我的是书名,那种直指核心、仿佛要揭开帷幕的力度,让人忍不住想知道,那个被我们视为“灯塔”的国度,其背后的运作逻辑究竟是何等光怪陆离。然而,读完之后,我发现它更像是一面冷峻的镜子,映照出的不是我们习惯性看到的那些光鲜亮丽的宣传口号,而是权力运作中那些冰冷、精密的齿轮。它没有给我那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简单”的畅快感,反而带来了一种更深层次的困惑:当我们试图理解一个超级大国的行为模式时,我们现有的知识框架是否已经过于脆弱?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梳理历史脉络时那种近乎外科手术般的精准,他从不轻易下定论,而是将大量的史实、文件和看似不相关的事件并置在一起,让读者自己去感受那股无形的压力是如何形成的。这不是一本让人读完后能立刻获得“解决方案”的书,更像是一次对心智的严苛训练,迫使你重新审视自己接收信息的渠道和对“事实”的定义。那种被挑战的感觉,很过瘾,但也挺让人沮丧的,因为它暗示着我们日常所处的现实,可能只是被精心编织的一层薄纱。
评分坦白讲,这本书的阅读体验,与其说是阅读,不如说是一场思维上的角力赛。我得承认,一开始我差点被那些密集的论证和引用的数量压倒。这不是那种轻轻松松就能滑过去的书,你必须全神贯注,甚至需要时不时地停下来,查阅一下提到的某个历史事件的背景,否则就会跟不上作者那近乎辩证法的推理速度。它的叙事节奏是克制的,不像一些畅销的政治评论那样激情四射、充满煽动性,反而是那种沉静到近乎冷酷的分析,仿佛在解剖一具复杂的机器,关注的不是零件的漂亮与否,而是它们如何协同作用以达成最终目的。这种冷静,反而产生了一种更强大的震慑力。很多篇章读起来,如同在迷宫中摸索,直到某一刻,你突然抓住了那个关键的逻辑节点,整个复杂的结构便在脑海中豁然开朗。这本书的价值,可能不在于它给出了一个“标准答案”,而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看待世界的全新视角——一个不再轻易相信表面叙事,而更关注权力结构和长期战略部署的视角。它要求读者拿出自己的智慧和耐心,去参与到这个解读的过程中来。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独特,它不像传统的历史学著作那样追求叙事的流畅性,而是充满了思辨的跳跃和论证的密度。有时候,你会感觉作者的思绪像电流一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政治事件之间快速切换,这要求读者必须时刻保持警惕,跟上他那跳跃性的思维步伐。我特别喜欢他处理信息的方式,他似乎总能在看似不相关的两件事之间,构建起一条坚实的、逻辑上无可辩驳的桥梁。这种连接能力,是真正区分优秀分析与普通评论的关键。比如,他对某些军事干预行动背后经济动机的梳理,那种丝丝入扣的分析,让人不得不承认,在宏大的叙事之下,往往隐藏着非常世俗且直接的利益驱动。这本书的阅读过程,与其说是被动地接受信息,不如说是一场主动的“考古发掘”——你必须小心翼翼地挖掘,清洗掉附着的时代灰尘,才能看到文物原本的样貌。对于那些真正对权力本质感到好奇的读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份丰厚的精神食粮,尽管它可能并不那么“可口”。
评分因出差在外,先给个好评!
评分单位买的书,送货快,内容好
评分快递及时包装完好。好书,值得一读。。
评分56955477112534466488521177862478532399715
评分单位买的书,送货快,内容好
评分因出差在外,先给个好评!
评分56955477112534466488521177862478532399715
评分单位买的书,送货快,内容好
评分看评论不错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