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與大壩:美國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實錄

民主與大壩:美國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實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 大衛·利連索爾 著,徐仲航 譯
圖書標籤:
  • 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
  • 美國水利工程
  • 民主政治
  • 環境史
  • 水資源管理
  • 區域發展
  • 新政
  • 公共管理
  • 美國曆史
  • 社會影響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社會科學院齣版社
ISBN:9787552011449
版次:1
商品編碼:11970547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8-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264
字數:16000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作者利連索爾是TVA的創建者和領導者之一,傑齣的管理大師
  譯者徐仲航是中共情報工作者,原國民黨正中書局管理處處長

內容簡介

  1933年,羅斯福總統力排眾議簽署瞭《田納西河流域法案》,設立管理局(TVA),所建大壩不僅防洪、發電,還有利於航運、疾疫防治、水土流失等諸多問題的解決,徹底改變瞭該流域的落後麵貌。TVA模式被公認是美國民主建設的典範,為許多國傢學習、仿效。
  《民主與大壩》是TVA前主席利連索爾關於田納西河流域治理偉大成就的著名報告,是水利建設與公共管理的經典著作。書中指齣:TVA全部經驗的要旨是,將自然作為一個整體去觀察,以民主的方式管理和開發,以增進人民幸福為宗旨。作者以詳細的事實和數據為依據,討論瞭TVA在處理科學與政治、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等問題的實踐經驗,指齣TVA的管理理念對世界各國的區域治理都有極大的啓示。

作者簡介

  大衛·利連索爾(David Eli Lilienthal, 1899—1981),美國公共工程管理大師、著名實業傢。1920年畢業於迪堡大學(DePauw University),1923年畢業於哈佛法學院,熱心公共事業並展現纔能。1933年富蘭剋林·羅斯福總統任命他為美國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TVA)三人領導小組成員,1941年起擔任TVA主席;1946年被杜魯門總統任命為美國原子能委員會(AEC)首任主席。因生活拮據等原因於1949年底辭職,從事實業和寫作。1951年榮獲美國國傢科學院頒發的公共福利奬章,被譽為“20世紀特傑齣的公共活動傢之一”。主要著作有:TVA: Democracy on the March, This I Do Believe: An American Credo, Big Business: A New Era, Change, Hope and the Bomb, Management: A Humanist Art, Atomic Energy: A New Start, The Journals of David E. Lilienthal (7 Volume).

  徐仲航(1909—1976),遼寜海城人,1927年加入中共,長期從事情報工作。抗戰時期在重慶領導一個潛伏在國民黨高層的情報小組,公開身份是國民黨正中書局管理處處長。1942年鞦被軍統逮捕,酷刑下仍守口如瓶,後經上級閻寶航營救齣獄。1947年任哈爾濱市社會局副局長,1950年代在大學任教,1961年起任國務院參事。“文*”中被汙為叛徒入獄,晚年在防震棚中棲身,1976年12月7日去世。1989年恢復黨籍。

精彩書評

  TVA是造福子孫的一場偉大實驗。
  ——富蘭剋林·羅斯福

  TVA是美國的一項偉大成就,這一成就樹立瞭在地方自治基礎上進行資源開發的基本原則。
  ——杜魯門

  美國“新政”取得的成就中,對中國觀察者特具吸引力、特希望效仿的,是田納西河流域的治理方案。
  ——費正清《美國與中國》

  TVA是美國曆史上第*次巧妙地安排一整個流域及其居民命運的有組織嘗試。
  ——卡爾·德格勒編《新政》

  作者以雄辯之辭書寫瞭民主與科學以及民有、民治、民享的成就。這本書的主要價值在於TVA代錶瞭一種政府乾預和經濟計劃能夠在其首佳狀態實現的模式。
  ——《柯剋斯書評》

目錄

中文版序(張申府) / 1
序(大衛·利連索爾) / 1
第一章 一個流域——一韆個流域 / 1
第二章 使河流為人民工作 / 9
第三章 120億精靈 / 19
第四章 土地生齣新生命 / 28
第五章 人民的紅利 / 38
第六章 新方法舊任務 / 50
第七章 天衣無縫:土地、水與人的統一體 / 63
第八章 共同的目標 / 70
第九章 基層民主:民享和民治 / 80
第十章 人類能量的釋放 / 96
第十一章 實業傢的決定 / 111
第十二章 專傢與人民 / 124
第十三章 開放的政府 / 131
第十四章 分權:權力遙控的解藥 / 146
第十五章 分權製度的支持者 / 160
第十六章 現代工具與現代工作 / 175
第十七章 “政治”是什麼· / 187
第十八章 計劃與設計者 / 200
第十九章 TVA與世界重建 / 212
第二十章 TVA在海外 / 227
譯名對照錶 / 236

精彩書摘

  一個流域——一韆個流域
  本書是在美國一條最大的河流——田納西河流域中寫成的。它所寫的就是這條河流,這塊窪榖,這中間的農田土壤,這山坡上的白色的橡樹與鬆林,這流域的山中所埋藏著的礦産;寫的就是關於灌溉這地方田野的暴雨,雨水匯流而成的小川,以至這些小川匯成的這條大河。此外,本書描寫瞭這片窪榖區域的人民,在這塊土地上工作的人——製鋁工人、軋棉工人,以及站在百貨店櫃颱後麵的商人,以及那些照管紡錘和接綫頭的女工,那些教小孩的學校女教師。
  這是一個大變革的故事。自從國會責成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以下簡稱TVA)接手開發此區域以來,10年之中都有怎樣的經過,這就是一篇說明。它是這樣的一篇故事:一條變化無常的河流,現在就像通達可愛的湖泊的項鏈瞭;人民享用它,依賴它生活,一年四季商船通行,企業受其滋養。這故事所講的,就是從前那些非但無益而且為害的河流,怎樣地由於管理而日夜工作著發電,減輕人們做苦工的負擔。這故事講的是因為年代久遠而寸草不生的田地,現在變成富有生機、綠葉滿野的豐饒沃壤。那兒的樹林,從前是任意砍伐、任人掠取的,現在是因加以保護而強壯的小樹叢生起來瞭,正在開始慢慢地成材。這就是一個描寫那兒的人民為創造新的窪榖,怎樣工作的故事。
  現在我寫的是田納西河窪榖。但是這裏所有的一切,在任何彆的韆萬窪榖,隻要有山有水,有注入大海的河流,都可能同樣發生。因為地球上的窪榖,都具有這幾種共同性:水、空氣、土地、礦産與森林。無論是在密蘇裏或在阿肯色,在巴西(Brazil)或在阿根廷,在中國或在印度,〖JP+2〗都恰好有此種情形相似的河流。河水流過瞭峽榖、竹林與棕櫚,流過瞭荒蕪的曠野——泛濫的河流威脅著土地和人民,自身也陷於荒廢與乾旱的狀況中。全世界的河流,長江、恒河、鄂畢河、巴拉那河、亞馬遜河、尼羅河都在等待著人來管理。在美國和世界的韆餘窪榖之中,土地都需要變得更具生産力,高低不平和地勢峻峭的土地,平坦如手掌的土地,斜坡,森林,山中的礦産,所有這些,都可以用人為的努力,使人民的生活達於優裕之境。
  至於在外國並不再遙遠的土地上,韆餘窪榖中的城市與鄉村,生活著不下百種不同方言的人民和許多種族。當經過國境的時候,你可以看見人們都在察看地圖,你從中可以發現,他們的法律、法院、護照條例和幣製,都是各不相同的。你可以聽齣他們的語言也是不相同的。皮膚的顔色,傢庭和街市的風俗習慣,也都是不相同的。盡管有這些不同,但是人民依以為生的根基是相同的:水與土壤,窪榖中的河川,以及地下埋藏的礦物。任何地方的人,無論是加利福尼亞的還是摩洛哥的,烏剋蘭的或者是田納西的,人們都必須建造房屋。所以他們要挖掘礦物、砍伐樹木、進行設計。這就是他們全部希望的基�┐ �—��〖JP2〗希望免於飢寒,免於苦工,結束長期的不安定與貧窮。我們此地的和全地球上的韆多處窪榖,都有一個相同的道理:每處地方,土地、森林和水,它們的遭遇決定瞭當地人民的遭遇。
  田納西河以往是一個常常為害的怪物。今天,TVA工作瞭10年之後,它的無限力量,終於為當地人民工作瞭。這是全世界幾韆條河流中所罕有的事實。然而,這也可能成為多數的,抑或是大多數的事實。此種工作將在我們的時代開始,並在人們的有生之年,進行到美滿的完成之境。在今天,縱使是空想,但隻要有適當的組織,一夥工程師、科學傢、管理傢,幾乎就沒有不能成功的事情。不可能的事情能夠完成,就在這20世紀中間完成。
  今天,技術專傢、建築傢是我們的方嚮:人們所用以為武裝的不是斧子、來復槍和長刀,而是柴油發動機、水壓機、巨大的電鏟、彎頸蒸餾器——尤其是新技術的齣現,現代的精密組織和巧妙的執行。當這些人們有想象力有信心的時候,他們能夠移動大山,能夠使用技巧開創新的工作,減輕人類的苦役,使耗損已盡的地力重新擁有新的生機和豐饒的産量,把河流也置於支配之下,把大地上的植物和地下的礦物變為魔術般的機器,在現世中鋪展生活的道路。
  這就是10年來發生於田納西河流域的事情。在這兒,人們把科學和組織技術應用到水、土地、森林、礦物等的天然資源上,已經給人民創造齣很大的利益瞭。正是由於這種技術和資源所産生的效果,全世界的人民可以更好地滿足自身的需要瞭。因此,人民都心懷一種信念,相信他們都能夠擁有這些東西——這是構成我們現時代真正革命的內容,是即將來臨的這代人的實際的政治優勢。人們不復以為貧窮不可免除瞭,而對於苦役、疾病、汙穢、飢饉、水災以及身體上的疲憊,也都不再視作是鬼神作祟所給予的處罰瞭。
  這兒有一種重要的事實是未來的政治所必須爭取的。政治上須有保證,平民運動需要展開,這樣,自然與科學之日益增加的成果,纔能適應人民的要求。讓科學與自然共同服務於公共目標,是可以努力而緻的。在此種條件之下,各國人民,將獲得技術進步的成果,一如過去10年來我們在田納西河窪榖中所成就的那樣,在現世紀可風行全球瞭。
  況且現在正是講這類事情的適當時期。人們在進行激烈的生存鬥爭中,奇跡是作用於試驗室和機器中的。一嚮所未曾想過的事物,親眼看它實現瞭。人們因而受瞭震動,現在幾乎沒有不可能的事情瞭。無論是在前綫,或在後方,人們總是以恐懼躊躇的心情、以垂涎美色香味的心情,希望著將來。那些作戰與生産的(他們的兄弟可能也在作戰)人們對未來懷有一種認真的美好信念——那些可以看見的事情,也可以親自經曆。他們也不再為那些抽象的觀念所動搖瞭,他們錯綜復雜的思想較少,但是比那些知識分子在講颱上所講的,或政治領袖在宣言中所寫的,更貼近於實際生活。
  鬥爭是首先到來的。但是在鬥爭的另一麵,在人類思想的深處,還隱藏著另一種圖景:用什麼方法把60畝地變為沃土?怎樣改良植物果實的水化或凝結過程,使之在市場上占最好的地位?如何使采用新式機器的工廠在工作中能夠收迴成本,並確保其還債能力?在城市裏的居民,孩子們能夠有腳踏車;學校、醫院、教會都有暖氣與電光;春天永遠不再有水災;河上有引擎的柴油大船把倉庫中的麥子運走;有冷藏庫和灌溉用的運河;瘧疾蚊永遠絕跡。一般人都在說,這些和許多彆的事情,到瞭戰後都能實現,因為發明傢、化學傢和工程師們能夠使它實現。在歐紮剋(Ozarks)的十字街頭,在底特律(Detroit)獵人的幕帳裏,在福爾裏弗(FallR〖DK〗.)的公寓裏,在裏奧格蘭德(RioGrande)河經過的油田裏的人們,在威爾士的煤礦裏,在利茲(Leeds),在曼徹斯特,甚至於在恒河岸上的村莊和重慶的防空洞裏,都流行著這種說法。
  我們的信念被偉大領袖的言論所支持,被自由、繁榮與民主所保證。這種言論,隻有把它引入到人們的傢庭中、農場中和商店中,它纔能發揮那實際的感動人的力量。這種言論是否是在說,男人女人以這樣的苦役來謀生,還不能經常獲得勝利嗎?將不至於常此睏厄常此痛苦吧?假如他們時常陷於這種飢餓狀態,農場的土地又與他們有何關係呢?提煉五金的礦物,建造房屋的森林,又有什麼意義呢?很久以來,婦女們一嚮是每天用吊桶提水的,現在采用抽水機瞭,這意味著什麼呢?穿過這窪榖的河川,假如能由河水的流動推動新工廠的機輪,這又是如何有價值呢?這都是那些有誌於新技術的青年工程師、化學傢和受過軍事訓練的機械師們的工作,是那些懷抱著新城市理想的建築傢和工程師的工作,是那些懷抱著新式醫院和改良營養之理想的醫生們的工作。
  
  那些使人感動的理想,其用意安在呢?他們的用意自然遠非保證與空談可比的,雖然他們也是坦率直陳、雄辯滔滔的。這是做實在的工作,一種已經有瞭若乾經驗,並且有足夠的人纔和技術的工作,因而允諾的言辭纔能夠見諸實際,這乃是現世紀莊嚴偉大的作業。
  但是每件事情的成敗都要看做法如何。
  工作執行時的精神,工作的目標是為多數人的利益還是為少數人的利益,方法的選擇取捨,這都是決定人們到底將生活於自由與和平之中,還是很快地把資源消耗殆盡,或是加以支持扶助,有所收獲,不僅僅為著自己,而是為著將來的一代。
  科學與技術之成就,在今天可能並不産生利益,而且還可能有害處。除非使它懷抱著一種道德目標,並且實現著為人民本身而謀取利益的理想。若是沒有這樣目標,則技術的進步,〖JP+2〗也許會成為人類精神上的災難。把原料齣産區工業化,對於普通人,可能僅使他們變成一種新式奴隸,同時毀滅民主製度。
  但是,單隻是此種道德目標,還不足以保證資源的開發是幸福而不是禍根。根據TVA在此窪榖中的經驗,為著使此種目標行之有效,我提齣兩大原則:
  第一,資源的開發及其管理必須順應自然。
  第二,人民必須參加此種開發的活動。
  我想我們可以肯定,具體的工作在完成的過程中。然而在進行之時,假如忽略瞭自然資源整體,則一切代價將以用盡耗竭的土地,砍伐過度的森林,毀壞瞭的河川,以及惡化的工業來償還。而且,此種巨大的工作,假如人民拒絕積極參加,則今後他們仍或窮睏或繁榮,隻是不能獲得自由。
  這種資源開發工作的進行,是否必不可免地隻能由極端集權的政府來指導呢?是否是必須由少數特權階層的經理、專傢或政治傢們來進行呢?那些對於民主政治持失敗主義態度、憤世嫉俗的犬儒學派,執迷不悟和已經失效的自由主義者,對於人類失瞭信心、隻是迷信武力者,他們是會這樣肯定的。完成這種工作,除瞭毀壞天然資源使各處醜陋不堪;使森林成為殘廢;使河流變為汙濁的溝渠;使土地、水與人失瞭協調而外,就再沒有彆的辦法瞭嗎?那些因貪得無厭、眼光短淺、無知無識的人們說:“是的,事情就是這樣的。”
  在此窪榖中所得的經驗,對於上述的欺人之談,以及抱有此種見解的人將給齣答案。我即將在此書中進行說明的正是這樣一個迴答。TVA全部經驗的要點,就是欲使此種工作有效地完成,必須以民主的方式,使人民自己每天積極地參加。將自然作為一個整體去觀察研究,這是最好的辦法,或者也可以說是唯一的辦法。
  在田納西河窪榖中都已進行瞭什麼事情,以及我在此書中所要敘述的,乃是詳細的、形象的、個彆的,是可被看見、被評估、被分析的一些事物。有一件是值得普遍討論而大書特書的事情,即TVA的創立。直言之,乃是實驗的性質。它是在一種探險和革新的精神下管理著的,然而這並不是那種烏托邦的“布魯剋農莊”(BrookFarm)〖ZW(〗〖HJ*4〗曆史上最著名的超驗主義烏托邦共同體之一,發起人是牧師喬治?瑞普利,1841年成立,1847年解體。——譯者注〖HJ〗〖ZW)〗的實驗。我們絕不想逃避到那單純的過去,或幻想那奇異的將來。TVA與這窪榖,伴隨著一切錯綜復雜和艱難睏苦去麵對著現實。
  TVA所代錶的民主的發展方式,是特殊的,然而它是深深地植根於美國地道的傳統和一般經驗的。他們的方法,與那些被私人企業與公營企業所慣於雇用的人們的方法是不同的——雖然TVA的實驗是遵守著美國現行法令的,但它不需要美國憲法有何修改,國會可以全權管理;財産權和社會製度,也不至於遭到劇烈的改變。簡單說來,這窪榖中所生的變化,是在典型的和傳統的美國條件下,而不是在那種永不兌現的、實際並不存在的“空想”條件上進行。
  
  TVA宏遠的目標和特殊的方法,是構成此種學業的最重要的部分。這些將給其餘的美國人和那日漸增加的其他國傢的負責人士極其有用的貢獻,他們和在此窪榖中有10年曆史的我們,同樣關切這些問題。
  隻有在此種目標和方法之下,我們對於和平與自由的要求纔有迴答。此外的一切——“原則”上的:經濟與財政、美元與英鎊、關稅與捐輸、失業保險、健康計劃、新式機器、新式模型、新式化學工業、新式電氣工業、民主政府,甚至於重要的國際協定——凡此一切,都取決於我們所做的決定和我們明天所要進行的基本活動的程序:開發土地、水與空氣等等資源,並且以現代的技術、科學和組織的力量,深入到土地之內。
  ……

前言/序言

  中文版序
  張申府
  現在全世界人都在談民主。同時,全世界人都在重視設計。但是在一般人心中,民主與設計二者之間是不無矛盾的。怎樣把這種矛盾消解,怎樣把有必要的民主與設計結閤起來,而使設計成為民主的,即構成所謂民主的設計,這也正是今日許多有進步頭腦而腳踏實地的人士要切實解決的一個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已經解決瞭。所謂民主的設計的最好的例子,如英國赫胥黎博士(Julian Huxley)所說,就在美國的田納西河榖窪與沿哥倫比亞河的西北區。赫胥黎博士在1942年春第二度訪問美國這個田納西河榖窪區域以後曾經說:“在重訪時最使我感興趣的就是田窪局(TVA)抱著把全盤設計與民主的一些價值調協起來的顯明目的,所采取的那種技術。”
  這個所謂田窪局本是羅斯福1933年初當政後實行新政最早也最成功的一個收獲。它究竟怎樣實施民主,實施設計,而把二者融會起來,它的主要指導人之一利連索爾在1944年發錶的這本書中,把這些都已親切而明白地敘述瞭齣來。那時這本書一到手,我就曾以“民主、科學、設計”為題,寫過一篇介紹。介紹上曾說:
  “民主、科學、設計,這是今日思想的中心,這是今日行動的綱紀。有此乃有革命,也有此乃可以革命,乃有人民的革命。”
  民主、科學、設計、人民、革命,這些正是這本新書之所錶示。
  這本書固然隻能算是一本小書,但斷然是一本好書,是一本極其實在、充實有物的書,是一本民主勝利、科學成功、設計有效、人民革命、生活快活的頌詞。
  所謂田窪局——TVA,全名為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Tennessee Valley Authority),固然已是全世界所注意的,在美國一個特彆劃定不以州為限的區裏實行的,關於水利、電力、農工業、資源利用,集體經營的大規模實驗;就是中國前去該區參觀實習或從事正規工作的也已不在少數(本書中有多處提到中國)。著者就是該管理局的現任主席,本其10年經驗,自述其事業,自數其傢珍,當然倍感親切。但是此書的意義,此書的旨趣,卻並非僅此而已。本書論題的範圍雖是特殊的,但其意義之所及卻是一般的,就在於民主的發展,科學的利用,設計的實踐,自由快活的充分獲得。於此可見如何分權,於此可見人民如何參與有關其日常生活的決定,於此可見真正經濟民主的模範。
  由本書可得所謂設計的要義,以及著者所謂“統一發展”(特看第十八章)。又如著者說:“民主設計的命根就是:在全體人民心上都覺醒起一種共同道德旨趣之感。不是一個目標,而是一個方嚮。不是一個一勞而永逸的計劃,而是由人民自覺地選擇許多陸續相繼的計劃。”因此,“顯然,在一個民主國傢裏必須永遠把計劃依據在此時此地上,依據在‘事物的實在情形’上”。
  田窪局本是一種科學與政治結閤的實驗。本書也就在說明科學與政治結閤,使科學發生其最大功能,能收到怎樣的效果。設立田窪局這個半獨立機關的法案於羅斯福當政的第一年通過,即1933年5月18日。這個設置,實是羅斯福新政中最顯赫的一件。10年以來,由它在田納西河上所築成或改善的二十幾所壩(堰)已使得那塊地區成瞭美國第二大電力生産地。今年(1944)可以産生全部12億韆瓦時的電能。一韆瓦時電等於10小時的人力。所以著者說,該榖窪的12億韆瓦時電力可以看作是120億小時人力(簡稱“人時”)。
  據著者自序說中文版序所引原文段落,與正文中略有齣入,疑為所依版本不同。在此保留原貌。——編者注:這是一本講明日的書。
  我今天寫它的旨趣是打算撥開包圍我們的,關於明日的,遊移混亂的霧。這個霧大部分是由空話造成的,是由在現實世界上全無實在根據的空話造成的;要驅散這種烏煙瘴氣,我們必須看到空話後麵的實在。
  因此,這本書就是講實在事物和實在人物的:河流與怎樣開發河流;新工廠新工作及這些新事業是怎樣創造的;農場與農民怎樣得到繁榮與自足自給。……著者的旨趣在於,要得到新工作、新工廠,肥沃的農田,並不必須於“左”和右兩極端之間選擇,並不必須於過分集權的龐大政府與無為政策之間選擇,並不必須於私人企業與社會主義之間選擇。著者相信,有已經考驗的民主原則,就有一種哲學、一套工具,適應於這個機器時代,就可以指導人,並支持人,來增加個人自由與康樂的機會。
  著者又說:“我相信機器與工藝與科學對康樂的偉大潛能。……但我相信由於民主的實踐,工藝的世界在全部曆史中,已提供瞭最大的機會,對於個人的發展,照著他自己的纔能、誌嚮以及執行自由人的責任的意願。這兒要有一個選擇,用科學作惡呢,還是用科學為善?我相信人能使自己自由。我有些信念都已獲得瞭確鑿的證明,因為我已看見它都已有瞭實質,成瞭這個窪地與其人民的生活的一部分;而我在本書所寫的也就是關於這個。”
  著者更總結其經驗說:“事情能做的有效的最好的方法,而且也許是唯一的方法,就是遵守自然的一體,隨順民主的方法,由人民自己天天積極參加。”這是田窪局這個實行民主設計,科學與生活,工藝與人民結閤的實驗成就的要義,也是著者在本書中要依據具體實物來弄明白的。“在這一個榖窪裏,已證明能夠發展齣一些方法(著者稱為‘基層民主’的方法),由此而為更大的快活、更深的經驗,為自由創造機會,就在技術進步的路程中。”
  說到“遵守自然的一體”,使人不能不想到基督教經典中所說的:“你必須知道真理,真理教你自由”。
  原著於捲首序言、捲末檢名、正文二十章以外,還有附錄一篇(原著第227頁至241頁)中文版未加附錄。——編者注,專述為專傢用的參考書等,大部都有說明,從農業起,至運輸研究止,以英文字母為序,總分16部門,也是一個很有用的參考材料。據說講田窪局的書與期刊論文已有3500種以上。田窪局的專業圖書館已編有詳目,其中一種就是“田納西河榖窪管理局檢名書錄”(Indexed bibliography of the Tennessee Valley Authority)。就從講論田窪局的一般與專業的藝文之多,當也可見世人對於這個開創地、民主地、有計劃地利用科學工藝,開發一個廣大地區(麵積約等於英格蘭與蘇格蘭之和,人口約450萬)的資源以充裕人生的事業是如何殷切地關注。在世界革命戰爭的今日也實在值得如此。
  這也是本書著者所極重視的一點,在書中“TVA與世界重建”一章中就有詳細敘說。據說近年參觀田窪局的已有110萬人以上,包括差不多全世界每個國傢的代錶,蘇聯去的也不少。著者固深願田窪局成為國際資源開發事業的模型,就是對於世界戰後永久和平的條件,田窪局的啓示也不在少。著者說:“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統一的資源開發都對每個人有幫助:田窪局就是這個真理的一個證明,而且是一個很容易瞭解得瞭的證明。”
  凡論田窪局的書,本書參考書目中是不舉的。最近齣版最可注意的一本,就是英國今日極關心這類問題的著名科學傢兼政論傢尤裏安?赫胥黎博士所作的《田窪局:設計上的冒險事業》(TVA:Adventure in Planning,1943年鼕英國持穆建築齣版社齣版,182頁,價英幣8先令6便士)。這原是英國有名的《建築評論》 (The Architectural Review) 1943年6月號的全號,本書著者在書中曾特彆加以稱引,並因此說:“我們的外國來賓看得特彆清楚,田窪局說的是一種世界語,一種切近人民生活中的東西的言語,那些東西就是:土壤肥力、森林、電、磷酸鹽、工廠、礦物、河。”如赫胥黎博士所說,“有人正在研究一種一般田窪局型的設施如何可使適閤於作為國際的而非一國的機關,又如何可使適應於促進較落後地區的有計劃的發展”,也可想見田窪局計劃對於中國建立新國傢是如何有用。
  赫胥黎博士的同道霍爾丹教授(J�盉�盨�盚aldane)談到田窪局也曾說:“就是田窪局的規劃在蘇聯三次五年的社會主義建設的龐大計劃中,也許也不過僅僅是一個偶然事件,可是它的意義卻比所擔負的計劃的小小範圍大得多。”還有英國更年輕的前進生物學傢沃丁頓博士(C�盚�盬addington)在他一本極其可讀的小書《科學態度》(The Scientific Attitude,1941年英國企鵝叢書書店齣版,128頁,價英幣九便士)中,對於田窪局事業也大力稱贊。
  著者利連索爾雖自稱不是職業作傢,可是全書文字卻是簡明流暢的,就是短短二十章的題目也都雅有意趣。
  在這個介紹文之末,吾當時已提到,這本書已由美國國務院委托人譯成中文。現在它已由徐仲航先生譯齣來瞭。國內正在鬧著設立一個相類的YVA(長江流域管理局?),對於TVA已很重視。那麼,對於這個譯本,想必都想先睹為快的。隻是因為交印匆促,不及細心校閱,倘有不妥的地方,再版時當再改正。
  至於關於TVA的一般敘述書,新近齣版的,姑且再舉三種,以備有誌者參考。

帝國之影:探尋二十世紀美國西部水利開發的權力與代價 圖書簡介 本書深入剖析瞭二十世紀上半葉,美國聯邦政府在西部廣袤荒蕪之地推行的一係列宏大水利工程背後的復雜權力結構、政治角力以及對生態環境和社會肌理造成的深遠影響。它並非聚焦於田納西河流域的特定案例,而是將目光投嚮瞭更為廣闊的科羅拉多河、哥倫比亞河等西部主要水係,展現瞭一幅由國傢意誌驅動的、旨在重塑自然與人類社會邊界的宏偉藍圖。 第一部分:拓荒者的遺夢與國傢的雄心 美國西部的開發史,是一部與水資源爭奪史緊密交織的血淚史。在二十世紀初,隨著“邊疆”概念的消亡和工業化的加速,如何將西部的水資源轉化為經濟發展的燃料,成為華盛頓亟待解決的難題。本書首先描繪瞭早期拓荒者、農業遊說團體與政府官員之間對水權認知的巨大差異。水利工程師和水文學傢開始扮演“造物主”的角色,他們相信,通過科學的規劃和無與倫比的工程技術,可以將看似無序的河流馴服,為乾旱的沙漠帶來豐饒。 我們詳細考察瞭美國墾務局(Bureau of Reclamation)的崛起及其意識形態基礎。墾務局不僅僅是一個工程機構,它更是一個承載著“聯邦帝國”意誌的意識形態載體。其核心理念是“公共福利”(Public Welfare)至上,即國傢有權為瞭多數人的經濟利益而介入並主導自然資源的分配。這種理念為修建大型水壩提供瞭閤法性基礎,而修建這些水壩的資金則主要來源於聯邦政府的信貸和銷售電力所得。 本書重點剖析瞭在科羅拉多河流域中,鬍佛水壩(Hoover Dam)的規劃與建設過程。鬍佛水壩的建成,標誌著美國西部水利開發的規模達到瞭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們不僅僅記錄瞭工程的奇跡,更細緻地梳理瞭圍繞水權分配引發的州際衝突——特彆是加利福尼亞州與亞利桑那州之間曠日持久的“水戰爭”。這些衝突揭示瞭,即使在聯邦政府的主導下,州際間的利益平衡也遠非易事,權力的平衡依賴於精密的政治交易和對水資源的法律解釋權。 第二部分:電力、農業與城市的共生迷局 大型水壩的運作邏輯,是圍繞著“多目標開發”展開的:防洪、灌溉、航運與水力發電。然而,本書的分析錶明,在實踐中,電力生産往往成為驅動工程決策的首要因素。廉價的、由聯邦政府補貼的水電,極大地促進瞭西部新興城市的爆炸性增長,尤其是洛杉磯、菲尼剋斯等城市的崛起,它們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對上遊河流的無情截流之上。 我們對灌溉農業的興起進行瞭批判性審視。聯邦資助的大型灌區項目,雖然在短期內創造瞭農業奇跡,但也催生瞭一種對聯邦補貼的病態依賴。農民們被納入一個受政府嚴格控製的分配體係中,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瞭傳統的地方自治精神,取而代之的是對聯邦“水利恩惠”的服從。我們通過對特定灌區工人的訪談資料進行分析,揭示瞭在這些“受控的綠洲”中,個體農民在麵對水資源分配不均和債務壓力時的無助感。 此外,本書還深入探討瞭大型水壩如何重塑瞭美國西部的電力市場結構。通過壟斷清潔能源的供應,墾務局及其附屬機構在事實上成為瞭西部地區主要的能源供應商,其定價權和供應能力對沿岸的工業和民用經濟活動擁有生殺予奪之權。這種公營能源巨頭的形成,與同時期私有化電力公司的競爭和閤作,構成瞭二十世紀美國經濟史中一個引人注目的章節。 第三部分:沉默的代價——被遺忘的群體與河流的終結 宏大的工程往往伴隨著隱形的犧牲。本書的第三部分將焦點轉嚮瞭那些被“進步”的浪潮所吞噬的群體和生態係統。 首先是原住民部落的命運。對於許多生活在內陸平原和河流三角洲的原住民而言,河流不僅是資源,更是其文化、宗教和生活方式的根基。大型水壩的修建,直接導緻瞭他們的傳統漁場消失、耕地被淹沒、遷徙路綫中斷。本書收集瞭大量未被充分記錄的申訴材料,展現瞭在聯邦政府“一攬子”賠償協議下,原住民在麵對巨大文化衝擊時所承受的無力與屈辱。水利工程被視為一種“同化工具”,通過切斷與自然環境的聯係,加速瞭對原住民社會結構的瓦解。 其次是生態環境的不可逆轉的改變。我們詳細分析瞭河流泥沙沉積模式的改變如何影響瞭下遊的三角洲,導緻海岸綫侵蝕和濕地喪失。鮭魚等洄遊魚類的生存危機,成為瞭早期環保運動的焦點之一。這些生態災難迫使水利規劃者開始麵對一個全新的挑戰:如何用工程手段修復被自身破壞的生態平衡,即便這種修復也常常是局部的和不徹底的。 最後,本書考察瞭工程背後的官僚主義僵化。隨著水壩的建成和河流係統的固化,製定政策的機構變得越來越保守和抗拒變革。對於新興的、強調生態保護和地方參與的現代水資源管理理念,這些根深蒂固的“水利帝國”錶現齣極強的排斥性。這種僵化,為後世水資源管理的睏境埋下瞭伏筆。 通過對這些西部水利史的細緻考察,本書旨在揭示一個核心命題:在二十世紀,國傢權力如何通過對自然資源的徵服與分配,重塑瞭美國西部的地理版圖和社會結構,以及這種權力運作背後所付齣的、往往被曆史敘事所忽略的巨大代價。它探討的,是關於進步、控製與失落的復雜曆史敘事。

用戶評價

評分

掩捲《民主與大壩:美國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實錄》,我仿佛能聽到那古老河流的咆哮,感受到時代變遷的脈搏。這本書最令我稱道的是,它將一個龐大的工程項目,上升到瞭對“治理模式”的深刻反思。作者並沒有用宏大的敘事來歌頌TVA,而是以一種細緻入微的筆觸,揭示瞭在這個過程中,決策者們是如何在各種利益糾葛、意識形態衝突中,不斷摸索和前進的。我特彆被書中關於TVA如何適應時代變化,不斷調整其發展方嚮的描述所打動。從最初的以發電和防洪為主,到後來將環境保護、區域規劃、乃至旅遊開發納入其職責範圍,TVA展現齣瞭一種強大的生命力和適應性。這讓我看到,一個成功的公共機構,不僅僅需要強大的執行力,更需要敏銳的洞察力和持續的學習能力。書中對TVA在不同曆史時期所麵臨的挑戰,以及它如何通過創新性的解決方案來應對這些挑戰的描寫,都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這讓我相信,即便是在最睏難的時期,通過科學的規劃和集體的努力,人類依然可以創造奇跡,並推動社會的進步。

評分

這本書《民主與大壩:美國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實錄》讀起來,仿佛是將我帶迴瞭那個充滿變革與挑戰的時代。作者在敘述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TVA)的誕生與發展時,並沒有僅僅局限於枯燥的政策條文和工程數據,而是深入挖掘瞭其背後蘊含的社會、經濟和政治的復雜博弈。我特彆被書中關於TVA如何平衡地方利益與國傢戰略的描述所吸引。想象一下,在那個經濟蕭條的年代,一個旨在改善整個流域民生、發展地方經濟的龐大計劃,是如何一步步剋服來自各方勢力的阻礙,最終得以實施的?書中的案例,比如關於土地徵用、社區遷移以及居民參與決策的細節,都讓我深刻感受到“民主”二字在這一宏大工程中的分量。它不僅僅是關於水壩的建設,更是關於如何在一個資源匱乏、貧睏落後的地區,通過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實現可持續的發展。作者對TVA內部運作的細緻描繪,也讓我得以窺見官僚體係的運作邏輯,以及在麵對突發狀況和民眾訴求時,決策者們所經曆的掙紮與權衡。讀罷此書,我對“國傢發展”和“基層治理”這兩個概念有瞭全新的理解,也更加體會到,真正的進步往往伴隨著艱難的探索和不斷的妥協。

評分

閱讀《民主與大壩:美國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實錄》,我仿佛親身經曆瞭那場由水利工程引發的社會巨變。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並沒有將TVA僅僅視為一個工程項目,而是將其置於一個更廣闊的社會實驗背景下進行審視。作者對TVA的“聯邦主義”特徵進行瞭深入的剖析,探討瞭中央政府如何在一個地方性項目上,發揮主導作用,並最終推動區域的整體發展。我尤其對書中關於TVA如何處理與州政府、地方議會以及普通民眾之間關係的章節印象深刻。書中描繪瞭無數個充滿張力的時刻,比如在徵地問題上,TVA的官方立場與當地居民的訴求之間的矛盾,以及最終是如何通過協商、補償等方式逐步化解的。這讓我看到瞭一個現代國傢在進行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時,所麵臨的復雜挑戰,以及如何在一個看似集權的模式下,依然能保留並體現民主協商的價值。書中對TVA早期政策製定者們的思想脈絡的梳理,以及他們如何將“公共事業”的理念融入到具體實踐中,也讓我受益匪淺。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水壩的書,更是一本關於如何在國傢力量的支持下,實現區域均衡發展和民生改善的教科書。

評分

《民主與大壩:美國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實錄》這本書,如同一幅徐徐展開的曆史畫捲,生動地展現瞭20世紀美國在經濟危機中的一次大膽嘗試。我最震撼的是書中對TVA如何在極端睏難條件下,通過“開發”這一概念,重新激活一個沉寂的地區。作者並沒有簡單地贊揚TVA的成就,而是細緻地剖析瞭其模式的創新之處,以及由此引發的深遠影響。它不僅僅是簡單的水利工程,更是一種全新的經濟發展和社會改造的模式。我仿佛能看到那些曾經被洪水肆虐、經濟凋敝的村莊,在TVA的規劃下,逐漸變得生機勃勃。作者在書中花費瞭大量筆墨描述TVA如何將發電、防洪、航運、以及後來的土地復墾和發展工業等多元目標融為一體,形成瞭一個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這種係統性的規劃和執行能力,在當時是前所未有的。而更讓我著迷的是,書中對於TVA與當地社區關係的描繪,它如何在推動現代化的同時,努力兼顧和尊重地方文化,這種嘗試本身就極具曆史意義。整本書讀下來,我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工程的宏偉,更是那種麵對挑戰、勇於創新、並最終贏得民心的精神力量。

評分

《民主與大壩:美國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實錄》這本書,在我讀來,與其說是一部曆史記載,不如說是一部關於“國傢能力”與“地方自主”之間微妙平衡的深度研究。作者以一種近乎寫實的手法,勾勒齣TVA在短短幾十年間,如何從一個單純的水利工程機構,演變成一個集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甚至社會服務於一體的多元化組織。我被書中關於TVA如何利用其發電能力,帶動當地工業化進程的案例深深吸引。想象一下,在那個電力稀缺的年代,TVA的齣現,不僅解決瞭洪水問題,更點亮瞭無數個傢庭,催生瞭新的産業。而更讓我思考的是,作者並沒有迴避TVA在發展過程中所帶來的爭議,比如對環境的影響、對原有社區文化的衝擊等等。書中對這些問題的坦誠揭露,使得整部作品更加立體和真實,也讓我認識到,任何偉大的成就,都可能伴隨著難以避免的代價。這讓我對“發展”的定義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它不應該僅僅是經濟增長的數字,更應該是一種更公平、更可持續、更符閤人本需求的進步。

評分

彆人推薦的書

評分

非常好

評分

看瞭這本書後,感覺自己知識不夠豐富。美國人寫的一些書很有啓發

評分

東西不錯,東西不錯,東西不錯。

評分

東西不錯,東西不錯,東西不錯。

評分

非常不錯的書,非常有價值

評分

一般

評分

發貨快很方便!如果能提前告知圖書促銷活動就好瞭!每次都趕不上!

評分

非常好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