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藍皮書 2018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 | ||
| 定價 | 89.00 | |
| 齣版社 |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 |
| 版次 | 1 | |
| 齣版時間 | 2017年12月 | |
| 開本 | 16開 | |
| 作者 | 李楊 | |
| 裝幀 | 平裝 | |
| 頁數 | 400 | |
| 字數 | 425000 | |
| ISBN編碼 | 9787520118873 | |
| 重量 | ||
《經濟藍皮書:2018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2017年度重大成果,預測2018年中國經濟形勢,緊跟大會報告看我國現代化經濟體係,為國傢應對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問題及突發事件提供決策支持。
《經濟藍皮書:2018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中的研究成果是中國經濟前沿預測分析。對中國當前的經濟形勢分析具有重要價值,對中國近段時間經濟形勢預測具有極高的指導意義。隨著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一帶一路戰略的推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日見成效,《經濟藍皮書》對各種經濟政策進行前瞻性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從宏觀經濟走勢、農業、工業、財政、稅收、金融、對外貿易、商品市場等方麵,研究中國的宏觀形勢進行前景預測。通過將相關的數據、信息、模型、方法工具、知識與專傢群體知識和經驗有機地連接成整體係統,提齣當年及下一年度主要經濟指標的預測數據,為政府、行業企業部門提供決策依據。
根據曆年中國經濟主要指標,基於復雜前沿的係統分析模型,分析預測中國經濟形勢,具有科學性和前沿性。當前麵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復雜問題,世界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不確定性,為國傢應對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問題及突發事件提供決策支持,更好地應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麵臨或可能發生的重大經濟風險。
其成果發布社會各界,新聞媒體均詳細報道,取得瞭良好的社會效益。
李揚 中國社會科學院前副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首批學部委員。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十二屆全國人大代錶,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委員。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副理事長。第三任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2011年被評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金融學會副會長。中國財政學會副會長。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副會長。中國城市金融學會副會長。中國海洋研究會副理事長。
李平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學科技術經濟學學科負責人和學科帶頭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數量經濟學會理事長、中國技術經濟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理事長。
努力建設“現代金融”體係(代前言)
——學習報告關於建設現代金融的論述 李揚 / 001
Ⅰ總報告
1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
——2017年鞦季報告“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課題組 / 001
2“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2017年鞦季座談會”綜述彭戰 / 024
Ⅱ經濟增長與經濟預測篇
3中國經濟增長與貨幣供給機製轉變 張平 / 030
4 2017年國民經濟發展預測和2018年展望 趙琨 王寶林 / 048
5 經濟增長新基礎初步形成,新特點日益明顯
——2017~2018年經濟形勢分析與展望 張立群 / 054
6 2017年前三季度工業經濟運行分析及趨勢預測 黃群慧 江飛濤 張航燕 / 063
7 2017年前三季度工業運行情況分析及全年工業增速預測 解三明 / 081
8 2017~2018年經濟景氣形勢分析與預測 陳磊 孟勇剛 孫晨童 / 090
Ⅲ宏觀政策與供給側改革篇
9當前的經濟形勢和政策取嚮 祝寶良 / 114
10 2018年中國經濟發展的政策選擇 李泊溪 / 124
11中國宏觀經濟形勢與政策:2017~2018年 鄭超愚 / 130
12中國經濟增長質量分析與展望師博 任保平 / 142
Ⅳ財政與金融篇
13中國財政再分配效應測算 婁峰 / 157
14穩健中性取嚮下的貨幣金融運行 閆先東 劉西 苗大林 / 180
15中國金融狀況分析與展望(2017~2018) 陳守東 孫彥林 / 195
Ⅴ消費、投資與進齣口形勢分析篇
16當前投資形勢分析與對策 張濤 / 208
17中國消費結構變化及政策取嚮:2017~2018年 宣燁 餘泳澤 陳啓斐 張莉 / 218
18中國對外貿易轉型升級獲重大進展
——2017年形勢分析與2018年展望 金柏鬆 劉建穎 / 240
Ⅵ市場價格與收入分配篇
19 PMI顯示:供給體係創新新消費時代來臨
——中國經濟結構優化前瞻 於穎 / 259
20 2017年大宗商品市場分析及2018年展望 陳剋新 / 270
21 2017年中國稅收形勢分析預測及2018年初步展望 付廣軍 / 281
22 2017年中國股票市場迴顧與2018年展望 李世奇 硃平芳 / 292
Ⅶ新經濟、新動能篇
23中國數字經濟發展迴顧與展望(2016~2017年) 葉秀敏 薑奇平 / 309
24積極推進現代供應鏈創新與發展,提升經濟發展質量 蔡進 武威 / 331
25電動汽車替代燃油汽車前景對未來能源需求的影響分析 李平 劉強 王洽 / 340
26中國的就業奇跡與後續行動 楊宜勇 黃燕東 / 352
Ⅷ附錄
27統計資料 / 363
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個高度概括性的框架,讓我能夠在一個更宏觀的層麵上理解2018年中國經濟所處的環境和麵臨的挑戰。作者以一種非常係統化的方式,將當年經濟發展的各個方麵串聯起來,從國際大背景到國內微觀層麵,都進行瞭詳盡的闡述。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高質量發展”理念的解讀,這不僅僅是一個口號,而是貫穿於當年經濟政策製定和調整的核心思想。作者通過對産業結構升級、科技創新投入、綠色發展等方麵的分析,清晰地展現瞭中國經濟如何從高速增長轉嚮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對於我這樣一個長期關注中國經濟發展的人來說,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非常寶貴的“全景圖”,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看到中國經濟發展的邏輯和方嚮,也讓我對中國經濟的未來充滿期待。盡管書中涉及的分析非常深入,但作者的敘述邏輯清晰,條理分明,讓我在閱讀過程中能夠輕鬆地把握核心要點。
評分我本來是衝著“包郵”的字樣纔下單的,以為會是一本輕鬆易懂的經濟入門讀物,沒想到打開後纔發現,這完全是一本硬核的經濟分析報告!書中的內容非常詳實,充斥著各種圖錶、數據和專業的術語,讀起來確實有點挑戰。我嘗試著去理解書中所說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常態下的增長動能轉換”等概念,雖然有些地方我還是需要查閱資料纔能完全弄懂,但整體上能夠感受到作者在分析2018年中國經濟形勢時所下的功夫。其中關於房地産市場和地方政府債務的章節,讓我對當前經濟中存在的風險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也明白瞭為何國傢一直在強調“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我尤其喜歡作者在分析國際貿易摩擦對中國經濟影響的部分,這部分內容非常及時,也直接迴應瞭我對於當時全球經濟形勢的許多疑問。雖然我不是經濟學專業人士,但這本書還是為我打開瞭一扇瞭解中國經濟深層邏輯的窗戶,讓我看到瞭經濟運行背後復雜的邏輯和決策過程,收獲頗豐。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個相對全麵且深入的視角來審視2018年的中國經濟。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宏觀經濟政策的解讀,比如在麵對經濟下行壓力時,國傢是如何權衡穩增長、調結構和防風險之間的關係的。書中的數據分析非常細緻,從就業、通脹、投資到消費,幾乎涵蓋瞭經濟運行的各個關鍵指標,並且對這些指標的變化趨勢進行瞭深入的剖析。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中國經濟韌性的話題,作者通過列舉一係列數據和案例,論證瞭中國經濟在麵對外部衝擊時所展現齣的強大承受能力,這讓我對中國經濟的長期發展充滿瞭信心。同時,書中的預測部分也相當有見地,作者並沒有給齣過於樂觀或悲觀的判斷,而是基於嚴謹的邏輯和數據分析,指齣瞭未來可能麵臨的挑戰和機遇。總而言之,這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和思考的經濟學著作,對於想要深入瞭解中國經濟運行規律的讀者來說,絕對是不可多得的寶藏。
評分我是一名對金融投資感興趣的普通投資者,平時也比較關注宏觀經濟的動嚮,希望能夠通過瞭解經濟形勢來指導自己的投資決策。這本書恰好滿足瞭我的需求。2018年是中國經濟轉型和發展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節點,這本書對當年的經濟形勢進行瞭深入的分析和預測,內容非常接地氣。我特彆關注瞭書中關於資本市場和金融風險的章節,作者詳細分析瞭當時的金融市場結構、監管政策以及潛在的風險點,這對於我在做股票、基金等投資時提供瞭重要的參考。另外,書中對人民幣匯率走勢的分析也讓我受益匪淺,我理解瞭影響匯率波動的多種因素,以及這些因素如何作用於中國經濟。雖然書中包含大量的專業數據和分析,但作者的語言風格相對比較通俗易懂,即使是初學者也能從中獲得有價值的信息。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經濟顧問,為我解讀瞭復雜的經濟現象,讓我對未來的投資方嚮有瞭更清晰的認識。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大方,但內容卻相當厚重,我花瞭將近一周的時間纔將其細細品讀完。作為一個對宏觀經濟有著濃厚興趣的普通讀者,我一直對國傢經濟的運行脈絡充滿好奇,尤其是在2018年這樣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年份。翻開這本書,我首先被其嚴謹的學術風格所吸引,各種經濟指標、圖錶和數據分析讓人目不暇接。雖然其中涉及的專業術語不少,但我通過對照後麵的附錄和一些經濟學基礎知識,還是基本理解瞭作者所闡述的觀點。尤其印象深刻的是關於消費升級和科技創新對經濟增長驅動力的分析,這與我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變化不謀而閤,讓我覺得經濟學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理論,而是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現實。作者的預測部分也頗具參考價值,對於我理解未來幾年的經濟走嚮提供瞭一些重要的綫索,雖然預測總有不確定性,但這種基於深入分析的預判,無疑比道聽途說更有說服力。整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經濟發展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多種因素交織博弈的結果,需要我們以長遠的眼光和審慎的態度去觀察和理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