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我社推出的大型丛书《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之一种,介绍了佛教经典《金刚经》传入中国的过程、翻译与注疏、版本、思想内涵、影响等内容。语言生动详实,叙事清晰、图文并茂,全彩印刷,是很好的传统文化普及读物。
引言1
第一章《金刚经》传入中国3
第一节从释迦牟尼说起3
第二节佛教的分派与传播8
第三节《金刚经》非佛陀亲授12
第二章《金刚经》的翻译与注疏19
第一节翻译家的故事19
第二节译本透露的信息30
第三节昭明太子与《金刚经》35
第四节“冥世偈”与罗什译本演变42
第五节《金刚经》之注者47
第三章《金刚经》版本概说57
第一节《金刚经》的写本57
第二节《金刚经》的刻本66
第三节《金刚经》金石文献80
第四章《金刚经》思想内涵92
第一节时空观念93
第二节佛性的有无101
第三节不住于相106
第五章《金刚经》信仰119
第一节唐代民众的信仰119
第二节帝王与《金刚经》127
第三节政治家与《金刚经》134
第六章《金刚经》的影响143
第一节《金刚经》与禅宗思想143
第二节《金刚经》与唐宋文坛149
第三节《金刚经》与佛教美术154
第四节书法家与《金刚经》159
结语173
读完此书,内心涌起一股强烈的震撼感,它并非那种直白的、口号式的说教,而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启迪。作者似乎深谙文字的魔力,寥寥数语便能勾勒出复杂的人性幽微之处,让人在不经意间反思自身的处世之道。文字的节奏感把握得极佳,时而如高山流水般一泻千里,将激烈的冲突与重大的历史转折一笔带过,展现出磅礴的气势;时而又如同溪边垂钓,缓慢而专注地描摹某个关键的瞬间,让你不得不驻足凝视其中的深意。这种叙事张弛有度的处理方式,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愉悦度。它没有预设读者的立场,而是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思考空间,让每一个人都能从中汲取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智慧与洞察,实属难得的佳作。
评分令人惊喜的是,作者的语言风格竟然能兼具古典的典雅与现代的锐利,这在历史题材作品中并不多见。他并未一味地追求华丽辞藻的堆砌,而是选择了一种精准、有力的表达方式,如同手术刀一般直指问题的核心。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停下来,反复咀嚼某些段落的措辞,思考其背后的深层含义。这种文字的密度和信息量是惊人的,仿佛每一句话都承载了数倍于其长度的重量。此外,书中对一些关键概念的阐释,打破了传统认知的窠臼,提供了耳目一新的解读角度,让人不禁拍案叫绝。它成功地将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古老智慧,以一种可以被现代人理解和消化的形式重新包装并呈现出来。
评分翻开这本厚重的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种扑面而来的历史气息,仿佛能透过油墨的芳香,触摸到那个遥远时代的温度。作者的笔触极其细腻,对于文字的驾驭能力令人赞叹。他不仅仅是在叙述一个故事,更像是在引导我们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书中对于古代社会背景的描摹栩栩如生,那些衣食住行的细节,那些人情世故的微妙变化,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让人完全沉浸其中,仿佛身临其境地参与了历史的洪流。这种叙事上的沉稳与力量,使得即便是对古代史不太了解的读者,也能轻松地跟随作者的节奏,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在构建宏大叙事的同时,对个体命运的关注从未减弱,那些鲜活的小人物,他们的挣扎与希望,构成了历史画卷中不可或缺的斑斓色彩。
评分坦率地说,初看书名时,我曾担心内容会过于晦涩或流于泛泛而谈,但实际的阅读体验完全颠覆了我的预期。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其强大的“连接能力”,它能将看似无关的历史碎片、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编织成一张紧密而富有张力的网。作者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他既能洞悉全局的宏大趋势,又能捕捉到个体行动对历史轨迹造成的微小但关键的影响。整本书读下来,最大的感受是精神上的充盈,仿佛完成了一次漫长而富有成果的学术考察。它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读物,更像是一部关于人类精神探索的史诗,其留给读者的思考余韵,久久不散。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堪称精妙,仿佛一座设计周密的迷宫,引导读者层层深入,却又总能在关键时刻给予一个豁然开朗的出口。作者在处理时间线的跳跃和视角切换上展现出了极高的成熟度,毫不拖泥带水,逻辑链条清晰可见。我特别欣赏作者那种近乎冷峻的客观性,他似乎站在历史的上方俯瞰一切,不带过多的个人情感色彩,只是冷静地陈述事实的演变和逻辑的必然。这种克制的表达方式,反而使得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力量更加具有穿透力。对于那些追求深度阅读体验的求知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厚礼,它要求读者全神贯注,回报以的则是知识与视野的极大拓展,绝非可以轻易翻阅的“快餐读物”。
评分非常好。
评分还可以,期待有好的体验
评分非常好。
评分阿难!是不思议光菩萨,过百千阿僧祇劫当得作佛,亦号不思议光,出现于世,如来、应、正遍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国名净洁(jié),劫名无咎(jiù)。阿难!是净洁佛土甚为清净,如此他化自在诸天宫殿。彼佛寿命二十中劫,大声闻众其数八万,诸菩萨僧三万二千。阿难!以何因缘故劫名无咎?阿难!彼时多有百千劫中无佛出世,是不思议光佛于彼劫中最初成佛,净居诸天欢喜赞叹:『此劫无咎。此劫无咎。以有如来出现于世故,是故当名此劫无咎。』
评分5分
评分阿难!是不思议光菩萨,过百千阿僧祇劫当得作佛,亦号不思议光,出现于世,如来、应、正遍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国名净洁(jié),劫名无咎(jiù)。阿难!是净洁佛土甚为清净,如此他化自在诸天宫殿。彼佛寿命二十中劫,大声闻众其数八万,诸菩萨僧三万二千。阿难!以何因缘故劫名无咎?阿难!彼时多有百千劫中无佛出世,是不思议光佛于彼劫中最初成佛,净居诸天欢喜赞叹:『此劫无咎。此劫无咎。以有如来出现于世故,是故当名此劫无咎。』
评分还可以,期待有好的体验
评分还可以,期待有好的体验
评分这一套挺不错的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