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物理学奖得者Gerard't Hooft科普作品!为中国读者特别作序!
※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Steven Weinberg作序推荐!
※在中文版图书面世前,作者多次勘误,力图为中国读者呈现完美的科普作品。
※内容新颖,以10的n次幂秒作为时间尺度。
※涵盖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多学科知识。
※内容通俗易懂,知识点清晰明确,富含趣味性、科学性。
时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与宇宙、生命、能量等必不可分。10是个重要且微妙的数字,我们有十个手指,十个脚趾。10与时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从一秒开始,时间尺度被放大,10的0次方、1次方、2次方秒……在每一个时间尺度,有趣的自然现象时有发生。本书以时间尺度为主线,进而引出科学知识,是一本科学普及读物,适合大众读者阅读。
前言 /Steven Weinberg v
感谢 vi
自然现象与其时间尺度 vii
大与小的数字 xii
第一部分
第1章10^0秒 =1 秒
第2章10^1 秒 =10 秒
第3章10^2秒 =100 秒 =1 分钟 40 秒
第4章10^3秒 =1000 秒 =16 分钟 40 秒
第5章10^4秒 =10000 秒 =2.78 小时
第6章10^5秒 =100000 秒 =1.16 天 =27.78 小时
第7章10^6秒 =1000000 秒 = 一百万秒 =11.57 天 =1.65 周
第8章10^6.41秒 =2592000 秒 =30 天≈ 1 月
第9章10^7秒 =10 百万秒 =115.74 天 =3.86 月
第10章10^8秒 =100 百万秒 =3.17 年
第11章10^9秒 = 十亿秒 =31.7 年
第12章10^10秒 =10 十亿秒 =317 年
第13章10^11秒 =100 十亿秒 =3171 年
第14章10^12秒 =1 万亿秒 =31710 年
第15章10^13秒 =10 万亿秒 =317098 年
第16章10^14秒 =100 万亿秒 =3.17 百万年
第17章10^15秒 =1 千万亿秒 =31.7 百万年
第18章10^16秒 =10 千万亿秒 =317 百万年
第19章10^17秒 =100 千万亿秒 =3.17 千万年
第20章10^18秒 =1 亿亿秒 =3.17 十亿年:大的时间尺度
第21章10^21秒 =10 万亿亿秒 =3.17x1013 年大的时间尺度
10^28秒 =3.17 万亿亿年:大的时间尺度
第21章10^32秒:无穷之旅:黑暗永恒
时间轴上的所有时间尺度
第二部分
第22章 10^-44到 10-26秒:小的时间尺度
第23章 10^-25秒 104
第24章 10^-24秒 =1 幺秒 6
第25章 10^-23秒 =10 幺秒
第26章 10^-22秒 =100 幺秒
第27章 10^-21秒 =1 仄秒
第28章 10^-20秒 =10 仄秒
第29章 10^-19秒 =100 仄秒
第30章 10^-18秒 =1 阿秒
第31章 10^-17秒 =10 阿秒
第32章 10^-16秒 =100 阿秒
第33章 10^-15秒 =1 飞秒
第34章 10^-14秒 =10 飞秒
第35章 10^-13秒 =100 飞秒
第36章 10^-12秒 =1 皮秒
第37章 10^-11秒 =10 皮秒
第38章 10^-10秒 =100 皮秒
第39章 10^-9秒 =1 纳秒
第40章 10^-8秒 =10 纳秒
第41章 10^-7秒 =100 纳秒
第42章 10^-6秒 =1 微秒
第43章 10^-5秒 =10 微秒
第44章 10^-4秒 =100 微秒 =0.0001 秒
第45章 10^-3秒 =1 毫秒 =0.001 秒
第46章 10^-2秒 =10 毫秒 =0.01 秒
第47章 10^-1秒 =100 毫秒 =0.1 秒
第48章 10^0秒 =1 秒
尾声
术语表
文献与网址
图片版权
这部作品带给我的期待,更多是源于其对“尺度”的极致运用。在科学探索中,往往是那些看似不重要的微小变量,最终驱动了整个系统的崩溃或新生。作者选择“10n秒”作为核心切入点,这本身就是一种大胆的宣言,意味着他相信在这个特定的时间尺度上,隐藏着某种未被充分认识的“临界点”物理学或信息论原理。我希望书中能展现出一种罕见的洞察力,即如何从这种高频的、几乎是瞬时的交互中,推导出可以解释更长时间尺度现象的普适规律。它不应该满足于仅仅展示快速现象,而是要解释为什么这种快速性是必要的,是不可替代的。这种对基本因果链条的追溯,要求作者不仅是科学家,更是一位思想的炼金术师,将最基础的时间单位,提炼出足以影响我们世界观的“黄金”。这种野心,即便只从书名来看,也足以让人产生强烈的阅读冲动。
评分从一个纯粹的文学品味角度来看,《时间的力量 10n秒间的科学》这个标题的节奏感极佳,它预示着一种强烈的、递进式的阅读体验。作者似乎有一种强烈的叙事冲动,要将读者从日常的缓慢时间感中猛然抽离,投入到一个高频振动的微观世界。我推测书中对某些关键概念的阐释,会采用非常生动的类比,以弥合科学的严谨性与大众理解之间的巨大鸿沟。或许我们会读到关于超快激光脉冲、引力波的极短持续时间,乃至大脑神经递质反应阈值的章节。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的“行动性”——它不仅仅是描述时间,更像是利用时间作为一种可以被操作的工具来展示其内在的逻辑。如果它成功了,那么每当我再次看到“瞬间”这个词时,我都会下意识地联想到那个带着指数的“n”,并感受到时间更深层次的、不容置疑的内在秩序。
评分读完封皮——我是说,在尚未读到内页之前——我对其潜在的争议性深感好奇。一部敢于将“科学”与如此精确的“秒数”挂钩的作品,必然要面对来自不同学术阵营的审视。它或许颠覆了某一既定的时间物理学模型,或者,它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计时或计算范式。我倾向于认为,作者并非仅仅在做理论推演,而是将某种深刻的哲学洞察,强行植入到严苛的数学框架之中。这种强行结合,往往能催生出最具原创性的火花。例如,它是否探讨了在量子层面,时间是否还具有连续性?或者,它是否利用这种极速时间观,来解释某些宏观尺度的反常现象,比如湍流效应或生物体内的信号传导速度极限?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一把精心打磨的激光切割器,它要切开的不是物质,而是我们对“持续”这一概念的执念,直达事物最本源的离散状态。这种对时间颗粒度的极致探索,是当代科学中最激动人心的前沿之一。
评分这部作品,尽管我未能深入阅读其具体篇章,但仅凭其书名《时间的力量》以及副标题中提及的“10n秒间的科学”,便已在我的脑海中激荡起一连串关于物理学、哲学甚至存在主义层面的思考。我仿佛能感受到作者试图揭示的,并非是宏大叙事下的宇宙规律,而是那种潜藏于微小时间尺度中、几乎无法察觉的、却又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效应。它让人联想到,在极短的瞬间,粒子如何相互作用,信息如何传递,甚至意识本身是否也在这种超高速的震荡中完成了一次次“刷新”。这种对“瞬间”的深挖,无疑挑战了我们日常对时间匀速流逝的感知。如果说宏观物理描绘的是河流,那么这本书似乎是在探究构成河流每一滴水的分子层面的湍流,这种精密的、近乎于偏执的尺度把控,预示着作者在理论构建上必然拥有极高的严谨性和独特的洞察力。我期待它能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们重新审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却从未真正理解的“当下”。它承诺的不是时间旅行的奇幻,而是对现有时间观的科学重构,这本身就足够引人入胜,让人迫不及待想翻开它,看看那些“n秒”究竟蕴含了何等惊人的奥秘。
评分初捧此书,我对其气场感到一丝敬畏,那是一种混合了古典哲学思辨与尖端实验物理的微妙氛围。虽然我尚未接触到其具体论述,但书名本身已构建了一个极具张力的对立面——“力量”的磅礴与“10n秒”的微渺。这暗示着,作者可能正在尝试用一种非常规的数学或物理框架,去量化那种在极短时间内累积、爆发或衰减的现象。我猜想,本书的叙事风格可能并非线性铺陈,而更像是一种多维度的网状结构,或许穿插着大量的案例分析或抽象的模型推导。我尤其好奇它如何处理“测量”这个概念,因为在如此精细的时间切片下,任何测量行为本身都可能成为干预,甚至创造了新的时间事件。这种对边界的模糊和对极限的挑战,是我对这类硬核科普作品的终极期待。它不该只是知识的堆砌,而应是一种思维工具的授予,让读者得以窥见隐藏在复杂系统背后的简洁美学,那种美学或许就藏在那个“n”的指数变化之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