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化与结构化融资:全流程最佳实践指南 [Securitization and Structured Finance Post Credit ]

证券化与结构化融资:全流程最佳实践指南 [Securitization and Structured Finance Post Credit ]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马库斯.克雷布兹(MarkusKrebsz) 著,夏杨,蒋则沈 译
图书标签:
  • 证券化
  • 结构化融资
  • 资产证券化
  • ABS
  • CDO
  • 信用风险
  • 金融工程
  • 投资银行
  • 风险管理
  • 金融市场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47679
版次:1
商品编码:11982063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CFA协会金融前沿译丛
外文名称:Securitization and Structured Finance Post Credit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9-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CFA考生,持证人,金融业者

  探寻证券化业务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研究视角富有开创性内容完整周密且注重实用
  为证券化市场的专业人士和感兴趣的读者提供富有价值的参考

内容简介

结构化证券常常被人视为复杂而不透明之物。长期以来,大多数的证券化业务参与者也都只专注于证券化价值链的某一具体环节,缺乏完整的观察视角。在身处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今天,市场正在接受更加严格的监管,变得更标准化和透明,所有市场参与者的利益也更加协调统一,整个市场开始关注投资者的利益并致力于让债券工具变得更加完善。放眼未来,为了让市场实现更加健康的发展,证券化业务的各方参与者都需要进一步树立更广阔的视角,自身的交易角色和市场位置,对证券化项目完整生命周期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更深入且全面的了解。

在本书中,作者马库斯·克雷布兹凭借着在全球金融市场多年积累的丰富从业经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读者了解证券化和结构化融资项目的完整生命周期提供了导引。本书:

基于金融危机中的教训,介绍了从事证券化业务应当遵循的良好实践原则;

带领读者深入基本的证券化项目的结构,了解其完整生命周期中的各个环节和操作步骤;

探讨分析证券化项目各个业务环节的实操细节,从发行前阶段(战略目的、可行性研究、项目经济性分析和项目文件),正式发行阶段(信用评级、投资者偏好/市场营销、法律考量),到发行后监测阶段(信息报告、监测和收益表现分析、赎回);

独树一帜地将主流服务商提供的证券化业务数据、分析、基础工具等服务功能进行了归纳汇总和介绍。涉及的服务商包括:ABXchange、彭博、CapitalTrack、FitchSolution、Intex、Lewtan Technologies(ABSNet)、Moody’s Wall Street Anlytics、Principia Partners 和 Trepp;

向读者开放了作者个人的“工具箱”,全面地提供了参考资料、表格、术语表和其他有用资源。

本书探寻证券化业务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研究视角富有开创性,全书内容完整周密且注重实用。在当今市场中,各方从业者都积力于促进证券化市场的健康运行和良性发展。本书恰好可以为证券化市场的专业人士和感兴趣的读者提供富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简介

马库斯·克雷布兹先生目前从事战略管理顾问工作,在证券化和信用评级领域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拥有超过18年的金融市场从业经历,是一位在国际领域广受关注的专业讲师和富有经验的专业论坛召集人。马库斯先生目前担任世界银行的信用评级专家,参与了若干非洲国有企业相关的大型课题项目。此前,马库斯先生曾在一家大型英国银行集团任职,负责管理风险快速解决团队,其间他设计开发了这家银行的贷款承诺指数,该指数后来被英国财政部使用。马库斯先生还曾组建并管理该银行的监测和收益表现分析团队,负责监测管理世界上结构性金融债券投资组合之一。

马库斯先生曾在惠誉评级公司基础设施证券化团队中担任初级分析师,主要专注于贸易应收账款、租赁、库存以及与政府相关的项目。他同时也参与交易监测团队有关创新产品的开发工作。

马库斯先生是特许证券和投资学院(CISI)工作手册的评审委员,负责编写“金融服务风险”“操作风险”“投资运营中的IT问题”等内容部分。他还担任特许证券和投资学院风险和IT论坛委员会的委员。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马库斯先生积极参与了多个工作组,为中央银行、金融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提供专业顾问服务,并提供了诸多深刻见解以及富有创见的资本市场政策措施建议。

译者简介

夏杨 英国伯明翰大学经济系货币银行与金融专业理学硕士。长期从事证券化等固定收益类资产投资、理财产品设计研发及智能投顾系统开发等专业领域工作,参与出版《家庭财富升级从资产配置开始》、“资产管理蓝皮书”系列等著作。目前供职于某国有银行总行资产管理部,受聘为深圳证券交易所资产证券化外部咨询专家。

蒋则沈 英国伯明翰大学经济系理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经济学博士。目前从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业务政策研究和监管工作。


目录

目录


丛书序/Paul Smith

丛书序(英文版)

丛书介绍

译者序

证券与投资特许学院

献词

前言

致谢

第1章 导论 / 1

1.1 概述:关于本书 / 1

1.2 交易步骤流程图概览 / 2

1.3 本书按市场参与方角色进行划分的写作结构 / 4

第一部分 金融危机和危机之后

第2章 反思:错在何处 / 6

2.1 概述 / 6

2.2 数据、信息披露和标准化处理 / 7

2.3 纸质版报告 / 8

2.4 电子版报告 / 9

2.5 数据推送服务 / 10

2.6 统一定义 / 10

2.7 披露标准 / 11

2.8 贷款审核标准 / 11

2.9 尽职调查 / 12

2.10 证券化交易的动机 / 13

2.11 套利 / 14

2.12 选择性购买评级 / 14

2.13 对信用评级机构的过度依赖 / 15

2.14 金融模型、假设和黑匣子 / 16

2.15 自主分析 / 18

2.16 风险管理和风险缓释措施 / 18

2.17 高级管理层认知 / 19

2.18 穿透洞悉能力和全局跨部门控制力 / 20

2.19 盯市定价、模型定价和无流动性债券定价 / 20

2.20 政府营救计划:下一步是什么 / 21

2.21 房地产再证券化投资工具:非公开评级与公开评级 / 21

2.22 结论 / 22

第3章 展望变革:已经采取的措施 / 23

当前的监管改革动议概述 / 23

第4章 良好行为准则 / 25

4.1 数据 / 26

4.2 定义内涵 / 34

4.3 规范标准 / 37

4.4 市场面临的投资者问题 / 40

4.5 证券化的动机和交易驱动力 / 41

4.6 分析 / 45

第二部分 证券化项目的生命周期

第5章 战略和可行性 / 54

5.1 战略性考虑 / 54

5.2 实施证券化的主要信号 / 70

5.3 证券化项目的结构类型 / 70

5.4 资产类别 / 76

5.5 私募发行、公募发行、通道融资 / 78

5.6 信用增级和定价 / 79

5.7 证券化资产完备性和可行性分析 / 85

5.8 文件审核 / 103

5.9 目标基础资产及项目经济性 / 107

5.10 评级机构和金融模型 / 111

5.11 评级模型 / 114

5.12 评级方法 / 119

第6章 发行前阶段 / 126

6.1 常规的发行工作时间表 / 126

6.2 项目实施所需资源 / 126

6.3 项目参与方 / 130

6.4 项目文件 / 137

6.5 项目结构设计 / 146

第7章 发行中阶段 / 153

7.1 项目文件、项目推介和路演 / 153

7.2 发售前报告 / 155

7.3 项目定价与发行 / 156

7.4 新发行报告 / 157

第8章 发行后阶段 / 158

8.1 贷后管理服务和信息报告 / 158

8.2 项目收益表现的衡量 / 167

8.3 收益表现分析流程 / 168

8.4 项目偿还 / 179

第三部分 工具箱

第9章 理解复杂交易 / 182

9.1 结构表 / 183

9.2 分析能力 / 183

9.3 过度依赖评级的风险 / 184

9.4 分析导览图 / 191

第10章 数据 / 194

10.1 数据的“含义” / 194

10.2 静态信息 / 197

10.3 动态数据点 / 198

10.4 数据提供商 / 199

第四部分 分析工具

第11章 供应商 / 202

第12章 ABSXchange / 203

12.1 介绍 / 203

12.2 历史表现数据 / 204

12.3 资产池表现功能区 / 206

12.4 投资组合监测 / 209

12.5 创建基准指标 / 211

12.6 现金流分析 / 211

12.7 单一债券现金流分析 / 212

12.8 单一现金流预测结果 / 215

12.9 高级功能 / 216

第13章 彭博 / 218

第14章 CapitalTrack / 220

14.1 结构化融资工具管理所使用的数据模型正在改变 / 220

14.2 美中不足 / 221

14.3 CapitalTrack公司——新模式 / 225

第15章 惠誉解决方案 / 232

15.1 产品和服务 / 232

15.2 研究服务 / 235

15.3 结构化融资解决方案 / 236

15.4 个人住房抵押按揭贷款模型 / 240

第16章 Intex / 243

16.1 公司历史 / 244

16.2 概况 / 245

16.3 现金流模型和数据 / 245

16.4 研发和发布的新产品 / 251

16.5 合作伙伴 / 252

第17章 Lewtan科技 / 254

17.1 快速发展行业的领军者 / 254

17.2 开拓进取 / 255

17.3 全球化解决方案 / 259

17.4 面向监管变革的更新 / 260

17.5 附带自动化处理工具和数据推送功能的工作流程 / 262

17.6 ABSNet定时输出工具 / 262

17.7 住宅价格下跌与寻求更好的分析工具 / 263

17.8 对更细化数据的需求 / 265

17.9 光明的未来 / 268

第18章 穆迪华尔街分析 / 270

18.1 ABS/MBS投资者工具:结构化融资工作站 / 270

18.2 CDO投资者的工具 / 271

18.3 ABS/MBS发行者的工具 / 273

18.4 为资产管理机构设计使用的CDO工具 / 274

18.5 供项目结构设计者使用的CDOEdge工具 / 276

18.6 CDOnet UNDERWRITER工具 / 276

第19章 Principia结构化融资数据平台 / 278

19.1 投资组合管理 / 280

19.2 风险管理:现金流和敞口分析 / 286

19.3 运营和管理 / 294

19.4 总结 / 298

第20章 Trepp / 300

20.1 公司历史 / 300

20.2 产品套件 / 301

20.3 针对CMBS的Trepp服务 / 304

20.4 Trepp衍生品 / 308

20.5 TreppLoan工具 / 310

20.6 Powered by Trepp工具 / 312

20.7 近期发展 / 314

20.8 Trepp的市场关系 / 315

20.9 未来 / 316

第21章 作者的工具箱 / 318

21.1 概述 / 318

21.2 评级工具 / 319

第22章 彭博终端上的结构化融资产品分析工具:使用技巧和提示 / 324

22.1 结构偿付功能 / 324

22.2 超级收益率表格 / 339

22.3 抵押贷款信用支持功能 / 365

22.4 基础资产表现功能 / 369

22.5 CMBS贷款详情界面 / 379

22.6 逾期报告 / 402

22.7 基础资产构成图 / 406

22.8 现金流表格 / 411

22.9 偿付信息功能 / 430

22.10 评级调整 / 432

22.11 个人住房抵押债券应用程序接口工作表 / 434

第23章 专业网站和其他资源 / 442

23.1 自律协会 / 442

23.2 免费数据平台 / 443

23.3 服务提供商 / 444

23.4 证券化期刊和其他有用资源 / 446

23.5 信用评级机构 / 449

附录A 术语表

附录B 评级

附录C 名词缩写列表

附录D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前言


如果您迫不及待地想了解本书的实务性内容,我建议您直接开始阅读第1章。不过,如果您愿意探寻有关本书的更多背景、编写本书的原因以及在结构化融资市场被大范围冻结的信贷危机层面,它是如何推演发展的,那么本书的前言将为你描绘这个市场经历的革命性演进过程,以及我本人所经历的“?动笔-停笔-再启动”的写作历程,而这一切也将构成本书的宏大背景。

写作这本书的念头,可追溯到2007年年初,那时证券化市场刚开始分崩离析,我的出版商同意了本书的提纲。然而,直到2008年10月我才动笔草拟初稿,尽管那时一级市场的发行已寥寥无几,二级交易市场也几近关闭,但我仍然认为继续写作本书是正确的。

然而,雷曼兄弟的破产以及它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迫使我重新思考审视一些基础性问题:自2007年11月开始,证券化业务既没有什么一级市场发行,也没有什么二级市场交易,整个市场已经枯竭。我在想这个市场是否还能恢复?如果可以,会在什么时候呢?周期性市场参与者们对此的看法明显分化:有些认为市场会复苏(但他们也多少持些保留态度);另一些则认为“没戏了”并决定(更多情况下也是迫于无奈)转行不再从事证券化业务。

如果市场无法复苏,写这方面的书就是在浪费我的时间和出版商的资源,更别提读者的时间和金钱了,你没必要买这本书。而另外一方面,如果市场真的复苏了,读者还需要看这类书吗?若真有需要,又是为什么呢?

此次研究让我感到这个领域充满了未知和不确定性。这与以往研究熟知领域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不确定的监管环境、负面的媒体和舆论宣传、不断增加的全球政治压力看起来都集中于这个特殊的市场。那段时间很多人会把“资产证券化”与“次贷”紧密联系在一起,而所有这些都对其余那些未受风险感染的正常资产类别起了负面作用。

从整个研究结果来看,我的结论是证券化市场最终将实现复苏,但不会像它在2007年中期以前的那个样子。事实上,它的复苏将有赖于一些根本性的变革。对此,我个人最期望这个市场发生变化的方向是:标准化、透明度和简洁性。

标准化

我希望方方面面都能够进一步标准化,包括资产分类、发行前和发行后的信息披露、交易报告、分析方法和模型等。

透明度

我希望看到的另一个方面的根本变革是披露交易的细节信息,包括债券收益表现的信息(如保险公司提供的债券保险作为信用增级措施的细节),又比如作为基础资产抵押物的逐笔贷款信息。市场首次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投资者在要求发行人提供产品收益表现信息方面开始处于强势地位,这是让投资者回到市场、重新参与交易的前提条件。更为甚者,发行机构发现自己听从投资者的信息披露要求已经成为一种必须履行的义务,否则,投资者干脆就拒绝购买它们的产品。除此以外,许多由自律组织(例如欧洲金融市场联合会(AFME)/欧洲证券论坛(ESF)、美国证券行业和金融市场协会(SIFMA))制定的全球性规则以及彭博公司和其他数据服务商的参与,都将有助于形成新的交易信息标准化的规则、模板和最佳实践范例。

简洁性

有些资产类别的主要特点是结构的复杂性。危机之前,交易结构的过度复杂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按照这个趋势,市场(或者投资者的需求)最终难以交易这种谁也说不清的产品。有些交易纯粹是故意人为地制造信息不对称,要么是使用一些没人能弄懂的复杂产品结构,让投资者只能被牵着鼻子走,要么就是靠“暗箱”式的模型弄出基本上不可能实现的获利情景(即便投资者认为自己多么有经验)。你也许会把这种做法称为“信息套利”,本书第4章的良好行为准则将涉及更多这方面的内容。

点-线比率

2001年,当我在证券化市场作为一个新手刚刚起步的时候,我的上级(碰巧是个审核“特别产品”的高级风险经理)偶尔会否决一些交易,原因很简单,就是这些产品的结构过于复杂,没法量化测算,也难以弄懂其中的风险。当时他把这种方法称为“点-线比率”。如果产品涉及太多的“点”(即:交易中有太多具有不同职能的参与者)以及太多的“线”(即:交易中诸多参与者之间有太多不同维度的关联关系),我们倾向于不批准这笔交易。从某种意义上讲,我猜他是对的。既然法律都要求投资者需要更多依赖自己的项目分析,而不是靠着信用评级公司的研究报告,那么简洁性将成为市场未来实现复苏的一个重要因素。

套利机制

“套利”一词出现在很多交易之中,其实就是指一个或多个交易参与者通过发现交易中的非均衡性机会,能够(并且将要)获取收益。这种不均衡性表现为很多形式,并不意味着一定就是不好的。

时间差套利:收款方从资金所有权一方收取资金,但按照双方合约,付款方可以不必立即付款。

信息套利:交易一方较其他交易参与者拥有更多的信息,并且愿意利用这些信息承担更大的风险,以获得额外收益。这种掌握信息上的不同步将在交易中产生很多不一样的结果。信息套利和非法的内幕交易,两者之间的差别十分细微。

监管规则差异(例如:不同的监管规定要求银行在计算资本金规模时,有的使用“标准法”,有的使用“内部评级法”,不同的方法可以导致不同的加权系数):这种差异会造成一些投资者会侧重选择高评级资产(即:具备投资级信用评级的资产),另外一些投资者则更关注低评级债券(即:具备投机级信用评级的资产)。这种情况有时也被称为“监管套利”。在一些跨境交易中,这种监管差异又会在不同的司法体系处理结果上产生差别。

利益关联声明

最后,在结束前言部分进入本书的正文部分之前,请让我就本人是否存在利益倾向性做出声明并进行“坦白”:读者通过本书可以看到,我对评级机构(至少是三大评级公司)始终毫无保留地予以公平并具有建设性的批评。

首先,你可能通过我的个人简介了解到我曾于2004~2006年供职于惠誉评级公司,先后担任收益表现分析师、企业和基础设施项目证券化领域的主评级分析师。在这段时间里,我得以深入了解信用评级业务,工作经历锻炼完善了我的分析技能。惠誉的公司氛围很好,是一家充满趣味并值得效力的优秀企业。我在那里工作时充满了昂扬的热情,因此后来也就为那些成为市场崩溃“替罪羊”的评级机构感到万般沮丧。不要误解我的意思,这些评级机构确实对市场的崩溃负有责任,但绝不仅仅是它们的错。离开惠誉之后,我对证券化市场的热情和兴趣不降反增,我对这些评级机构过去所做的工作表示尊重,但我也成为这些评级机构的批评者,虽然是比较注意把握尺度的一个。即使批评,我也仍旧认为自己是这些评级机构的“朋友”,并希望自己的批评能够被理解为一种“建设性”的力量,而非“破坏性”。信用评级服务还将长久地存续下去,但它们的运营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并且很可能更进一步做出改变。所以,请记住,我在本书中对评级机构的批评是出于对它们的热爱,而非厌恶。

除此以外,应当注意的是本书引用的评级数据(除非特别说明)仅特指应用于证券化领域,这与公司债券的评级方式迥异。

另外一点,读者会注意到,我在本书的不少篇幅中提到彭博公司以及该公司的服务(第13章和第22章)。我向读者保证这绝不是彭博公司在本书中投放的商业广告,而且(遗憾的是),我也不能按照彭博公司在本书中出现的次数收到任何广告费,然而,我很高兴承认自己是彭博数据终端的用户。在过去两年半的时间里,该公司与我保持着良好而密切的沟通和合作,为我就证券化市场的个性化用户需求提供了解决方案。彭博公司总是从善如流,不止一次地针对证券化市场及时开发出富有才华和创新性的功能,使得证券化市场多年深受其益。彭博公司还对本书的创作给予了慷慨支持,授权我可以转载海量的数据截图,我对此深表感激。最后,我希望读者能够从这一在互助合作下诞生的著作中获益,最终能够在日常业务工作中用到本书中的几个或是所有的工具。

最后,读者可能已经注意到,本书是在证券与投资特许学院(Chartered Institute of Security & Investment)的支持下出版的。本人是该学院风险论坛和IT论坛委员会中的普通级委员。此外,我还担任学院工作手册《金融服务风险》的技术评审以及《运营风险》(第13版)和《投资运营中的IT技术》的高级评审。由于这些身份,我也曾经负责为学院组织和管理志愿者及一些慈善活动,但本人并不是学院的正式员工。话虽如此,本人仍旧是学院工作和观点的支持者,同样也会在适合的情况下通过本书推荐一些学院的出版物。

免责声明

在读者迫不及待地想要亲自操作一下本书第四部分提到的那些工具软件之前(有些工具在本书的配套网址www.structurefinanceguide.com就能下载),本人声明不对这些工具的使用承担任何责任。尽管这些工具软件经过仔细的编写和开发,但它们在某种程度上依赖第三方的程序(例如:彭博软件和Excel电子表格),部分代码自然而然受制于第三方程序的修改变动。

例如,一些旧版本的彭博代码使用“blpb”和“bdp”,而当前版本代码则使用“bdp”和“bps”,以实现程序更快速和高效的运行。另外,彭博软件在它的Excel插件中也提供了“代码转换工具”,读者可能需要下载一些文件去激活程序。还有一些推荐的软件(例如:彭博投资组合上传程序、按揭债券列表生成器)包含有彭博专用的代码和宏程序,由于版权和软件授权许可的限制,我无法提供这些程序的下载。

尽管如此,我可以告诉读者一些相关程序或授权代码,以帮助你及时下载到最新的程序版本。再强调一次,由于软件功能会持续不断地升级,读者会发现这些工具软件与书中的描述略有不同。如果你在使用彭博时遇到任何困难,建议联系彭博的客服人员,或者到本书的配套网址进行查询。

监管之年:2010

2010年是一个“监管之年”:证券化市场中唯一不变的就是接连不断发布的监管规定草案、政策影响评估以及各种各样业界组织、监管当局、央行在全球组建的诸多工作小组之类的机构,然后就是数以百计的工作小组会议,目的都是让市场回归正轨。

本书的第3章简要列举了在今后一段时期可能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些监管倡议,读一读绝不是那么枯燥(例如:其中有2018年之后将开始生效实施的巴塞尔协议Ⅲ)。这些倡议将决定新市场的形态、面貌以及给人的感觉。这其中的许多监管倡议在2010年下半年才刚刚定稿,然后要经过政策影响性评估,才可能最终成为监管法规。所以,请读者原谅我不能精确、详尽地描绘出未来市场的图景。道理很简单,这里面有太多政策实施和效果影响给市场带来的不确定性。一些监管倡议的相关工作至少要持续到2012年,所以如果你是资本市场中这一特殊金融领域的从业人员,可要小心翼翼地去趟这片浑水。

结语

时至2010年7月,也就是本书动笔之后的第3个年头,我第一次看到证券化或结构化融资市场明显呈现出缓慢复苏的迹象(至少在市场中的某些领域)。在2008年和2009年,美国市场中有几单资产支持证券(ABS)成功发行,规模约为9000亿美元(比2007年全美的发行规模增长了50%),欧洲市场的发行规模为650亿美元,比2007年减少了87%(数据来自AFME/ESE)。

与欧洲市场ABS发行数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ABS被收购和持有方面的数据,欧洲中央银行和英格兰银行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特殊投资载体(SIV),2008年和2009年发行的ABS有大约11?000亿美元被欧洲央行持有,英格兰银行则大约持有了5350亿美元(数据来自CABS/Bloomberg)。

此外,在美国一些前期离场的投资者近来开始回归市场,而欧洲市场仍然缺少类似的非政府背景投资者的基础,私营投资者的匮乏意味着欧洲ABS的定价较金融危机之前仍然偏高。例如:欧洲市场上AAA评级的汽车贷款ABS的交易定价是1月期EURIBOR利率基础上浮5~10个基点,而美国市场上类似的AAA评级债券是1月期EURIBOR利率上浮100~160个基点(私营投资者对收益水平的要求较政府更高)。

在2010年6月中旬之前,市场似乎已经略微有序地开启了发行通道,等待发行的产品已经排队到2010年下半年和2011年。另外,让我有些惊讶的是,一家信用评级公司表示它们接到了20多只债务抵押凭证(CDO)的评级申请,要知道这类资产在金融危机期间是损失最为惨重的产品之一。当然,评级公司也很直率,它们介绍说虽然这些产品本质上就是CDO,但发行人要求评级机构可以给产品起任何名字,就是不能叫CDO。所以,取而代之的是,这类产品将被命名为“公司贷款的结构化信用融资”(就是以前的贷款抵押凭证,CLO)或是“结构化项目融资”(以前叫合成型CDO或者CDO之类的)。除了市场重启发行之外,我还发现越来越多的招聘广告,有交易结构设计师、评级分析师以及其他一些结构融资发行准备所必需的工作职位。

只有时间能够告诉我们结构化融资市场能够发展到多大规模,发展成什么样。我真心希望这个市场能够有序、可持续地发展下去,真正使实体经济受益最大化(即:普惠小微企业以及广大的个人消费者)。我不太相信结构化融资市场能够恢复到金融危机前那样的规模,但就像我的好朋友纳西姆·塔勒布(《黑天鹅》一书的作者)所认为的:大而无益,终将不存。2007~2010年的这场金融危机印证了他的观点。


马库斯·克雷布兹



用户评价

评分

挺好的一本书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活动价格购入,超值????????

评分

很好很好,物流一天就到,质量也好,很方便的购物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结构化融资的国际启示,希望可以学到东西!

评分

不错 以后想考cfa 现在先打打基础

评分

书很好

评分

作为比较专业的一本书,工作学习非常实用,很喜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