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东坡乐府笺(典藏本)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东坡乐府笺(典藏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宋] 苏轼 著,[清] 朱孝臧<编年> 编,龙榆生 校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79808
版次:1
商品编码:11983882
包装:精装
丛书名: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典藏版)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53
字数:3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东坡乐府笺(典藏本)》汇集《东坡先生墓志铭》、东坡词评等苏轼研究相关材料。正文部分包括本文、校记、朱孝臧注、龙榆生笺等内容。苏词本身之优美精彩固不必说,朱、龙二位大家的笺注考证详实、注解精到,无论对于学者研究,还是爱好者的阅读欣赏,都能起到极大的作用,可谓为苏词锦上添花。书末附有篇名索引,可使读者轻松找到自己需要的篇目。值上海古籍出版社建社60周年之际,今推出典藏版,谨以《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东坡乐府笺(典藏本)》纪念为古籍整理作出贡献的前辈。

作者简介

  龙榆生(1902-1966),名沐勋,以字行,又名龙七,别号忍寒居士,江西万载人。1928年起,先后任教于上海暨南大学、广州中山大学、南京中央大学及上海音乐学院等院校。一生致力于词学研究,曾主编《词学季刊》《同声月刊》。著有《中国韵文史》《词学十讲》《唐宋词格律》《唐宋名家词选》等。

内页插图

目录


标点整理说明

序论
夏敬观序
夏承焘序
东坡先生墓誌铭
东坡词评

卷一
浪淘沙 昨日出东城
南歌子 海上乘槎侣
行香子 一叶舟轻
祝英台近 挂轻帆
瑞鹧鸪 城头月落尚啼乌
又碧山影裏小红旗
临江仙 大从来都遍满
南乡子 晚景落琼杯
行香子 攜手江村
昭君怨 谁作桓伊三弄
醉落魄 轻云微月
蝶恋花 雨後春容清更丽
少年遊 去年相送
卜算子 蜀客到江南
江城子 玉人家在凤凰山
又凤凰山下雨初晴
虞美人 湖山信是东南美
诉衷情 钱塘风景古今奇
菩萨蛮 玉童西迓浮丘伯
又娟娟缺月西南落
江城子 翠蛾羞黛怯人看
菩萨蛮 秋风湖上萧萧雨
清平乐 清淮浊汴
南乡子 回首乱山横
南歌子 苒苒中秋过
泛金船 无情流水多情客
南乡子 东武望馀杭
又涼簟碧纱廚
又寒雀满疏篱
浣溪沙 缥缈危楼紫翠间
又白雪清词出坐间
南乡子 裙带石榴红
又旌旆满江湖
定风波 今古风流阮步兵
減字木兰花 惟熊佳梦
河满子 见说岷峨悽怆
菩萨蛮 天怜豪俊腰金晚
鹊桥仙 缑山仙子
阮郎归 一年三度过苏台
醉落魄 苍颜华髮
菩萨蛮 玉笙不受珠唇暖
減字木兰花 郑庄好客
南歌子 欲执河梁手
采桑子 多情多感仍多病
更漏子 水涵空
醉落魄 分攜如昨
浣溪沙 长记鸣琴子贱堂

卷二
卷三

后记
篇目索引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阿库娅我带如图为做最我犹豫涂鸦我犹豫图兔兔YY

评分

也时常想到对於辛词的编年隶事大作一番调整。原因之一,是元大德年间,广信书院刊行的十二卷本稼轩长短句的影印本刚刚出版,我看到之後,就在增订再版题记当中写道:广信书院所刊十二卷本,对於同调各词的排列,大致上也是以写作先後为序的。当时我还只是粗略地翻读一过,就已察觉到一些最明显的例证,如:凡是经范开编入稼轩词甲集中的各词,在广信书院的刊本中,大都编列在各调的最前面,而凡其作於闽宪或闽帅任上的诸词,则全无置列带湖所作同调诸词(此专指其词题中著有明确年代者)之前者。以後我更进一步细考这个版本的渊源,知其必出自曾任京西南路提刑的稼轩嗣子所编定

评分

很满意的一次购物,价格实惠,快递速达,下次还在京东买书

评分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比较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文学是属于人文学科的学科分类之一,与哲学、@、法律、政治并驾于社会建筑上层。它起源于人类的思维活动。最先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评分

《杜甫集校注》为上海古籍出版社&ldquo;古典文学丛书&rdquo;之一种。被誉为&ldquo;诗圣&rdquo;的杜甫,对中国文学史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早在宋代,就有千家注杜之说,历代流传至今的注本,约有一百余种,其中较为完整、影响较大的注本约有一二十种。二十世纪以来,随着新的有关唐代的资料的出现,对唐代官制、科举等专门史,以及唐代语言等学科研究的新成果的出现,对杜诗的研究也有了新的推进。本书即是在充分汲取前代和近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校理1400余首诗歌、30余篇文章,在校勘、编年、注释三个方面,都有独到的成果。

评分

这套书比中华书局的确实好些的,纸张比中华书局的好,繁体竖版,字迹清晰。

评分

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于嘉祐二年(1057年)进京应试。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这两人正锐意诗文革新,苏轼那清新洒脱的文风,一下子把他们震动了。策论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苏轼在文中写道:&ldquo;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rdquo;欧、梅二公既叹赏其文,却不知这几句话的出处。及苏轼谒谢,即以此问轼,苏轼答道:&ldquo;何必知道出处!&rdquo;欧阳修听后,不禁对苏轼的豪迈、敢于创新极为欣赏,而且预见了苏轼的将来:&ldquo;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评分

京东商城自营图书买了很多了,我们可以看很久了,这书的印刷不错,纸张也很好

评分

这套书比中华书局的确实好些的,纸张比中华书局的好,繁体竖版,字迹清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