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矫正在中国的实践探索:以山东省任城监狱的暴力犯矫正为例

循证矫正在中国的实践探索:以山东省任城监狱的暴力犯矫正为例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张苏军 著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23

图书介绍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ISBN:9787519702625
版次:1
商品编码:12026299
包装:平装
丛书名: 2012年度全国司法行政系统理论研究 规划重点项目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18
字数:475000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循证矫正(evidence-based corrections)是近些年在国际上得到普遍认可和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罪犯矫正方法。循证即遵循证据,循证矫正倡导在矫正时寻找zui佳证据、遵循科学依据对罪犯进行改造,循证矫正整合了心理学、犯罪学、社会学、神经科学等多种学科,经历了若干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整套比较成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在提高矫正效果、降低重新犯罪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传统矫正方法相比,循证矫正具有包括遵循zui佳证据以提高矫正活动的实效性、追求高效以降低矫正成本、重视罪犯的积极参与、架起矫正研究与矫正实践的桥梁等鲜明特点。本书即是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中国政法大学和山东省任城监狱组成的课题组共同开展的对成人暴力犯的循证矫正研究与实践所形成的研究成果,以期为我国监狱系统的循证矫正探索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以及暴力犯矫正的操作性指导手册。

目录

第一部分导论篇
第一章循证矫正的源起
第一节循证矫正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西方循证矫正的历史
第三节我国循证矫正的发展
第二章循证矫正的原则与方法
第一节循证矫正的首要原则——风险—需求—反应性模型
第二节实施循证矫正的其他重要原则
第三节中心八风险因子简介
第四节循证矫正的方法
第三章暴力犯循证矫正的理论支撑
第一节攻击与暴力的理论模型
第二节暴力犯罪的生理—心理—社会原因
第三节暴力犯矫正的理论与疗法
第四章成人暴力犯循证矫正的研究构架
第一节研究目标
第二节研究方法
第三节项目的创新点与难点
第二部分管理篇
第五章循证矫正体制的建设
第一节循证矫正的组织架构
第二节专业人员的遴选
第三节政府部门、科研院校(所)与基层监狱的协作
第六章循证矫正人员的培训
第一节循证矫正的理论培训
第二节循证矫正的实操培训
第七章循证矫正的过程管理
第一节矫正进度的管理
第二节个案建档与管理
第三节数据库建设与管理
第三部分实践篇
第八章成人暴力犯的分类与评估
第一节成人暴力犯的风险评估、分类及犯因性需求的确定
第二节成人暴力犯的神经心理特点
第九章成人暴力犯的团体矫正
第一节团体矫正方案设计的依据和构想
第二节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团体矫正
第三节辩证行为疗法为主的团体矫正
第四节儒家传统文化为主的团体矫正
第五节矫正项目的比较与整合
第十章成人暴力犯团体矫正效果的评估
第一节矫正效果评估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矫正效果评估的方法和内容
第三节矫正对象分组和测量工具使用情况
第四节矫正效果评估的结果
第五节后续追踪评估
第十一章成人暴力犯的个案管理
第一节个案的诊断与筛查
第二节个别咨询与矫正
第三节效果评估与管理
第四部分展望篇
第十二章项目的价值与局限
第一节项目的价值
第二节存在的局限
第十三章我国循证矫正的进展与问题
第一节我国循证矫正的进展
第二节我国循证矫正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第十四章我国循证矫正的未来之路
第一节犯罪类型的拓展
第二节评估工具的研发
第三节循证矫正项目的探索
第四节加强理论研究与信息交流
第五节证据数据库的设计与建设
第六节专业人员的培养
附录
附录1冲动性暴力犯CBT矫正团体《成长日志》
附录2精神病态暴力犯CBT矫正团体《成长日志》
附录3测量工具
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序言

前言
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在其代表作《规训与惩罚》中指出:自古以来,监狱都承载着两种“自然性质”,其一是“不言而喻”的、最明晰、最简单、最公平的刑罚;其二是监狱只有通过它的“矫正”或改造的效果才能证明其存在的必要性。“惩罚”与“矫正”,监狱的这两种角色使其似乎是所有刑罚中最直接和最文明的形式,让它扮演的社会功能坚实可靠。从19世纪初,刑事监禁就包括剥夺自由和对人改造的双重作用,这两种监狱功能所表征出来的惩罚与规训、严苛与温和、肉身与灵魂、严父与慈母之间的价值权衡,至今仍在进行。
在我国,监狱的两种功能都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彰显,尤其是在监狱刑罚执行的属性上,传统的监狱更是凸显得淋漓尽致。监狱是彻底而严厉的制度,采用剥夺自由的简单形式,对犯人施加从身体训练、劳动能力到日常生活、道德态度的“全面规训”,是能够最强有力地迫使邪恶者洗心革面的机制。而监狱的惩罚功能又暗合了中国集体主义取向的价值内核和报应性的文化基因,历史积淀的内隐基因自然成为我国监狱对罪犯进行惩教的心理基础,因而去个性化的“戒之以规”和严苛管理也使得中国监狱较西方监狱显得更有秩序,罪犯更懂规矩,这样的管理与规训对实现司法公正、维护社会正义做出了卓越贡献。
虽然法律规定监狱的刑罚执行是以抵罪和还债为主要宗旨,但伴随着监狱改革的运动,矫正人成为监禁刑罚的另一个主要目标,教育改造直接形成刑事监禁的制度框架的一部分,如巴特勒斯(Bartollas,1987)认为,矫正是一种对付违法者的方法,它与人们最先采用的报复性惩罚手段(尤其是残酷的肉刑)和之后出现的监禁刑罚都有所不同,到近代人们发现矫正的意义优于单纯的惩罚,能够帮助违法者改恶从善,成为对社会有益的“有用之材”。
199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规定中国监狱工作的目的是“正确执行刑罚,惩罚和改造罪犯,预防和减少犯罪”,其中第五章“对罪犯的教育改造”中的有关规定表明,对罪犯的教育改造内容包括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并将心理矫治作为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经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2015年召开的全国监狱工作会议主张现代化的中国监狱要坚持“惩罚和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强调科学准确把握罪犯改造工作规律,有效提升罪犯改造质量。其中特别倡导创新教育改造的方式方法,实行分类教育、因人施教,加强心理矫治,加大罪犯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的力度,不断提高教育改造的针对性。
强调现代监狱的矫正功能,这不仅是一种观念的转变和制度的设置,更是一种技术与方法的应用和创新。制度的安排需要技术予以支撑,没有技术支撑的制度就缺乏可操作性。当我们在谈及矫正观念的时候,说话有分量的是哲学家和法学家;当我们在制定教育矫正制度时,更多的是刑法学家在说话;而当我们在讨论矫正技术的时候,我们就要进入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犯罪学、统计学等非法学领域,在矫正实践中需要借鉴和整合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强化矫正技术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升教育矫正的质量和效果。
循证矫正(evidence-based corrections)是近些年在国际上得到普遍认可和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罪犯矫正方法。循证即遵循证据,循证矫正倡导在矫正时寻找最佳证据、遵循科学依据对罪犯进行改造,循证矫正整合了心理学、犯罪学、社会学、神经科学等多种学科,经历了若干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整套比较成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在提高矫正效果、降低重新犯罪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传统矫正方法相比,循证矫正具有包括遵循最佳证据以提高矫正活动的实效性、追求高效以降低矫正成本、重视罪犯的积极参与、架起矫正研究与矫正实践的桥梁等鲜明特点。
2012年初,为推进我国罪犯矫正理论创新,提升罪犯矫正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水平,推动罪犯矫正工作方式方法创新,有效提高我国罪犯教育改造质量,在张苏军副部长的指示下,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确立了《循证矫正研究与实践》科研项目,开始积极探索循证矫正这一先进矫正理念与方法在我国罪犯矫正实践中的应用。依据循证矫正的特点,项目确立了由三个阶段组成的三年研究规划。其中第一阶段(第一年)主要以引入知识,骨干培训为主;第二阶段(第二年)指导试点,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循证矫正规范;第三阶段(第三年)力争形成初步规范并适当扩大试点,检验和调整规范并开展推广工作评估,做好循证矫正推广的准备工作。2013年该项目被列为部级重大科研项目,由张苏军副部长牵头,预防犯罪研究所负责实施。为了科学平稳地推进循证矫正研究与实践工作,司法部2013年选择了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陕西省、四川省及司法部燕城监狱作为循证矫正的试点省份和试点单位,开展循证矫正试点工作。相关实务部门、科研单位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这些年在评估工具的引进与开发、矫正项目的设计与实施等方面都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在这些循证矫正实践的研究中,由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中国政法大学和山东省任城监狱组成的课题组共同开展了对成人暴力犯的循证矫正研究与实践,以期为我国监狱系统的循证矫正探索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以及暴力犯矫正的操作性指导手册。
暴力犯罪通常是指使用暴力、暴力胁迫或其他具有暴力性质的手段侵害他人生命健康和财产的犯罪行为。在犯罪学的统计中,暴力犯罪通常仅包括杀人、伤害、抢劫、强奸四种,在少数情况下还可能包括绑架、纵火、爆炸、劫机等类型。就总体的犯罪类型而言,暴力犯罪的比例和数量并不多,约占全部犯罪的10%,但其再犯率很高,造成的社会危害也最为严重,是犯罪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因此成为犯罪学、犯罪心理学等学科关注的重点,而暴力犯也成为循证矫正重点聚焦和研究的犯罪类型。
课题组经过三年多的实践探索,获取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与经验,这些研究成果给今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研究的价值主要有:
1.形成了一套以RNR原则为指导、严格遵循RCT设计、以CBT为核心的暴力犯循证矫正体系。这套体系一方面验证了国外暴力犯循证矫正成熟的做法,另一方面在评估工具开发、矫正方案设计、矫正项目探索、循证矫正体制创新等方面也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这些工作和经验可以提供给其他单位借鉴学习。
2.整合了一套证据多元的成人暴力犯循证矫正动态评估工具。这套工具包括自评量表、他评量表、结构式访谈、行为学评估、神经心理学证据等内容,均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并且适合我国监狱的实际情况、可以作为测量成人暴力静态和动态风险因子的工具,也为成人暴力犯的分类、预测、矫正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 尝试开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循证矫正项目。项目除了遵循并验证对罪犯矫正行之有效的认知行为疗法以外,还结合任城监狱教育改造的特色,即通过传统文化来提升服刑人员道德素养,并按照循证矫正的原则,探索了一项以儒家文化来提升暴力犯道德素养的矫正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 项目组成员在循证矫正实践中取得了多方面的进步。主要体现在监狱的管理者在罪犯改造的理念上有了全新的认识,管理方法上接受了循证管理的思路;参与矫正项目实施的矫正人员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在循证矫正的理论修养、RCT实验设计、矫正方案制定、团体矫正技巧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参与循证矫正实践的一线民警其成就感得以提高,体会到以循证矫正的理念和方法来管理罪犯所带来的效率提升。
5. 矫正对象在矫正方案实施后发生了许多积极的改变。矫正方案的效果评估显示,两组暴力犯经三个半月的团体矫正后,他们在改造意愿、对犯罪的态度、情绪管理、问题解决、人际关系等方面都有了正向的改变,尤其是冲动性暴力犯的矫正效果很好,这在定量分析、主观报告、座谈会的反馈、民警的观察等方面都得以证明。
项目的创新点主要有:
1. 理论创新,试图建构共性和特性相结合的成人暴力犯循证矫正体系。在共性上遵循或借鉴国内外普遍认可的矫正项目和评估工具,在特性上尝试探索符合中国监狱实际情况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矫正项目。所建构的暴力犯循证矫正体系可以为形成我国循证矫正理论提供支持,为犯罪心理学、犯罪学等学科建设提供实证研究依据,为限制减刑、减刑假释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提供政策咨询建议。
2. 实践创新,尝试形成政府政策导向、科研部门主持、基层单位积极参与的循证矫正实践模式,实现体制创新。把有责之士、有识之士及有志之士有机结合在一起,既有顶层设计,又能深入实际,响应政府倡导理论研究向实践转化的“智库”策略,研究成果可以服务于司法改革与司法文明建设,且直接服务于实践部门,为节省社会资源和矫正成本、减轻监狱民警的工作负担和压力、提高矫正效果,并最终为降低再犯率、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3. 方法创新,拟采用生物—心理—社会的多元分析取向及问卷、行为学和神经心理等多种研究层面,并把横向研究与纵贯研究,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结合起来,对成人暴力犯进行全面细致、系统深入的考量,力图更客观、更全面地反映成人暴力犯的生理心理特征,以寻求并确认最高级别的循证矫正证据。
斯蒂芬·平克在其鸿篇巨制《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有理有据论证了人类的暴力呈现稳步减少的趋势,以及我们该如何使这样的趋势继续下去。然而,世界并不太平,近年来暴力犯罪和恐怖主义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为常见,因此,理解和认识暴力犯罪,并且在司法实践中依据科学的证据进行预防与矫正,就能沿着这条路走向安全与和平。
而循证矫正在中国的实践探索,必须有政策的导向和顶层的设计、造梦的胆识和执著的热情,以期在科学化、本土化、实务化的基础上,将循证矫正这个舶来品成功转型,使其对接我国监狱矫正的需求和地气,让这个新生事物在这片厚重的土地上生长发芽、开花结果。
本书编委会
2016年8月
循证矫正在中国的实践探索:以山东省任城监狱的暴力犯矫正为例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循证矫正在中国的实践探索:以山东省任城监狱的暴力犯矫正为例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循证矫正在中国的实践探索:以山东省任城监狱的暴力犯矫正为例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循证矫正在中国的实践探索:以山东省任城监狱的暴力犯矫正为例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循证矫正在中国的实践探索:以山东省任城监狱的暴力犯矫正为例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