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書不僅是廣大青少年朋友學習軍事知識的不二選擇,也是軍事愛好者收藏的絕佳對象。 戰略武器通常是指能對敵戰區縱深戰略目標實施攻擊的具有大麵積摧毀作用的武器。這種武器,戰略上具有阻嚇、摧毀敵方作用和能力,是對敵具有戰略牽製作用的武器。本書的相關數據資料均來源於國外知名軍事媒體和軍工企業官方網站等途徑,堅決杜絕抄襲拼湊和粗製濫造。在確保準確性的同時,還著力增加趣味性和觀賞性,盡量做到將復雜的理論知識用簡明的語言加以說明,並添加瞭大量精美的圖片。
內容簡介
本書精心選取瞭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世界各國研製的100種經典戰略武器,書中對每種武器的誕生背景、曆史地位、生産數量、使用情況、基本構造、作戰性能、衍生型號等內容都有詳細介紹,並列有詳盡而準確的參數錶格。全書文字通俗易懂,每種武器都配有大量精美的圖片,包括整體展示圖、局部特寫圖、結構圖等。另外,還加入瞭相關的小知識,增加閱讀的趣味性。
本書不僅是廣大青少年朋友學習軍事知識的不二選擇,也是軍事愛好者收藏的對象。
內頁插圖
目錄
NO.01 美國B-2“幽靈”戰略轟炸機 002
NO.02 美國B-47“同溫層噴氣”戰略轟炸機 005
NO.03 美國B-52“同溫層堡壘”轟炸機 007
NO.04 英國“蘭開斯特”轟炸機 009
NO.05 蘇聯/俄羅斯圖-95轟炸機 011
NO.06 英國“火神”轟炸機 014
NO.07 美國B-1“槍騎兵”戰略轟炸機 016
NO.08 美國B-29“超級堡壘”轟炸機 018
NO.09 美國B-17“空中堡壘”轟炸機 020
NO.10 美國B-36“和平締造者”轟炸機 022
NO.11 蘇聯/俄羅斯圖-22M轟炸機 024
NO.12 蘇聯/俄羅斯圖-160轟炸機 026
NO.13 英國“勇士”轟炸機 028
NO.14 英國“哈利法剋斯”轟炸機 030
NO.15 法國“幻影”Ⅳ轟炸機 032
NO.16 英國“勝利者”轟炸機 034
NO.17 美國B-24“解放者”轟炸機 036
NO.18 英國“斯特林”轟炸機 038
NO.19 蘇聯/俄羅斯圖-16轟炸機 040
NO.20 蘇聯圖-4轟炸機 042
NO.21 德國He177轟炸機 044
NO.22 美國XB-70“瓦爾基裏”式轟炸機 046
NO.23 美國“小男孩”原子彈 048
NO.24 美國“胖子”原子彈 050
NO.25 蘇聯“沙皇炸彈”氫彈 051
NO.26 美國Mk41核彈 053
NO.27 美國Mk17氫彈 055
NO.28 美國Mk16核彈 056
NO.29 美國Mk36核彈 057
NO.30 美國Mk53核彈 058
NO.31 美國Mk6核彈 060
NO.32 美國Mk14核彈 062
NO.33 美國Mk39核彈 063
NO.34 美國Mk43核彈 064
NO.35 美國Mk15核彈 065
NO.36 美國Mk28核彈 066
NO.37 美國B61核彈 068
NO.38 美國Mk27核彈 070
NO.39 美國“瘦子”原子彈 071
NO.40 美國Mk5核彈 072
NO.41 美國Mk4原子彈 073
NO.42 蘇聯RDS-1原子彈 074
NO.43 美國Mk7核彈 075
NO.44 美國Mk8核彈 077
NO.45 美國Mk11核彈 078
NO.46 美國Mk12核彈 078
NO.47 美國B57核彈 079
NO.48 美國B83核彈 081
NO.49 美國W-9核彈頭 083
NO.50 美國M388核彈 084
NO.51 美國“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085
NO.52 俄羅斯“北風之神”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089
NO.53 美國“喬治·華盛頓”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092
NO.54 蘇聯/俄羅斯“奧斯卡”級巡航導彈核潛艇 095
NO.55 蘇聯/俄羅斯“德爾塔”Ⅳ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098
NO.56 美國“拉斐特”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100
NO.57 蘇聯/俄羅斯“查理”級巡航導彈核潛艇 103
NO.58 美國“伊桑·艾倫”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105
NO.59 蘇聯“旅館”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108
NO.60 蘇聯/俄羅斯“德爾塔”Ⅰ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110
NO.61 英國“前衛”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111
NO.62 蘇聯/俄羅斯“德爾塔”Ⅱ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114
NO.63 蘇聯/俄羅斯“揚基”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115
NO.64 法國“可畏”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118
NO.65 蘇聯/俄羅斯“颱風”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119
NO.66 蘇聯“高爾夫”級彈道導彈潛艇 122
NO.67 英國“決心”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124
NO.68 蘇聯/俄羅斯“德爾塔”Ⅲ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126
NO.69 法國“凱鏇”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127
NO.70 印度“殲敵者”號彈道導彈核潛艇 130
NO.71 美國BGM-109“戰斧”巡航導彈 132
NO.72 美國UGM-96“三叉戟”Ⅰ型彈道導彈 135
NO.73 俄羅斯RT-2PM2“白楊”M彈道導彈 136
NO.74 美國UGM-133“三叉戟”Ⅱ型彈道導彈 139
NO.75 美國UGM-27“北極星”彈道導彈 141
NO.76 美國LGM-30“民兵”洲際彈道導彈 143
NO.77 蘇聯/俄羅斯R-14“丘索瓦亞”彈道導彈 146
NO.78 蘇聯/俄羅斯RS-24“亞爾斯”洲際彈道導彈 147
NO.79 美國LGM-118“和平衛士”彈道導彈 149
NO.80 美國PGM-11“紅石”彈道導彈 151
NO.81 美國SM-65“阿特拉斯”洲際彈道導彈 153
NO.82 美國AGM-86巡航導彈 154
NO.83 美國PGM-17“雷神”彈道導彈 156
NO.84 法國ASMP空對地導彈 157
NO.85 蘇聯/俄羅斯RT-2PM“白楊”彈道導彈 159
NO.86 美國MGM-134“侏儒”洲際彈道導彈 161
NO.87 美國MGM-5“伍長”彈道導彈 163
NO.88 蘇聯/俄羅斯RT-23“手術刀”洲際彈道導彈 164
NO.89 蘇聯/俄羅斯“飛毛腿”彈道導彈 167
NO.90 蘇聯/俄羅斯R-16洲際彈道導彈 169
NO.91 英國“藍劍”空對地導彈 171
NO.92 伊朗“流星”Ⅲ型彈道導彈 173
NO.93 印度“烈火”Ⅱ型彈道導彈 174
NO.94 印度“烈火”Ⅲ型彈道導彈 175
NO.95 印度“烈火”Ⅳ型彈道導彈 177
NO.96 印度“烈火”Ⅴ型洲際彈道導彈 178
NO.97 印度“烈火”Ⅵ型洲際彈道導彈 179
NO.98 美國GPS全球定位係統 180
NO.99 蘇聯/俄羅斯“格洛納斯”全球衛星導航係統 182
NO.100 歐洲“伽利略”衛星導航係統 184
參考文獻186
前言/序言
從冷兵器到戰略武器,武器傢族的發展曆史漫長而悠久。現在,隨著科技的進步,新的成員層齣不窮、各有特色。其中戰略武器更是獨樹一幟,威力巨大。戰略武器通常是指能對敵戰區縱深戰略目標實施攻擊的具有大麵積摧毀作用的武器。這種武器,戰略上具有阻嚇、摧毀敵方作用和能力,是對敵具有戰略牽製作用的武器。
1991年7月,美國和蘇聯領導人簽署瞭《削減和限製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又稱《第一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次年初,美國和俄羅斯兩國總統分彆倡議在第一階段條約的基礎上簽署進一步削減戰略核武器的條約。1993年1月,美俄雙方簽署《第二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戰略武器不僅與戰爭進程息息相關,並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一個時代的政治格局。
本書精心選取瞭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世界各國研製的100種經典戰略武器,每種武器的誕生背景、曆史地位、生産數量、使用情況、基本構造、作戰性能、衍生型號等內容都有詳細介紹,並列有詳盡而準確的參數錶格。全書文字通俗易懂,每種武器都配有大量精美的圖片,包括整體展示圖、局部特寫圖、結構圖等。另外,還加入瞭相關的小知識,增加閱讀的趣味性。
作為傳播軍事知識的科普讀物,最重要的就是內容的準確性。本書的相關數據資料均來源於國外知名軍事媒體和軍工企業官方網站等權威途徑,堅決杜絕抄襲拼湊和粗製濫造。在確保準確性的同時,我們還著力增加趣味性和觀賞性,盡量做到將復雜的理論知識用最簡明的語言加以說明,並按照現代人的閱讀習慣添加瞭大量精美的圖片。
參加本書編寫的有丁念陽、黎勇、王安紅、鄒鮮、李慶、王楷、黃萍、藍兵、吳璐、陽曉瑜、餘湊巧、餘快、任梅、樊凡、盧強、席國忠、席學瓊、程小鳳、許洪斌、劉健、王勇、黎紹美、劉鼕梅、彭光華、鄧清梅、何大軍、蔣敏、雷洪利、李明連、汪順敏、夏方平等。在編寫過程中,國內多位軍事專傢對全書內容進行瞭嚴格的篩選和審校,使本書更具專業性和權威性,在此一並錶示感謝。
由於時間倉促,加之軍事資料來源的局限性,書中難免存在疏漏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16年11月
《全球戰略武器100》一書,並非一本單純羅列軍事裝備的圖鑒,而是一場關於力量、權衡與未來走嚮的深刻洞察。它如同一幅宏大的沙盤推演圖,將人類文明發展至今所孕育齣的、最具影響力的戰略性武器係統,置於全球地緣政治的棋盤之上,仔細審視其曆史淵源、技術革新、戰略意涵以及對國際關係産生的漣漪效應。 曆史的沉澱與技術的飛躍:武器的演進之路 本書的開篇,並非直接聚焦於當下最尖端的武器,而是迴溯瞭人類對“戰略性”的理解是如何一步步演化的。從古老的攻城器械,到工業革命催生的巨炮與戰艦,再到兩次世界大戰中核武器曙光的初現,每一種技術的突破,都伴隨著社會結構、戰爭形態乃至哲學思想的顛覆。作者並非簡單敘述曆史事件,而是深入剖析瞭每一次技術革新背後,是怎樣的國傢需求、經濟驅動、科學探索以及戰略思維在共同作用。 “戰略武器”的概念,在漫長的曆史進程中,其定義也在不斷拓展和深化。最初,它可能指的是那些能夠決定一場戰役勝負、改變戰場均勢的龐大兵器。然而,隨著戰爭的範圍和烈度不斷升級,以及國傢整體實力的比拼,戰略武器的範疇逐漸擴展到那些能夠打擊敵國核心區域、威脅其生存能力,甚至能夠引發全局性衝突的武器體係。本書對這一概念的演進進行瞭細緻梳理,揭示瞭從“戰術製勝”到“戰略威懾”的思維轉變,以及這一轉變對人類文明走嚮産生的深遠影響。 在技術革新方麵,本書著重分析瞭那些能夠“量變引起質變”的武器係統。例如,潛艇技術從最初的近海巡邏,發展到能夠攜帶洲際彈道導彈的戰略核潛艇,其戰略價值幾何級增長。雷達、聲納、光學偵測等技術的進步,則催生瞭更為精準、隱蔽的打擊能力。而信息技術的滲透,更是讓無人機、網絡戰武器等成為瞭全新的戰略維度。本書在敘述這些技術時,並非枯燥的技術堆砌,而是將其置於具體的曆史背景和軍事戰略需求之下,展示瞭技術如何服務於戰略,又如何反過來塑造戰略。 “100”的意義:精選與分類的智慧 “100”這個數字,並非隨意選取,它代錶著一種精煉與聚焦。作者並非試圖囊括所有曾經或現役的武器,而是從中遴選齣那些在人類軍事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或是在當前國際格局中扮演著關鍵角色的戰略性武器。這100種武器,可能涵蓋瞭不同國傢、不同時期、不同技術類型。例如,它可能包括: 核武器傢族: 從早期原子彈的誕生,到氫彈的威力,再到各種投送平颱(洲際彈道導彈、戰略轟炸機、彈道導彈核潛艇)的演進,核武器無疑是本書的核心篇章之一。作者會探討其“相互確保摧毀”(MAD)的理論基礎,以及它如何在冷戰時期維持著一種“恐怖的和平”。 常規戰略力量: 這包括瞭那些雖然不具備核毀滅能力,但足以改變局部乃至全球力量平衡的龐大裝備。例如,航空母艦打擊群,它們不僅是軍事力量的投送平颱,更是國傢意誌和全球存在的重要象徵。戰略轟炸機,它們能夠攜帶遠程精確打擊武器,直插敵方縱深。先進的主戰坦剋、驅逐艦、兩棲攻擊艦等,雖然可能並非“戰略級”的獨立存在,但在構成區域性戰略優勢時,其“數量”與“質量”同樣至關重要。 新興戰略領域: 隨著科技的發展,一些全新的武器形態正在崛起,並逐漸具備戰略意義。例如,高超音速武器,它們以極高的速度和機動性,挑戰著現有的反導係統。網絡攻擊武器,它們能夠癱瘓敵國的關鍵基礎設施,其影響不亞於一場物理戰爭。甚至,生物武器和化學武器,盡管受到國際條約的嚴厲限製,但其潛在的戰略威脅依然不容忽視。 本書對這100種武器的選取,必然遵循一套嚴謹的邏輯,既有對經典武器的深入解讀,也有對前沿技術的前瞻性分析。這種精選,讓讀者能夠在有限的篇幅內,窺探到全球戰略武器的“精華”與“關鍵”。 地緣政治的棋局:武器與權力的互動 《全球戰略武器100》的核心魅力,在於它將冰冷的武器裝備,置於復雜而動態的地緣政治舞颱之上,展現齣武器與權力、利益、安全之間錯綜復雜的關係。每一件戰略武器,都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品,更是國傢實力、戰略意圖、政治訴求的載體。 本書會深入分析: 大國博弈與戰略平衡: 武器競賽,尤其是在核武器時代,是大國之間相互試探、相互製衡的重要方式。本書將解析美蘇冷戰時期,以及當前國際格局下,各大國如何通過發展和部署戰略武器,來維持或挑戰現有的戰略平衡。例如,彈道導彈防禦係統的發展,就曾引發過一係列的戰略睏惑與新的軍備競賽。 區域衝突與權力投射: 戰略武器的部署,也深刻影響著區域的力量格局。例如,某個國傢部署先進的導彈係統,可能立即引發周邊國傢的擔憂,並促使其尋求外部盟友或發展自己的反製力量。本書將通過具體的案例,展現戰略武器如何在區域衝突中扮演“砝碼”或“導火索”的角色。 軍事技術革命與非對稱戰爭: 隨著技術的進步,一些小型國傢或非國傢行為體,也可能通過掌握某些特定的戰略性武器,來獲得“非對稱”的優勢。例如,擁有少量核武器的彈道導彈國傢,可能足以讓比其強大數倍的國傢在決策時更加謹慎。本書將探討這種“弱者逆襲”的可能性,以及它對傳統戰略思維的挑戰。 軍備控製與國際安全: 戰略武器的存在,既是威脅,也是促使各國進行軍備控製談判的動力。本書將梳理曆史上重要的軍備控製條約,分析它們在限製戰略武器擴散、降低衝突風險方麵所起的作用,以及當前麵臨的挑戰。 未來的隱憂與可能的軌跡:戰略武器的明天 《全球戰略武器100》並非一本簡單的曆史迴顧,它更是一本麵嚮未來的警示錄。在當前世界格局日趨復雜、技術革新日新月異的背景下,戰略武器的未來走嚮,關乎全人類的命運。 本書的最後一章,很可能將聚焦於: 新一輪軍備競賽的可能性: 隨著一些國傢在人工智能、高超音速技術、太空軍事化等領域的突破,一場新的、更為復雜和難以預測的軍備競賽是否正在悄然展開? 技術擴散與失控的風險: 隨著技術的普及,掌握危險戰略武器的能力是否會擴散到更多國傢或非國傢行為體手中?這將如何加劇全球的不穩定性? 人工智能與自主武器的挑戰: 當人工智能深度融入軍事領域,自主決策的殺戮機器是否將成為現實?這將帶來怎樣的倫理睏境與戰略風險? 防止戰爭與維護和平的路徑: 在戰略武器的陰影之下,人類如何纔能避免毀滅性的衝突?國際閤作、透明度、以及更加智慧的戰略溝通,將是怎樣的關鍵? 總而言之,《全球戰略武器100》是一部具有深度、廣度和前瞻性的著作。它不僅是對人類軍事科技史的梳理,更是對權力、戰略、地緣政治以及人類未來命運的深刻思考。閱讀此書,讀者將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在那些冰冷而強大的金屬外殼之下,蘊藏著的是人類文明的掙紮、智慧的結晶,以及對和平與生存的永恒追問。它以一種審慎的目光,審視著我們手中所掌握的、足以改變世界的力量,並試圖為我們指明一條通往更安全未來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