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內容簡介
《美國高考核心3000詞》收錄1100個托福預備詞及3000個SAT/ACT核心考詞。書中的單詞分為四個級彆:預熱級、基本級、提高級、全能級。從釋義、例句、近/反義詞、形近詞、常考用法等多角度全麵講解單詞考點。
配套練習冊打破傳統的英譯中機械翻譯的詞匯測試模式,在檢測詞匯記憶效果的同時,鍛煉上下文推理能力和靈活掌握一詞多義的能力,幫助考生真正將所背單詞轉化為分數。
提供單詞錄音,地道美式發音,掃描書中二維碼或登錄封麵提供的鏈接即可免費試聽或下載音頻。
隨書附贈21節美國高考核心詞匯綫上課,按照書中卡片上的提示即可免費收看課程視頻。
作者簡介
熊正煜,上海新東方北美研發中心主管;教授SAT/ACT語法/閱讀、托福全科;堅持手工挑詞分級,與團隊開發瞭新東方9級詞匯體係,前6級已齣版《托福詞匯一本通》。
姚瑩,上海新東方國外部産品研發中心經理,CCTV全國英語演講比賽一等奬/語音奬,國際辯論協會-北京外國語大學全國英語辯論賽辯手,外研社辯論賽評委,國際辯論協會認證培訓師。
徐靜,新東方集團國外推廣管理中心SAT-ACT項目高級主管,應用語言學碩士,中國首批ACT官方認證培訓師,普林斯頓ETS總部訪問學者,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優秀教師,北京新東方優秀教師。
內頁插圖
目錄
Level 1 預熱級 1
Word List 1 3
Word List 2 11
Word List 3 19
Word List 4 26
Word List 5 34
Word List 6 41
Word List 7 48
Word List 8 55
Word List 9 62
Word List 10 70
Word List 11 77
Level 2 基本級 83
Word List 1 85
Word List 2 94
Word List 3 103
Word List 4 111
Word List 5 119
Word List 6 127
Word List 7 134
Word List 8 142
Word List 9 149
Word List 10 157
Level 3 提高級 169
Word List 1 171
Word List 2 182
Word List 3 191
Word List 4 199
Word List 5 207
Word List 6 214
Word List 7 221
Word List 8 228
Word List 9 235
Word List 10 242
Level 4 全能級 251
Word List 1 253
Word List 2 262
Word List 3 271
Word List 4 279
Word List 5 287
Word List 6 294
Word List 7 301
Word List 8 308
Word List 9 315
Word List 10 321
前言/序言
《美國高考核心3000詞》是一本非常適閤中國SAT/ACT考生、非常有助於提分、非常具有人情味的單詞書。我們為何敢於這樣說呢?
原因有七,我們一項項來說。
1. 選詞
書中收錄的所有單詞都源自SAT/ACT實考題目或官方指定題源,無一例外。此外,我們拒絕使用電腦程序簡單粗暴地處理單詞,而是由編委會的老師們根據授課經驗與考試規律進行純人力甄選,耗時兩年,每個單詞都經過瞭老師的精心挑選。
2. 分級
目前,市麵上有不少美國機構齣版的SAT/ACT詞匯書,但它們針對的是以英語為母語的高中生,而中國考生無論是詞匯量還是詞匯認知習慣都與美國學生有很大不同。因此,我們專門組織瞭教師編委會,兼顧詞匯的難度與重要性,用純人力分級的“笨辦法”把單詞分成瞭四個級彆(預熱級、基本級、提高級、全能級)。無論是托福85分的美國高考初學者,還是SAT/ACT接近滿分的“學霸”,都可以從本書中找到適閤自己的詞匯級彆。
3. 排序
在詞匯排序方麵,我們兼顧經驗與詞頻。在每個等級中,將詞匯根據劍橋大學權威詞頻GSL (General Service List)進行排序——詞頻越高,排序越靠前。確保考生背到的單詞盡可能能馬上使用,從而促進記憶,增加信心。
4. 講解
在詞條內容講解方麵,本書秉著“從考試中來,到考試中去”的原則,時時考慮閱讀的考試要求,希望能夠為考生提供一本提高閱讀實力的詞匯書。因此,對於釋義和例句的選擇,本書從考生在實際閱讀過程中有可能遇到的詞匯問題齣發,逐一突破閱讀過程中的四大難題。 難題一:詞形變化。有些考生背瞭evoke卻無法在句中識彆evocative這個單詞,因此我們在詞條內容中增加瞭[形]——體現詞形變化,幫助考生熟悉詞匯的派生形式。
難題二:同義替換。《SAT考試官方指南》和《ACT考試官方指南》中考查瞭important=momentous的同義替換,因此我們在詞條內容中增加瞭[近]——用同/近義詞來提高考生對同義替換的敏感度。
難題三:詞義掌握不全。例如embrace一詞,很多考生隻機械記憶瞭“hug”這一釋義,但考試卻往往考查其抽象含義:“readily adopted欣然接受”,因此我們針對每個單詞盡可能列全各種考法。 難題四:語境推理能力差。基於這一點,我們在選取例句的時候著重於精挑細選邏輯性更強的句子,例如:It was hard to return to mundane matters after such excitement. 此處after體現前後相反的邏輯,因此after前麵就應該是excitement的反義詞,即mundane,含義為“lacking interest or excitement”。
5. 練習
在配套練習的編寫過程中,打破傳統的英譯中機械翻譯的詞匯測試模式,讓考生在填寫完中文釋義後,將詞匯變成適當形式並填入具有上下文語境和邏輯完整的句子中去,在檢測詞匯記憶效果的同時,鍛煉上下文推理能力和靈活掌握一詞多義的能力,真正將所背單詞轉化為分數。
6. 視頻
我們隨書推齣錄播課程視頻,由資深詞匯老師從每個List中精挑細選40~60個常考單詞進行講解,幫助考生在記憶的同時瞭解單詞的使用場景和考查要點。在視頻中,除瞭傳統意義上的中英文釋義,還為大部分單詞提供瞭圖片、詞根詞綴、閱讀例句,從多角度展示每一個單詞。平均每節課短短的30分鍾講解視頻的背後,凝聚瞭多位老師長達10小時以上的付齣。
7. 驗收
《美國高考核心3000詞》不僅是編委會全體教師的心血,更是新東方集團努力的成果。2016年末,來自全國35所新東方學校的教師在上海召開瞭針對本書及配套錄播課程的研討會,為提升本書的品質又進行瞭一番精心打磨。
綜上所述,本書編寫曆時之長、參與人數之廣、投入精力之深足以讓我們驕傲地將《美國高考核心3000詞》稱作一本非常適閤中國SAT/ACT考生、非常有助於提分、非常具有人情味的單詞書。
深入解析美國大學先修課程(AP)體係與備考策略 書名:跨越鴻溝:AP課程全景解析與高效備考指南(2024版) 目標讀者: 計劃申請美國頂尖大學的高中生及其傢長。 希望通過AP考試提前獲得大學學分或鞏固學科基礎的學生。 緻力於提升學術競爭力、尋求全麵大學申請規劃指導的教育工作者。 內容概述: 本書旨在提供一個全麵、深入且實用的AP(Advanced Placement,美國大學先修課程)體係指南。它不僅僅是一本考試技巧手冊,更是一份係統的學術規劃藍圖,幫助學生從零開始理解AP的價值、選擇最適閤自己的課程,並製定齣高效的備考策略,最終實現在美國本科申請中的戰略優勢。 --- 第一部分:理解AP的戰略價值與發展脈絡 第一章:AP體係的誕生、演變與核心定位 本章追溯AP課程的曆史淵源,闡述其如何從一項基礎的大學先修項目,發展成為全球高中生學術實力的重要認證標準。重點解析College Board(大學理事會)的組織架構及其在AP項目中的權威地位。 AP在全球高等教育中的獨特地位: 探討AP成績如何影響大學錄取決策,以及它在評估學生“大學準備度”(College Readiness)方麵的關鍵作用。 AP學分轉換機製的復雜性: 詳細介紹不同院校(公立、私立、文理學院)對AP成績的學分授予標準和政策差異。提供一個跨越排名的學分兌換率參考矩陣。 AP與IB、A-Level的差異化比較: 從課程深度、考試頻率、證書結構等角度,清晰對比三大主流國際課程體係,幫助學生做齣最符閤自身升學目標的決策。 第二章:學科矩陣的全麵掃描與選擇策略 AP課程覆蓋人文社科、科學技術、藝術等九大領域,共計38門考試。本章引導學生如何科學地篩選齣最能展現個人特長和匹配未來專業方嚮的課程組閤。 核心領域的深度剖析: 詳細介紹微積分(AB/BC)、統計學、物理(C力學/電磁學)、化學、生物等“硬核”理工科課程的知識深度,明確其對大學初級課程的銜接程度。 人文社科的思維訓練: 深入解析美國曆史、世界曆史、歐洲曆史、政府與政治、經濟學(宏觀/微觀)中的核心考察點,強調批判性思維和論證構建能力。 語言與藝術的跨文化視野: 探討AP英語語言與寫作、文學與寫作,以及藝術史、工作室藝術等課程對學生軟技能的提升。 個性化選課模型構建: 提齣“興趣驅動、能力匹配、目標導嚮”的三步選課法,並提供針對不同專業(STEM、人文學科、商科)的“黃金AP組閤”推薦方案。 --- 第二部分:高效備考的“三段式”精進法 本書的核心部分,聚焦於將龐雜的AP知識體係拆解為可執行的備考步驟。 第三章:基礎夯實——教材閱讀與概念內化(Phase 1) 成功的AP備考始於對基礎知識的紮實掌握,而非盲目刷題。本章強調對College Board官方推薦教材的深度閱讀與理解。 自學框架的搭建: 教授如何利用AP課程大綱(Course and Exam Description, CED)反嚮構建學習路徑,確保知識點無遺漏。 主動閱讀技巧: 針對AP教材(如Campbell Biology, Barrons AP US History等)的特點,指導學生如何高效提取關鍵定義、識彆因果關係、建立知識網絡圖。 概念辨析與區分: 許多高分失誤源於對相似概念的混淆。本章提供關鍵概念對比錶格,如“熱力學第一定律與第二定律”、“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在不同曆史階段的體現”等,強化區分記憶。 第四章:技能磨礪——應用與分析的深度訓練(Phase 2) AP考試的特點在於考察知識的遷移和應用能力,尤其體現在自由問答題(Free Response Questions, FRQ)和論文寫作中。 AP答題語言的精準化: 剖析曆年真題中高分答案的“句式結構”和“專業術語使用”,指導學生如何用最符閤大學標準的語言進行錶達。 跨學科信息整閤(CIE): 針對需要整閤圖錶、數據、文獻的復雜FRQ,提供係統的分析流程圖,例如在統計學中如何解讀P值,在曆史中如何運用證據支持論點。 寫作模塊的結構化突破: 分彆拆解AP英語、曆史、政府類考試中的分析性寫作(Argumentative Essay)和信息迴應寫作(Document-Based Question, DBQ)的五段式/六段式標準模闆與靈活變通策略。 第五章:模擬衝刺——考前優化與心理調適(Phase 3) 最後階段的訓練旨在熟悉考試節奏、識彆薄弱環節,並培養強大的臨場應變能力。 官方樣題與真題的“精微”分析: 不僅僅是做對題目,更要研究官方評分標準(Rubric)是如何給分的,理解“踩點得分”的技巧。 時間分配的動態調整: 針對不同科目的考試時長特點(例如,AP微積分的MCQ與FRQ時間配比),訓練學生在壓力下的精確計時能力。 考場心理建設與應對策略: 提供應對考試焦慮的方法,以及在遇到難題或突發狀況(如設備故障、時間緊張)時的緊急處理預案。 --- 第三部分:AP成績的延伸效應與大學申請整閤 第六章:從AP成績到大學學分的無縫對接 本章聚焦於如何最大化AP成績的實際效益,避免學分浪費。 跨校對比數據庫: 收錄美國排名前100大學對熱門AP科目(如Calc BC, Physics C, US History)的最低通過分數要求,提供一目瞭然的參考。 AP成績在轉專業和雙學位中的應用: 探討AP課程如何幫助學生提前滿足某些專業的基礎課要求,或在申請第二專業時作為先修基礎。 避免“過度AP”的陷阱: 分析學生在修讀過多AP課程後可能齣現的精力分散問題,以及如何平衡AP、榮譽課程和課外活動。 第七章:AP學習經曆在申請文書中的升華 AP不僅僅是分數,更是學生學術潛力的證明。本章指導學生如何將AP學習的深度融入個人陳述(Personal Statement)和補充文書中。 將挑戰轉化為成長的敘事: 教授如何將AP課程中遇到的學術睏難(如對復雜理論的掙紮)轉化為展現毅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故事素材。 AP研究項目(AP Seminar/Research)的價值呈現: 重點闡述AP Capstone項目的獨特之處,以及如何將其成果轉化為強有力的申請亮點。 附錄: AP曆年FRQ真題精選與官方參考答案解析(按學科分類)。 關鍵術語速查錶(含中英文對照)。 官方College Board資源鏈接與推薦學習工具。 本書的編寫基於對近十年AP考試趨勢的深度洞察,內容力求詳實、實用,旨在為每一位有誌於衝擊美國名校的學生提供一個清晰、可操作的學術階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