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游戏,学数学学前分册

玩游戏,学数学学前分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志江,赵俊杰著 著
图书标签:
  • 学前教育
  • 数学启蒙
  • 游戏化学习
  • 认知能力
  • 思维训练
  • 幼儿数学
  • 亲子互动
  • 图形认知
  • 数数认数
  • 逻辑思维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ISBN:9787540780425
商品编码:12075233439
出版时间:2017-03-01

具体描述

作  者:王志江,赵俊杰 著 定  价:39.8 出 版 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03月01日 页  数:316 装  帧:平装 ISBN:9787540780425 你知道瞎眼巨人是怎样放羊的吗?——一一对应
002/学前儿童一一对应观念的建构生成
002/一、如何评估学前儿童一一对应观念的发展水平
006/二、学前儿童能否利用一一对应观念解决日常问题?
007/三、学前儿童已有的一一对应观念能否解决他们遇到的新问题?
008/四、怎样协助儿童解决与一一对应相关的新问题?
010/五、学前儿童的一一对应观念将会获得怎样的生长?
011/第二节一一对应游戏玩起来——课堂实录
第二章你能忍受一片混沌的世界吗?——分类
030/“白棋子”与“棋子”谁多谁少?
030/一、评估学前儿童分类观念的发展水平
035/二、学前儿童能够利用分类观念解决哪些日常问题?
036/三、学前儿童已有的分类观念能否解决他们遇到的新问题?
037/四、怎样协助学前儿童解决与分类相关的新问题?
040/五、学前儿童的分类观念将会获得怎样的生长?
041/第二节分类游戏玩起来——课堂实录
第三章万物有序吗?——排序
084/多大儿童能够将一把长短各异的木棍排成一个序列呢?
084/一、评估学前儿童排序观念的发展水平
087/二、学前儿童能否利用排序观念解决日常问题?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有名数学特级教师王志江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扎实的理论研究,结合培训教师的经验,根据认知发生学,深入分析儿童心理发展过程,设计了基于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的数学教学课程。本书是其学前分册,由王志江老师围绕“一一对应”“分类”“排序”“科学计数”“空间与图形”“守恒”这六大核心数学观念,进行课程解读与设置,并附有南明教育数学课程联合开发者和实践者赵俊杰老师执教的课堂实录,生动地展现了如何让学前儿童通过操作活动、游戏体验、对话等,培养起数学观念,掌握基础数学知识,快乐地学习数学。
《玩游戏,学数学(学前分册)》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不仅适合学前儿童的父母和学前教师阅读,也接近适合师范大学数学系的学生、小学生父母、中小学数学教师等所有对基础数学教育感兴趣的有识之士阅读。
“玩游戏,学数学”系列是深入浅出的数学教师培训教材。
王志江,赵俊杰 著 王志江,1972年出生,男,北京市中学数学特级教师,曾长期担任北京市市级示范学校校长。目前是南明教育总校长(之一)、南明教育数理课程建设总负责人、运城靠前学校校长。痴迷教育,勇于创新;在《数学通报》《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数学通讯》《中学数学》《北京教育》《中小学管理》等靠前核心报刊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50余篇,曾出版著作《寻找生命的枝枝蔓蔓》、《七步研课法与三对话课堂》、《重新理解教育》(合著)等。
赵俊杰,曾任十余年初高中地理教师,2010年底加入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自此与新教育研究中心(南明教育的前身)结下不解之缘。后因深受南明数学课程的吸引,2015年7月转行,在南明教育旗下学等
图书简介: 《思维的阶梯:学前儿童逻辑启蒙与创造力培养》 一本为未来思考者精心设计的幼教读本 内容概述: 本书并非市面上常见的直接教授算术公式或特定游戏技巧的读物,而是专注于构建学前儿童(通常指3-6岁)早期认知发展所需的基础“思维框架”。我们深信,真正的数学思维并非源于枯燥的数字堆砌,而是根植于对世界的基本认知、逻辑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思维的阶梯》旨在通过一系列富有趣味性、探索性和互动性的活动,潜移默化地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内在动力。 全书共分为五大部分,层层递进,犹如攀登一座充满惊喜的知识阶梯: --- 第一部分:观察与分类的艺术——建立初级秩序感 本部分着重于训练幼儿最基础的观察能力和对事物的归类能力。我们不直接计算“几个”,而是引导幼儿去“认识不同”。 核心活动设计理念: 1. 特征识别(颜色、形状、大小): 通过大量高对比度的图卡和实物照片,引导孩子识别和区分基础几何形状(圆、方、三角、星形)以及自然界中常见的颜色谱系。例如,设计“找出所有会飞的动物”或“将相同花纹的石头归类”的小任务。 2. 多维度排序: 超越单一维度的排序,引入难度递增的分类标准。比如,先按颜色分堆,再将颜色相同的物品按大小排列,最后按材质(软的、硬的、滑的)进行二次划分。这要求孩子的大脑在同一时间处理多个信息维度,是建立复杂逻辑的前提。 3. 集合概念的萌芽: 引入“全部”、“部分”、“没有”等基础集合概念,但完全脱离数字符号。例如,通过一个大篮子和小篮子,让孩子理解“这个篮子里的苹果是所有苹果的一部分”。 目标: 让孩子清晰地认识到世界是由具有特定属性的元素构成的,并且这些元素之间存在可识别的关联和差异。 --- 第二部分:空间与构造的魔法——培养空间感知力 本部分专注于培养对形状、位置、方向和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理解,这是未来几何学和工程思维的基石。 核心活动设计理念: 1. 方位感训练: 使用大量生活化的场景图(如卧室布局、公园小径),强化“上、下、左、右、前、后、中间”的相对位置概念。例如,“小兔子在蘑菇的右边,但小鸟在蘑菇的上面。” 2. 图形的组合与拆解: 挑战孩子将简单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组合成复杂的物体(如房子、火车),或反过来,将一个复杂图形拆解成其组成部分。这直接训练了视觉空间推理能力。 3. 镜像与对称: 引入简单的对称概念,比如通过描摹或折叠纸张来感知“对折”后的平衡感。活动设计会避免使用“对称”这一术语,而是以“一样漂亮的两边”来描述。 4. 路径规划游戏: 设计迷宫或路线图,要求孩子在脑海中预演行动步骤,选择最优路径到达终点。这极大地锻炼了预见性和顺序执行能力。 目标: 使孩子能够在大脑中“旋转”和“操作”物体,理解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关系,这是所有涉及操作和构建活动的基础。 --- 第三部分:因果与序列的探索——理解时间与逻辑流 本部分的核心是理解事物发生的先后顺序,以及特定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结果,从而建立初步的线性逻辑和时间概念。 核心活动设计理念: 1. 事件排序图谱: 提供被打乱的日常活动或自然现象的图片序列(例如:种子发芽、小猫长大、制作饼干的过程)。孩子需要按正确的逻辑顺序排列它们。 2. “如果…那么…”的初步体验: 设计情景问答,引导孩子思考简单的前因后果。例如:“如果我把冰块放在太阳下,会发生什么?”“如果我用力推积木塔的底部,塔会怎样?” 3. 模式识别与延续: 这是逻辑思维的“重头戏”。从最简单的AB重复模式(红、蓝、红、蓝)开始,逐渐过渡到更复杂的ABC、AAB、或交替变化的模式。核心在于让孩子不仅能“看到”重复,更能“预测”下一个元素。 4. 时间感知的具象化: 使用“快”与“慢”、“长”与“短”的对比活动(如比较两条不同长度的绳子需要多久才能拉完),帮助孩子对时间流逝形成直观感受,而非抽象的刻度。 目标: 建立事物之间存在明确的、可预测的联系,培养“下一步会发生什么”的推理能力。 --- 第四部分:量感与比较的直觉——超越计数的需求 本部分旨在培养幼儿对“量”的直觉感受,强调比较而非精确计数。我们关注的是“多一点”、“少得多”、“一样高”等相对概念。 核心活动设计理念: 1. 重量与体积的感官体验: 鼓励孩子用手掂量不同物品的重量,或比较装满水的容器与装满沙子的容器的体积差异。活动侧重于通过触摸、搬运来形成对“重”和“轻”、“满”和“空”的深刻理解。 2. “多”与“少”的直接对比: 使用大量实物(如糖果、小石子)进行一对一的比较,让孩子通过视觉直接判断哪堆更多。例如,不数数,只看一眼就知道哪边多。 3. 长度与高度的直观测量: 使用非标准化的工具(如积木、手掌)进行测量比较。例如,用自己的脚丈量房间有多长,并与用玩具火车丈量的结果进行比较,理解测量的相对性。 4. 形状与数量的关联(非数字): 观察自然界中的常见结构,例如花瓣的数量、蜜蜂的六条腿等,建立特定形状或物体结构自带的“固有量感”。 目标: 建立对数量、大小、长度等属性的直觉判断能力,为未来学习精确计数和度量打下感性基础。 --- 第五部分:创造性思维的释放——自由探索与问题解决 在掌握了基础的逻辑工具后,本部分鼓励孩子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开放式的创造和解决未定义的问题。 核心活动设计理念: 1. “如果…可以…吗?”挑战: 提出开放性问题,例如:“我们没有胶水,怎么把两张纸连起来?”鼓励孩子运用观察到的物理特性(摩擦力、折叠的稳定性)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2. 故事构建与角色扮演: 通过创设复杂的情景(例如,一个角色迷路了,一个角色需要建造一座桥),让孩子在角色扮演中即兴运用空间、排序和分类的知识来推动故事发展。 3. 非结构化材料的运用: 大量使用沙子、水、泥土、废旧纸箱等材料,要求孩子自行设定规则、设计结构,并尝试实现一个目标(如建造一座能承受水流冲击的小坝)。 4. 错误的反思与修正: 鼓励孩子在实验失败后,不是被告知正确答案,而是引导他们回顾“哪一步做得不对?”“下次可以尝试什么不同的方法?”培养韧性和实验精神。 目标: 激发孩子的内在驱动力,让他们将逻辑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而非僵硬的规则,真正实现思维的灵活运用。 --- 总结: 《思维的阶梯:学前儿童逻辑启蒙与创造力培养》的核心价值在于“启蒙”而非“灌输”。它不涉及任何代数、几何公式的教授,不教授任何特定游戏的攻略,也不提供任何现成的答案。它提供的是一套精心设计的思维工具箱和认知地图,旨在帮助学龄前儿童在玩耍与探索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人类高级思维活动的底层逻辑结构。本书是一份对孩子未来学习潜能的长期投资。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真的是为家长们解决了大难题!我一直觉得,学前数学教育应该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过程,而不是强压式的灌输。这本《玩游戏,学数学学前分册》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它没有使用任何生硬的数学术语,而是通过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亲子游戏,将数学概念“藏”在其中。比如,有一个“数数找朋友”的游戏,让孩子数出指定数量的小动物,然后找到它们的朋友,这不仅锻炼了孩子的数数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配对和归类能力。还有“图形大比拼”环节,通过让孩子找出生活中与特定图形相似的物品,不仅加深了他们对图形的认识,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联想能力。我特别欣赏的是,这本书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很多游戏都需要孩子自己去尝试,去发现,去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益。而且,这本书的整体设计非常人性化,每一页都充满了惊喜,孩子绝对不会感到枯燥。

评分

哇!这本书我看了真的好喜欢!我本来对数学概念就有点模糊,尤其是在给小宝启蒙的时候,总觉得那些枯燥的数字和图形很难让他们提起兴趣。但是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它不是那种死板的习题集,而是把数学知识巧妙地融入到了各种有趣的游戏和故事里。比如,里面有一个“小小探险家”的章节,通过寻找隐藏在图画里的不同形状的宝藏,就能让孩子不知不觉地认识到圆形、方形、三角形等等,而且还在玩耍中学会了数数。还有“奇妙的颜色配对”游戏,通过给不同颜色的小动物找到它们的家,孩子不仅学会了辨别颜色,还理解了集合和分类的概念。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的设计非常贴心,每一页的插画都色彩鲜艳,充满童趣,孩子看一眼就爱上了。而且,它的文字也写得非常生动形象,不像很多教材那样干巴巴的。我感觉,这本书真的能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而且还培养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太棒了!

评分

这本书的编排方式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觉得学前教育最重要的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而不是让他们死记硬背。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没有上来就讲什么抽象的数学理论,而是从孩子最容易理解和接受的生活场景入手。比如,有一个关于“排队的小士兵”的游戏,通过让孩子给不同高度和颜色的小士兵排队,自然而然地引导他们理解了大小、高矮、长短的概念。还有一个“数字小花园”的章节,通过在花园里种植不同数量的花朵,让孩子在种植和浇水的过程中,认识到数字的意义,学会数数。而且,这本书的互动性非常强,很多游戏都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这不仅增进了亲子关系,也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效果真的非常好。我特别喜欢它关于“数量守恒”的解释,不是直接讲理论,而是通过一个“小兔子分饼干”的故事,让孩子直观地感受到,即使饼干被切成了几块,总量还是不变的,这种方式比枯燥的讲解要有效得多。

评分

我作为一个家长,深知数学启蒙的重要性,但我也知道,让孩子爱上数学的关键在于过程的趣味性。这本书简直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生的!我特别喜欢它在“对称美学”章节的设计,通过引导孩子观察蝴蝶的翅膀、对称的图案,让他们初步理解了对称的概念,而且还培养了他们对美的感受。还有“点数小能手”的环节,不是简单地让孩子背数字,而是通过数数图画里的星星、小动物,让他们在情境中学习数数,并且还引入了数字的顺序概念。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特别棒,充满童趣和鼓励,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自信和快乐。我尤其喜欢它关于“部分与整体”的讲解,通过一个“切披萨”的游戏,让孩子直观地理解了把一个整体分成几部分,以及认识分数的基本概念,这种方式非常直观易懂。我感觉这本书能够让孩子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地爱上数学,并且建立起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一直在为如何给孩子进行数学启蒙而烦恼。市面上有很多相关的书籍,但要么内容太枯燥,要么设计太普通,很难抓住孩子的注意力。直到我看到这本《玩游戏,学数学学前分册》,简直像发现了宝藏一样!它真的是一本非常有创意的书。书中的游戏设计巧妙地融入了数学概念,比如“形状积木乐园”,通过让孩子用不同形状的积木搭建城堡,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还让他们在玩乐中认识了各种形状。还有“小小测量师”的部分,利用日常的物品,比如积木、绳子来测量长度,让孩子对长度和测量有了初步的概念。最让我欣赏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授数学知识,它还注重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一些需要孩子思考如何才能把所有玩具都放进箱子的小挑战,就能很好地锻炼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而且,这本书的插图也超级可爱,色彩丰富,孩子每次翻开都很兴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