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直之心 松下幸之助论为政、经营和做人的本心

素直之心 松下幸之助论为政、经营和做人的本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 松下幸之助 著,赵鲲 译
图书标签:
  • 松下幸之助
  • 经营管理
  • 为政
  • 人生哲学
  • 成功学
  • 励志
  • 智慧
  • 日本管理
  • 心法
  • 处世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57769
版次:1
商品编码:12091601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5-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161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素直之心是是一颗不被任何外力束缚,不为私心所困之心;是一颗能够直达事物本质、顺应发展之心;也是一股督促人走正道、业行正路的正气。松下先生认为:
如果人人都有一颗素直之心,
就都能明辨是非黑白,
在判断事物时头脑清醒,
在具体执行时拥有强大的行动力。
《素直之心》帮助读者回归本心,做事顺应天理人情,明辨是非,从而拥有强大的思维力和执行力

内容简介

素直之心是松下幸之助先生推崇的品质和精神,他认为素直之心是一颗不被任何外力束缚、不为私心所困之心;是一颗能够直达事物本质、顺应发展之心;也是一股督促人走正道、业行正路的浩然之气。
如果人人都有一颗素直之心,就都能明辨是非黑白,在判断事物时头脑清醒,在执行具体工作时拥有强大的行动力。如此一来,为政者能施仁政得民心,经商者能实现多方共赢,普通人也能顺应天理人情,尽力克服困难。
《素直之心 松下幸之助论为政、经营和做人的本心》是松下先生培养素直之心,用素直之心成功经营事业和生活的总结,内容涉及素直之心的内涵、素直之心的作用、缺乏素直之心的危害和培养素直之心的实践。不管是为政者、企业经营者还是一般读者,读完本书都能有所收获,从而更好地推进决策和经营,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简介

松下幸之助,Panasonic(原松下电器产业)集团创办人,PHP研究所创办人。明治27年(1894年)出生于和歌山县。9岁时独自一人来到大阪。先后在火钵店、自行车行当学徒,后就职于大阪电灯株式会社。大正7年(1918年)23岁时创办松下电器器具制作所(昭和10年,即1935年改名为松下电器)。昭和21年(1946年)以“Peace and Happiness through Prosperity”(通过繁荣带来和平与幸福)为理念,创办PHP研究所。昭和54年(1979年)兴办松下政经塾。平成元年(1989年)去世,享年94岁。

目录

1素直之心的意义
不再重蹈覆辙 1
人人怀有素直之心 4
素直之心是人之本心 6
为什么素直之心难以体现 8
素直之心遍及各种人际关系 10
2素直之心的修心十诫
不受私心所困 15
倾听 18
宽容 22
洞悉真相 26
知晓道理 29
谦虚学习 33
融通无碍 36
平常心 39
认清价值 42
博爱之心 44
3心怀素直之心的十条效用
做应做之事 49
如愿以偿 51
不拘泥于任何事 53
日日新 56
转祸为福 59
谨慎行事 62
保持平和 65
明辨是非 68
人尽其才 71
不易患病 74
4缺乏素直之心的十条弊害
众智难筹 79
停滞不前 82
计较得失 86
感情用事 90
看法片面 93
容易勉强 96
治安恶化 99
缺乏交流 102
自以为是 106
效率低下 108
5培养素直之心的十条实践
强烈祈愿 113
审视自我 116
日省吾身 119
反复诵读 122
亲近自然 125
向先人学习 128
常识化 131
不忘培养素直之心的方法 134
体验汇报 137
团体行动 140
6保有一颗素直之心
每个人都需要一颗素直之心 143
迈出第一步 146
为人处世当谦虚宽容 149
面对罪恶应冷静沉着 152
为了彼此的幸福而努力 156
后记 159

精彩书摘

  《素直之心 松下幸之助论为政、经营和做人的本心》:
  宽容
  素直之心中包含一颗接纳所有人和事物的宽容之心
  人活在世间,通常都不会离群索居。平日里人与人之间相互接触、靠近,有着特定关系的人们之间开启共同生活的模式。在这种共同生活的模式下,有很多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我们尽力去实现,但我认为让每个人都得到幸福是最为重要的一件事。而想让每个人都生活得更好一点,就一定要有“宽容”之心。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有的人高,有的人矮;有的人声音洪亮,有的人柔声细语。如果个高之人对个矮之人恶语相向,“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矮的人,真是难看至极”,想必个矮之人必定会暴怒。不过,即使后者再怎么生气,也无法轻易地从这种共同生活的模式中逃离。所以说,若是因不能认同彼此间的差异而心生排斥的话,人们是很难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共生环境的。当然,高矮歧视只是一个比喻,现实生活中遇到此类分歧并不会夸张到这种程度。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人类因宗教、种族的不同而产生的纠纷屡有发生且影响巨大。
  每个人的个性、风格虽然不同,却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也都值得被尊重。如果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质,我们共同生活的品质也就能得到提升。因此,即使世上有你看不惯的人和事,也不该恶语相向;而应承认其存在,彼此和睦相处。惟有如此,每个人的才智才能得到自由、充分的发挥,人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所谓宽容,就是心胸开阔,温暖待人,对别人的过错不过分苛责。对那些曾犯下错误却心怀善意、真心改过的人,我们不应该因为他曾经的过失而永远憎恨他、否定他。
  人们往往察觉不到自己的错误,或者热衷为自己所犯的错误辩解,而对他人的罪行难以原谅、心存芥蒂。因此,当他人做错事时,人们很快开始责难、谴责,很难以宽容的心胸去看待这一切。事实上,如此数落对方的过错,是很难达到劝人改过的目的的,反而容易招致争吵、怨恨等纷争,情况会变得愈加糟糕。
  考虑到以上这些,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培养宽容之心,做到彼此容纳、谅解。温厚待人,他人自会宽容待己。若是如此,我们的生活也定将更加融洽、更加安逸。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会更加深厚,每个人的才能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那么,这颗如此之好的宽容之心究竟从何而生呢?当然,还是来自于我们的素直之心。换言之,心怀素直之心,自然就会心胸宽广。
  心怀素直之心,我们便能够客观、全面地观察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物,并使其发挥应有的价值。心怀素直之心,自然会明白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物的优点、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悟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道理。反过来讲,正是由于存在差强人意的事物,我们才能看到其他事物的好处。这也是所谓的坏事物存在的价值。
  总而言之,心怀素直之心,自然就会有对待世间万物的宽大心胸。
  ……
《素直之心:松下幸之助论为政、经营和做人的本心》 一、 引言:探寻经营之神的心灵密码 在现代商业世界的璀璨星河中,松下幸之助的名字无疑是那颗最为耀眼的巨星之一。他不仅是创立了松下电器这一全球顶尖企业的传奇企业家,更是一位深刻的思想家,其“素直之心”的哲学思想,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商业范畴,渗透到政治、社会以及个人修养的方方面面。本书《素直之心:松下幸之助论为政、经营和做人的本心》并非对松下幸之助生平的简单罗列,也不是对松下电器辉煌成就的流水账式介绍。相反,它是一次深入松下幸之助内心世界的探索之旅,旨在揭示这位“经营之神”何以能够凭借其独特的“素直之心”,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浪潮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引领企业走向卓越,并以其深邃的人生智慧,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世人。 本书将聚焦于松下幸之助关于“为政、经营和做人”三个核心维度的深刻论述,通过对其思想精髓的抽丝剥茧,呈现一个更加立体、丰满的松下幸之助。我们不会在这里机械地搬运他所说的每一个字,而是力求理解他思想背后的逻辑,捕捉他言语中的真意,并将其转化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智慧,帮助读者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找到前行的力量和方向。 二、 为政之道:以民为本,顺应天时 在松下幸之助的政治观中,“素直之心”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并非一个热衷于权力斗争的政客,而是以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和前瞻性,关注着国家与社会的走向。他认为,为政者最核心的使命,便是要“以民为本”,深刻理解人民的疾苦和需求,并将这些理解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政策。这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建立在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和对人性的深刻把握之上。 松下幸之助的“素直”体现在他对政治的看法上,他反对一切形式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强调政治决策必须真实、务实,能够真正解决问题,而非流于表面。他反对党派之争的恶性循环,主张超越狭隘的政治利益,以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为重。他倡导“君子协定”,认为政治家之间应建立在真诚和信任的基础上,共同为实现社会福祉而努力。 更重要的是,松下幸之助在为政之道上,融入了“顺应天时”的哲学。他深刻理解,政治并非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而不断调整和演进的。他鼓励政治家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倾听来自各方的声音,包括批评和反对意见,并从中汲取养分,不断完善自身的决策。他认为,只有真正做到“素直”,才能在纷繁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拨开迷雾,找到正确的方向,实现国家的繁荣与稳定。 本书将深入剖析松下幸之助关于政治的这些观点,探讨他如何将“素直之心”的原则应用于政治实践。我们将看到,他的政治思想并非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他关于“民意”的理解,关于“改革”的思考,以及关于“领导力”的见解,都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借鉴。 三、 经营之道:以诚待人,永不言败 当谈及经营,松下幸之助的名字更是响彻全球。但他的经营哲学,绝非仅仅是关于如何赚取更多的利润,而是建立在“素直之心”的基石之上,是一种更加宏大、更加人性化的商业智慧。他认为,经营的本质,在于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满足人们的需求,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企业的成长。 “素直之心”在经营中的体现,首先是对“人”的尊重和信任。松下幸之助坚信,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是人,而对待人的方式,必须是真诚和公平的。他倡导“以诚待人”,无论是对待员工、客户、合作伙伴,还是竞争对手,都应保持一颗纯净、正直的心。他认为,只有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合作,才能长久而稳固。他对员工的关怀,并非简单的物质激励,而是致力于营造一个共同成长的环境,让他们感受到归属感和成就感。 其次,“素直之心”体现在他对市场的洞察和对变化的适应上。松下幸之助并非固步自封的保守派,他深谙“变化是唯一不变”的道理。他鼓励企业要时刻保持警惕,观察市场的风向,倾听消费者的声音,并勇于创新和变革。然而,这种创新和变革并非盲目跟风,而是建立在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之上,是“素直”地回应时代的需求。 “永不言败”是松下幸之助经营哲学中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同样源于他的“素直之心”。他认为,在经营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但关键在于如何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他鼓励创业者和经营者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从失败中学习,不断总结经验,直到最终取得成功。他将失败视为成长的机会,认为只有经历过风雨,才能更加珍惜彩虹。 本书将深入探讨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包括他对“流水线生产”的革命性思考,他对“利润”的独特理解,他对“人才培养”的重视,以及他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担当。我们将看到,他的经营之道,是如何将“素直之心”转化为具体的管理方法和战略决策,从而创造出商业奇迹。 四、 做人之道:正直善良,知足常乐 “素直之心”最终落脚点,在于“做人”。松下幸之助认为,无论是为政还是经营,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一个人的品德修养,是其一切事业的基础。他所推崇的“素直之心”,是一种最本真、最朴素的人性光辉。 “正直善良”是松下幸之助做人之道的基石。他认为,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品质莫过于真诚和善良。他反对虚伪、狡诈和一切损人利己的行为。他认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并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他的生活态度,始终保持着一种谦逊和感恩,即使在功成名就之后,也从未失去一颗平常心。 “知足常乐”是松下幸之助对人生幸福的深刻体悟。他认为,人生的幸福并非来自于物质的占有,而是来自于内心的满足和对生活的热爱。他鼓励人们要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一切,感恩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并从中找到快乐。他反对无休止的欲望膨胀,认为过度的贪婪只会带来烦恼和痛苦。 本书将进一步挖掘松下幸之助关于人生哲学的精彩论述。我们将探讨他如何看待“人生意义”,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面对“生老病死”。他的这些人生智慧,虽然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刻的东方哲学思想,能够帮助读者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 五、 结语:素直之心的时代回响 《素直之心:松下幸之助论为政、经营和做人的本心》并非一本简单的励志读物,而是一次对伟大人格和深刻思想的致敬。松下幸之助的“素直之心”,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普世价值,它提醒着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应保持一颗纯净、正直、善良的心。 本书希望通过对松下幸之助思想的深入解读,激发读者对于自身“素直之心”的探索。无论您是身处政治漩涡的领导者,还是在商海搏击的创业者,亦或是正在人生道路上摸索的普通人,都能从中汲取力量,找到前行的勇气和智慧。愿松下幸之助的“素直之心”,能够成为照亮您人生道路的一盏明灯,引领您走向更加光明、更加充实的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当我翻阅这本书时,最先吸引我的是它标题中“素直”二字所带来的那种纯粹感。在这个充斥着各种包装和策略的时代,能够直指“本心”,显得尤为珍贵。我并非一个能够时刻保持“素直”的人,所以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对照自己的生活,去反思自己是否偏离了应有的方向。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在于,无论是身处何种岗位,无论面对何种挑战,一颗坦荡、真诚、不欺不诈的心,始终是处理一切问题的根本。松下幸之助先生通过他对为政、经营和做人的深刻剖析,让我看到了“素直”的强大力量。在经营层面,他强调的并非一味的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如何以真诚的服务赢得信任,如何以负责任的态度回馈社会。这让我认识到,一个真正伟大的企业,其核心竞争力,往往就体现在对“素直”的坚守上。而在“为政”和“做人”的论述中,他更是将这种“素直”升华为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对责任的担当以及对他人应有的尊重。读这本书,仿佛是与一位睿智的老者进行了一场深入的对话,他没有给我生硬的道理,而是通过分享自己的人生哲学,引导我去发现内心的力量,去追求更纯粹、更有意义的人生。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很多看起来高深的道理,追根溯源,都可以归结为最朴素的几个字。“素直之心”,这四个字像一条看不见的线,贯穿了为政、经营和做人的所有层面。对于我这样一个普通读者而言,这本书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提供具体的“方法论”,更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看待事物、处理问题的方式。它让我意识到,在纷繁复杂的决策面前,很多时候,最直接、最真诚的反应,反而是最正确的。我们常常会过度思考,被各种顾虑和利弊得失所束缚,反而失去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松下幸之助先生在这本书中,没有使用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用大量生动的事例和直白的语言,阐述了他对“素直”的理解。这种理解,不是天真幼稚,而是一种智慧的回归,一种对事物本质的敏锐洞察。尤其是在经营的部分,他强调的“客户至上”、“以人为本”,在今天看来依然熠熠生辉,这足以证明“素直”的力量是穿越时空的。而“为政”和“做人”的论述,更是让我体会到,正直、诚信、善良这些品质,不仅是道德的要求,更是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的基石。这本书像一位智者,轻声细语地告诉我,最强大的力量,往往来自于最单纯的心灵。

评分

我一直认为,真正的智慧,并非来源于学识的堆砌,而是来自于对生活的深刻体悟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这本书,恰恰就是这样一本充满智慧的书。松下幸之助先生将“素直之心”作为核心,去剖析为政、经营和做人这三大人生课题,我感觉自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内在世界的窗户。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经营”的论述,它没有将经营仅仅视为数字和利润的游戏,而是将其上升到一种为社会创造价值、为他人带来幸福的层面。这种高度,让我对“成功”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为政”的部分,让我看到了一个领导者应有的责任感和对人民的敬畏之心,这对于我理解社会运作的逻辑,非常有启发。而“做人”的篇章,更是让我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真正做到了一颗坦诚、善良、不矫揉造作的心。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遇到困境,并非是因为外部因素,而是因为内心的纠结和不“素直”。这本书并没有给我提供“做什么”,而是告诉我“应该怎样做”,以及“应该怀有怎样的心态”。它的语言朴实无华,但字字珠玑,让我感受到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共鸣。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没有那种刻意营造的权威感,也没有过于晦涩的理论。它更像是一位智者,用最朴素的语言,与你分享他对人生最本真的理解。当我读到“素直之心”这个概念时,我立刻就被吸引了。在为政、经营、做人这三个看似独立的领域,松下幸之助先生都回溯到了“素直”这个根本。这一点让我非常受启发。我一直以为,政治和商业都是复杂而充满算计的领域,但这本书却告诉我们,最成功的领导者和经营者,恰恰是那些内心最“素直”的人。他用大量的事例,说明了“素直”如何能够化解危机,如何能够赢得人心,如何能够创造持久的价值。尤其是在经营的部分,他提出的许多观点,虽然看似简单,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商业智慧。而“做人”的部分,更是让我体会到,一个人真正的品格,不在于他的外在如何光鲜,而在于他是否拥有一颗坦诚、善良、不虚伪的“素直之心”。这本书没有给我提供具体的“操作手册”,但它提供了一种思维模式,一种看待世界和人生的角度。它让我明白,很多时候,最直接、最纯粹的答案,往往就藏在我们的“素直之心”里,只是我们常常因为外界的干扰而忽略了它。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本身就充满了一种直指人心的力量。“素直之心”,光是这四个字,就足以让人停下脚步,去思考它背后蕴含的深刻含义。我并非一位对经营之道或政治哲学有着深厚造诣的专业人士,我更像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寻找方向、思考人生价值的普通读者。所以,当我翻开这本书时,我并没有抱着要从中找到某种“秘籍”的心态,而是怀着一种学习和探索的渴望。松下幸之助先生的名字,对于许多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更是一位对人生有着深刻洞察的思想家。我想,这本书之所以能吸引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传递出的那种“本心”的召唤。在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常常会迷失在各种欲望和外界的喧嚣中,忘记了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渴望和最基本的原则。这本书,仿佛是一盏引路的明灯,提醒着我们回归初心,重新审视那些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尤为重要的东西——为政的正直,经营的诚信,以及做人的纯粹。它不是那种空洞的说教,而是源于一位伟大人物真实的人生体验和深刻的哲学思考,这种真实感和力量,是任何技巧性的指导都无法比拟的。我相信,即使我无法完全领会书中所有的精髓,但仅仅是阅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宝贵的精神洗礼。

评分

物美价廉 质量好 送货快 信赖京东

评分

书不厚,也不大,但全是干货,字不多,比较好读。

评分

东西还是不错的,值得购买

评分

特别喜欢松下幸之助,值得读一下

评分

松下电器,很熟悉,管理很人本,领导很智慧

评分

非常不错的一本书,受益匪浅!

评分

向经典致敬.

评分

正在看,获益良多。

评分

特别喜欢松下幸之助,值得读一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