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PLC技术超简单(全新升级版)

学PLC技术超简单(全新升级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蔡杏山 著
图书标签:
  • PLC
  •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 工业自动化
  • 电气工程
  • 技术入门
  • 零基础
  • 实战
  • 编程
  • 升级版
  • 工业控制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51935
版次:2
商品编码:12091734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学技能超简单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87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PLC技术初学者,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师生

◆ 基础起点低。读者只需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即可阅读本书。
◆ 语言通俗易懂。书中少用专业化的术语,遇到较难理解的内容用形象比喻说明,尽量避免复杂的理论分析和烦琐的公式推导,图书阅读起来会感觉十分顺畅。
◆ 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表现内容。书中大多采用读者喜欢的直观形象的图表方式表现内容,使阅读变得非常轻松,不易产生阅读疲劳。
◆ 内容安排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在图书内容顺序安排上,按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进行,读者只需从前往后阅读图书,便会水到渠成。
◆ 突出显示书中知识要点。为了帮助读者掌握书中的知识要点,书中用阴影和文字加粗的方法突出显示知识要点,指示学习重点。


"学技能超简单"全面改版升级,已升级的品种有:



关注“机械工业出版社E视界”(ID:cmpdgdz)微信公众号,学习更多知识。

内容简介

《学PLC技术超简单(全新升级版)》是一本介绍PLC技术的图书,主要内容有快速了解PLC、PLC编程与仿真软件的使用、基本指令及应用、顺序控制指令及应用、功能指令及应用、PLC通信、S7-300系列PLC的硬件系统、S7-300/400系列PLC编程组态及仿真软件的使用、S7-300/400系列PLC应用系统的开发流程及举例。
《学PLC技术超简单(全新升级版)》在第1版的基础上,对其中一些内容进行改进,并增加了介绍S7-300/400系列PLC的内容。
《学PLC技术超简单(全新升级版)》基础起点低、语言通俗易懂、内容图文并茂且循序渐进,读者只要有初中文化程度,就能通过阅读本书而轻松掌握PLC技术。本书适合作为初学者学习PLC技术的自学图书,也适合作为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PLC课程教材。

目录

前言
第1章 快速了解PLC
1.1 概述
1.1.1 PLC的定义
1.1.2 PLC的分类
1.1.3 PLC的特点
1.2 PLC控制与继电器控制的比较
1.2.1 继电器正转控制电路
1.2.2 PLC正转控制电路
1.2.3 PLC控制、继电器控制和单片机控制的比较
1.3 PLC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1.3.1 PLC的组成框图
1.3.2 PLC内部组成单元说明
1.3.3 PLC的工作方式
1.4 PLC的编程语言
1.4.1 梯形图
1.4.2 功能块图
1.4.3 指令语句表
1.5 西门子PLC介绍
1.5.1 S7系列与S7-200系列PLC
1.5.2 S7-200系列PLC的编程元件
1.5.3 S7-200系列PLC的硬件接线
1.6 PLC应用系统开发举例
1.6.1 PLC应用系统开发的一般流程
1.6.2 PLC控制电动机正、反转的开发实例
第2章 PLC编程与仿真软件的使用
2.1 S7-200系列PLC编程软件的使用
2.1.1 软件界面说明
2.1.2 通信设置
2.1.3 编写程序
2.1.4 下载和上载程序
2.2 S7-200系列PLC仿真软件的使用
2.2.1 软件界面说明
2.2.2 CPU型号的设置与扩展模块的安装
2.2.3 程序的仿真
第3章 基本指令及应用
3.1 位逻辑指令
3.1.1 触点指令
3.1.2 线圈指令
3.1.3 立即指令
3.1.4 RS触发器指令
3.1.5 空操作指令
3.2 定时器
3.2.1 通电延时型定时器
3.2.2 断电延时型定时器
3.2.3 记忆型通电延时定时器
3.3 计数器
3.3.1 加计数器
3.3.2 减计数器
3.3.3 加减计数器
3.4 常用的基本控制电路及梯形图
3.4.1 起动、自锁和停止控制电路与梯形图
3.4.2 正、反转联锁控制电路与梯形图
3.4.3 多地控制电路与梯形图
3.4.4 定时控制电路与梯形图
3.4.5 长定时控制电路与梯形图
3.4.6 多重输出控制电路与梯形图
3.4.7 过载报警控制电路与梯形图
3.4.8 闪烁控制电路与梯形图
3.5 基本指令应用实例
3.5.1 喷泉控制
3.5.2 交通信号灯控制
3.5.3 多级传送带控制
3.5.4 车库自动门控制
第4章 顺序控制指令及应用
4.1 顺序控制与状态转移图
4.2 顺序控制指令
4.2.1 指令名称及功能
4.2.2 指令使用举例
4.2.3 指令使用注意事项
4.3 顺序控制的几种方式
4.3.1 选择性分支方式
4.3.2 并行分支方式
4.4 顺序控制指令应用实例
4.4.1 液体混合装置的PLC控制
4.4.2 简易机械手的PLC控制
4.4.3 大小铁球分拣机的PLC控制
第5章 功能指令及应用
5.1 功能指令使用基础
5.1.1 数据类型
5.1.2 寻址方式
5.2 传送指令
5.2.1 单一数据传送指令
5.2.2 字节立即传送指令
5.2.3 数据块传送指令
5.2.4 字节交换指令
5.3 比较指令
5.3.1 字节触点比较指令
5.3.2 整数触点比较指令
5.3.3 双字整数触点比较指令
5.3.4 实数触点比较指令
5.3.5 字符串触点比较指令
5.3.6 比较指令应用举例
5.4 数学运算指令
5.4.1 加减乘除运算指令
5.4.2 浮点数函数运算指令
5.5 逻辑运算指令
5.5.1 取反指令
5.5.2 与指令
5.5.3 或指令
5.5.4 异或指令
5.6 移位与循环指令
5.6.1 左移位与右移位指令
5.6.2 循环左移位与右移位指令
5.6.3 移位寄存器指令
5.7 转换指令
5.7.1 标准转换指令
5.7.2 ASCII码转换指令
5.7.3 字符串转换指令
5.7.4 编码与解码指令
5.8 时钟指令
5.8.1 时钟指令说明
5.8.2 时钟指令使用举例
5.9 程序控制指令
5.9.1 跳转与标签指令
5.9.2 循环指令
5.9.3 结束、停止和监视定时器复位指令
5.10 子程序指令
5.10.1 子程序
5.10.2 子程序指令
5.10.3 带参数的子程序调用指令
5.11 中断与中断指令
5.11.1 中断事件与中断优先级
5.11.2 中断指令
5.12 高速计数器指令
5.12.1 指令说明
5.12.2 高速计数器的计数模式
5.12.3 高速计数器的工作模式
5.12.4 高速计数器的控制字节
5.12.5 高速计数器计数值的读取与预设
5.12.6 高速计数器的状态字节
5.12.7 高速计数器指令的使用
5.13 高速脉冲输出指令
5.13.1 指令说明
5.13.2 高速脉冲输出的控制字节、参数设置和状态位
5.13.3 PTO脉冲的产生与使用
5.13.4 PWM脉冲的产生与使用
5.14 PID指令及使用
5.14.1 PID控制
5.14.2 PID指令介绍
5.14.3 PID指令的应用举例
第6章 PLC通信
6.1 通信基础知识
6.1.1 通信方式
6.1.2 通信传输介质
6.2 S7-200系列PLC通信硬件
6.2.1 PLC通信接口标准
6.2.2 通信端口
6.2.3 通信连接电缆
6.2.4 网络连接器
6.3 S7-200网络通信协议
6.3.1 PPI协议(点对点接口协议)
6.3.2 MPI协议(多点接口协议)
6.3.3 PROFIBUS协议
6.3.4 TCP/IP协议
6.3.5 用户定义的协议(自由端口模式)
6.4 通信指令及应用
6.4.1 网络读写指令
6.4.2 两台PLC的PPI通信
6.4.3 发送和接收指令
6.4.4 获取和设置端口地址指令
6.4.5 PLC与打印机之间的通信(自由端口模式)
第7章 S7-300系列PLC的硬件系统
7.1 S7-300系列PLC的硬件组成、安装与地址分配
7.1.1 S7-300系列PLC硬件组成
7.1.2 S7��300系列PLC硬件安装与接线
7.1.3 单机架S7-300与多机架S7-300系列PLC硬件系统
7.1.4 S7-300系列PLC I/O模块的地址分配
7.2 CPU模块
7.2.1 分类
7.2.2 操作面板说明
7.3 数字量I/O模块
7.3.1 SM321数字量输入模块
7.3.2 SM322数字量输出模块
7.3

前言/序言

《学PLC技术超简单》一书自推出以来深受读者欢迎,取得了非常不错的销售成绩。在惊喜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书中的一些不足,再加上热心读者为本书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因此我们决定对《学PLC技术超简单》一书进行修订。
修订后,本书仍保持第1版的主要特点:
◆ 基础起点低。读者只需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即可阅读本书。
◆ 语言通俗易懂。书中少用专业化的术语,遇到较难理解的内容用形象比喻说明,尽量避免复杂的理论分析和烦琐的公式推导,图书阅读起来会感觉十分顺畅。
◆ 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表现内容。书中大多采用读者喜欢的直观形象的图表方式表现内容,使阅读变得非常轻松,不易产生阅读疲劳。
◆ 内容安排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在图书内容顺序安排上,按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进行,读者只需从前往后阅读图书,便会水到渠成。
◆ 突出显示书中知识要点。为了帮助读者掌握书中的知识要点,书中用阴影和文字加粗的方法突出显示知识要点,指示学习重点。
◆ 网络免费辅导。读者在阅读时遇到难理解的问题,可登录易天电学网,观看有关辅导材料或向老师提问进行学习,读者也可以在该网站了解本书的新书信息。
《学PLC技术超简单(全新升级版)》的改进主要有:
◆ 删掉一些陈旧或少用的内容,另外对一些旧符号、旧图形和旧电路进行更新,并对其重新进行描述说明。
◆ 为了增强临场感,将一些绘制图换成实物图,让读者在阅读图书时就有仿佛亲自现场操作的感觉,这样在实践时可以很快上手。
◆ 在第1版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除了让图书内容更完善外,还增加了很多实用的内容,使图书有较高的性价比。
本书由蔡杏山担任主编。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许多教师的支持,其中蔡玉山、詹春华、黄勇、何慧、黄晓玲、蔡春霞、邓艳姣、刘凌云、刘海峰、刘元能、邵永亮、王娟、何丽、万四香、梁云、李清荣、朱球辉、何彬、蔡任英和邵永明等参与了部分章节的编写工作,在此一致表示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的错误和疏漏在所难免,望广大读者和同仁予以批评指正。
编者


好的,这是为您构思的一份图书简介,内容围绕其他技术领域展开,旨在详细介绍几本涵盖不同技术方向的图书,并且不涉及PLC技术: ---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践:从基础到前沿应用》 本书是为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以及希望深入理解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工程师量身打造的专业指南。全书结构严谨,内容翔实,旨在为读者搭建一个从理论基础到实际项目开发的完整知识体系。 第一部分:核心基础与架构解析 本部分首先从微控制器(MCU)和微处理器(MPU)的基本架构入手,详细讲解了冯·诺依曼和哈佛架构的区别,以及它们在现代嵌入式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场景。重点解析了ARM Cortex-M系列处理器的流水线、中断处理机制以及内存管理单元(MMU/MPU)的工作原理。读者将学习如何理解数据手册,并掌握基本的汇编语言在寄存器操作中的应用。 在操作系统层面,本书深入剖析了实时操作系统(RTOS)的核心概念,如任务调度、同步机制(信号量、互斥锁、消息队列)以及内存池的管理。通过对FreeRTOS和Zephyr等主流RTOS的源码级分析,读者能够深刻理解任务切换的底层逻辑和中断延迟的控制方法。此外,还详细介绍了操作系统的初始化过程和启动流程,对于调试系统级问题至关重要。 第二部分:硬件接口与驱动开发 嵌入式系统离不开与外部世界的交互。本部分花费大量篇幅介绍各类常用通信接口的底层协议和驱动实现。 串行通信协议: UART、SPI、I2C 是基础。本书不仅讲解了协议的时序图和寄存器配置,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基于裸机环境下的驱动代码实现,包括如何处理奇偶校验、波特率计算以及多设备挂载的仲裁机制。 网络通信: 针对物联网(IoT)应用,本书详述了TCP/IP协议栈的裁剪与移植,特别是LwIP的轻量化配置。它详细介绍了以太网MAC层和PHY层的交互过程,并指导读者如何编写MAC驱动,实现数据的可靠收发。对于无线连接,Wi-Fi和蓝牙低功耗(BLE)的协议栈分析和数据包结构解析被放在了重要位置,并提供了简单的设备配网和数据透传示例。 存储与内存管理: 闪存(Flash)和EEPROM的读写操作,以及SD卡的文件系统(FATFS)移植和驱动编写是本章的难点和重点。书中对NAND/NOR Flash的坏块管理和磨损均衡算法进行了深入探讨,为系统可靠性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部分:高级主题与系统优化 随着系统复杂度的提升,性能优化和系统稳定性成为关键。 系统调试与性能分析: 本部分教授读者使用JTAG/SWD调试工具进行断点设置、寄存器监控和内存追踪。更进一步,本书引入了硬件性能分析工具(如示波器、逻辑分析仪)的应用,指导工程师如何定位时序问题和功耗瓶颈。系统级的性能分析,如CPU利用率、中断响应时间测量,提供了量化的优化指标。 电源管理与低功耗设计: 针对电池供电设备,本书详细介绍了MCU的各种睡眠模式(Stop Mode, Standby Mode)及其唤醒源配置。电源管理单元(PMIC)的使用、时钟门控技术和电压频率调节(DVFS)策略被系统地介绍,帮助读者设计出高效节能的嵌入式产品。 嵌入式安全基础: 在网络化趋势下,安全至关重要。本书介绍了嵌入式设备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如代码篡改、侧信道攻击)。内容涵盖了安全启动(Secure Boot)的流程、硬件加密加速器的使用(如AES, SHA),以及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固件的加密存储和OTA(Over-The-Air)更新的安全性验证。 第四部分:项目实战与案例分析 理论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来固化。《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践》提供了三个贯穿全书的综合性项目案例: 1. 基于RTOS的工业数据采集终端: 涉及多任务调度、传感器数据融合、本地存储和通过串口发送报告。 2. 低功耗无线传感器节点: 重点在于BLE通信、深度睡眠模式控制和电池寿命估算。 3. 基于Linux的边缘计算网关: 针对更强大的MPU平台,涉及Linux内核裁剪、设备树(Device Tree)编写、网络服务部署和用户空间驱动开发。 通过这些实战案例,读者将把前述的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真正掌握从硬件选型、驱动开发到软件架构设计的一整套工程方法论。 --- 《现代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数字化车间集成指南》 本书聚焦于21世纪制造业的核心——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流程,旨在为机械工程、工业自动化及生产管理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一套全面的技术升级路线图。它避开了传统的车床、铣床等单机操作描述,而是着眼于整个生产系统的集成与优化。 第一章:先进制造技术概述与趋势 本章首先对全球制造业的演进进行了宏观梳理,重点解析了工业4.0、智能制造的内涵与核心要素。内容包括C2M(Customer-to-Manufacturer)模式的实现路径、柔性制造系统(FMS)的优势,以及数字化车间(Digital Factory)的顶层设计框架。书中强调了信息物理系统(CPS)在制造过程中的作用,为后续的深度技术讲解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章:增材制造(3D打印)的高级应用与材料科学 本书深入探讨了增材制造技术在模具制造、复杂零件快速原型制作中的应用。重点内容包括: 金属3D打印技术对比: 选择性激光熔化(SLM)、电子束熔化(EBM)的工作原理、工艺参数优化,以及打印后处理(如热等静压HIP、表面精加工)的关键技术。 材料性能与结构设计: 讲解了如何根据受力分析结果,利用拓扑优化软件设计出轻量化、高性能的结构,并探讨了不同材料(如高温合金、钛合金)在增材制造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表征。 质量控制: 引入了基于机器视觉和超声波检测的实时缺陷监控技术,确保3D打印制件的内部质量可追溯。 第三章:数控编程与高精度加工策略 虽然本书侧重系统集成,但对核心加工技术的精进仍是基础。本章侧重于五轴及以上复杂曲面加工策略。 后处理与刀具路径优化: 详细讲解了G代码和M代码的高级应用,特别是五轴联动时,如何通过后处理器优化刀具倾斜角度,实现“刀具轴心跟踪”和“表面法向驱动”等高级算法,以提升表面光洁度和刀具寿命。 刀具路径的自适应控制: 介绍了基于切削力传感器和声发射信号的实时监控系统,实现切削参数的自适应调整,有效避免崩刃和颤振现象。 仿真与验证: 强调使用高保真度的CNC仿真软件(如Vericut)进行碰撞检测和加工时间预测,显著减少试切成本。 第四章: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产线集成 本章是本书的重点之一,聚焦于机器人技术在离散制造业中的应用。 机器人运动学与动力学基础: 简要回顾了机器人的正/逆运动学求解,并着重讲解了基于力/力矩传感器的力控操作(如装配、打磨、抛光)的编程实现。 离线编程与虚拟调试: 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在虚拟环境中规划机器人的工作站布局、碰撞检测和节拍时间优化,实现“所编即所得”的快速部署。 人机协作(Cobots): 详细分析了协作机器人在人工作业区域的集成标准、安全区域划分和任务分配策略,如何平衡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第五章:数据驱动的质量保证与预测性维护 数字化车间离不开数据的实时反馈和分析。 制造执行系统(MES)集成: 讲解MES如何作为车间的信息枢纽,实现生产订单、物料流、过程数据和质量数据的闭环管理。重点分析了MES与ERP、WMS系统的接口标准(如ISA-95模型)。 机器健康管理(PHM): 基于物联网(IIoT)采集的振动、温度、电流等海量数据,本书介绍了傅里叶变换、小波分析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通过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如SVM、LSTM网络),实现对关键设备(如主轴、泵站)的故障预测,将维修模式从被动响应转为主动维护。 本书通过大量实际工业案例和流程图,为读者提供了一套从硬件选型、工艺规划到软件集成的全方位指导,是推动传统制造企业向智能制造转型的必备参考书。 --- 《高级数据结构与算法:复杂问题求解的理论与实践》 本书是面向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高年级学生和专业算法工程师的深度教材,它超越了基础数据结构的陈述,专注于复杂场景下算法的效率优化和理论证明。 第一部分:高级数据结构的精深解析 本部分对基础数据结构进行了深度拓展,着重于其在特定应用场景下的性能瓶颈分析。 平衡树的演进: 除了经典的AVL和红黑树,本书详细解析了B+树和B树在数据库索引结构中的核心优势。特别关注了跳跃表(Skip List)的概率保证和实际实现细节,展示了它在某些并发场景下优于平衡树的潜力。 图结构的深度遍历与最短路径: 除了Dijkstra和Floyd-Warshall,重点讲解了A搜索算法在启发式函数设计上的艺术,以及如何在大型、稀疏图中应用启发式搜索优化。此外,对最大流/最小割问题的Ford-Fulkerson算法及其基于预流推进(Push-Relabel)的更高效实现进行了深入推导。 集合与字典的高级实现: 深入探讨了布隆过滤器(Bloom Filter)的误报率控制和空间优化技巧,以及Cuckoo Hashing(布谷鸟哈希)在保证O(1)平均查找时间下的冲突解决机制。 第二部分:算法设计的范式与应用 本章系统介绍了解决复杂问题的核心算法设计范式,并辅以严格的复杂度分析。 动态规划(DP)的优化: 不仅涵盖了经典的最长公共子序列、背包问题,更深入到状态压缩DP和树形DP的应用。重点分析了如何利用凸包优化(Convex Hull Trick)将某些线性DP的时间复杂度从$O(N^2)$降至$O(N log N)$。 贪心算法的正确性证明: 强调了贪心选择性质和最优子结构的应用。通过对霍夫曼编码和最小生成树(Prim/Kruskal)的贪心选择性质进行严格的交换论证,帮助读者建立对贪心策略可靠性的信心。 计算几何基础: 讲解了点积、叉积在二维/三维空间中的应用,包括凸包的Graham扫描算法和Jarvis March(礼物包装法)的效率对比。特别关注了线段相交的判断和多边形的面积计算等基础几何原语的鲁棒性实现。 第三部分:复杂度理论与NP问题 本部分将读者的视野提升至计算理论的高度,是理解算法局限性的关键。 不可判定性与可判定性: 简要回顾了停机问题的不可判定性,为理解NP完全性问题铺垫。 NP、NPC、P类问题辨析: 详细阐述了NP问题的定义、归约的概念(多项式时间归约),并以旅行商问题(TSP)和可满足性问题(SAT)为例,说明了NP完全问题的核心特征。 近似算法与启发式求解: 鉴于许多实际问题是NP难的,本书重点介绍了近似算法的设计思想,例如,如何为TSP设计一个保证解质量在最优解2倍以内的近似算法。同时,也介绍了元启发式算法(如模拟退火、遗传算法)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技巧,它们虽然不保证最优解,但在求解大规模问题时表现出色。 全书的每一章节都包含大量的数学证明和伪代码实现,旨在培养读者不仅“会用”算法,更能“设计”和“分析”算法的能力,是算法工程师进阶的必备读物。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们这些编程小白量身定做的!我之前对PLC完全是两眼一抹黑,连最基础的梯形图都看不懂,更别提那些复杂的逻辑运算了。但《学PLC技术超简单(全新升级版)》这本书,真的让我感觉像是找到了救星。它没有上来就堆砌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和生活化的例子来解释PLC的工作原理。比如,它把输入输出点比作我们人体的眼睛和手脚,把程序比作大脑的思考过程,一下子就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而且,书里的图解非常清晰,每一个步骤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跟着它一步步操作,即使是第一次接触编程,也能很快上手。我记得我刚开始连怎么搭建一个简单的自动启停电路都搞不明白,看了这本书里的实践案例后,茅塞顿开,感觉自己好像真的掌握了某种“魔法”。作者的讲解方式真的很接地气,读起来完全没有压力感。

评分

老实说,我买过好几本关于自动化控制的书,大多都是那种理论性太强、实操性太弱的“砖头书”。看来看去都是云里雾里,等到真要动手操作的时候,还是抓瞎。但这本书的侧重点明显不同,它更注重“学以致用”。书里有很多项目实战的章节,涵盖了从简单的开关控制到更复杂的定时、计数应用。而且,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写代码,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这样写。例如,在讲到中断程序时,它会结合实际生产线上紧急停止的场景来分析,让我理解了为什么需要中断,以及如何在中断程序中合理地编写代码,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这种结合实际应用场景的讲解,让枯燥的编程知识变得生动起来,也让我更容易在未来的工作中应用这些技能。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也值得称赞。现在的技术书籍,很多都把内容塞得满满当当,看着就让人头疼。但这本书的版式非常清爽,留白恰到好处,重点内容都有高亮或用方框标出,阅读体验非常好。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对不同品牌PLC的编程软件操作也有所涉及,虽然不是深入到每一个细节,但对于初学者来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入门视角,让我们知道不同平台间的异同,而不是死守一个软件不放。这种全面的视角,对于我这种希望未来能接触更多自动化设备的人来说,非常有价值。读起来就像是在跟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请教,他不仅告诉你怎么做,还会告诉你做这件事的上下文环境和潜在风险。

评分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我认为是它极大地降低了学习PLC技术的门槛。我身边很多朋友都因为觉得自动化技术太“硬核”而望而却步,但这本书就像一个耐心的向导,一步步牵引着我们进入这个领域。它对复杂概念的拆解非常到位,比如在解释浮点数运算和数据类型转换时,它用了很多篇幅来确保读者真正理解其中的原理和陷阱,而不是简单地给出代码示例就草草带过。这确保了我们学到的知识是扎实的,而不是那种一知半解的皮毛。读完之后,我信心大增,甚至开始尝试自己设计一些简单的自动化流程,这在以前是完全不敢想象的。这本书绝对是入门自动化领域的首选教材。

评分

我特别喜欢这本书里关于故障排查的部分。在实际工作中,设备出问题的时候,如果没有一套系统的排查方法,真的是无从下手。这本书并没有回避这个“痛点”,而是专门用一章来讲解如何通过PLC的编程逻辑和指示灯状态来进行初步判断。它提供了一套逻辑清晰的排查流程,比如先检查电源,再看输入信号是否正常,最后检查程序逻辑是否有误。这种结构化的思维方式,比那些零散的经验分享要靠谱得多。我尝试用书里教的方法去分析了一个之前困扰我的小问题,结果很快就定位了故障点,效率大大提高。这部分内容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实战经验,是纯理论书籍无法比拟的。

评分

言简意赅,容易懂

评分

很好

评分

东西不错,值得购买!!!

评分

京东购物快捷 放心

评分

给员工购买的,不错,正版图书。

评分

还没有吃,不知道好不好

评分

价格还不错,性价比超高,后续会追加评论

评分

东西还不错,发货速度也很快。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期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