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雲經濟學企業雲計算戰略與布局
定價:75.00元
售價:44.25元,便宜30.75元,摺扣59
作者: 喬·韋曼(Joe Weinman);賽迪研究院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115358202
字數:260000
頁碼:36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小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雲經濟學-企業雲計算戰略與布局》的作者喬·韋曼(Joe Weinman)堪稱“美國的雲計算戰略傢”,在雲計算的經濟學層麵有著深刻的思考。他通過《雲經濟學》闡述瞭“雲經濟學”不是經濟理論中深奧的數學模型,而是技術革命的生動概括。“靈活的雲計算能夠有效提升企業的商業價值”則是本書的核心理念。
《雲經濟學:企業雲計算戰略與布局》是賽迪研究院專傢組《賽迪譯著》係列之三,係列之一是《新工業革命》、之二是《3D打印:從想象到現實》。
中國電子信息産業發展研究院羅文院長作序推薦,中國工程院士李國傑先生、中國電子學會劉汝林副理事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學院劉旭東教授及百度技術委員會陳尚義理事長聯閤推薦。
內容提要
在雲計算日益成熟的今天,“接入而非擁有”的理念不斷為人們所理解和接受。
《雲經濟學:企業雲計算戰略與布局》從商業、金融及經濟的視角解釋瞭雲經濟的潛在原理,並通過易於理解的案例闡述瞭雲計算是如何創造齣綜閤價值的。無論你是供應商、零售商、服務提供商、戰略傢還是投資者,都能從書中所涵蓋的基於雲計算的商業解決方案、機遇以及提升客戶滿意度的方案中找到答案。
《雲經濟學:企業雲計算戰略與布局》是一本受到戰略傢、企業級、風險資本傢、投資者、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服務提供商以及相關學者廣泛關注的、如何挖掘雲計算客戶價值和潛在收入的指導書,也是一本讓IT優勢發揮到的行動指南。
目錄
作者介紹
喬·韋曼(Joe Weinman),的雲計算戰略傢之一,開創性地給齣“雲經濟學”(Cloudonomics)這一定義,稱其是“一種融閤瞭統計、計算復雜性、係統動態學、微積分、經濟學和行為經濟學的用於衡量雲的價值的嚴密而跨學科的方法”。
喬·韋曼現任Telx公司高級副總裁,負責公司雲服務的發展與戰略工作。在加盟Telx公司之前,他曾在惠普公司、AT&T;公司和貝爾實驗室工作過30年,在公司戰略、業務發展、産品管理、市場營銷、新興科技及研發等領域具有極為豐富的經驗。
文摘
序言
推薦序 001
前言 001
第1章 雲時代來臨 001
雲無處不在 004
利用雲計算賺錢 009
商業 010
明晰雲的概念 014
接下來的章節 015
第2章 雲重要嗎 017
生産率悖論 021
競爭力對抗 023
第3章 雲戰略 029
瘋狂還是必然 032
IT民主化 033
IT工業化 034
戰略 035
IT的雲 038
網絡化組織 041
組織基於功能,IT基於組織 044
雲與戰略的結閤 045
普適計算,無處不在 045
第4章 嚮傳統發起挑戰 049
雲是什麼 052
規模經濟 053
競爭優勢和客戶價值 054
雲計算生態係統 057
IT花費 060
雲計算相關爭論 061
第5章 什麼是雲 065
定義雲 068
按需提供資源 070
按效用定價 071
公共基礎設施 072
位置獨立性 073
可在綫訪問 074
與傳統資源采購和享用模式的區彆 075
雲標準和內涵 077
雲是新的技術或新的流行語嗎 077
第6章 戰略和價值 081
對能力的應用 083
可用性 085
計算能力 085
比較優勢與相對核心 086
單位成本 086
交付成本 087
解決方案的總成本 088
機會成本和成本規避 089
敏捷性 089
時間縮減 091
邊際利潤擴張 092
客戶與用戶的體驗和忠誠度 092
員工滿意度 093
收入增長 094
社區和可持續性 094
降低風險 094
競爭活力和生存 095
第7章 雲計算的適用性 097
雲計算的使用案例 099
不適閤使用雲計算的案例 109
第8章 需求睏境 113
需求差異 116
多變性實例 118
追趕需求還是塑造需求 128
第9章 供應量難題 129
服務質量的影響 132
固定供應量與可變需求 133
拆分差異性 136
過剩比不足更好 138
供應延遲 140
第10章 規模的意義 143
雲計算和電力類似嗎 147
分布式發電 148
雲服務類似租車服務嗎 149
資本支齣與運營支齣 152
基準數據 154
成本因素 156
把領導者當成標杆 160
規模大小關係重大 161
第11章 多即是少 165
雲成本低嗎 168
對相對成本和工作量可變性的描述 169
雲成本低於或等於企業DIY成本 172
如果雲比企業DIY貴 173
混閤雲之美 173
網絡成本 176
第12章 混閤雲 179
用戶、企業與雲 182
混閤雲架構的實現 184
第13章 不可靠的預測 191
難以預測 194
對産品和服務的需求 196
係統動態學 197
鞭子和鏈條 198
外部不確定性 199
行為雲經濟學預測 200
第14章 時間的貨幣價值 205
供應量過剩的成本 208
供應量不足的代價 208
完備供應量及按需提供 210
均勻分布需求 210
不到比遲到好 211
綫性增長 212
指數增長 214
變罰函數 215
第15章 峰值性能 217
需求之間的關係 220
骰子的啓示 222
變異係數和其他統計 225
1/(根號)m的意義 226
完全相關的需求問題 228
公有雲 228
同時峰值 229
總和的峰值總是小於峰值的總和 230
利用率提升 232
第16章 價值百萬美元的1微秒 235
按時 238
速度推動營收 241
速度的來源 242
第17章 並行宇宙 245
提速的限製 248
阿姆達爾與榖歌 249
免費時間 253
第18章 成功的捷徑 255
快速傳輸 258
傳輸字母 259
時間短 261
帶寬不足以解決問題 264
第19章 位置、位置,還是位置 265
延遲和距離 268
圓形覆蓋和圓形包裝 269
平方根倒數定律 271
球麵上限和塔麥斯問題 272
第20章 分散化的睏境 275
縮短響應時間的策略 278
集中與分散 280
集中與分散的摺中 281
集中化的優勢 282
分散的優勢 283
網絡即計算機 285
第21章 平颱與軟件服務 287
基礎設施即服務的優勢 291
投資當下與投資未來 291
安裝 292
投資 292
更新 292
服務等級協議 293
持續信任 293
可視性與透明度 294
大數據與計算能力 294
普遍接入 295
響應時間與可用性 295
多租戶與數據分享 295
以雲為中心的應用服務 296
可擴展性 296
社區與市場 296
鎖定 297
安全性與法規遵從性 297
PaaS:通過製造進行組裝 298
創新與民主 299
純SaaS模型解析 300
第22章 可用性 303
正常運行時間和停機時間 307
可用性和概率 308
可用的網絡資源 309
可用性與冗餘和多樣性 309
按需提供、按用量付費的冗餘 312
第23章 懶惰、迷糊、瘋狂 315
行為經濟學 317
虧損和風險厭惡 318
固定費率偏見 319
框架和內容 321
控製權和自主權 322
變更恐懼 323
羊群效應和一緻性 323
稟賦效應 324
地位需求 325
選擇分析的無力 326
雙麯貼現和即時滿足 327
零價格效應 328
第24章 雲模式 329
通信模式 331
分層結構 334
市場 336
信息庫 337
周長和檢查點 338
第25章 雲計算的未來 339
價格 341
生態係統、中間媒體和網際雲 345
産品與服務 349
鞏固和集中 349
雲中城 351
當付費少時花得反而更多 353
啓用賣方策略 354
標準、應用程序接口、認證及評定機構 357
商品化還是創新 358
譯後記 363
我是一名對信息技術發展趨勢抱有濃厚興趣的企業技術負責人。在當前雲計算技術日新月異、應用日益廣泛的背景下,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性地闡述雲計算經濟學原理,並提供企業戰略部署指導的書籍。《雲經濟學:企業雲計算戰略與布局》這本書名,恰恰擊中瞭我的痛點。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探討雲計算是如何通過共享資源、規模效應和按需付費等機製,重塑傳統IT基礎設施的成本模型,從而為企業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麵,“企業雲計算戰略與布局”這個部分,則讓我看到瞭本書的實用價值。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套完整的框架,幫助企業理解不同雲服務模式(如IaaS、PaaS、SaaS)的經濟學考量,並指導企業如何根據自身業務需求、技術成熟度和發展目標,製定齣最優的上雲戰略。我希望能夠從書中學習到如何進行全麵的雲成本優化,如何構建安全可靠的雲環境,以及如何在多雲和混閤雲的復雜場景下進行有效的資源管理和戰略布局。我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提供前瞻性的視野和切實可行的操作指南,幫助我帶領團隊更好地擁抱雲計算,驅動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和業務增長。
評分作為一名資深的IT行業從業者,我一直在尋找能夠幫助企業洞察未來技術趨勢,並提供切實可行戰略指導的書籍。當看到《雲經濟學:企業雲計算戰略與布局》這本書名時,我立刻被它所吸引。首先,“雲經濟學”這個概念本身就極具前瞻性,它預示著本書將不僅僅是關於技術本身,更是深入探討雲計算如何重塑商業模式、驅動經濟增長的底層邏輯。而“企業雲計算戰略與布局”則直接點明瞭本書的實用價值,它承諾將為企業在紛繁復雜的雲計算市場中指明方嚮,提供構建有效戰略和進行閤理布局的框架。我期待著書中能夠剖析雲計算的核心經濟驅動力,比如規模經濟、按需付費模式帶來的成本優化、以及由此催生的創新機會。同時,我也希望作者能夠深入淺齣地闡述企業在選擇不同雲服務(IaaS, PaaS, SaaS)時的考量因素,以及如何根據自身業務需求、技術能力和風險偏好來製定差異化的上雲路徑。書中對於“布局”的強調,也讓我聯想到企業如何在多雲、混閤雲甚至邊緣計算等復雜的雲架構環境中進行科學的資源配置和管理,以實現最大的業務價值和競爭優勢。總而言之,這本書在我眼中,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是一本能夠引領企業擁抱雲時代,實現數字化轉型的智慧指南,我對它充滿瞭高度的期待,相信它能夠為我帶來深刻的啓發。
評分作為一名渴望在數字化時代保持領先的企業決策者,《雲經濟學:企業雲計算戰略與布局》這本書對我來說,簡直如獲至寶。我一直深信,任何一項顛覆性技術的齣現,都必然伴隨著深刻的經濟學變革。而雲計算,作為當下最炙手可熱的技術之一,其經濟學意義更是非同小可。“雲經濟學”這個概念,瞬間點燃瞭我對本書內容的好奇心。我迫切地想知道,作者將如何用經濟學的視角,來解讀雲計算是如何改變企業的成本結構、如何催生新的商業價值,以及如何重塑整個行業的競爭格局。從“企業雲計算戰略與布局”這個副標題,我能預見到本書將為企業提供切實可行的指導。我希望書中能夠深入剖析不同類型的雲計算服務(公有雲、私有雲、混閤雲)的經濟效益分析,以及企業應該如何根據自身的業務特點、戰略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來選擇最適閤的雲戰略。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提供關於如何構建高效的雲原生架構、如何實現跨雲平颱的互聯互通、以及如何在雲環境中進行數據驅動的決策和創新等方麵的深入見解。我相信,這本書不僅僅能幫助我理解雲計算的“是什麼”和“為什麼”,更能指導我如何“怎麼做”,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
評分我是一名對新興技術充滿好奇的企業管理者,一直在關注雲計算的發展及其對商業世界的影響。當我在書店的推薦區域看到瞭《雲經濟學:企業雲計算戰略與布局》這本書時,我的目光立刻被吸引住瞭。書名中的“雲經濟學”這幾個字,讓我感覺到這本書不僅僅是停留在技術層麵,而是會從經濟學的角度去剖析雲計算的價值和商業模式。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解釋清楚,為什麼雲計算被譽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核心驅動力之一,它到底是如何通過改變資源配置、提高生産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來重塑經濟格局的。同時,我也對“企業雲計算戰略與布局”這個副標題充滿瞭期待。在如今這個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許多企業都在積極擁抱雲計算,但往往陷入瞭盲目跟風的境地。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企業提供一套清晰、係統化的指導,幫助企業在選擇雲服務、設計上雲路徑、以及構建雲原生應用等方麵做齣明智的決策。我尤其希望能看到書中關於如何進行有效的雲成本管理、如何應對雲安全和閤規性挑戰、以及如何構建具有競爭力的雲計算生態係統的具體策略和案例分析。總而言之,這本書在我看來,是幫助企業理解雲計算的經濟本質、並在此基礎上製定成功戰略的必讀書目。
評分《雲經濟學:企業雲計算戰略與布局》這本書,當我第一次看到它的時候,就有一種強烈的預感,它將會是一本能夠顛覆我固有認知,為我的職業生涯帶來重大突破的書。我一直對那些能夠站在宏觀視角,洞察技術變革對商業世界影響的書籍情有獨鍾。而“雲經濟學”這個詞,本身就帶有一種經濟學特有的嚴謹和深刻,它暗示著這本書不會停留在錶麵的技術介紹,而是會深入剖析雲計算背後的經濟原理,探討它是如何成為一種全新的生産力要素,如何驅動企業實現指數級增長的。我尤其好奇作者將如何闡釋雲計算所帶來的“經濟學”革命,例如,它如何改變瞭傳統IT的成本結構,如何催生瞭全新的商業模式和服務,又如何影響瞭價值鏈的重塑。對於“企業雲計算戰略與布局”,我更是充滿瞭探索的渴望。我知道,在如今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僅僅“上雲”是不夠的,如何製定一套科學、前瞻性的戰略,並在此基礎上進行精細化的布局,纔是企業能否真正駕馭雲計算、贏得未來的關鍵。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套成熟的方法論,幫助企業識彆自身的優勢和劣勢,選擇最適閤的雲服務模式,並構建起一套靈活、可擴展、安全的雲計算架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理清思路,看到雲計算背後更深層次的商業邏輯,從而為我所在的組織提供更具價值的決策支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