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1.“匠人精神”作为一个时代新词,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这是一个很励志很正能量的热点话题,必将旋起一股学习“匠人精神”的新热潮。
2.匠人精神具有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可以激励职场人士拼搏奋斗,成就卓越人生。
3.本书讲述了百位大国工匠的奋斗事迹,展现了他们振奋人心的精神内核,引领爱岗敬业的道德风尚。中国的企业需要匠人精神,个人的发展需要匠人精神,国家的未来更离不开匠人精神!
内容简介
王振华收录了世界上那些匠人斗士的奋斗经历,从内涵、品质、方法、创新、传承等多角度全方位地对匠人精神的发展和演变历程进行阐释,并详细分析了他们在做事业的过程中,匠人精神是如何随着事业的发展而萌芽,而事业又是如何在匠人精神的协助下走向巅峰的。
作者简介
王振华,山东世博动漫产业集团董事长,文化部优秀专家,山东轻工职业学院世博动漫学院院长、山东省动漫行业协会会长,济南市政协委员、济南市槐荫区人大代表。他曾荣获山东青年五四奖章、济南五一劳动奖章、首批齐鲁文化之星、泉城文化英才、影响济南文化人物等多项殊荣。
目录
第一章 以匠人之魂,锻造自己的内心,成就事业
01 信仰的觉醒,从“匠人精神”开始
02 联想高级副总裁的“满月答卷”:创新也需拼效率
03 一生只做一件事,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04 向兴趣致敬,面包店儿子终成一代汽车创始人
05 天生的有可能是“师傅”,训练的才会是“工匠”/15
06 做互联网工匠,你便具备改变一切的力量
07 当一个人满怀热忱,他便成功了一半
08 热爱所做的事情,胜过做这些事带来的金钱
09 注重细节成就一流匠人
10 脚下的那张小纸片里,有令人震惊的收获
第二章 以匠人之美,锻造极致的力量
11 当你追求匠人之美时,插线板也能让人惊艳
12 用坚定的毅力锻造强大的抗压能力,逼出你的工匠之美
13 坚持“智造”完美产品,充分挖掘用户需求
14 奥普成功密码:极致技能铸完美,精雕细琢成大器
15 追求产品特点,电饭煲烹饪再现土灶品质/
16 设计个性化,匠人之美能让企业起死回生
17 心怀敬畏,凝神专一,才能实现价值突围
18 做好原料控制和人本管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19 工艺品质,少一些噱头,多一些主动探索
20 市场风尚:品质传承、质量至上
第三章 以匠人之道,成就卓越的自我
21 小任务逐个完成之日,就是大成功到来之时
22 比别人多几分执着,就比别人多几分把握
23 激情是打开身体潜能量的钥匙
24 锲而不舍,小吸管里的大精神/
25 执着追求的匠心,将带你找到人生快乐的窍门/
26 你在平凡中的苦干额度,预示了你未来的辉煌程度
27 成功没有捷径,潜心成就创新之美
28 只要千锤万凿,土办法里也能“凿出”诺贝尔奖
29 坚守18年“工匠精神”,从环卫工人到劳动模范
30 不人云亦云,寂寞成就一流的“工匠”
第四章 以匠人之术,让创新缔造传奇,让思想领跑世界
31 保守是保守者的墓志铭,创新是创新者的通行证
32 创新的三大法宝,是一流工匠的详细注脚
33 劳模领跑+团队创新:不走被踩烂的成功之路
34 只有在“豆腐上盖大厦”的人,才能创造崭新的未来
35 数十年如一日的枯燥,只为成就极致的完美
36 创新:只要有“金刚钻”,就能揽“瓷器活”
37 在“无微不至”里,创造平凡工作中的非凡
38 “玉不琢,不成器”,做事要有“工匠精神”
39 释放生产力,占领创新技术新高地
40 工匠精神中的创新就是让你的“孩子不再哭泣”
第五章 以匠人之灵,坚守梦想,脚踏实地
41 躁动的心要沉潜,才能创造时代的传奇
42 质量为魂,精湛为核心,成就“国宝级”奢侈品品牌
43 工匠之灵,在于有一颗真诚对待客户的心
44 奋斗的力量,将来你看得到
45 慢一点、准一点,平凡细节里的辉煌人生
46 传承工匠精神,今天的努力是给下一代人的承诺
47 顾客看不见,但我看得见,时间也看得见
48 坚守初心,灵魂的高贵在于抵住诱惑
49 肩负使命,知识和技能才能成就闪亮人生
50 在最深基坑和最高天际线之间,写下“中国品质”的宣言
第六章 以匠人之心,逼自己开始努力超越平庸
51 匠心独具,把工作当作艺术品一样精细打磨
52 莫以钱财论英雄,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吧
53 持之以恒、积极向上、奋发有为
54 在工匠精神里,“偏执”是个褒义词
55 “好点子”的母亲,名叫“反复实践”
56 好技能的传承,是对工匠精神最大的敬意
57 守住孤独,就能迸发出力量
58 发挥优势:心中有阳光,脚下就有力量
59 传授,匠人之心重在传承
60 不投机取巧,中国工匠精神最大的捷径
第七章 以匠人之品,执着与坚守,实现人生价值
61 工匠基础:一线实践 +踏实努力
62 一点一滴去磨炼,才有资格品尝成功的甜美
63 坚持,就是从骨子里精益求精
64 需要一点“偏执”:“十年冷板凳”的工匠精神
65 自我克服困难,是一名优秀工匠的必修课
66 吃苦耐劳和家国情怀,铸就一代大国工匠
67 执着:即使只是拧螺丝钉,也要当拧螺丝钉的专家
68 只要你“玩”得脚踏实地,就能获得成功
69 勇于担当,用“匠人精神”造就好品牌、带动新需求
70 严谨,给工匠精神一片可以植根的土壤
第八章 以匠人之器,担当责任,不忘初心
71 在耳朵和眼睛里“根植”担当,便有了工匠的最高信仰
72 人可以不伟大,但不能没有责任心
73 用一把雕刻之刀“雕刻”出来的匠心
74 把品质和专注统一起来,在心里播下一颗工匠种子
75 站在“智高点”,对待产品就像艺术家对待艺术品一样
76 大国工匠的秘诀:一分智慧加九十九分努力
77 成功总是青睐静下心来做事的人
78 中国“质”造:以工匠之心,传品质之真
79 能不能成为经典,源于你对用户需求的了解有多深
80 十年磨一剑,信仰的力量带动工匠精神的升华
第九章 以匠人之仁,让态度决定人生高度
81 拥有一门绝活,用它改变世界
82 以女性之柔打造工匠之仁,成就美好事业
83 让机器和人对话的“翻译官”:航空技工炼成大国工匠
84 大胆设想,小心求证,便能活出不设限的人生
85 对职业的热爱,成就美,成就梦想
86 换位体验,找到产品创新的出口
87 找准产品的“病情”,才能开出有效的“药方”/275
88 赤子情怀,以匠人之仁搞设计
89 以匠人之仁,精专如一,追求卓越
90 又“轴”又“苦”,“笨笨”的工匠精神
第十章 以匠人之专,努力做一件事,胜过马虎地做一堆事
91 施了魔法的旧书:日本工匠的奇迹
92 专心做好一件事之日,就是成功到来时
93 专注成就未来:张景鹏给员工的一封信
94 一颗小小的螺母,却被打通“任督二脉”成“绝世高手”
95 “专”之完美极致:“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粉末齿轮
96 你现在受的苦难,一定会照亮你未来的路
97 想要射雕,你是否准备好了神弓
98 一定要做到极致,才有起死回生的魔力
99 二十九年的用心,成就青少年鞋服行业的典范
100 用专注精神训练出的一匹“黑马”
精彩书摘
信仰的觉醒,从“匠人精神”开始
所谓工匠精神,是指严谨、专注、注重细节、持之以恒。
这种精神不只是适合企业和团队,也适合个人。企业具备工匠精神,才能研制创新,并保证产品质量精益求精。个人具备工匠精神,就有了持之以恒的人生态度。
一个人从踏入职场那一天起,就需要有一种对工作的职业信仰。当你并用这种态度认真敬业地对待工作时,对工作高度责任感的职业信仰就觉醒和诞生了。
四川姑娘王安兰虽然才26岁,却已经具备了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她的工匠精神来自于她对工作的专注,来自于对工作每个细节的关注,以及对工作质量高度的责任心。
2016年3月8号,全国两会四川团开放日这天,作为发言代表的王安兰讲述了四川山区的地质灾害给当地居民带来隐患的报告。当说到当地人们受到生命的危险时,王安兰情不自禁地哽咽起来。因此,她给人的印象是感性的。
但在这份感性后面,是王安兰身为一个人大代表所肩负的责任感。有了这份责任感,她就有了为民众说话的持之以恒的勇气和力量。
早在做人大代表之前,王安兰就已经具备这种责任感。这份责任感所赋予她的力量,让她在工作岗位上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并做得最好。
王安兰于2011年毕业后,成为了四川阿坝新纪元电冶有限公司的一名质检员。刚从学校走上工作岗位时,她充满了豪情壮志和满腹的激情,可现实与她心中的愿望有着不小的差距,眼前的天平、玻璃杯、石灰和她所学的专业风马牛不相及,在学校里学的知识在工作中根本用不上,一时间她感到十分的无奈,以及无比的失落和一片的茫然。
不过,她想,既然选择这份职业,就要把它做好。于是她每天都带上笔记本去上班,不懂的就请教前辈,然后记录下来。这样的工作既单调又枯燥,但王安兰却持之以恒地重复着这份枯燥的工作,几年下来,她对质检工作的每个步骤都了如指掌。而且她经手的产品质量检测,从来没有超过0.005毫克的误差。
把一份单调的质检工作做到如此精细,王安兰用几年如一日的行动,完美地诠释了工匠精神的内涵:持之以恒。
和王安兰“持之以恒”的态度有所不同,全国人大代表吕华荣则用“专注专一”来为工匠精神写下生动的注脚。在吕华荣看来,工匠精神,就是对工作始终保持专一的热情,并脚踏实地默默奉献。
吕华荣是一个打工妹,在温州的一家制衣厂做熨烫工人,每天所做的就是拎着两斤重的熨斗熨烫西服。别看这份工作非常简单,但要坚持下来却很不容易,因为它要求工人必须在整个工作时间内都保持站立低头的姿势。一天下来,颈椎、腰椎和双腿都会僵硬发痛。很多人只做了几天或是几个月,就辞去这份工作了。
而吕华荣却坚持了下来,她保持这个姿势,一站就是18年。如果不是凭着对工作专一的信念,谁又能18年如一日的坚持做这份熨烫工作呢。除了对工作的专一,吕华荣也很专注。有时候,一个衣领要反复熨烫十多遍,才能满足要求。而吕华荣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她都没有丝毫怨言,只是按照要求专注地熨烫,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吕华荣正是凭着对事业“专注和专一”的工匠精神,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得非常完美。她也因此获得了认可。在2009年的“五一”表彰会上,她和其他115名农民工一起佩戴上五一劳动奖章。这个奖章是对有工匠精神的个人的认可,是对吕华荣具有工匠精神的肯定。
每次说到这些,吕华荣总是说:“你要让我解释工匠精神,我解释不清楚。但我知道,一个人选择做什么工作后,就坚定地做下去,不要半途而废。而且光有专一也不行,还要专注,就是踏实地把它做好。这样就是对自己的最大的肯定,也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从王安兰和吕华荣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工匠精神不是什么深奥的概念,也不需要什么高深的理论。只要我们选定一份工作,就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当你持之以恒的时候,内心的职业信仰也便开始觉醒。这时候,便会生出一股力量,它能帮助你在疲惫和厌倦的时候提醒你,激励你,帮助你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保持专注和专一。只要你一直专注和专一地工作下去,你就一定能够有所作为。
……
前言/序言
所谓“匠人精神”其实就是指匠人具有专注、执着、细致、耐心、坚守、创新、精益求精等品质。“匠人精神”的核心就是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坚持不懈、创新进取。简单地说,“匠人精神”就是执着于某一件事情,努力将其做到极致,大到生产高铁、汽车,小到制造一部手机、一台彩电,或是一顶帽子、一个箱包,每一个零部件、每一个环节都要凝神聚力、精益求精、尽善尽美,在质量上的要求近乎苛刻,不允许存在任何瑕疵。“匠人”就是把“匠人精神”的内核融化在血液里、铭刻在内心中、落实在行动上,并作为信仰去坚守、作为志向去追求、作为境界去修炼、作为准则去遵循的人。
“匠人精神”是一个匠人的气质,也是产品的气质,气质是最能征服消费者的东西。乔布斯说,工作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体验,坚持不懈地做好一件你认为具有非凡意义的工作,能够给你带来真正的满足感,而从事一份伟大工作唯一的方法,就是认真、敬业、执着、创新。
“匠人精神”是一种态度、一种追求、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古代的“庖丁解牛”,那种高超的技能源于熟能生巧,更源于对解牛过程的思考和钻研。一个人想具备“匠人精神”,只有像庖丁那样,集中精力,艰苦摸索,直到登峰造极、出神入化。中国企业领导者和广大职场人士也应该学习庖丁解牛式的“匠人精神”,弘扬“匠人精神”,重塑“匠人精神”,这是企业和个人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
当下,国家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2016年两会,总理将“匠人精神”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这是对精益求精“匠人精神”的万般推崇,也是对中国制造迈向2025提出的殷切期望。
“玉不琢,不成器”,品质永远是产品的灵魂,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是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最有力支撑。时代需要“匠人精神”,国家呼唤“匠人精神”。“匠人精神”不是一句口号,而应该存在于中国制造、中国企业、中国工人的心中,让“匠人精神”成为民族、社会的“大众气质”,引领中国制造爬坡过坎,奔向2.0时代。
诚然,一个推崇“匠人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匠人精神”具体到一个人在工作中的表现就是脚踏实地,认真敬业,一丝不苟,用心设计,把产品当成工艺品去对待,对职业的敬畏、对工作的执着、对产品的负责。
以“匠人精神”引领中国制造业的未来,让“匠人精神”根植在每个劳动者心中,相信中国制造业一定会走向世界,我们的产品也一定会誉满全球。
在当今这个创新成为主流的互联网时代,人们对于“创造”的热情,要远远高于“制造”的热情。中国想要从“制造大国”转型为“创造大国”,就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只有当每一个人都成为一流的匠人,那么中国才能从“制造大国”的怪圈里走出来,成为一个举世瞩目的“创造大国”。
想要成为一流的匠人,就要让“匠人精神”回归。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匠人精神”,才能让生命迸发出缔造伟大传奇的力量。那么,究竟什么是“匠人精神”?“匠人精神”又是如何引导和激发出我们的生命力量呢?怎样培养“匠人精神”?很多人一直在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而本书就是一部针对这些问题来深入阐述“匠人精神”的作品。
在本书中,作者收录了世界上那些匠人斗士的奋斗经历,从内涵、品质、方法、创新、传承等多方面全方位地对“匠人精神”的发展和演变进行梳理,并详细分析了他们在做事业的过程中,工匠精神是如何随着事业的发展而萌芽,而事业又是如何在“匠人精神”的协助下走向巅峰的。
在作者的笔下,“匠人精神”不再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词汇,而是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他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当我们还陷在“制造”和“山寨”的尴尬中时,他们已经凭着“匠人精神”成就了卓越的人生。
“匠人精神”究竟是什么?是专注的态度,精雕细琢的品质,是纯粹的意志,拼搏的动力,是创新的衍生,是产品的灵魂,更是传承的敬意。无论你在做什么,只要带着“匠人精神”全身心去投入,就能找到工作的意义和劳作的乐趣。
“匠人精神”是学习的动力,一个人只要具备了“匠人精神”,也就拥有了学习一切知识的动力,这股动力督促他精益求精,并对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技术都有所学习,从而站在本行业的巅峰位置。
如果说工作和事业是我们在人生路上搭乘的交通工具,那么“匠人精神”就是一台最大动力的发动机,没有“匠人精神”,我们只能骑乘自行车,但有了匠人精神,我们就能搭乘动车,享受极致的美景,走更远的路途!
想要培养“匠人精神”,可以学习、借鉴本书当中的这些匠人们培养“匠人精神”的方法,从这些方法中去寻找自己最需要的品质,并把它们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去。久而久之,你就自然而然地具备了“匠人精神”。
本书用具体案例来详细解释“匠人精神”的理论,以方便读者更容易领悟和学习“匠人精神”:专注、敬业、务实、创新、坚持、责任,等等。一个人只要在这些方面做成功了,那他的事业和人生,也就成功了!
匠心独运:雕琢卓越,成就非凡人生 在这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时代洪流中,我们常常被各种喧嚣裹挟,追求着表面的光鲜与速成的成功。然而,在这浮躁之下,是否有一股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能够真正点燃生命的价值,赋予我们前行的勇气与不竭的动力?《匠心独运》一书,便是一次对这种力量的深刻探索与温柔唤醒。它并非泛泛而谈的励志口号,也不是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以一种沉静而坚定的姿态,邀请读者一同踏上一段寻觅与重塑生命源动力的旅程。 本书的核心,在于“匠心”。这并非指代某一种特定的技艺或职业,而是指一种贯穿于人生百态、潜藏于万事万物中的一种精神状态,一种对极致的追求,一种对细微之处的敬畏,一种对过程的全然投入,以及由此而生的,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与掌控。匠心,是那双雕琢玉石,使其绽放温润光泽的手;匠心,是那颗打磨代码,让其运行如飞的专注;匠心,是那份教书育人,点燃学生智慧的耐心;匠心,是那场默默无闻的科研,为人类进步献身的执着。它是一种不动声色的力量,却能孕育出令人惊叹的价值,改变无数人的命运,乃至推动社会的进步。 《匠心独运》将这种精神的力量,抽丝剥茧般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它首先从历史的长河中,挖掘出那些被时间尘封却闪耀着不灭光辉的匠人故事。从古代工匠对器物的精益求精,到现代科学家对真理的不懈探索,从艺术家对美的极致追求,到教育者对灵魂的塑造,书中那些鲜活的人物群像,如同星辰点点,照亮了我们对“卓越”的认知边界。这些故事并非简单的叙述,而是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描摹,对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对他们每一次失败后的反思与重起,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匠心所蕴含的巨大能量。它告诉我们,卓越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日积月累的专注与投入,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抵达。 但《匠心独运》并非止步于赞美古往今来的匠人,它更着眼于如何在当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激活这种“匠心”的潜能。书中详细阐述了“匠心”的几个关键要素,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 专注的力量: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专注力成为了稀缺的资源。书中深入剖析了专注的机制,以及如何通过刻意训练,摆脱分心,将有限的精力聚焦于最重要的目标。它不是一味地提倡“无所事事”,而是强调在有限的时间里,以最高效、最深入的方式去处理一件事情,从而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揭示了那些在各自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人,是如何通过培养强大的专注力,将一个微小的想法,发展成改变世界的伟大创造。 打磨的耐心: 真正的价值,往往诞生于漫长的打磨与迭代之中。书中深刻剖析了“快餐文化”对我们耐心的消蚀,并引导读者重新认识“慢”的意义。它鼓励我们放下急功近利的浮躁,拥抱对过程的尊重,理解每一次试错、每一次调整,都是迈向成功的必经之路。这种耐心,并非盲目的坚持,而是建立在对事物深刻理解基础上的,对最优解的执着探寻。书中的案例,从传统手工艺到现代科技创新,无不展现了耐心打磨所蕴含的惊人力量。 细节的敬畏: 很多时候,决定成败的,往往是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节。《匠心独运》强调了对细节的极致关注,认为细节是检验产品、服务乃至人生质量的试金石。它鼓励读者培养一种“吹毛求疵”的敏感,一种对“不完美”的零容忍,从而不断优化,追求更高的品质。这种对细节的敬畏,是专业素养的体现,更是对消费者、对使用者、对生命本身的尊重。 内化的驱动: 匠心并非外在的评价或奖励,而是源自内心的驱动力。《匠心独运》深入探讨了如何寻找并激活这种内在的动机。它引导读者思考,什么事情能让自己真正感到快乐、有成就感,什么事情能让自己忘记时间,心甘情愿地投入。当我们将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当作一次自我实现的契机,那么,外在的评价将不再那么重要,内心的满足感将成为最强大的动力源泉。 持续的精进: 匠人的道路,是一条永无止境的学习与精进之路。《匠心独运》告诫我们,不要因为取得一点点成就而沾沾自喜,要始终保持一颗谦逊好学之心,不断挑战自我,突破瓶颈。它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鼓励读者在各自的领域内,不断探索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从而保持竞争优势,并最终实现个人的持续成长与飞跃。 《匠心独运》并非一本“理论书”,它的价值在于其强大的实践指导意义。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实操方法和工具,帮助读者将抽象的“匠心”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行动。例如,它提供了如何设定清晰的目标,如何分解任务,如何进行有效的自我反馈,如何构建有利于专注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以及如何处理工作中的挫折和瓶颈等等。这些方法,都经过了无数成功案例的验证,具有极高的可操作性和普适性。 更重要的是,《匠心独运》引导读者审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它深刻地指出,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迷茫和力不从心,是因为我们追求的目标与我们内心真正的需求相悖,或者我们选择的生活方式,未能与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产生共鸣。通过对“匠心”精神的深入理解与实践,我们能够逐渐清晰地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能够赋予我们生命以价值和意义的事物。这种内在的清晰,将是我们抵御外界诱惑、坚定前行方向的强大基石。 本书并非只适用于特定职业或特定人群。无论是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渴望在事业上有所作为;还是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希望在技术上更进一步;抑或是面临人生转折点,寻求重新定位的个体,都能从《匠心独运》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启示。它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可以选择用一种更加投入、更加负责、更加追求卓越的态度去面对。 《匠心独运:雕琢卓越,成就非凡人生》,是一次对生命价值的深度挖掘,是一次对卓越品质的全面解析,更是一次关于如何在这个复杂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内心平静与强大力量的行动指南。它邀请你放下浮躁,静下心来,去感受那份沉淀在时间里的智慧,去唤醒那份潜藏在你内心深处的,对极致的渴望,对美好的追求,以及对生命本身最深沉的敬畏。当你真正领悟并践行“匠心”之道,你的人生,必将因此而绽放出独一无二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