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喜欢岩井俊二和《四月物语》《情书》《小森林》,你应该会喜欢高村光太郎和《山之四季》;
★ 如果你喜欢松浦弥太郎、无印良品这样的日式生活美学,你应该会喜欢高村光太郎和《山之四季》;
★ 如果你想找到一个动人不俗的生日礼物、新年礼物、圣诞礼物,你可以选择高村光太郎和《山之四季》;
★ 精装小书,内外封特殊工艺,精致可爱,内文纸采用北欧进口瑞典轻型纸,不计成本、飘逸动人;
★ 书后附录“高村光太郎小传”和“高村光太郎年谱”,帮助进一步了解这位传奇的艺术家和诗人。
日本生活美学家松浦弥太郎推崇的诗人!首次译介到中文世界!!
《山之四季》是松浦弥太郎在《日日100》中严选推荐的好书!真正的百里挑一!!
“《山之四季》这本随笔集,记述了高村光太郎的山居生活,优美的文字像是在对孩子娓娓诉说。”
“我很喜欢第一篇《山之雪》,一次又一次地抄写、朗读。我梦想能在雪夜的山庄住一晚,哪怕一次也好,一边读着高村光太郎的《山之雪》。”——松浦弥太郎《日日100:一百件私人珍爱》
日本近代桂冠诗人高村光太郎山居笔记,15篇文字记录山中隐居生活。
春夏秋冬的四季变换、人与自然的交织交融、新知故人的相知相爱。纯真、质朴、清新。
根据日本中央公论社昭和三十一年(1956)版《山之四季》完整译出,译者毕业于北京大学日语系,译笔精良。
作者
高村光太郎(1883-1956)
号碎雨,日本诗人、雕刻家。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后赴欧美留学。
归国后投身唯美主义艺术运动,是白桦派和民众诗派的重要成员。
曾获日本艺术院大奖。战后蛰居山间,写下《山之四季》。
日本《向学新闻》评价:“一生的ZUI高杰作,就是他自己的人生。”
高村光太郎逝世后设立“高村光太郎奖”,在日本文学界、雕刻界颇具影响。
译者
王珏
青年译者,毕业于北京大学日语系
现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造
★ 《山之四季》这本随笔集,记述了高村光太郎的山居生活,优美的文字像是在对孩子娓娓诉说。——松浦弥太郎
★ 高村光太郎绝不与世俗妥协,一生追求“生”的意义。——奥平英雄(日本美术史学家、知名评论家)
★ 希望年轻人都来触摸光太郎的精神。——柳田知常(日本金城大学校长)
★ 狂野、正和、敏感的世界,高村光太郎的伟大之处在这里凝结。——日本网友评论
★ 高村光太郎的力量让我吃惊。——日本网友评论
★ 高村光太郎这位诗人和艺术家,一生的++++++++++高杰作,就是他自己的人生。——日本《向学新闻》
★ 高村光太郎在零下二十度的山间从事诗作与农耕,回归自然。——日本《朝日新闻》
★ 独特的艺术家人生。——日本《每日新闻》
★ 作为诗人和艺术家,他是无可挑剔的,作为一个人,他也拥有着高远的志向和诚实的品格。——日本《东京新闻》
山之雪(我很喜欢雪。一到下雪的天气,我就从屋子里跑出来,感受白雪将我覆盖)
山之人(山里的人们对生活总是很有信心,他们大多是真宗的信徒)
山之春(若忆帕多瓦,旧日追忆在心头,满目唯梨花)
山之秋(不知何时带着人气的稻香已消失了,现在感受到的是吹来的山风)
花卷温泉(要我说,还是花开的时候去最妙)
陆奥的音讯(我现在正一边咳着血,一边写下这些文字)
七月一日(日出于东方,哪管横云遍天上,今日是晴日)
过年(父亲总会让我看看算账的结果,一边说着“只剩这么点儿了呀”)
开垦(仅仅是开垦种土豆的田地,就让我的右手上长了三个血疱)
早春的山花(银柳花大概快开了,树林中巨大的辛夷也将开成一片雪白)
季节的严酷(住在山里亲眼所见四季的更替,我才真正体会到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真意)
不知寂寞的孤独(只是像这样通过书信的方式,也还是能够互诉衷肠的)
夏日食事(就像泡着热水澡一般,只是静静地忍耐着,等待秋风带来下一个季节的音讯)
十二月十五日(我每天大约睡七小时,这是健康生活法则的第一要义)
积雪难融(尽管款冬的花茎和树上的嫩芽还没怎么探头,但春天的脚步似乎已渐渐近了)
山之雪
我很喜欢雪。一到下雪的天气,我就从屋子里跑出来,感受白雪从头顶将我覆盖。这样的体验总让我感到由衷的快乐。
我住在岩手县的山中,这里位于日本北部,十一月开始就能看见下雪的景象了。到了十二月末,放眼望去,只能看见白茫茫的一片。我住的这一带,积雪最多只能达到一米;但小屋再往北,积雪便可以达到屋顶的高度;在一些洼地,积雪甚至深达胸部。
小屋在近山一带,离村子有四百多米。除了树林、原野和少许的田地以外,周围一户人家也没有。每到积雪的时节,四面都是白雪,连个人影也见不着。人声、脚步声,自然也是听不见的。不像下雨,下雪是没有声音的。
每到这时,待在屋里,感受着悄然无声的世界,便觉得自己像聋了一般。尽管如此,偶尔还是能听见地炉里柴火毕剥的响声,以及水壶里热水沸腾的微弱声音。这样的日子将一直持续到三月。
雪积到一米深时,连走路都困难,自然也没有人来小屋做客。从日出到日落,我就坐在地炉边上,边烤火边吃饭,或是读书、工作。一个人待的时间太长了,我也想见见别的人。就算不是人类,只要是活着的生物,哪怕飞禽走兽都可以。
每到这时,啄木鸟的存在总让我感到愉悦。它们夏天不出现,秋冬却一直待在这一带。在小屋外不时啄啄柱子、木桩,或是堆积的木柴,以里面的小虫为食。啄木的声音很是响亮,不知疲倦似的,还带着一丝急切——简直就像客人的敲门声,让人不禁想要回应。有时本来在这边“咚咚”地忙活着,过一会儿却又听见翅膀扇动的声音——飞到别的柱子上去了。我正想问问这儿有没有虫子,它们就边叫着边飞走。在小屋前孜孜不倦地啄着栗子树树桩的,主要是绿啄木鸟和大斑啄木鸟。绿啄木鸟的头上带点儿红色;大斑啄木鸟有着红色的腹部,身披黑色羽毛,上面点缀着白色斑点。除了啄木鸟外,也有其他不知名的小鸟。
它们总在清晨和傍晚的时候飞来,啄着屋檐下吊着的蔬菜种子和草籽。早晨我还睡着的时候,它们就开始在窗外忙活了,那振翅声近得仿佛就在我的枕边,让人不由得心生怜爱。被小鸟叫醒的我,一边揉着眼睛,一边从床上起来。秋天的时候总能看见的野鸡和山鸟,一下雪就不出来了;鸭子在远处的沼泽里游泳,只有它们的叫声清晰可闻。
非要说这附近还有什么生物的话,恐怕就是夜里造访的老鼠了。这里的老鼠要比普通的家鼠小一些,也不怕人,不知是鼩鼱还是鼷鼠。它们从遥远的雪地上赶来,在我的周围钻来钻去,专捡掉在榻榻米上的东西吃。我把面包包在纸里,夹在胳肢窝下面,它们就连纸一起拽着走。我用手敲一敲榻榻米,它们就会吓得跳起来。然而,一转眼又回来抢面包。面对这么不怕人的老鼠,我也不忍心用老鼠药对付它们。这些老鼠只有晚上会来,早上就不知回到哪儿去了。
读完《山之四季》,我仿佛跟随作者的笔触,在书中经历了一个完整而又充满惊喜的轮回。春日初醒,山林间嫩绿初绽,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和野花的淡淡香气。作者细腻地描绘了山间溪流的潺潺流水声,以及那些藏在草丛深处、不经意间蹦跳出来的小生灵,它们在阳光下闪烁着生命的光泽。我仿佛能感受到微风拂过脸颊的温柔,听到鸟儿清脆的鸣叫,看到远山在薄雾中若隐若现的朦胧美。作者没有直白地诉说山的美丽,而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生动的细节,勾勒出一幅幅鲜活的山水画卷。那些关于山路蜿蜒、野果成熟、露水凝结的描写,都如同电影镜头般在我脑海中播放,让我沉浸其中,久久不能自拔。每一次翻页,都像是在探寻一个隐藏在山林深处的秘密,而作者正是那个最了解山语的人,用他充满情感的文字,将这份深沉的爱与敬畏传递给我。我甚至能闻到书中描写的雨后松针的清新气味,感受到那份清冽与纯净,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片宁静的山野之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忘记了尘世的喧嚣与烦扰。
评分秋天的到来,在作者的笔下,是一种别样的绚烂与收获。山峦间开始染上层层叠叠的金黄、橘红与绯红,像打翻了的调色盘,将整个世界点缀得如梦似幻。我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成熟果实的甜香,感受到落叶在脚下发出清脆的声响,听到风吹过树梢发出的沙沙低语。作者描绘了山间野果累累的景象,那是大自然慷慨的馈赠,也描绘了秋风中摇曳的野花,它们在萧瑟的季节里依然顽强绽放,展现出别样的生命力。我仿佛能看到满山遍野的枫叶,它们在阳光下燃烧,美得令人窒息,也仿佛能听到农民们在田间忙碌的欢声笑语,那是丰收的喜悦。书中对秋日山间的静谧有着深刻的刻画,没有了夏日的喧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邃而悠远的宁静,让人忍不住停下脚步,去感受这份岁月的沉淀。作者用他饱含深情的文字,捕捉住了秋天最动人的色彩和最深沉的韵味,让我体验到了一种既绚烂又宁静的美,仿佛在品味一杯醇厚的美酒,越品越有滋味,越品越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意。
评分夏日的热烈,被作者笔下的山林描绘得淋漓尽致。炽热的阳光穿透层层叠叠的树叶,在林间投下斑驳的光影,仿佛一张巨大的网,将整个山林笼罩其中。我能感受到汗水顺着额头滑落的黏腻,听到蝉鸣声此起彼伏,像是在奏响一曲热情的交响乐。作者并没有回避夏日可能带来的燥热与蚊虫,反而将这些元素也巧妙地融入到书中,让这份真实感更加强烈。他描写了山涧中清凉的流水,是夏日里最诱人的诱惑,也描绘了躲在浓荫下的凉爽,是人们最渴望的庇护。书中对夏夜的描写更是别具一格,繁星点点,虫鸣阵阵,空气中混合着草木的清香和泥土的湿润,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宁静与诗意。我仿佛能听到远方隐约的蛙鸣,感受到夜风吹过带来的微凉,甚至能想象出在月光下,山峦呈现出一种深邃而神秘的色彩。作者用他敏锐的观察力和精湛的文字,捕捉住了夏日山林最动人的瞬间,让我体验到了一种既充满活力又充满宁静的美,仿佛身心都在这片山林中得到了彻底的放松与升华。
评分冬季的降临,在作者的笔下,则是一种纯粹的宁静与等待。白雪覆盖了整个山峦,将一切喧嚣都掩埋在洁白的静谧之中。我能感受到寒风刺骨的凛冽,看到冰雪在阳光下闪烁出耀眼的光芒,听到雪花飘落时细微而又充满力量的声音。作者描绘了雪后山林的寂静,那是一种能够涤荡心灵的宁静,也描绘了那些在严寒中依然坚守的生命,它们以另一种姿态,等待着春的到来。我仿佛能看到雪地里动物留下的脚印,那是生命顽强的证明,也仿佛能听到远处村庄里传来的人声,那是温暖与希望的象征。书中对冬季山间的孤寂与壮美有着独特的描绘,没有了万物的繁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致的纯粹与空灵,让人忍不住在心中产生一种敬畏之情。作者用他充满哲思的文字,捕捉住了冬天最纯净的色彩和最深沉的韵味,让我体验到了一种既孤寂又壮美的美,仿佛在经历一次心灵的洗礼,在寒冷中孕育着无限的希望与生机。
评分《山之四季》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山林的书,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内心深处对自然最原始的渴望与最真挚的情感。作者并非仅仅记录了山川景色的变幻,更重要的是,他将自己的灵魂融入其中,用文字构建了一个充满生命力和感染力的世界。我从书中看到了自然的伟大与包容,看到了生命在不同季节里的坚韧与轮回。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一次与作者的对话,一次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我会被书中某个生动的细节所打动,被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所感染,也会在某个瞬间,将书中的场景与自己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产生深刻的共鸣。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让我意识到,我们并非自然的主宰,而是其一部分,需要去尊重,去守护。它也让我明白,生命本身就是一场盛大的轮回,有春的生机,夏的繁茂,秋的收获,冬的沉寂,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意义与价值。读完这本书,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与充实,仿佛在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等待着在未来的日子里,生根发芽,开出属于自己的绚烂之花。
评分好书,翻译到位,也想去山里
评分京东买书已成为习惯,省心
评分希望京东童叟无欺,不要搞些活动,又收很多书回去,根本没意义。
评分山之四季
评分有点多~慢慢看一块评论吧 反正马亲王的书算是集齐了~
评分好书,值得一读,包装和装帧纸质都很好
评分经典好书,值得推荐。顺便为京东快递点赞。
评分真,薄薄的一百多页卖这么贵。。。。。
评分不怎么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