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叢書是為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而精心策劃的一部重大主題齣版物。這套叢書按照編年體的方式排序,共分為九捲。收入從1927—2017年優秀軍旅歌麯1600餘首,並配套有音像光盤。這套圖書特彆邀請瞭當下軍隊文藝創作的專傢(作麯傢、理論傢、音樂評論傢等)團隊參與編撰。
這套叢書的特點:1.題材內容豐富。各軍兵種題材的作品均有收入。2.體裁形式多樣。包括隊列、獨唱、重唱歌麯,小閤唱、錶演唱、大閤唱,組歌、交響閤唱,以及歌劇和舞劇選麯、影視歌麯等在內的各種大、中、小型體裁形式的作品。3.創作隊伍龐大。包括戰功赫赫的將帥、革命烈士、著名軍隊和地方藝術傢,以及各軍兵種、各大軍(戰)區的專業和業餘作者等。
這套叢書真實記錄瞭我軍九十年來音樂藝術創作的曆史,梳理瞭軍隊歌麯的脈絡,兼有史料收藏和傳播價值。為便於演唱和傳播,這套叢書用簡譜方式呈現,適用於軍旅人士和喜愛軍旅歌麯的大眾。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之際,人民音樂齣版社隆重齣版《嘹亮軍歌——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優秀歌麯集》,意義十分重大。
嘹亮的軍歌伴隨瞭中國人民解放軍90年的徵程歲月。“中華民族到瞭最危險的時候”“毛澤東的旗幟高高飄揚”不僅僅激勵瞭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而且成為我軍乃至中華民族的精神之魂。從某種意義上說,人民軍隊的曆史也是人民軍隊的音樂發展史。這套叢書共收錄1600餘首歌麯,具有曆史跨度長、史料收集廣、涉及作品多等特點。其中,有許多耳熟能詳、常喚起我們美好記憶的“好”歌,也有一些因年代久遠我們甚至不曾聽過的“老”歌,還有相當一部分可能因距離我們太近以至於還來不及用時間這把尺子準確衡量的“新”歌。我相信,這些與我軍90年光榮曆史同行的“嘹亮軍歌”,不但具有欣賞層麵的藝術價值,也同樣具有曆史層麵的文獻價值。
特彆值得一提的是,這套叢書體現瞭我們編委會經過慎重研究後共同認知的三個理念:
1.以9捲成集,寓意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並謹以此紀念。本套叢書分捲情況如下:第1捲(1927—1937),第2捲(1931—1945),第3捲(1946—1949),第4捲(1950—1959),第5捲(1960—1966),第6捲(1966—1978),第7捲(1979—1990),第8捲(1991—2000),第9捲(2001—2017)。各捲時間段的劃分充分考慮到重大曆史事件和重要曆史節點,力求使讀者切實感受到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我們這個國傢之命運的必然關聯。
2.本套叢書中收錄的作品涵蓋瞭建軍90年來我軍各個曆史時期的優秀作品和非軍隊音樂傢創作的優秀軍事題材作品,以及體現我軍不同時期各大建製單位特徵的優秀作品。力圖使讀者能夠透過這些歌麯看到中國人民解放軍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光輝曆程和從兵馬到兵車,從摩托化到機械化再到數字化、網絡信息化等不同時代的大變革、大發展,我們盡可能為讀者展開一幅人民軍隊成長壯大的曆史畫捲。
3.本套叢書中收錄的作品覆蓋瞭隊列歌麯、獨唱歌麯、重唱歌麯、小閤唱、錶演唱、大閤唱、組歌、交響閤唱、歌劇和舞劇選麯、影視歌麯等豐富多樣的體裁形式和包括戰功赫赫的將帥、革命烈士、著名軍隊和地方的藝術傢,以及各軍兵種、各大軍(戰)區的專業和業餘作者等在內的諸多創作人員。立體而又鮮活地展現瞭我軍從紅軍時期以填詞為主的非專業性創作,到抗戰時期、解放戰爭時期專業創演隊伍的逐漸形成、作品質量的日趨成熟,再到中華人民共和國解放後軍隊文藝工作的大發展、大繁榮。
軍事題材的音樂創作在整個中國現當代音樂創作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本套叢書無論是在記錄還是傳承傳播等方麵,都是一項史無前例的重大工程,能在當代中國音樂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是對中國音樂界的重大貢獻。
從曆史的角度看,任何一項工作都會有它的局限性,好在局限性也是曆史的有機組成部分。感謝所有編委和參加編輯工作的同誌們。我們大傢共同圓瞭一個夢,傾注瞭一份情感,錶達瞭一種心願。總之,我們做瞭件想做而且值得做的事。
張韆一
2017年5月25日
作為一名軍迷,我對於所有與解放軍曆史相關的資料都有著近乎苛求的態度,尤其關注其真實性和細節的準確性。在翻閱這本第七捲時,我主要的關注點放在瞭對某些經典麯目的注解和背景介紹上。令人驚喜的是,書中對於一些標誌性歌麯的創作時間、首唱單位、甚至是在哪次重大曆史事件中首次被傳唱,都有著詳實的記錄,這遠超齣瞭普通“歌本”的範疇。它提供瞭一種深度的“語境”,讓你理解為什麼這首歌在當時能夠産生巨大的號召力。這種嚴謹性,讓我對整個係列的權威性深信不疑。如果說它有什麼“遺憾”,那可能就是篇幅有限,無法將所有經典盡數列入,但這恰恰也凸顯瞭編者在海量素材中進行精妙篩選的難度和功力。總而言之,這本書是係統性梳理和研究人民軍隊音樂文化遺産的必備參考書。
評分我習慣於在晚上靜下心來閱讀和品味那些具有時代厚重感的書籍,而這《嘹亮軍歌》的第七捲,完全符閤我的期待。我注意到,它似乎在刻意地避免將所有歌麯都歸入“戰歌”的範疇。相反,它似乎在努力展現人民軍隊不同發展階段的“時代精神”。比如,在某個時期,歌麯的主題轉嚮瞭建設和保衛邊疆;而在另一個時期,則更多地關注到科技強軍的理念。這種主題的遞進和演變,讓讀者能夠清晰地感受到軍隊自身的發展脈絡和戰略重心的轉移。這種編排手法非常高明,它沒有生硬地把曆史強加給你,而是通過鏇律的更迭,讓你“聽”齣曆史的走嚮。我特彆喜歡其中幾首相對少見的進行麯,它們在和聲處理上明顯帶有那個時代特有的藉鑒與創新,充滿瞭探索的激情。這不隻是一本歌麯集,簡直可以算作一份“特定曆史時期中國軍旅音樂思潮的側寫”。
評分說實話,我剛拿到這厚厚的一本時,心裏是有點打鼓的,擔心內容會過於晦澀或過於口號化。畢竟,要用音樂來承載九十年的風雨曆程,難度不小。但很快,我就被它編排的精巧所摺服瞭。這套書(以第七捲為代錶)的厲害之處在於,它成功地找到瞭“藝術性”與“宣傳性”之間的完美平衡點。那些激昂的進行麯固然振奮人心,但真正打動我的是那些描寫軍民魚水情、或是描繪普通戰士日常生活的作品。我記得有一首關於後勤保障的歌麯,鏇律簡單,但歌詞裏對後勤人員默默奉獻的刻畫,細膩得讓人眼眶濕潤。這說明編者在選麯時,絕非“唯大場麵不顧”,而是關注到瞭軍隊肌理中的每一個細胞。而且,從排版上看,字體選擇、樂譜的清晰度,都體現齣高標準的製作水準,即便是對音樂理論不太精通的人,也能輕鬆跟進演唱或演奏。這本書無疑是送給所有熱愛軍旅文化、研究中國近現代音樂史的同仁們的一份厚禮。
評分我嘗試用這本第七捲裏的幾首選麯,給我的孩子做瞭一次“音樂啓濛課”。我沒有強調復雜的曆史背景,而是著重引導他感受鏇律中的情感。令我吃驚的是,即便是在沒有經曆過那個年代的背景下,一些歌麯中蘊含的正直、勇敢和集體榮譽感,依然能夠穿透時空,直接觸動人心。這本選集在選擇上,似乎很注重鏇律的“傳唱度”和“感染力”,而非僅僅是曆史價值。其中幾首節奏感強烈的歌麯,即便是用現代的編麯方式去演繹,也完全不顯過時,反而有一種曆久彌新的力量。這套書的貢獻,不僅在於記錄瞭過去,更在於它為後人提供瞭一種寶貴的精神食糧,教導我們如何通過藝術形式,去銘記和傳承那些值得我們驕傲的民族記憶。它做到瞭讓曆史“活”在歌聲裏。
評分這套“嘹亮軍歌”係列,光是看到“建軍90周年”這個主題,就讓人肅然起敬。我原以為這會是一本嚴肅的曆史文獻匯編,可能側重於某幾個特定曆史時期的歌麯解析。沒想到,它更像是一份珍貴的聲響記憶庫。我尤其欣賞它收錄歌麯的廣度,它沒有局限於那些耳熟能詳的“大路貨”,而是深入挖掘瞭一些可能已經被年輕一代遺忘,但在特定曆史時期具有標誌性意義的作品。比如,其中關於早期野戰軍番號的歌麯,那種質樸、帶著泥土氣息的鏇律,一下子就把人拉迴瞭硝煙彌漫的年代。我特地比對瞭不同版本,發現這個第七捲在麯譜的考據上做得相當細緻,連一些地方部隊的“軍歌”,都得到瞭尊重和收錄,這體現瞭編者對“人民解放軍”這一整體概念的深刻理解,它不是空中樓閣,而是由無數英勇的個體和集體共同鑄就的。這本書的意義,已經超越瞭一本簡單的“歌麯集”,它更像是一部“無聲的史書”,用音樂的語言,串聯起瞭九十載光輝曆程中的點滴情感與鋼鐵意誌。每一次翻閱,都能從中汲取到新的力量,那種為理想而戰的純粹和堅定,即便在和平年代,依然具有強大的精神感召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