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阿甘本
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极具原创力的哲学家
他的研究跨越了整个人文学科
他的作品绘制了从传统哲学到后现代哲学的谱系
他挑动我们重新思考了哲学
他引领我们认识了什么是当代
认识了阿甘本才真正认识了哲学和当代
内容简介
在《渎神》收录的10篇论文中,阿甘本思考了一系列文学与哲学问题:守护神、自我与各种主体性理论之间的关系;在影像与生活经验中得到阐明的弥赛亚时间的问题;作为文学范式的滑稽模仿;以及魔法在提供伦理准则上的潜能。
《渎神》论及的话题与主题的范围之广,证明了阿甘本的独特思维方式的创造性,和他对见证行为的——有时徒劳、有时丰产的——持续关注。
作者简介
吉奥乔·阿甘本(Giorgio Agamben,1942— ),意大利当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曾于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维罗纳大学、威尼斯高等建筑学院及巴黎国际哲学研究院、欧洲研究生院等多所学院和大学任教。他的研究领域广泛且影响深远,在国际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著述颇丰,包括《裸体》《渎神》《什么是装置》《论友爱》《教会与王国》《例外状态》《语言的圣礼》等涉及哲学、政治、文学和艺术的著作。
精彩书评
事实上,从神圣到神圣之外的过渡,也可以借助一种对神圣之物的全然不当的使用来完成:游戏。众所周知,游戏的领域与神圣之物的领域有着紧密的关联。
——阿甘本
目录
目 录
I 守护神
II 魔法与幸福
III 审判日
IV 助手
V 滑稽模仿
VI 欲望
VII 特别的存在
VIII 作为姿态的作者
IX 渎神礼赞
X 电影史上最美丽的六分钟
精彩书摘
魔法与幸福(Magia e felicità)
瓦尔特·本雅明曾经说过,孩子对世界的最初经验,不是对“大人更强壮而是(对)大人不会魔法”1的意识。这个陈述是在20毫克剂量的酶斯卡灵影响下做出的,但它的重要性并不因此而有所减损。事实上,很可能,有时淹没儿童的不可战胜的悲伤,正产生于他们对自己不会魔法的意识。无论通过功劳和努力我们能够得到什么,这些东西都不能使我们真正幸福。只有魔法能使我们幸福。这,没有逃过莫扎特孩子气的天才,在给约瑟夫·布林格(Joseph Bullinger)的一封信中,他指出了魔法与幸福之间秘密的协同:“体面地生活和快乐地生活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没有某种魔法(存在)的话,快乐的生活对我来说就是不可能的;为此,必须有一些真正超自然的事件发生。”1
像寓言中的生物那样,孩子们知道,要幸福就必须把妖怪装进瓶子放在身边,把屙金币的驴子或下金蛋的母鸡关进屋里。无论在何种情况之下,知道准确的位置和该说的话比不嫌麻烦地以最诚实的手段实现目标要重要得多。确切来说,魔法,就意味着没有人配得起幸福,就像古人知道的那样,一切与人相称的幸福永远是狂妄;它永远是傲慢和过度的结果。但如果某人成功地通过诡计来影响运气,如果幸福不取决于人是什么而取决于一颗有魔力的核桃或一句“芝麻开门!”的话——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才能认为自己获得真正的、有福的(benedettamente)幸福。
孩子的智慧——它肯定幸福不是某种应得的东西——总是遭到官方道德的反对。用康德,那个最不能理解有尊严地活着与幸福地生活之间的差异的哲学家的话来说:“在你身上追求快乐的是禀好(I’inclinazione);而把你的禀好限于你最初配得起幸福的境况的,则是你的理性。”1但我们(或我们身上的孩子)却对我们配得起的幸福无从下手。如果一个女人因为你应该得到她的爱才爱你的话,那是多么巨大的灾难啊!像接受我们辛勤劳动的回报那样接受幸福,又是怎样的乏味。
在古代格言“意识到幸福的人已不再幸福”中,我们可以看到,连接魔法与幸福的纽带不单纯是非道德的,它确实也能够证明一种更高的伦理。这意味着幸福与其主体有一种吊诡的关系。幸福的人不可能知道他幸福;幸福的主体本身不是一个主体,它也没有获得某种意识或某种良知——甚至是某种好的良知——的形式。这里魔法看起来就像是一种例外,唯一一种既允许人幸福又允许他知道他幸福的例外。通过中魔法而享用某物的人也就逃脱了隐含在对幸福的意识中的狂妄,因为,在某种意义上,他知道他所占有的幸福并不是他的幸福。因此,当宙斯假扮安菲特律翁与美丽的阿尔克墨涅结合的时候,他并不是以宙斯的身份享用阿尔克墨涅,甚至也不是以安菲特律翁的身份享乐,尽管外表上如此。他的快乐全在于中了魔法,只有通过魔法的弯路得到的东西,才能被有意识地、纯粹地享用。只有中了魔法的人才能微笑着说“我”,而唯一一种真正地为我们所应得的幸福,则是我们永远不会梦想自己应得的那种幸福。
这也就是世上只有这一种方法可以得到幸福——这种方法就是:信仰神圣者而不要渴望企及它——这条规诫(在弗朗茨·卡夫卡与古斯塔夫·雅努施之间的一场对话中出现了这条规诫一个讽刺性的变种,卡夫卡肯定[这世上总]有足够多的希望——但这些希望不是给我们的)1的终极原因。只有在我们理解了这个“不给我们”的意义的情况下,这个表面上克己禁欲的命题才变得可以理解。它要说的不是,幸福只留给他人(幸福,确切地说,就是给我们的);它要说的是,幸福只在那个它不注定给我们的那个点上等待我们。也就是说:只有通过魔法,幸福才可以是我们的。在那个节点上,在我们撕裂命运的时候—幸福,就和我们知道如何施法,就和我们用来一劳永逸地驱散童年悲伤的姿势全无二致了。
倘若如此,若除觉得(自己)会魔法外别无其他的幸福,那么,卡夫卡对魔法的谜一般的定义也就变得清晰起来了。他写道,如果我们用正确的名字来叫生命的话,它就会出现,因为“那就是魔法的本质,它不创造,它召唤”1。这个定义与犹太教的卡巴拉派和巫师们小心翼翼地遵从的古代传统是一致的,根据这个传统,魔法本质上是一门关于密名的科学。每一个事物,每一个存在,在其彰显的名字之外,还有另一个隐藏的名字,它不能不对这个隐秘的名字做出回应。成为术士也就意味着知道并(能够)召唤那些古老的名字(arcinome,原名)。因此也就有了关于名字(无论是恶魔的名字还是天使的名字)——通过这些名字,巫师确保他对灵力的控制——的无休止的讨论。对他来说,密名只是他左右承载这个名字的造物的生死的力量的印记。
但根据另一个,更加开明的(luminosa)传统,密名与其说是物从属于巫言的密码,不如说,它是准许物摆脱语言束缚的字符。密名是造物在伊甸园中被叫的名字。当它被读出的时候,一切显名——整座名字的巴别塔——都被粉碎。这也就是为什么,根据这种学说,魔法就是一声通往幸福的召唤。密名是把造物复原至不受表达状态的姿势。在最后的时刻,魔法不是一种(关于)名字的知识,而是一个姿势,一个打破名字的束缚重获自由的姿势。这也就是为什么无论什么时候,孩子也绝不会比在他创造一门秘密的语言时更加满足的原因。与对有魔力的名字的无知相比,他的悲伤更多地来自他在把自己从强加给自己的名字中解放出来上的无能。一旦他获得成功,一旦他发明出一个新的名字,那么,他也就掌握了准予他幸福的通行证(lascia)。有名字是有罪的。而正义,与魔法一样,是无名的。无名而有福的造物叩击着那扇通往那些只用姿势来说话的魔法师(所在)之国度的大门。
渎神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这一套也就买了这一本,其他貌似护不住。。。
评分
☆☆☆☆☆
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PHP好评好评好评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
评分
☆☆☆☆☆
阿甘本浑身上下冒着粉粉的光~!
评分
☆☆☆☆☆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
这一套也就买了这一本,其他貌似护不住。。。
评分
☆☆☆☆☆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
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PHP好评好评好评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
评分
☆☆☆☆☆
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PHP好评好评好评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
评分
☆☆☆☆☆
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PHP好评好评好评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