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鴻銘英譯經典:論語(中英雙語評述本)

辜鴻銘英譯經典:論語(中英雙語評述本)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王京濤 評述 編,辜鴻銘 譯
圖書標籤:
  • 辜鴻銘
  • 論語
  • 英譯
  • 經典
  • 中英雙語
  • 文化
  • 哲學
  • 傳統
  • 國學
  • 譯注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華書局
ISBN:9787101117745
版次:1
商品編碼:12139924
品牌:中華書局
包裝:平裝
叢書名: 辜鴻銘英譯經典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7-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56
字數:33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辜鴻銘(1857—1928)是中國近代著名學者,學貫中西,是首位獨立完成《論語》《大學》《中庸》三部儒傢經典英譯的中國人。不同於理雅各等傳教士,辜鴻銘翻譯儒傢經典的目的是要嚮西方傳播中國文化和儒傢思想。盡管精通西方文化,但辜鴻銘並不認為西方文化優於中國文化。他希望他的譯介工作,能夠改變西方對中國文化的不公正態度,重新認識中國。

  林語堂先生指齣:“辜氏的翻譯是具有創作性的,經典古籍之光通過深邃的哲思得以投射。事實上,他扮演著東西觀念電鍍匠的角色……他對於儒傢經典的翻譯甚優,這源自於其對原文的透徹理解。中國古代經典從未有過好的譯本。西方漢學傢的翻譯做得很糟,而中國人自己又疏忽此事。”這次能以極完整的形式和內容,推齣完整的辜鴻銘英譯儒傢經典,對中西方文化的比較研究,具有極大的價值。

  本書同辜鴻銘英譯《大學》《中庸》一起,構成辜鴻銘英譯經典三部麯,是國內迄今為止,首次以中英文對照的形式,完整呈現齣辜鴻銘英譯儒傢經典的全貌。同時收錄原始經文以及評述者深入的解讀,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論語》《大學》《中庸》這三部經典以及辜鴻銘的哲學體係。

  辜鴻銘是首位嚮西方譯介儒傢經典的中國人,迄今為止,他的譯本仍是公認極具文采的一本,有人甚至認為,他的英譯《論語》本身就是一本生動的文學作品。當讀者翻開這本書,會很容易被其所具有的強烈的現場感而帶入情境之中,似乎能直接與孔子等人對話,生動的形象呼之欲齣,這也成為本書的魅力之一。

內容簡介

  辜鴻銘的英譯《論語》是本很奇特的書,令人著迷之處,在於它不僅是本《論語》,更是一本直接體現辜鴻銘獨特思想並以儒傢經典為載體的讀本。辜鴻銘是近代享譽國際的思想傢,很多人視之為中國文化的代錶,英國作傢毛姆稱之為“孔子學說的zui大quan wei”,然而,其特殊的教育背景與思想特徵,又使其哲學思想及學術頗具爭議性。那麼,通過此《論語》,我們可以窺見他對儒傢經典的直接理解。

  在英譯的過程中,辜鴻銘極力挖掘並展現《論語》的精神價值,而且,因他把英譯的讀者主要設定為西方人,所以,為瞭讓西方人更易讀懂,他在書中對諸多中西人物及事件進行瞭大量類比。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帶來瞭另一重意義,即擴大瞭《論語》中某些概念的外延,給我們瞭解《論語》的精神價值提供瞭更廣闊的視野。從這個意義上講,他通過翻譯實則把《論語》的精神價值進行瞭極大化。

作者簡介

  辜鴻銘(1857—1928),字湯生,自號“漢濱讀易者”,福建同安人。近代著名學者、翻譯傢。他生在南洋,學在西洋,婚在東洋,仕在北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臘、馬來等9種語言,獲13個博士學位,學貫東西,號稱“清末怪傑”,是滿清時代精通西洋科學、語言兼及漢學的中國di一人。他翻譯瞭“四書”中的三部——《論語》《大學》《中庸》,創獲甚巨;並著有《中國的牛津運動》(原名《清流傳》)《中國人的精神》(原名《春鞦大義》)等英文書,熱衷嚮西方人宣傳東方的文化和精神,産生瞭重大的影響,在西方形成瞭“到中國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鴻銘”的說法。

  評述者 王京濤,1980年生,男,學者、記者,任職《環球時報》《環球網》等多傢中央級媒體,從事辜鴻銘思想研究及中西文化比較研究。

目錄

序言
學而第一
為政第二
八佾第三
裏仁第四
公冶長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鄉黨第十
先進第十一
顔淵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憲問第十四
衛靈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陽貨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張第十九
堯日第二十
後記

精彩書摘

1. Confucius remarked, “It is indeed a pleasure to acquire knowledge and, as you go on acquiring, to put into practice what you have acquired. A greater pleasure still it is when friends of congenial minds come from afar to seek you because of your attainments. But he is truly a wise and good man who feels no discomposure even when he is not noticed of men.”


2. A disciple of Confucius remarked, “A man who is a good son and a good citizen will seldom be found to be a man disposed to quarrel with those in authority over him; and man who are not disposed to quarrel with those in authority will never be found to disturb the peace and order of the State.” “A wise man devotes his attention to what is essential in the foundation of life.When the foundation is laid, wisdom will come. Now, to be a good son and a good citizen — do not these form the foundation of a moral life?”


3. Confucius remarked, “With plausible speech and f ine manners will seldom be found moral character.”


4. A disciple of Confucius remarked, “I daily examine into my personal conduct on three points: — First, whether in carrying out the duties entrusted to me by others, I have not failed in conscientiousness; Secondly, whether in intercourse with friends, I have not failed in sincerity and trustworthiness; Thirdly, whether I have not failed to practice what I profess in my teaching.”


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孔子說:“去獲取學問,並在不斷獲取的同時,又運用於實踐之中,的確是件快樂的事;更快樂的事,是意氣相投的朋友因你的成就而從遠方來拜訪你。一個人,即使在沒有被人們注意到時,也並不感到煩亂不安,他就真的是一個明智而良善的人。”

2.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孔子的一位學生說:“一個作為好兒子與好公民的人,你很少會發現他喜歡與權威高於他的人爭吵;而不喜歡與有權威的人爭吵的人,你就絕不會發現他去擾亂國傢的和平與秩序。一個明智的人會把注意力集中在生活基礎的關鍵問題上。這個基礎確立後,智慧隨之而來。現在,去做一個好兒子和好公民吧—這些不就是形成道德生活的基礎嗎?”

3.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孔子說:“具有貌似閤理的言語和僞善態度的人,你很少會發現他具備道德品質。”

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孔子的一位學生說:“我每天都在這三方麵審查我的個人言行:第一,在執行那些彆人委托給我的職責時,我是否沒有喪失良心;第二,在與朋友們的交往中,我是否沒有失掉真誠與可靠;第三,我是否沒有踐行我在教學中所宣稱的東西。”


《論語》是儒傢思想的基石,其深邃的智慧與普世的價值,跨越時空,至今仍對世界産生著深遠影響。本書收錄瞭辜鴻銘先生精選的《論語》篇章,並輔以其獨到的英譯及評述,旨在為英語讀者提供一個深入理解中國傳統文化與哲學思想的窗口。 辜鴻銘,這位在東西方文化交融時期享有盛譽的學者,以其對中國文化的深刻洞察和流利的英語錶達能力而聞名。他不僅精通儒傢經典,更能以西方的邏輯和語境進行闡釋,使得《論語》的精髓得以被更廣泛的理解。本書的誕生,正是辜鴻銘先生緻力於東西方文化交流,彌閤文化隔閡的偉大嘗試之一。 《論語》的永恒價值 《論語》並非一本僵化的教條集,而是一部充滿生命力的人生指南。它記錄瞭孔子及其弟子們日常的言談與思想,內容涉及政治、道德、教育、人生修養等方方麵麵。孔子及其思想的核心,在於“仁”,即愛人,以及由此衍生齣的“禮”、“義”、“智”、“信”等一係列道德範疇。這些概念並非抽象的理論,而是能夠指導個體如何為人處世,如何構建和諧社會,如何實現個人價值的實踐原則。 在《論語》中,我們能看到孔子對君子品格的反復強調。“君子”是孔子理想中的人格典範,他們正直、仁愛、有擔當,能夠剋己復禮,追求德行。孔子對“小人”則有鮮明的批判,指齣小人目光短淺,隻顧私利,缺乏道德約束。這種對君子和小人的區分,為後世的道德評判提供瞭一個重要的參照係。 《論語》對教育的重視更是毋庸置疑。孔子認為,“有教無類”,教育應當普及,不分貴賤。他強調學習的重要性,倡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錶明,學習並非被動接受,而是需要與思考相結閤,纔能真正內化為自己的智慧。同時,孔子也注重實踐,認為“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強調言行一緻的重要性。 辜鴻銘的獨特視角與翻譯風格 辜鴻銘先生的《論語》英譯與評述,之所以能夠脫穎而齣,在於他深刻理解瞭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並試圖用一種既保留原文神韻,又易於西方讀者接受的方式來呈現《論語》的思想。 他的翻譯,力求準確傳達原文的字麵意思,同時也試圖捕捉其背後蘊含的文化意涵。他不會生硬地進行直譯,而是會選擇那些在英語中能夠引起共鳴的詞匯和錶達方式,使得《論語》中的概念,如“仁”、“禮”,在西方讀者眼中不再是晦澀難懂的異域詞匯,而是能夠與他們的道德觀念産生連接。 更重要的是,辜鴻銘的評述。他不僅僅是一個翻譯者,更是一個思想的解讀者。他會結閤當時的社會背景,以及他自己對中國文化的深刻理解,對《論語》中的句子進行闡釋。他擅長將《論語》中的道理,與西方讀者所熟悉的哲學、宗教或者道德思想進行類比,從而幫助他們更容易地理解孔子的思想。例如,他可能會將“仁”與基督教的“愛”進行比較,或者將“禮”的規範性與西方社會契約精神相聯係。 辜鴻銘的評述,往往帶著一種自信和自豪,他並不認為中國文化在任何方麵都遜於西方,反而試圖通過《論語》的智慧,展示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普世價值。他的評述,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人文的溫度,讓讀者在閱讀《論語》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一位文化巨匠的心靈力量。 本書的特色與價值 本書最大的特色在於其“中英雙語評述”的形式。每一章或每一段《論語》原文,都配有辜鴻銘先生的英文翻譯,以及他針對該段內容所撰寫的英文評述。這種形式,使得讀者可以: 1. 對照閱讀,深入理解: 讀者可以先閱讀中文原文,體會其原汁原味,再對照辜鴻銘先生的英文翻譯,理解其字詞的對應關係和意境的轉換。通過對比,可以更準確地把握原文的含義。 2. 藉由評述,洞悉深意: 辜鴻銘的評述是本書的靈魂所在。他會點撥齣原文中可能被忽略的深層含義,解釋其中蘊含的文化背景,並將其與更廣泛的哲學命題聯係起來。對於不熟悉中國文化的讀者而言,這些評述尤為寶貴,它們如同燈塔,指引讀者在《論語》的智慧海洋中航行。 3. 體驗文化碰撞的魅力: 辜鴻銘的評述本身就是一次精彩的文化對話。他以西方人的視角,審視並闡釋中國的經典,這種跨文化的解讀,本身就具有獨特的價值。讀者可以從中看到,古老的東方智慧是如何在西方語境下煥發新的生命力。 4. 提升雙語能力與文化素養: 對於學習中文或英文的讀者而言,本書也是一本難得的學習材料。在閱讀經典的同時,能夠提升語言理解能力,並潛移默化地吸收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本書適閤的讀者群體 對中國傳統文化和哲學感興趣的西方讀者: 本書是他們瞭解《論語》和儒傢思想的絕佳入門讀物。 正在學習中國語言和文化的學生: 本書可以幫助他們更深入地理解中國文化的內涵。 研究中國思想史的學者: 辜鴻銘先生的評述,提供瞭寶貴的學術參考。 對東西方文化交流史有興趣的讀者: 本書可以展現一位傑齣文化使者的工作成果。 所有希望通過經典智慧提升自我,體悟人生哲理的讀者: 《論語》所蘊含的道理,具有超越時代的普適性,能夠為任何時代、任何文化背景的人提供啓迪。 結語 《論語》如同一麵鏡子,照見人性的光輝與弱點;又如同一盞明燈,指引人們在迷茫的人生道路上前行。《辜鴻銘英譯經典:論語(中英雙語評述本)》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辜鴻銘先生留給世界的一份珍貴文化遺産。通過他精心編撰的譯本與獨到的評述,我們得以更深刻地理解孔子這位偉大的思想傢,更全麵地領略《論語》這部不朽的經典。閱讀本書,不僅是對中國古代智慧的探索,也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更是一次跨越文化界限的精神對話。它提醒我們,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那些關於仁愛、道德、修身養性的根本道理,永遠具有不可動搖的價值。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實用性也值得稱贊。我嘗試用它來進行英語學習,發現效果齣奇地好。由於原文和譯文緊密排列,我可以在對比中迅速理解一些復雜的英文句式結構,同時提升自己的詞匯量和語感。而且,所選用的英文錶達方式非常地道且優雅,完全可以作為學習高級書麵語的範本。它不僅僅是一本哲學讀物,更像是一本融閤瞭文化、語言和思想的綜閤性教材,讓我在享受精神滋養的同時,也獲得瞭實實在在的語言技能提升。

評分

拿到這本書後,最讓我驚喜的是它的翻譯風格。很多經典譯本總給人一種過於嚴肅或者晦澀難懂的感覺,但這本書的譯文處理得非常到位,既保留瞭原文的精髓和神韻,又在語言上進行瞭巧妙的“現代化”潤飾,使得現代讀者在閱讀時能更快地進入語境,領會其中的深意。這感覺就像是請瞭一位既博學又風趣的老師在旁邊為你細細講解,而不是冷冰冰地擺齣一堆文字。這種既尊重傳統又麵嚮未來的翻譯態度,真的非常難得,讓人在品讀那些古老的智慧時,不再感到遙不可及。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外殼采用瞭比較有質感的布麵材質,拿在手裏沉甸甸的,透著一股古典韻味。米白色的內頁紙張,印刷清晰,字體大小適中,閱讀起來非常舒適,長時間盯著看也不會覺得眼睛特彆纍。尤其是那個封麵設計,簡約中又不失莊重,恰到好處地把握瞭傳統與現代的平衡點,讓人在捧讀時就感受到一種對經典的敬意。而且,這本書的版式排布也很有心思,中英文對照的布局設計得非常閤理,既方便瞭對比閱讀,又不會讓人覺得擁擠。整體來看,這是一本從內到外都充滿匠心製作的書籍,光是把它放在書架上,就能為整個空間增添一份書捲氣。

評分

這本書在內容呈現上的用心程度,遠超齣瞭我的預期。我本來以為這隻是一本簡單的中英對照讀物,但深入閱讀後纔發現,它在細節的處理上做瞭大量的功課。比如,那些關鍵概念的注解和延伸閱讀的建議,都顯示齣編者深厚的學養和對讀者需求的深刻洞察。它不是那種“喂到嘴邊”的淺嘗輒止,而是提供瞭一個探索更深層次思想的階梯。每次讀完一個章節,我都感覺自己被引嚮瞭一個新的思考維度,這種“啓發式”的閱讀體驗,對於提升個人的哲學思辨能力非常有幫助。

評分

說實話,我很少對一本書的整體策劃如此欣賞。這本書的定位非常精準,它似乎在努力搭建一座連接東方智慧與西方讀者的橋梁,同時又不失對本土讀者的關懷。從校對的嚴謹程度到引言部分的文化背景梳理,都體現齣一種極高的專業水準。它成功地將一本可能顯得高冷的經典,轉化成瞭一份觸手可及、可以反復品味的文化瑰寶。閱讀這本書的過程,與其說是在學習,不如說是一次與古老思想的深度對話,讓人心境平和,思緒開闊。

評分

這個版本是全本,還有辜鴻銘翻譯給外國人看的英譯文,還有評述,比較有意思,查理芒格看的也是這個版本,即使翻譯蹩腳,查理還是get到瞭孔子的偉大。

評分

送貨快,質量好。

評分

今年纔齣的。趕緊來一本

評分

剛收到書,包裝完好,印刷精美,準備好好拜讀。

評分

好書,作者真心牛人,五體投地

評分

書包裝得挺好,送貨也快,內容也是相當豐富的。感謝感謝!!

評分

東西太好瞭,我太喜歡瞭,以後還會購買。

評分

大傢之作,很好的書,還沒來得及看,京東送貨非常的快。多讀好書,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評分

隻有中英文翻譯,缺乏對經文的解釋與說明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