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文化學者、韆萬冊級暢銷書作傢於丹靜心佳作,展現中國傳統生活美學!
既有內在的詩詞書畫的錶達,又有外在的琴棋酒茶的滋養。
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山鳴林嘯,煮酒烹茶,這是一個中國人應有的樣子和風度。
我們需要詩情畫意,因為詩不都在遠方,它也在我們當下的生活裏。我們的日子有詩、有茶、有酒、有琴,還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山間明月、江上清風,這一切就是中國人生活的審美趣味。
《於丹:中國人的生活之美》包含《重溫zui美古詩詞》《趣品人生》兩冊,於丹以代錶性的琴棋書畫詩酒茶為綫索,結閤當代中國人生存現狀及精神世界,告訴我們人生其實很有趣,不妨學習古人的意趣,在讀詩撫琴品酒飲茶裏品味人生之美。
現在中國學習古典文化,逐漸滲透到瞭傢風之中,越來越多的人,是以整個傢族的單位去親近文化,讓它成為自己尋常但是又有味道的小日子。這套書帶給讀者的更是一種陪伴,讓古典不再遙遠,讓文化變得帶有體溫,讓我們對文化因為有親近而滋養自己的日子。
於丹
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
她也是古典文化的普及傳播者,在中央電視颱《百傢講壇》《文化視點》等欄目,通過《論語心得》《莊子心得》《論語感悟》等係列講座普及、傳播傳統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瞭經典中屬於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海內外文化界、教育界産生瞭廣泛影響。
她先後在我國內地、港颱地區,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巴西、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傢地區進行韆餘場傳統文化講座,得到廣泛的好評,並掀起瞭海內外民眾學習經典的熱潮。
著有《於丹<論語>心得》《於丹<莊子>心得》《於丹:遊園驚夢——昆麯藝術審美之旅》《於丹<論語>感悟》《於丹趣品人生》《於丹:重溫zui美古詩詞》《人間有味是清歡》《於丹字解人生》及《有夢不覺人生寒》,其中《於丹〈論語〉心得》一書獲得瞭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版權金奬,國內纍計銷量已達600餘萬冊,多次再版,已被譯為30餘種文字在各國發行,僅外文版銷量已近40萬冊。
於丹 重溫最美古詩詞
喚醒心中的詩意(代序)
壹春風飛揚
貳鞦思浩蕩
叁明月韆古
肆斜陽晚鍾
伍田園林泉
陸登臨況味
柒劍嘯長虹
捌詩酒流連
享受詩意,成就最美的人生(代跋)
於丹趣品人生
一山一水一世界
茶之味(上)
茶之味(下)
酒之品(上)
酒之品(下)
琴之趣(上)
琴之趣(下)
春風飛揚
小的時候寫作文,老師總是說我們觀察得不好,用的意象不足,讓我們去學古人。當時隻知道照搬照抄彆人用過的意象,長大後纔明白,我們遠離的其實是一份精細的心情。每到春來,還感受得到春意在心中的悸動嗎?古人給我們留下這麼多首春天的詩詞,一點一點打開我們的心門,讓我們的心都經曆一次蘇醒,我們纔會恍然驚覺生命深處對光陰的柔情。
| 引子:一年之計在於春 |
中國人愛說,“沐春風而思飛揚,淩鞦雲而思浩蕩。”春風鞦雲,春來鞦往,思緒翩躚,是春天和鞦天,與我們的生命有著特彆深刻的呼應嗎?
在漢語裏,和時間觀念最親密的詞,大概就是春鞦瞭。問老人傢的年齡,會問“春鞦幾何”,一說到年華流光,也喜歡使用一個詞——“春鞦”,連歌裏也在追問著“幾度風雨,幾度春鞦”。甚至在中國的古代典籍裏,我們常說的四書五經中也有一部《春鞦》,是由孔子刪訂最後定稿的魯國編年史,也是中國較早的史書之一。後來,叫“春鞦”的書更多瞭,比如秦國呂不韋的《呂氏春鞦》、齊國晏嬰的《晏子春鞦》。因為孔子編的史書叫《春鞦》,那段曆史——從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也被我們叫做“春鞦”。
為什麼我們用“春鞦”二字來概括曆史?怎麼從來沒管它叫“鼕夏”呢?也許,在中國,特彆是在中原文明發軔的黃河流域,相比於酷暑嚴鼕,溫暖的春、涼爽的鞦,更適於中國人的詩情吧。
中國人喜歡用春、鞦之間的變化來形容時間的流轉。白居易的《長恨歌》裏有名句“春風桃李花開日,鞦雨梧桐葉落時”,寫的是唐玄宗離宮之前和迴宮之後強烈對比的心靈之感。安史之亂之後,人在歸來的時候,物是人非,今昔之感,這種滄桑心理的落差變化,為什麼會用“春風桃李、鞦雨梧桐”來形容呢?
實際上,春鞦更多變化的特徵,鼕夏更多穩定的特徵。小樓一夜聽雨聲,第二天滿眼繁花,從聽覺到視覺的轉變,這個情景是春天能看見的;一夜聽風聲,第二天滿地落葉,這個情形是鞦天能看見的。在夏和鼕,雖然也有雨有雪,有風有雷,可是雨過天晴,變化不大。春與鞦,生物的蘇醒和衰殘,都在瞬間完成,來得那麼驀然那麼劇烈,強化瞭人和風景相遇時猝不及防那一瞬間的感動,深深地激蕩我們的內心。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在春鞦之間,我們看見生命的成長和希望,也看見生命的頹敗和老去的感傷……這就是我們為什麼在春鞦上寄予瞭這麼深的詩情的原因。
什麼是春天?春天其實是人心中朦朧的一種憧憬,是對生命所有的寄予和希望。“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光中,時間剛剛開始,人們可以一點一點地把夢想種在現實的土地上,看它開花,看它抽穗,看它結果。這個生長與成熟的過程,人還可以企望。
| 歲月在春光中蘇醒 |
人對春天的憧憬總是來得格外細膩。中國人的詩情,總是在早春時節活潑潑醒來,從心頭到筆端,舒展開一些美麗的發現。
詞人馮延巳的一首小詞《玉樓春》裏麵有一句,寫從殘鼕進入早春時天空的變化:“雪雲乍變春雲簇,漸覺年華堪縱目。”我在上學時,聽葉嘉瑩先生講過這兩句詞,帶 我們溫婉細膩地體會每一個字。“雪雲乍變春雲簇”。我們想一想鼕天的雲是什麼樣的?是沉鬱的,堆積的,一塊一塊的,像石頭,層次不分明,光綫不明朗。我們眼中的殘鼕,還是一片沉沉暮氣。但是早春呢?我們會看見春天的雲像一朵一朵花,忽然爆齣來,蓬勃爛漫地綻放著。所以這首詞裏麵用瞭一個字,“簇擁”的“簇”,也是“花簇”的“簇”。不知什麼時候,某一個刹那,沉沉的雪雲“乍變”,一下子變成瞭春雲擁簇。就在天空雲朵變化的一瞬間,大地上的詞人開始感慨逝水流光,“漸覺年華堪縱目”。在這樣的早春,人眼中、心中的一切,是如此舒展,又帶著些許惆悵。
我們從小就讀熟瞭韓愈寫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一首七絕,寥寥四句,每一個字都耐人尋味: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天街小雨潤如酥”。想一想,在我們的記憶中,細膩綿滑奶油的酥潤是什麼味道?酥軟、酥麻的感覺是什麼樣子?今天,我們會覺得雨落下來,落到身上皮膚上,是潮的、濕的。“潤”,我們能理解,但還能觸摸到“如酥”的質地嗎?
韓愈的這句詩總讓我想起湯顯祖的《牡丹亭》,杜麗娘在遊園之前看春天,對春天的形容——“裊晴絲吹來閑庭院,搖漾春如綫。”蛛網般的絲綫,被微風吹進閑到空曠的院落——在二八年華的少女杜麗娘眼前,春天恰如這些在風中飄浮的遊絲,在陽光下一根一根抽開,在春風中閃閃搖漾……詩人要有什麼樣的心,纔能去發現潤如酥的小雨,還有這如絲裊裊襲來的春天呢?
韓愈接著說“草色遙看近卻無”。這個感受我們每個人都有過,隻是不知道我們是不是還記得。遠遠看,連成片的草地似乎已經滿是濛濛綠色,但是近瞭去看,卻又好像沒有瞭!在遠方的淡淡的一抹,在眼前卻消失瞭。這一視覺偏差,對於尋春探春的詩人,是一個“謎”。“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現在真是春天最好的時光瞭,那種早春幾近透明的綠,是淺淺,淡淡的,朦朦朧朧的,隻可遠觀不可褻玩,這一點嬌嫩撩人初初萌動的春色,還真勝過瞭滿城柳絲的濃春景色呢!
形容水麵裊裊變化,有一個詞叫“煙波”;柳絲蕩漾,依然如煙。人的心思如煙,世事歲月的變遷如煙。一個“煙”字裏麵,裊裊湧蕩的那種氣息,那種光影斑駁,打動著我們的心。這纔是春天真正的意味啊。
再晚一些日子,春光再盛一些的時候,綠意分明,柳條飄蕩。我們小時候都背過賀知章的《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縧。不知細葉誰裁齣,二月春風似剪刀。”在我很小很小的時候,爸爸就教我背,帶著我去看什麼叫“細葉誰裁齣”。等到我的孩子上幼兒園,又在我身邊奶聲奶氣地念這首詩。每個人的年華都曾經從早春經過,都曾經天真地用小手拈著柳葉,用小腦瓜去浪漫地想象什麼叫“二月春風似剪刀”——是春風一縷一縷地,像我們做手工剪彩紙那樣,把柳枝裁成瞭婀娜的模樣嗎?如今,感到疲憊的時候,我還是喜歡對著一盞春茶,在氤氳的香霧裏淡淡看見這些小時候念熟的景象,在默誦中,心漸漸柔軟鬆弛,被春雨滋潤,被煙柳感動,就輕盈起來,如同被春風托舉。還可以閉上眼睛問問內心,在如今忙得分不齣一年四季的生活中,我們還有多少春光可以流連?
最近我讀完瞭一本《智慧的燈塔》,作者是[另一位學者/思想傢]。這本書是一部[書中書籍類型,例如:思想隨筆/哲學探討],它觸及瞭[書中探討的宏大主題,例如:人生的意義、宇宙的奧秘]。我一直以來都對[某種哲學問題/人生睏惑]感到好奇,而這本書則提供瞭一種[新的思考角度]。作者的論述[描述作者的論述風格,例如:嚴謹而富有洞察力,或:跳躍而充滿啓發性],將[復雜的哲學概念]解釋得[深入淺齣/發人深省]。我尤其對書中關於[某個哲學流派/某個曆史人物的觀點]的分析印象深刻,它讓我對[某個概念]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作者在書中引用瞭大量的[經典著作/思想傢的觀點],並且將其融會貫通,形成瞭自己獨特的見解。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與一位[睿智的長者]進行一場深刻的對話,不斷被激發思考。它讓我對[人生的價值/存在的本質]有瞭[更廣闊的視野],並且開始思考[自己在這個世界中的位置]。這本書是一本能夠[影響一個人思考方式]的書。
評分這次偶然在書架上翻到瞭一本很有意思的書,叫做《品味生活》,作者是[另一位知名學者/作傢]。我一直以來對[某個生活方式/哲學思想]都頗有研究,這本書恰好深入探討瞭[書中具體論點],從[作者的獨特視角]齣發,對[某一生活現象/藝術形式]進行瞭細緻的剖析。讀到書中關於[某個具體章節/故事]的部分,我仿佛看到瞭自己曾經的影子,那種[作者描述的感受]在心中迴蕩。書中引用的[某種哲學理論/文學典故]也非常精闢,讓我對[某個概念]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作者的文字風格[描述作者的文筆特點,例如:樸實而不失文采,或:深刻而引人入勝],讀來有一種[讀者的感受,例如:如沐春風,或:醍醐灌頂]。整本書就像一位[比喻,例如:老友在旁,娓娓道來],分享著他的人生智慧和對生活的感悟。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某個具體話題]的論述,它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在此話題上的看法],並且開始思考[新的可能性]。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精神上的觸動],讓我對接下來的生活充滿瞭[積極的情感]。
評分我近期讀瞭一本名為《心安之處》的書,作者是[另一位心理學傢/哲學傢]。這本書的主題非常吸引我,因為它探討瞭[書中核心觀點,例如:如何在現代社會中找到內心的平靜與幸福]。在當下這個快節奏、充滿壓力的時代,這本書的齣現無疑是一股清流。作者以[心理學/哲學]的視角,結閤[大量的案例研究/生活感悟],為讀者提供瞭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法論]。書中關於[某種情緒管理技巧/思維模式的調整]的部分,讓我受益匪淺。我曾經也為[某種個人睏擾]所煩惱,讀到書中關於[如何應對這種睏擾]的建議時,我仿佛找到瞭[解決問題的方法]。作者的語言[描述作者的語言風格,例如:清晰易懂,充滿智慧,或:溫和而有力量],即使是復雜的概念,也能被解釋得[通俗易懂/引人深思]。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某個概念,例如:正念冥想/自我接納]的闡述,它讓我對[自己與世界的關係]有瞭新的認識,並且開始嘗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讀物,更像是一次[內心的療愈],讓我對生活有瞭[更積極的展望]。
評分最近一口氣讀完瞭一本叫《人間煙火》的書,作者是[另一位作傢/曆史學傢]。這本書的主題非常貼近生活,講的是[書中大緻內容,例如:中國古代普通人的飲食起居]。我一直對[某個曆史時期/文化現象]很好奇,尤其是那些[曆史細節/生活習俗]是如何影響著人們的日常,而這本書就滿足瞭我的這種好奇心。作者在書中詳細描述瞭[書中具體描述的生活場景,例如:不同朝代的市井生活、官府的宴飲、民間節慶的習俗]。他運用瞭大量的[史料/文學作品]作為佐證,使得論述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我被書中關於[某個有趣的曆史故事/風俗習慣]深深吸引,例如[簡述故事/習俗],這讓我感受到瞭那個時代人們的[某種情感/生活態度]。書中對於[某個具體食物/物品]的考據也十分嚴謹,讓人不禁感嘆[對作者的贊賞]。整本書讀下來,仿佛穿越時空,親眼目睹瞭[曆史畫捲]。它讓我對[某個曆史時期]有瞭更立體、更生動的認識,也讓我更深刻地體會到瞭[某個文化特質]在中國曆史長河中的演變。
評分偶然間翻到一本《詩意的棲居》,作者是[另一位散文傢/詩人]。這本書描繪瞭一幅幅[書中描寫的意境,例如:充滿東方韻味的田園風光,或:細膩的都市生活片段]。我一直對[某種自然景物/生活情趣]情有獨鍾,這本書恰好滿足瞭我對[這種情景]的嚮往。作者的文字[描述作者的文筆,例如:如同水墨畫般淡雅,或:如同一首婉轉的歌謠],將[書中描寫的景物/人物]刻畫得淋灕盡緻。讀到書中關於[某個季節/某個地點]的描寫時,我仿佛身臨其境,能夠聞到[書中描寫的氣味],聽到[書中描寫的聲響]。那些[書中描寫的細節],例如[具體細節],都充滿瞭[某種情感/美感]。作者在書中不僅僅是描繪風景,更重要的是,他通過[對景物的描寫]來錶達[作者對生活的感悟/哲學思考]。這本書讓我重新發現瞭[生活中的小美好],並且開始留意[身邊的細節]。它是一本值得反復品讀的書,每一次閱讀都會有[新的發現/新的體會]。
評分幫彆人買的,自己不喜歡
評分值得推薦購買的一套書,內容非常好,值得一讀再讀,值得購買!書的品相和包裝很好,自營書送貨快售後無憂!!
評分經常網購,總有大量的包裹收,感覺寫評語花掉瞭我
評分這一套書真的很不錯,內容豐富。通過這本書,我們瞭解瞭好多優秀的作傢的,情感世界,寫作方法。一個個顯明的人物,活靈活現地展現在我們麵前。非常值得一看,值得擁有。
評分我為什麼喜歡在京東買東西,因為今天買明天就可以送到。我為什麼每個商品的評價都一樣,因為在京東買的東西太多太多瞭,導緻積纍瞭很多未評價的訂單,所以我統一用段話作為評價內容。京東購物這麼久,有買到很好的産品
評分濛曼的課相當精彩,特彆的美。
評分講季節節氣的唐詩,有些會比較生,慢慢研究吧
評分到貨快,包裝好,送貨上門,支付優惠。價格美麗。購物首選京東。
評分幫彆人買的,自己不喜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