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鉴于当今社会各界对安全教育越来越重视,我们组织编写了《体育与生命安全教育》。《体育与生命安全教育》共八章,分别是:生命安全与体育运动,体育生命安全教学目标与内容,体育运动与生活安全教育,正当防卫教育与训练,野外生存与营救技能,突发事件的应急逃生与预防,意外伤害急救方法,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应急处理。《体育与生命安全教育》图文并茂、案例丰富,便于读者理解及掌握所学内容。
内页插图
目录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生命安全与体育运动
第一节 安全与生命 2
第二节 生命安全教育的意义 3
第三节 体育的安全教育作用 5
第四节 生命安全教育与学校体育的契合 7
第二章 体育生命安全教学目标与内容
第一节 体育生命安全教学目标 10
第二节 体育生命安全教学内容设置 14
第三章 体育运动与生活安全教育
第一节 运动安全教育 20
第二节 生活安全教育 31
第四章 正当防卫教育与训练
第一节 基本防卫技术 52
第二节 防卫原则 65
第三节 防止冲突与暴力 71
第五章 野外生存与营救技能
第一节 野外生存与救护概要 76
第二节 野外生存实用知识与技能 78
第三节 野外避险与应急技能 89
第六章 突发事件的应急逃生与预防
第一节 应急与避险知识概要 100
第二节 意外伤害事故的应急 103
第三节 常见灾害的预防与避险 116
第七章 意外伤害急救方法
第一节 现场救护基础知识 126
第二节 现场心肺复苏 129
第三节 止血 135
第四节 包扎 141
第五节 固定 148
第六节 搬运 153
第八章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应急处理
第一节 运动损伤概述 158
第二节 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161
第三节 运动损伤应急处理 163
参考文献
附录 结合生命安全教育的体育课案例
前言/序言
生命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学生的成长中起到了基础教育作用。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学生在面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时应对能力相对薄弱,防范意识低下,长此以往,会对学生身心造成伤害,甚至使他们失去生命。当前,社会各界逐渐意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并尝试将体育教学与传统安全教育互融。
本教材依据教学实践,在原有体育教学的基础上,将生命安全教育、自护自救技能训练、正当防卫与体育教学相结合,在大学体育教学的内容中开设“体育与生命安全教育”特色课程,把日常安全知识、自护自救技能训练、武术正当防卫技能有机地结合到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的走、跑、跳、爬、滚、攀登等内容,寻找与安全技能的契合点。培养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让学生在遇到地震、火灾时知道怎么跑、怎么爬,被撞倒了知道怎么滚、怎么保护自己,遇到歹徒袭击时能自我保护。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从安全教育的角度出发,把提高学生的自救技能、安全意识等,作为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使学生通过特色课程的学习储备技能,以求达到通过体育增强体质的目的,从生理、心理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应急避险能力。
本教材在对讲义全面修改的基础上,增加了生命安全理论,以及体育教育与实践内容。本教材共八章:第一章,生命安全与体育运动,内容包括安全与生命、生命安全教育的意义、体育的安全教育作用、生命安全教育与学校体育的契合;第二章,体育生命安全教学目标与内容,包括体育生命安全教育的认知目标、技能目标、体能目标,教学内容设置的要求、原则、实施路径,并完善了教学内容的模块分类;第三章,体育运动与生活安全教育,包括大学生在从事体育运动中的安全活动技能、运动保护技能,以及生活中的自然灾害、交通安全、人身安全等问题;第四章,正当防卫教育与训练,包括基本防卫技术、防卫原则、防止冲突与暴力等内容;第五章,野外生存与营救技能,包括野外生存与救护概要、野外生存实用知识与技能、野外避险与应急技能等内容;第六章,突发事件的应急逃生与预防,包括应急与避险的知识概要、意外伤害事故的应急、常见灾害的预防与避险等内容;第七章,意外伤害急救方法,包括现场救护基础知识、现场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内容;第八章,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应急处理,包括运动损伤概述、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运动损伤应急处理等相关内容。
本教材知识性与实用性并重,笔者将尊重生命、珍惜健康、保护学生身心安全作为编写主旨,将预防措施作为避免一切伤害的首选之策,强调自救与互救,突出培养安全意识与建立日常安全感的重要性,在一定层面上提高了大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同时,本教材将生命安全教育作为一项素质教育,引述理论知识,使学生了解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和征兆表现。此外,本教材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对所面临险情的认识和判断,以及策略选择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做好应对未来突发事件的身体、心理素质方面的准备工作。可以说,本教材能使学生对自己所处环境的复杂性有充分的了解和预期,增强他们应对危机的自信心和技术能力,以更加积极的风貌和健康的心态面对人生。
参与本教材编写的同志大多是长期从事体育教育工作并积极参与体育教学改革的一线教师,我们根据长期从事体育教育工作中的经验及预防安全事故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讨,并经过实践论证提炼了本教材内容。在本教材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许多文献资料,在此向有关作者致以真诚的谢意!同时,由于笔者水平所限,书中可能仍存在不足之处,恳请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人生轨迹:从运动到生命的无限可能》 序言 生命是一场充满未知的旅程,而运动,恰恰是点亮这条旅程、拓宽其边界、升华其意义的绝佳方式。本书并非一本单纯的运动指南,也不是一本枯燥的安全法则汇编。它是一次深入的探索,一次关于生命、运动、以及两者之间微妙而深刻联系的畅想。我们将一起审视运动在塑造个体生命轨迹中所扮演的多重角色,探讨那些潜藏在汗水、奔跑、跳跃、乃至每一次跌倒与爬起中的生命智慧与安全启示。 第一章:生命的律动——运动的本质与演进 超越身体的藩篱: 运动,远非仅是肌肉的伸展与能量的消耗。从最原始的生存本能,到如今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运动贯穿人类发展的始终,是生命力最直接的体现。它关乎我们的体魄,更关乎我们的精神;它塑造我们的行为,更影响我们的认知。我们将追溯运动的起源,理解其作为一种生存策略、一种社会连接方式、一种文化传承载体的演进历程。 生理的赞歌: 详细解析运动对人体生理机能的积极影响。从心血管系统的强健,到呼吸系统的优化;从骨骼肌的增长与耐力提升,到内分泌系统的平衡与激素分泌的调节;再到免疫系统的激活与抗病能力的增强。我们将深入了解运动如何让身体成为一台运转高效、充满活力的机器。这不是冷冰冰的医学报告,而是对生命体征最生动的解读。 心理的疆域: 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塑造同样不可忽视。它如何释放压力,缓解焦虑,对抗抑郁?它如何提升自信,培养毅力,增强抗挫折能力?我们将探讨运动中的“心流”体验,以及它在培养专注力、决策能力和情绪管理方面的作用。运动场上的每一次挑战,都是一次心理的磨砺,一次自我认知的飞跃。 社会的脉搏: 运动也是连接人与人、连接社群的纽带。从古老的部落祭祀,到现代的奥运盛会,运动承载着集体的情感,凝聚着社群的力量。我们将审视团队运动如何培养协作精神、沟通能力和集体荣誉感;个体运动又如何激发独立思考和自我超越的动力。运动,是理解社会结构与群体行为的一面镜子。 第二章:运动中的智慧——潜移默化的生命教育 规则与秩序的认知: 任何运动都离不开规则。理解、遵守规则,是进行公平竞争和有效互动的基础。我们将从运动规则的制定与执行,延伸到对社会规则、法律法规的理解与尊重。运动教会我们“出界”的代价,也教会我们“犯规”的后果,这是一种最直接、最生动的公民教育。 公平竞争与尊重对手: 在运动场上,输赢乃兵家常事。然而,比输赢更重要的是过程中的公平竞争与对对手的尊重。我们将探讨如何在高强度的对抗中保持体育精神,如何接纳失败,如何庆祝胜利,并从中学习同理心和包容性。这是一种对人生态度最深刻的塑造。 挑战极限与自我超越: 运动是不断挑战自我、突破极限的过程。每一次训练的艰辛,每一次比赛的坚持,都在磨练我们的意志,激发我们的潜能。我们将深入挖掘运动中蕴含的“永不放弃”的精神,以及它如何激励我们在人生的其他领域,勇敢面对困难,追求卓越。 挫折教育与韧性培养: 运动场上的失利、伤病,都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挫折。如何从失败中站起来,如何从伤痛中恢复,如何吸取教训,重新出发,是运动赋予我们的宝贵经验。我们将探讨运动如何帮助我们培养强大的心理韧性,让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风雨时,更加坚强。 团队协作与领导力萌芽: 许多运动项目强调团队合作。在团队中,个体需要学会如何与他人配合,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如何为团队目标贡献力量。我们将分析团队运动中不同角色的定位,以及如何在这种协作中培养沟通、协调和领导能力。这是一种对未来社会人际关系的预演。 第三章:生命的安全守护——从运动中汲取的风险意识与应对策略 风险识别与评估: 任何运动都伴随着一定的风险。理解这些风险,并学会评估它们,是保障安全的首要步骤。我们将从运动损伤的常见类型(如扭伤、拉伤、骨折等)入手,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延伸到对生活中其他潜在风险的识别能力,例如交通安全、居家安全、自然灾害等。 安全意识的建立: 安全并非偶然,而是源于高度的安全意识。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运动,培养一种“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安全观念。从赛前的热身准备,到运动过程中的姿势、技巧,再到运动后的放松与恢复,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安全考量。这种意识将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预防措施与风险规避: 针对运动中的常见风险,我们将详细介绍有效的预防措施,例如选择合适的装备、掌握正确的运动技巧、遵守运动场地规定等。这些预防策略,将转化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规避风险的有效手段,例如佩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带、使用合格的电器等。 突发情况的应对: 运动中难免会遇到突发情况,例如突如其来的疼痛、意外的跌倒、乃至更严重的伤病。我们将探讨在这些情况下,如何保持冷静,如何进行初步的自救或互救,以及何时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这种应对能力,在紧急情况下至关重要。 健康习惯的养成: 运动与健康的生活方式紧密相连。我们将强调均衡饮食、充足睡眠、规律作息等健康习惯对身体恢复和长期健康的重要性。这些习惯,不仅有助于运动表现,更是守护生命安全、提升生活品质的基础。 风险的边界与责任: 探讨在追求运动乐趣的同时,如何理解并承担相应的风险责任。无论是个人行为的后果,还是群体活动的责任划分,运动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责任的生动案例。 第四章:运动的广度与深度——拓展生命的边界 多样的运动体验: 世界上的运动项目琳琅满目,从高强度的竞技体育,到舒缓身心的瑜伽、太极;从挑战极限的户外探险,到注重策略的棋类运动。我们将介绍不同类型运动的特点与价值,鼓励读者根据自身情况,发掘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拓展生命的体验广度。 运动与艺术的融合: 许多运动项目本身就具有极高的艺术性,例如体操、花样滑冰、舞蹈等。我们将探讨运动的动感美、力量美、以及编排中的创意元素,理解运动如何成为一种表达情感、展现个性的艺术形式。 运动与科技的交织: 现代科技在运动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运动装备的革新,到训练方法的科学化,再到运动表现的数据化分析。我们将审视科技如何提升运动的效率与安全性,同时也引发关于过度依赖科技的思考。 终身体育的理念: 运动并非年轻人的专属,而是贯穿生命始终的健康选择。我们将倡导“终身体育”的理念,鼓励人们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即使年华老去,也能保持活力与热情,享受生命的美好。 运动的社会意义: 运动不仅仅关乎个体,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它如何促进社会和谐,如何成为连接不同文化、不同背景人群的桥梁,如何成为推动健康生活方式、构建健康社会的重要力量。 结语 《人生轨迹:从运动到生命的无限可能》并非一本提供标准答案的书,而是一次开放式的邀请,邀请读者一同踏上这场关于生命与运动的探索之旅。我们相信,每一次的奔跑,每一次的跳跃,每一次的挥汗如雨,都不仅仅是为了强健体魄,更是为了磨砺心志,增长智慧,拓宽生命的边界,并在守护生命安全的过程中,不断发现生命本身的无限可能。愿这本书,能成为您人生轨迹上,一段充满活力、智慧与安全的精彩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