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形体训练是一项科学的运动项目,是较为优美且高雅的健身训练。
《形体训练/民航运输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是针对民航运输类专业及旅游类专业形体和舞蹈课程所编写的教材。
《形体训练/民航运输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共六章,主要内容涉及:通过基础理论阐述什么是形体美;通过芭蕾形体训练纠正错误体态;通过中国古典舞形体训练强化舞蹈基本功;通过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训练培养高雅气质;通过科学健身内容学习寻求*科学及流行的塑身项目;通过体能素质训练优化身体各部位协调发展。
《形体训练/民航运输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及高等职业院校民航运输类、旅游类、艺术类等专业的相关课程教材,也可作为服务类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的培训教材。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形体概述
第一节 形体美概述
一、什么是形体美
二、形体美的标准与评价
三、形体美的测量方式
第二节 空乘人员形体美的职业要求
一、空乘人员应当具备的职业素质
二、空乘人员面试的形体标准
第三节 形体训练的特点及训练原则
一、形体训练的特点
二、形体训练的原则
第二章 芭蕾形体塑造
第一节 芭蕾形体的基本形态及动作要求
一、芭蕾的基本手形、手位
二、芭蕾的基本脚位
三、身体的方位
第二节 芭蕾形体的地面练习
一、勾绷脚练习
二、胯部及背部练习
第三节 芭蕾形体的把上训练组合
一、擦地组合
二、蹲组合
三、小踢腿组合
四、划圈组合
五、立半脚尖组合
第四节 芭蕾形体中间练习
一、跳跃练习
二、舞姿短句练习
第三章 中国古典舞形体塑造
第一节 中国古典舞形体的基本形态及动作要求
一、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形、手位
二、中国古典舞的基本脚位
三、中国古典舞的基本舞姿
第二节 古典舞形体的把上训练组合
一、活动组合
二、蹲组合
三、小踢腿组合
四、单腿蹲组合
五、腰组合
六、舞姿短句
七、大踢腿组合
第三节 古典舞形体的身韵训练
一、提沉训练
二、旁移训练
三、冲靠训练
四、横拧与亮相训练
第四章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训练
第一节 东北秧歌
一、民族特性、起源发展、审美特征
二、体态、动律及特点
三、基本动作分解
四、舞蹈组合
第二节 藏族舞蹈
一、民族特性、起源发展、审美特征
二、体态、动律及特点
三、基本动作分解
四、舞蹈组合
第三节 蒙古族舞蹈
一、民族特性、起源发展、审美特征
二、体态动律及特点
三、基本动作分解
四、舞蹈组合
第四节 维吾尔族舞蹈
一、民族特性、起源发展、审美特征
二、体态、动律及特点
三、基本动作分解
四、舞蹈组合
第五节 傣族舞蹈
一、民族特性、起源发展、审美特征
二、体态、动律及特点
三、基本动作分解
四、舞蹈组合
第五章 科学健身
第一节 运动损伤及防范
一、形体训练中常见的运动损伤
二、运动损伤后的处理
第二节 如何健康减肥
一、肥胖的定义
二、肥胖的判断标准
三、肥胖的原因
四、日常健康减肥训练法
第三节 日常健身训练内容
一、瑜伽基础训练
二、普拉提基础训练
三、艺术体操基础训练
第六章 体能训练
第一节 力量素质训练
第二节 耐力素质训练
第三节 柔韧素质训练
一、手臂和肩部的柔韧性训练
二、腰部的柔韧性训练
三、髋部的柔韧性训练
四、腿部的柔韧性训练
五、柔韧素质的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编者们通过对民航服务行业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确定岗位所需知识、技能、素养,进而组织形体训练课程内容。本教材主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围绕职业功能与综合职业能力创建“知识、技能、素质”的课程教学内容。针对形体训练课程的特点,力求将基础性、实践性和发展性协调统一,把服务行业高质量从业人员的培养需要建立在科学的培养模式及有效的教学方法上。本教材的宗旨是实现“专业知识、岗位技能、职业素质”的培养目标,体现“三以一化”(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功能为主线、以项目为节点及模块化)的专业课程改革思想。
本教材采用示范教学、角色模拟等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方式,以人体科学原理和美学原理为指导,以特定的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发展形体专项素质为基础,以完善体型、姿态为重点,通过全面的形体锻炼和美育教育使学生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与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和优雅的气质。
编者们长期从事高等院校形体训练及舞蹈课程教学工作,将形体训练和专业舞蹈教学有机结合,编写了这本适合民航运输类、旅游类、艺术类等专业的职业素质课程教材。
本教材由吴甜甜担任主编,李芳、凌玢、黄晶晶担任副主编,江山参编,熊娟梅、沈斌主审。具体分工如下:第一章、第二章由吴甜甜编写;第三章由吴甜甜、李芳、凌玢编写;第四章由李芳、凌玢编写;第五章由黄晶晶编写;第六章由黄晶晶、江山编写。本教材中的图片资料由各章编写人员及相关院校学生完成。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武汉理工大学、火箭军指挥学院、武汉工程大学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也参考了行业前辈们的研究成果,在此向有关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由于编写人员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有不足和错误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形体训练在民航运输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与实践路径 引言 随着中国民航业的蓬勃发展,对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在各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除了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过硬的职业技能,良好的形体形象和健康的生活习惯同样是衡量一名合格民航从业者的重要标准。本书《形体训练/民航运输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正是基于这一时代背景,旨在为民航运输类专业的学生提供一套系统、科学的形体训练指导,帮助他们塑造健康优美的体态,提升职业素养,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章:民航运输业对从业人员形体素质的要求 民航运输业作为一个服务性行业,其从业人员的形象直接关系到航空公司、机场等单位的整体服务品质和品牌形象。无论是地面服务人员,还是客舱乘务员,亦或是其他需要与旅客直接接触的岗位,都需要展现出专业、亲切、可靠的职业形象。 1. 视觉呈现的专业性: 服务人员的“窗口”作用:在机场值机柜台、安检口、登机口、问询处等岗位,工作人员是旅客接触的第一个“窗口”。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被旅客解读为服务水平的体现。端庄的站姿、自信的微笑、得体的仪态,能够迅速建立旅客的信任感,提升旅客的出行体验。 客舱乘务员的“空中大使”形象:客舱乘务员更是民航企业形象的直接代表。她们需要以优雅的身姿、规范的动作、亲和的面容为旅客提供安全、舒适、周到的服务。制服的合身程度、仪容仪表的美观大方,是乘务员专业素养的直接外在表现。 肢体语言的沟通效力:在与旅客沟通时,身体的姿态、手势、眼神的交流都扮演着重要角色。积极、开放的肢体语言能够拉近与旅客的距离,传递友善和专业。相反,含胸驼背、萎靡不振的姿态则可能给人留下不专业、不敬业的印象。 2. 身体健康的内在支撑: 长时间站立与行走的要求:民航运输工作常常需要长时间站立、行走,尤其是在机场地面服务和客舱服务中。良好的体能和耐力是支撑这些高强度工作的基础。若存在腰酸背痛、腿部疲劳等问题,不仅会影响工作效率,长期以往还可能导致慢性疾病。 应对突发情况的体能储备:在紧急情况下,如疏散旅客、搬运行李等,需要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力量和敏捷性。健康的身体是保障旅客安全、完成紧急任务的重要前提。 心理健康与形体表现的关联:身体的健康状况与心理状态密切相关。积极的运动不仅能强健体魄,更能缓解压力、提升情绪,使从业人员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在服务中展现出更佳的亲和力和专业度。 3. 职业生涯的长期发展: 减少职业伤害风险:长期不健康的体态,如长期伏案工作导致的颈椎问题,长时间站立导致的下肢静脉曲张等,都会成为职业发展的隐患。科学的形体训练可以帮助纠正不良姿态,预防和缓解这些职业伤害。 提升个人整体竞争力:在同等专业能力的情况下,拥有良好形体素质的从业人员往往更受青睐,也更有利于在职场中获得晋升机会。这既是对个人形象的投资,也是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考量。 塑造积极的生活态度:通过形体训练,不仅能改变外在形态,更能培养一种积极向上、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态度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其工作表现和人际关系。 第二章:形体训练的基本理论与原则 形体训练并非单纯的肢体运动,它是一门融合了人体美学、运动科学、解剖学、生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学科。科学的形体训练应遵循以下基本理论与原则: 1. 人体美学原则: 和谐与比例:人体美学强调身体各部分的和谐统一,以及身体整体比例的协调。形体训练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调整体型,使身体比例更加匀称,符合大众审美标准。 动态与静态的统一:美的形态不仅体现在静态的站姿、坐姿,更体现在动态的行走、动作中。形体训练需要兼顾静态美和动态美,使动作舒展、流畅、富有韵律感。 气质与神韵的体现:形体训练的更高层次在于通过身体的训练,展现出内在的气质和神韵。良好的仪态能够传递自信、优雅、从容等积极的心理信号。 2. 运动科学与生理学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任何运动训练都应从低强度、低难度开始,逐步增加运动量和难度,避免运动损伤。形体训练也不例外,需要根据个体差异,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全面性原则:形体训练应涵盖身体的各个部位,包括头部、颈部、肩部、背部、腰腹部、臀部、腿部等,力求全身协调发展,避免出现局部过度发达或薄弱的情况。 针对性原则:针对民航运输行业从业人员的特点,形体训练需要更加侧重于纠正不良体态(如驼背、塌腰、含胸等)、强化核心肌群(以支持长时间站立和行走)、提升腿部线条、改善肩颈僵硬等问题。 系统性原则:形体训练并非一次性的短期行为,而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需要建立科学的训练周期,并将其融入日常生活,形成良好的习惯。 个体差异化原则: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体型特征、柔韧性、力量等都存在差异。形体训练计划应充分考虑这些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调整,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3. 意识与控制原则: 身体的觉察:在进行形体训练时,要时刻关注身体的感觉,体会肌肉的收缩与舒展,感受身体姿态的变化。这种身体觉察能力是提升训练效果的关键。 意念的引导:通过意念引导,将注意力集中在需要锻炼的部位,可以更有效地激活目标肌群,提高训练的精准度。例如,在做收腹运动时,要意念集中在腹部肌肉的收紧。 主动控制与被动放松的结合:训练过程中,既要有主动发力、控制身体动作的环节,也要有放松肌肉、恢复体力的环节,两者结合才能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第三章:形体训练的核心内容与方法 基于以上理论原则,本书将民航运输类专业的形体训练内容划分为几个核心模块,并提供相应的训练方法。 1. 体态纠正与不良姿势矫正: 核心问题:民航从业人员常因长时间站立、伏案工作、不正确的坐姿等,出现驼背、圆肩、塌腰、骨盆前倾/后倾等不良体态。 训练方法: 脊柱伸展与强化:通过各种拉伸脊柱的动作,如猫牛式、眼镜蛇式、仰卧起桥等,增加脊柱的灵活性,对抗驼背。同时,强化背部肌群,如划船动作、俯身飞鸟等,支撑脊柱。 肩部与胸部打开:针对圆肩和含胸,进行胸肌拉伸(靠墙拉伸)、肩部环绕、弹力带开合等动作,激活胸大肌与肩部后束,使肩部向后打开。 核心肌群稳定:通过平板支撑、侧平板支撑、卷腹、俄罗斯转体等练习,强化腹部、背部和盆底肌,形成强大的核心力量,稳定骨盆,改善塌腰等问题。 骨盆矫正:针对骨盆前倾或后倾,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如桥式训练、蛙式伸展等,平衡盆底肌群的力量。 2. 优雅仪态与规范动作训练: 核心内容:包括站姿、坐姿、行走、转身、手势、微笑等一系列与职业形象直接相关的动作。 训练方法: 标准站姿:学习“背部挺直,收腹收臀,双肩放松,头部正直,目光平视”的标准站姿。可在墙边练习,感受后脑、肩胛骨、臀部、脚跟与墙壁的贴合。 标准坐姿:学习“腰背挺直,双脚并拢或自然分开,膝盖并拢,手臂自然放松”的标准坐姿。 优雅行走:强调“抬头挺胸,步幅适中,身体重心稳定,手臂自然摆动,保持身体线条流畅”。可在镜子前练习,观察行走时的体态。 规范转身:学习“以腰为轴,身体重心平稳,动作连贯,避免身体晃动”的转身技巧。 得体手势与表情:训练自然、大方、富有亲和力的手势,以及专业、真诚的微笑。可以通过模仿优秀的职业形象,或在日常生活中刻意练习。 3. 身体柔韧性与协调性提升: 核心价值:良好的柔韧性和协调性是完成流畅、优美动作的基础,也能有效预防运动损伤。 训练方法: 静态拉伸:针对身体各主要肌群(如大腿前后侧、小腿、臀部、肩部、背部、胸部等)进行充分的静态拉伸,保持每个拉伸动作20-30秒。 动态拉伸:在热身阶段进行,如弓步压腿、体转运动、肩部环绕等,增加关节活动度。 瑜伽与普拉提:这些运动形式对于提升身体柔韧性、协调性和核心力量有显著效果,是形体训练的良好补充。 平衡训练:通过单腿站立、走平衡木等练习,提升身体的平衡能力和本体感觉。 4. 体能与耐力训练: 核心目标:为民航运输工作提供持久的体能支撑,增强身体的耐受力。 训练方法: 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游泳、跳绳等,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60分钟,以中低强度为主。 力量训练:可以利用自身体重或轻量级器械,进行全身性的力量训练,如深蹲、弓步蹲、俯卧撑、引体向上(可借助辅助器械)等,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间歇训练:在高强度运动和低强度恢复之间交替进行,提高心肺功能和燃脂效率。 5. 日常健康管理与生活习惯养成: 核心理念:形体训练是一个系统工程,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支撑形体健康的重要保障。 训练内容: 均衡饮食:强调摄入足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控制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入。 充足睡眠:保证每天7-8小时的规律睡眠,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生长。 规律作息:尽量避免熬夜,保持生物钟的稳定。 情绪调节:学习通过冥想、深呼吸、音乐等方式调节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定期体检:了解自身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健康问题。 第四章:实践应用与进阶 本书提供的形体训练方法并非孤立的练习,而是鼓励学生将其融入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进阶。 1. 融入日常学习: 课间操与工间操:将简单的形体训练动作融入课间休息,或与同学一起进行集体练习。 课后练习:根据每周训练计划,安排固定的课后练习时间。 自我监督与纠正:利用镜子、拍照等方式,定期检查自己的体态,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2. 个性化训练计划的制定: 自我评估:在开始训练前,对自身的体型、柔韧性、力量、体能等进行初步评估。 目标设定:根据行业要求和个人需求,设定明确的训练目标(如改善驼背、提升气质、增强耐力等)。 周期性调整:根据训练效果和身体反馈,定期调整训练内容、强度和频率。 3. 专业指导与反馈: 寻求专家帮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寻求专业的形体教练、健身教练的指导。 同学互助:与同学组成学习小组,互相监督、鼓励,分享训练心得。 利用现代技术:关注相关的健康APP、在线课程,获取更丰富的训练资源和指导。 结论 形体训练作为民航运输类专业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本书旨在为学生提供一套系统、科学、实用的形体训练指南,帮助他们从内而外地提升自我,塑造出健康、自信、优雅的职业形象。通过持之以恒的练习,每一位民航学子都将能够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行业中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