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节·新语/小林时光礼物 漫画半月历(2018年)精选24张林帝浣的清新国画绘图,每半月一张,正面是月历,背面可记事。榉木底座小巧,与月历卡片组合,散发出自然清新文艺的气息。待卡片翻完,木底座也可以成为你手机的“座驾”。竖着放,横着放,你随意。
林帝浣,广东湛江人。中山大学教师,人文纪实摄影师,畅销书作家,画家。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国务院新闻办图片库(CFP)签约摄影师。中国二十四节气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申遗资料国画作者,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背景国画作者及动画设计者。著作《我想给你拍张照》获南方都市报2015年度十佳好书奖,《等一朵花开》获2016年度十佳好书奖。
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收获,是关于“珍惜”二字的具象化理解。我们常常说珍惜时间,珍惜眼前人,但这些概念太大了,不容易抓住。而这本书,把“珍惜”拆解成了无数个小的、可感知的瞬间。比如,它可能会提醒你注意清晨第一缕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或是傍晚时分天空的那一抹绛紫。每一个提醒,都像是一个温柔的定格键,让你把注意力从远大的目标上拉回到脚下的土地。我发现,当我的注意力变得更集中时,我与周围环境的连接也更紧密了。这对于长期处于信息过载状态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剂良药。它不是那种读完就扔掉的书,而是会伴随你,让你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每次翻开都会有新的体悟。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只是被它漂亮的外表吸引,但深入阅读后,我发现它内在的深度远超我的想象。它不仅仅是一本“日历”或者“手札”,更像是一部微型的哲学启示录。作者对于“当下”的把握极为精准,他总能捕捉到日常生活中那些稍纵即逝的感悟,并用一种近乎诗意的方式将其凝固下来。读完它,我感觉自己的内心被梳理了一遍,那些纠缠不清的思绪似乎被轻轻拂平了。它没有说教意味,只是温柔地引导你,让你自己去发现生活的真谛。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我习惯将它放在办公桌上,偶尔拿起,随便翻到一页,都能获得片刻的宁静与力量。这是一种非常温和的陪伴,它静静地在那里,却能产生强大的精神支撑。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简直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那种质感,纸张的厚度、墨色的深浅,都透露着一种对“慢”的尊重。我尤其喜欢它对于“时间”的呈现方式,不是线性的向前推进,而是像一个循环的圆,四季交替,周而复始,每一次的回归都有新的感悟。它教会我如何去观察天气的变化,如何从一片落叶中读出季节的信笺。这种细腻的观察力,在快餐文化盛行的当下显得尤为珍贵。每翻开新的一页,都像打开了一个充满惊喜的小盒子,里面可能藏着一句触动灵魂的箴言,也可能是一幅勾勒出心境的写意图。对于那些热爱手账、喜欢精致生活的朋友来说,这本书简直是不可多得的灵感源泉,它激发了我想要记录生活、珍惜光阴的冲动。
评分这是一本充满了生活哲思的精美小册子。每一页都如同精心布置的庭院,虽小却不失韵味。作者似乎总能以一种不经意的方式,触碰到我们内心深处那些柔软又常被忽略的情感角落。翻阅它的时候,我常常会停下来,不是因为文字有多么华丽,而是那种恰到好处的留白和意境,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它更像是一个老友的低语,不急不躁,带着时间的温度。我们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了,总是追求效率和结果,却忘了过程中的那些细微的美好。这本书恰恰弥补了这一点,它提醒我们,生活不是一场冲刺,而是一次漫长的散步,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每一个季节的更迭,每一个瞬间的独特。我特别欣赏它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的平衡点,既有古老的智慧,又不失现代的语感,读起来让人感到既熟悉又新奇。
评分我喜欢这种带有一点“仪式感”的阅读体验。在准备迎接新的半个月时,翻开这本书,就像是和自己进行了一次郑重的约会。它不会给你具体的行动指南,也不会催促你去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它的力量在于建立一种“与自然同步”的节奏感。比如,当读到关于某一个节气的描写时,你自然就会留意窗外的景色,去感受那种天地间微妙的能量转换。这种体验是现代生活里非常稀缺的——将人从被动的接受信息,转变为主动地感知世界。我甚至开始学着像作者那样去观察和记录,哪怕只是简单地记录一下今天的光影变化,都让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润物细无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