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面、系统地汇编了私募基金的相关法律法规,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帮助。2.书稿最后附了案例以及一些专业领域的式模板,将枯燥的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便于读者深入地了解私募基金行业。
本书是对私募基金监管规则的汇编,根据私募基金的特点与运营规则进行汇编,主要包括私募基金的综合规则、登记备案、募集与运营、内控与外包、信息与披露、合同指引、从业人员管理、会员管理、其他以及附录十部分。
王鑫,律师,复旦大学法律硕士,具有证券、基金、会计等从业资,执业方向为公司法、私募基金、知识产权、税务筹划。
目录
第一篇综合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
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证监会关于《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的解释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
第二篇登记备案
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试行)
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相关问题解答(一)
关于私募基金登记备案有关问题的说明
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相关问题解答(二)
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相关问题解答(三)
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相关问题解答(四)
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相关问题解答(五)
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相关问题解答(六)
关于发布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相关常见问题解答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优化私募基金登记备案工作若干举措的通知
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相关问题解答(七)
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
中国基金业协会负责人就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
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答记者问
中国基金业协会负责人就落实《关于进一步规范
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相关问题答记者问
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相关问题解答(八)
私募基金主要监管规范汇编
关于直投基金备案相关事项的通知
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相关问题解答(九)
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相关问题解答(十)
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相关问题解答(十一)
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相关问题解答(十二)
关于资产管理业务综合报送平台上线运行相关安排的说明
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相关问题解答(十三)
2016年私募基金登记备案情况综述
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相关问题解答(十四)
关于“资产管理业务综合管理平台”第二阶段上线运行与私募基金信息报送相关事项的通知
第三篇募集与运营
证监会关于私募产品、私募产品收益权拆分转让的答复
私募投资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
关于落实《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有关事项的通知
关于发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计划备案管理规范第~号》的通知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计划备案管理规范第号
第四篇内控与外包
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指引
私募投资基金服务业务管理办法(试行)
第五篇信息披露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关于私募基金信息披露备份系统上线试运行的通知
关于私募基金信息披露备份系统正式运行的公告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指引号
第六篇合同指引
关于发布私募投资基金合同指引的通知
《私募投资基金合同指引》起草说明
第七篇从业人员管理
基金从业人员执业行为自律准则
基金从业资格考试管理办法(试行)
关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关于年基金从业人员年检的通知
· II ·
目录
第八篇会员管理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会员管理办法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会员会费收缴办法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章程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会员登记注册程序
第九篇其他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在京成立
关于私募投资基金开户和结算有关问题的通知
私募投资基金开户和结算常见问题解答
关于拓宽证券投资咨询公司业务范围的通知
关于与发行监管工作相关的私募投资基金备案问题的解答
关于与并购重组行政许可审核相关的私募投资基金备案的问题与解答
关于加强参与全国股转系统业务的私募投资基金备案管理的监管问答函
关于引导私募投资基金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答记者问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关于私募投资基金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关事项的通知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与私募基金合作投资事项信息披露业务指引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机构业务问答(一)
政府投资基金暂行管理办法
证监会: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问答——定向发行
关于财政资金注资政府投资基金支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机构业务问答(二)
附录
附录 基金知识常识问答
附录 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内控与风控制度模板
附录 私募基金管理人处罚处分典型案例
附录 涉私募基金管理人民事诉讼十案及裁判规则
非公开募集基金(以下简称私募基金)正式纳入国家法律,进行明确定义并规范始于2013年修订的《基金法》。新《基金法》于2009年到2012年进行大修订,2012年12月28日正式颁布后,新增一章(第十章)对“非公开募集基金”进行了规定。自此,私募基金取得法律的身份。
新《基金法》同时对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及私募基金备案进行了规定,要求私募基金管理人按照规定向基金行业协会履行登记手续,报送基本情况;并要求私募基金募集完毕,基金管理人应向基金行业协会备案。《基金法》对此也对基金行业协会进行了赋权《: 基金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了基金行业协会的职责,第(七)项为依法办理非公开募集基金的登记备案。
随同《基金法》的修订,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基金业协会)于2012 年6 月正式成立。基金业协会依照《基金法》的规定,是证券投资基金行业的自律性组织。基金业协会成立以后,开始对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进行登记备案。其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并没有纳入证监会及基金业协会的登记备案监管范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按照《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发改委第39号令)、《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试点地区股权投资企业发展和备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1〕253号,已失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改委)《关于促进股权投资企业规范发展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1〕2864号)等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由国家发改委监管并备案。
鉴于存在对私募基金的多头监管情况,2013年6月27日,中央编制办公室发文《关于私募股权基金管理职责分工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13〕22号),明确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来负责私募股权基金的监督管理。自此,证监会获得包括创业投资基金在内的私募股权基金的监管工作权限。
中央编办发文以后,2014年1月17日,基金业协会发布《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登记备案办法》),对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和私募基金备案、信息报送作出了相关规定。
证监会也于2014 年8 月21 日正式发布《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对私募基金登记备案、合格投资者、资金募集、投资运作以部门规章的形式作出了规定。自此,关于私募基金监督管理的法律框架以法律《基金法》加规章《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形式正式形成。
基金业协会发布《登记备案办法》后,于2014年2月17日,协会开始受理私募基金的登记备案。2014年3月5日,协会发布《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相关问题解答(一)》,要求已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于4月30日前履行申请登记手续。
私募基金主要监管规范汇编2014年3月17日,协会公布首批50家获得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并举行颁证仪式,向该批私募基金管理人颁发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证书,该机构成为可以从事私募证券投资、股权投资、创业投资等私募基金投资管理业务的金融机构。自此,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及备案进入常态化的运行。
私募基金的证券投资也迎来政策利好,中央登记结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证登)于2014年3月25日发布《关于私募投资基金开户和结算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经备案的私募投资基金可以开立证券账户,进行证券投资,支持私募基金参与证券市场投资活动。到2014年年底,大约有5000家私募基金管理人获得了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证书。在这一年,协会发布了登记备案的3个解答。
2015 年是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的“井喷”之年。因为不设行政审批以及申请的便利化,越来越多的机构申请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到2015年年底,申请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数量达到25000多家。
随着数量的急剧增加,私募基金行业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一些机构利用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身份、纸质证书,非法自我增信,故意夸大歪曲宣传,误导投资者。一些机构登记成为私募基金管理人,但从未备案基金,开展业务,甚至就是个空壳公司,根本不具备从业人员、营业场所、资本金等企业运营的基本设施和条件。一些机构公开推介私募基金,承诺保本保收益,向非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又因投资失败而“跑路”;更有甚者,借私募基金名义搞非法集资,从事利益输送、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犯罪行为。总之,2015年,随着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数量的“井喷”,监管没有及时跟上,这些问题给整个私募基金行业的形象和声誉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于是,基金业协会决定重拳出击,从严监管。2016年2月1日,协会发布《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指引》。2016年2月4日,协会发布《私募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及《私募投资基金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指引1号》(适用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2016年2月5日,春节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从4个方面对私募基金管理人进行了类牌照的监管,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门槛越来越高,具体表现如下。
1.取消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证明。决定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协会不再出具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电子证明。协会此前发放的纸质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证书、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电子证明不再作为办理相关业务的证明文件。
2.加强信息报送。规定新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在办结登记手续之日起6个月内仍未备案首只私募基金产品的,协会将注销该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对于已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已登记满12个月且尚未备案首只私募基金产品的,须在2016年5月1日前备案首只私募基金产品,否则将注销登记;已登记不满12个月且尚未备案首只私募基金产品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在2016年8月1日前备案首只私募基金产品,否则将注销登记。
一本令人肃然起敬的著作,尽管我还没有来得及逐字逐句地研读,单凭其厚重的内容和严谨的编排,就足以让我对作者团队的专业程度肃然起敬。这本书的出现,无疑填补了市场上关于私募股权投资领域深入、系统化监管解读的空白。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资本市场日益活跃的大背景下,私募股权投资作为重要的金融工具,其发展速度迅猛,但与此同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也在不断演进和完善。这本《私募基金主要监管规范汇编》,恰恰是将这些纷繁复杂、动态变化的监管条文进行了一次集大成式的梳理和呈现。我尤其欣赏的是,它不仅仅是将各类法规罗列出来,从其目录和章节设置来看,显然是经过了精心的分类和逻辑梳理,能够帮助读者快速找到自己关心的部分,并且理解不同法规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我这样的初入行者而言,这就像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为我指明了前行的方向。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其中,去理解那些关于基金募集、投资运作、信息披露、风险控制等方方面面的规定,特别是关于合格投资者认定、关联交易、利益冲突等敏感话题的监管尺度,这对于我未来从事基金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可以有效规避潜在的合规风险。
评分作为一个对金融市场,特别是股权投资领域充满好奇心的普通读者,我对《私募基金主要监管规范汇编》的期待很高。这本书虽然名字听起来颇为严肃,但正是因为私募股权基金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了解其监管规范,对于我们理解整个金融市场的运作逻辑,以及普通投资者如何在这种市场环境下保护自身权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设想这本书能够像一本“操作手册”,详细地解释私募股权基金在运作过程中,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以及为什么。我尤其希望书中能对一些行业内的“潜规则”和监管漏洞有所披露,并提供相应的合规建议。例如,关于基金的募资渠道、投资标的的选择、以及与LP(有限合伙人)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普通人难以触及的领域,而这本书的出现,或许能为我们打开一扇了解的窗户。
评分我一直认为,任何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完善的监管体系。私募股权基金作为一种重要的投融资工具,更是如此。《私募基金主要监管规范汇编》这本书,正如其名,汇集了当前中国私募股权基金领域最主要的监管规范,这对于行业内的从业者,甚至是研究机构来说,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我注意到,书中不仅包含了官方发布的法律法规,可能还收录了行业协会的自律规则,以及一些重要的司法解释或监管问答。这种全面的收录,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对私募股权基金监管的全景式认知。我尤其看重的是,书中可能对一些监管条文进行了解读,或者提供了相关的案例分析,这样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法规的适用性和落地执行。对于我而言,这本书将是我深入理解私募股权基金运作合规性的重要工具,有助于我更好地规避风险,提升投资效率。
评分对于任何一个想要了解中国私募股权基金行业的人来说,一本能够清晰梳理其监管脉络的书籍是必不可少的。《私募基金主要监管规范汇编》的出版,无疑填补了这一重要的市场空白。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法规汇编,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个理解私募股权基金监管体系的框架。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解释,在中国这样一个高度重视监管的金融市场中,私募股权基金的设立、运作、信息披露以及退出等各个环节,是如何受到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的约束的。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去杠杆、防风险的政策导向下,私募股权基金面临的监管压力无疑是巨大的。这本书的出现,将有助于从业者,包括我本人,更准确地把握监管的最新动向,理解监管的深层逻辑,从而在合规的前提下,更好地开展业务。
评分说实话,在收到《私募基金主要监管规范汇编》之前,我对私募股权基金的监管体系的认知是零散的,缺乏一个整体的框架。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这种状况。它以一种近乎百科全书的方式,将私募股权基金从成立到退出,从募资到投资,再到信息披露和风险管理等各个环节涉及到的主要监管规范,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呈现。我翻看了目录,发现它涵盖了基金业协会的自律规则、证监会的监管规定、以及与基金运作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这种广度和深度都令人印象深刻。我尤其关注的是关于基金投资顾问、管理人责任等方面的章节,因为这些直接关系到基金运作的合规性和投资者的利益。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法规的堆砌,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合理的编排和可能的注释(我尚未深入阅读),帮助读者理解这些法规背后的逻辑和监管意图。对于我这样希望在私募股权投资领域深入发展的从业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让我能够更加自信地应对各种合规挑战。
评分在当前金融监管日益趋严的背景下,理解和掌握私募股权基金的监管规范,对于行业内的专业人士来说,已经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必备技能。《私募基金主要监管规范汇编》这本书,恰恰满足了这一迫切的需求。它将纷繁复杂的监管条文进行梳理整合,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清晰、系统化的学习平台。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关于基金管理人资质要求、基金募集行为的规范、投资决策的合规性审查、以及信息披露的义务等关键内容。特别是关于信息披露的部分,如何做到既满足监管要求,又不泄露商业秘密,这其中的平衡之道,对于基金管理人来说至关重要。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从业者准确理解监管意图,从而制定出更加合规、稳健的业务策略。我计划将这本书作为我日常工作的参考手册,确保我在每一个环节都做到合规操作。
评分我是一名刚刚接触私募基金行业的从业人员,对于这个领域,我最担心的就是合规风险。在茫茫的法律法规中,我感到无所适从。《私募基金主要监管规范汇编》的出版,对我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它就像一本“葵花宝典”,将私募股权基金监管的各个方面都囊括其中,并且进行了系统化的整理。我看到书中详细列举了关于基金的注册备案、基金合同的必备条款、投资者的权益保护、信息披露的要求、以及风险控制的措施等内容。这些都是我日常工作中最为关心也是最为容易出错的地方。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合规知识体系,避免因为对法规理解不深而触碰红线。我计划将书中关于风险管理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部分作为重点研读,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基金的稳健运营和投资者的安全。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未来在私募基金行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评分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清晰、全面地阐述中国私募股权基金运作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各项监管要求的书籍,而《私募基金主要监管规范汇编》无疑是迄今为止最令我满意的一部作品。它如同一个详尽的法规指南,将那些往往散落在各种政策文件、监管指引中的条文,系统地整合在一起,并且经过了专业的解读和归纳,使得原本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变得更加易于理解和应用。我特别看重的是,这本书对最新监管动态的关注。私募股权基金行业发展迅速,监管政策也在不断更新迭代,能否及时掌握最新的要求,对于基金管理人而言至关重要。从本书的篇幅和内容来看,它似乎囊括了相当一部分近期发布的监管文件,这一点让我感到非常欣慰。例如,关于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反洗钱、投资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规定,往往是监管的重点和难点,这本书能够提供详实的指导,对于我构建合规的业务流程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我计划将这本书作为我日常工作的案头必备,随时翻阅,确保我的投资决策和运营管理始终处于合规的轨道上。
评分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介绍中国私募基金监管体系的书籍,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个复杂且日新月异的行业。《私募基金主要监管规范汇编》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从其内容编排来看,它似乎囊括了从宏观的法律法规到微观的自律规则,从基金设立的准入条件到投资运作的合规要求,再到信息披露的义务和风险管理的要求,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我尤其关注的是,书中是否对一些关键的监管条文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例如,关于合格投资者认定标准的变化,关于利益冲突的防范措施,以及关于基金管理人的职业操守等。这些都是私募基金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我相信,通过深入研读这本书,我将能够对私募基金的监管规范有一个更加清晰、全面的认识,从而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更加审慎、合规地进行投资活动。
评分一本内容翔实的著作,对于任何一个希望在私募股权投资领域深耕的从业者来说,都如同拥有了一份宝贵的“秘籍”。《私募基金主要监管规范汇编》正是这样的一本著作,它将零散的、动态变化的监管条文,汇集成册,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系统、全面的学习框架。我尤其看重的是,这本书可能深入探讨了关于基金运作过程中,一些容易引起争议的方面,例如,关于基金的杠杆运用、对冲策略的合规性、以及对被投企业的控制权问题等。这些内容对于理解私募股权基金的风险和监管重点至关重要。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在追求投资回报的同时,如何坚守合规底线,如何有效识别和化解潜在的风险。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从业者建立起一种“合规思维”,让合规成为投资决策和业务发展的重要考量因素。
评分16号订的书18号早上收到,还可以
评分买回来就看了,增加知识量,不错的选择
评分很实用,谢谢!
评分不错哈!!!!!!!!!!!!
评分基金协会网站上全有,不过纸质版可以缓缓眼睛。。。。
评分挺好的
评分好东西。。。。。。。
评分性价比一般。只有开头是有价值的总结回顾。其他都是协会发的规章制度,作者只是简单的复制粘贴一下。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