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效新书(中华兵书经典丛书)

纪效新书(中华兵书经典丛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葛业文 评注 注
图书标签:
  • 兵书
  • 军事
  • 历史
  • 中国古代军事
  • 战略
  • 战术
  • 纪效
  • 中华兵书经典丛书
  • 军事思想
  • 古典文献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26662
版次:1
商品编码:12231286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华兵书经典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55
字数:1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左传》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中国古代的兵书卷帙浩繁,内容也非常丰富,以《孙子兵法》为首的“武经七书”,以及《百战奇法》、《纪效新书》等经典之作更是代不乏陈。中国古代兵书不仅讲论战争指导原则、战法战术、军队管理、军事训练、兵器技击等军事内容,更涉及经济、外交、文化治国方略,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反映出古人卓越的智慧,具有深厚的军事价值、史学价值甚至文学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华兵书经典”书系,介绍中国古代经典兵书,意在使当代读者正确认识中国军事思想与技术的渊源、成就与影响。

内容简介

  本书为戚继光十四卷本《纪效新书》。戚继光极重要的三部军事著作,有十八卷本《纪效新书》、《练兵实纪》和十四卷本《纪效新书》,而实际上后者正是以前两者为蓝本,雠校、删定而成的。撰写此书时,戚继光已历经南方抗倭和北边御虏的双重洗练,积累了更多更丰富的军事实践经验,思考军事问题也变得更加成熟和全面,因此,十四卷本《纪效新书》堪称戚继光军事思想的集大成者。全书几乎囊括了从选兵、编伍到练习胆气、号令、技艺、营阵,及实战演练、守城哨探、选将练将等军事训练活动的方方面面,水陆兼具,洪纤毕备,相当于一本完整的操练手册,这在中国古代兵书中可谓卓尔不群,独树一帜。

作者简介

  戚继光,字元敬(1528—1588),号南塘,晚号孟诸,登州(今山东蓬莱人,祖籍定远(今属安徽),明代军事家、抗倭民族英雄。他生逢明季朝野上下饱受“南倭北虏”困扰之际,率领自己一手招募、组建和训练的“戚家军”,身经百战,所向披靡,肃清了长期以来荼毒东南沿海地区的倭寇。后调任蓟镇总兵官,多次率兵击退来犯的蒙古各部,使得“边备修饬,蓟门宴然”。在戎马倥偬之余他遍览群书,勤于著述,除十八卷本和十四卷本两部《纪效新书》以外,还著有一部兵书《练兵实纪》,另有诗文集《止止堂集》传世。此外还有一些奏疏条议,今人编辑汇成《戚少保奏议》。

精彩书评

  今戚将军起裨校,娄迁至大都督,佩两印,跨制三道,大小可数十百战,所杀卤万计,称东南名将无偶戚将军者。

                                     ——明`王世贞《戚将军纪效新书序》


  军政毕张,无不以律。其生平功勋不能悉书,其生平将略每见诸议论,在浙有《纪效新书》,在蓟门有《练兵实纪》,皆凿凿见诸行事。

                                     ——明`顾少轩《皇明将略》卷五


  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大猷均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飚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

                                     ——清`张廷玉《明史`戚继光传》

目录

卷一 束伍篇第一
编伍法
编伍解
明活法
原选兵

卷二 耳目篇第二
练号炮
旗鼓解
练号笛
练喇叭
练哮哕
练锣
练鼓
练钹
练钲
练旗
辨旗帜

卷三 手足篇第三
长器短用解
神器解
授器解
鸟铳全制
鸟铳分形
鸟铳解
火药制
习法
铳歌
虎蹲炮制
虎蹲炮解
习法
铳歌

卷四 手足篇第四
短器长用解
藤牌制
藤牌解
习法
腰刀制
腰刀解
习法
标枪制
长刀制
长刀解
习法
见习法
锐钯制
镋钯解
习法
……
卷五 手足篇第五
卷六 比校篇第六
卷七 营阵篇第七
卷八 行营篇第八
卷九 劄野营篇第九
卷十 实战篇第十
卷十一 胆气篇第十一
卷十二 舟师篇第十二
卷十三 守哨篇第十三
卷十四 练将篇第十四

精彩书摘

  《纪效新书(中华兵书经典丛书)》:
  不需要命令就能处理好军中事务,不用诛杀手段就能树立起威信,划分地域部队就能据此坚守,不靠奖赏士兵就能勤勉努力,能做到这样才是神明威武。然而身份高贵尊显和低下贫贱的人成长和培养的方式不同,所处的地位也不同,哪里是全凭将帅个人的才智和威权驱使士卒就能办到的呢?但是古往今来的人不论是德才兼备还是聪明睿智,从王侯直到平民百姓,在情感上都具有相通和相同的地方,这个事实是非常明确掩藏不住的。所以有一种说法讲:老百姓的头脑既愚昧又明智如神。我们做将帅的只要竭尽所能找到与士卒的相通和共同点,而士卒也同样这般同应,作战时他们就会站稳脚跟勇敢对敌,哪怕看到前方有水有火也不会退缩躲避。具体方法应该怎样呢?这就要求将帅切实能做到在平常的时候,真心实意爱护士兵,就像真正的父子一家人一样,并且用忠义的道理反复教导他们,使其心灵受到感化召唤;在教场操练的时候,—心为公,士兵有违犯军令的绝不赦免,就是最亲近的人也不偏护,确保说话一定要守信,做事一定要办成;出征作战时,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遇到缴获战利品时,与大家均分且懂得谦让。如果能做到这样就心中不会有贪念,没有贪念就会变得刚正严明,从而完全能够使人信服并心甘情愿接受驱使。
  ……
《兵法谋略:古今战争艺术精要》 引言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自古以来,战争便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维度。每一次冲突的爆发,每一次战役的展开,都凝聚着无数智慧的结晶,也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对战争规律的探索,对制胜之道的寻求,从未停止。本书《兵法谋略:古今战争艺术精要》正是这样一本旨在梳理、归纳和阐释古今中外战争艺术精髓的著作。它并非拘泥于某一特定时期或地域的军事理论,而是力图超越时代和文化的界限,从人类战争史上提炼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原则与方法,引导读者深入理解战争的本质,掌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慧。 第一部分:战略之基石——谋略与全局观 战争的胜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战略的正确与否。战略层面,关注的是整体的、长远的、全局性的谋划。本书的开篇,将聚焦于战略的基石——谋略。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这是孙子兵法中的经典论述,也是一切战略谋划的出发点。深入探讨如何进行情报收集与分析,了解敌我双方的政治、经济、军事、地理、民心等各方面情况,是制定有效战略的前提。我们将分析历史上那些因“知彼”不足而导致惨败的案例,以及因“知己”不全而错失良机的教训,强调情报工作的系统性与动态性。 制敌于先,主动权掌握: 战略的核心在于掌握主动权,通过预判、先发制人来打乱敌人的节奏,迫使其被动应对。本书将阐述主动防御、以攻为守等一系列策略,分析如何通过佯攻、奇袭、心理战等手段,在战争爆发前或初期便确立有利态势。例如,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往往都体现了对主动权的精妙掌控。 以弱胜强,借力打力: 强大的敌人并非不可战胜,关键在于能否巧妙地运用智慧与策略。本书将深入剖析“以弱胜强”的多种模式,包括利用地利、诱敌深入、疲惫敌军、利用敌方内部矛盾、以及借助民心士气等。我们将研究历史上那些看似不可能的胜利,挖掘其背后深刻的战略智慧。 全盘考量,长远布局: 战略的眼光必须是长远的,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牺牲未来。本书将探讨如何从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多个维度进行全盘考量,制定能够兼顾短期目标与长期发展的战略。例如,一些成功的战略家,能够通过一次小的军事行动,最终实现长达数十年的和平稳定,其背后是对国家整体利益的深刻洞察。 第二部分:战术之精妙——兵力运用与战场搏杀 在战略框架下,战术的运用直接决定了战场上的具体成败。战术层面,关注的是如何有效地调度兵力,在具体战斗中取得胜利。 兵贵神速,机动灵活: 战场瞬息万变,兵力的快速集结与机动部署是取得优势的关键。本书将分析如何在不同地形、不同条件下,实现兵力的快速调动与部署,以及如何在战役中保持灵活性,及时调整部署以应对敌方变化。例如,闪电战、穿插迂回等战术的经典案例将作为例证。 地形之用,地利人和: 地理环境是战争的重要因素,善于利用地形者,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优势。本书将深入分析各种地形(山地、平原、河流、城市等)的作战特点,以及如何根据地形制定战术,例如如何利用制高点、如何设伏、如何进行防御工事的构筑等。同时,“人和”——即民心所向、将士用命,也是地利之外不可或缺的因素。 兵种协同,合力制胜: 现代战争早已不是单一兵种的较量,而是多兵种协同作战的体系化对抗。本书将探讨步兵、骑兵、炮兵、装甲兵、空军、海军等不同兵种的特点与作战方式,以及如何在战役中实现有效的协同配合,形成强大的整体作战能力。例如,信息化战争中的信息协同、火力协同、机动协同等都将是重点分析对象。 攻守之道,虚实结合: 战术攻防的艺术在于虚实结合,让敌人难以捉摸。本书将分析如何通过虚张声势、疑兵之计来迷惑敌人,如何通过真实力量的运用来达成目标。同时,也将探讨如何构筑坚固的防御工事,如何利用地形进行有效的反击,以及如何化解敌方的进攻。 心理战术,摧毁意志: 战争不仅是物质的对抗,更是意志的较量。本书将深入研究心理战术在战场上的运用,包括如何通过宣传、谣言、恐吓等手段打击敌方士气,如何通过激励、鼓舞来提升己方士气。对士气的高低对战局的影响,也将有深刻的阐述。 第三部分:战争伦理与历史反思 虽然本书的核心是战争的艺术与策略,但对战争的反思同样重要。 战争之祸,勿忘初心: 尽管探讨的是制胜之道,但对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破坏和深重苦难,本书不会回避。我们将提醒读者,战争是最后的手段,在追求胜利的同时,也应铭记战争的代价,并努力寻求和平的途径。 借鉴历史,避免重蹈覆辙: 战争史是一部宏大的教科书。本书通过分析古今中外的经典战役与军事理论,旨在帮助读者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教训,避免在未来的冲突中重蹈覆辙。每一次战争的胜利与失败,都蕴含着深刻的启示,值得我们反复咀嚼。 智慧传承,时代发展: 战争的本质虽然不变,但其表现形式却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演变。本书在继承古代军事思想精髓的同时,也关注现代战争的新特点,如信息化战争、非对称战争等,力图展现战争艺术在不同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结语 《兵法谋略:古今战争艺术精要》并非一本简单的军事史料汇编,也不是一本教导如何发动战争的指南。它是一次对人类战争智慧的深度挖掘与系统梳理,是一次对战争规律的理性探索与深刻反思。通过对战略与战术的精细解析,对兵法原则的深刻阐释,以及对历史案例的生动展现,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更加宏观、更具深度的视角来理解战争,学习那些跨越时空的智慧,从而在任何领域,无论是军事、商业还是人生,都能更加审慎地谋划,更加有效地行动,更加明智地决策。愿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中获得启迪,掌握运筹帷幄的艺术,最终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纪效新书》这本《中华兵书经典丛书》系列的新成员,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许多画面。一个严谨的治军官,在帐前挥斥方遒,将士们士气高昂,严丝合缝地执行着他的命令。我迫切想知道,这本书是否会深入剖析中国古代军队的组织架构,从最小的伍、什,到更大的队、营、军,其层层递进的管理体系是如何运作的。书中对于战术的论述,我想一定不会局限于纸上谈兵,而是会结合当时的实际战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例如,在复杂的地理环境中,如何布置防御;在遭遇敌军主力时,又该如何采取攻势。我尤其好奇,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关于士气鼓舞、军纪约束的策略,因为这往往是影响一场战役走向的关键因素。这本书的“新书”之名,也暗示着其可能包含了前人未曾提及或改进的军事理论,这让我充满了探究的欲望。

评分

终于等到这本《纪效新书》了,光是这厚实的装帧,拿在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仪式感,像是握住了历史的脉搏。我一直对明朝的军事思想颇感兴趣,尤其是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如何构建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战术体系,一直是我想深入了解的。这本书名“纪效新书”本身就透着一股务实和创新,不像是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充满了实践经验的总结。我猜想里面一定不乏对当时战阵、器械、甚至兵士操练的细致描述,或许还有一些对于古代战争的宏观分析,比如战略部署、战役指挥的经验之谈。我特别期待它能解答一些我长久以来的疑问,比如在冷兵器时代,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单兵和集体的战斗力,以及在面对不同敌人时,又该如何灵活调整战术。这本书的“中华兵书经典丛书”这个定位,也让我对它的权威性和收藏价值有了更高的期待,相信它一定能成为我书架上的一块重要基石。

评分

拿到《纪效新书》,我感觉自己像是得到了一把解锁古代军事密码的钥匙。我对书中对“纪效”的理解特别感兴趣,它是否意味着这本书不仅强调军事训练的“效率”,更注重训练的“实效”?我猜想,书中会详细阐述如何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训练体系,从而打造出令人生畏的军队。这可能包括了对不同兵种的专项训练,比如弓箭手的精准射击,刀枪手的近身搏杀,以及骑兵的冲击力。我还期待书中能有一些关于军事侦察和情报收集的内容,因为在古代战争中,知己知彼是取胜的关键。它是否会提及一些关于敌情分析的原则,以及如何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有价值的情报?作为《中华兵书经典丛书》的一员,我相信这本书一定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军事发展脉络。

评分

《纪效新书》这本书,听名字就透着一股精悍和实用。我一直觉得,古代的军事著作,最宝贵的地方就在于其浓缩了无数血与火的实战经验。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种“耳提面命”的感觉,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将军,在耳边细细讲解着行军布道的要诀。我猜测,书中或许会对当时最常见的一些战场情境进行详细的分析,比如如何有效地利用地形优势,如何在夜间或恶劣天气下作战,以及如何处理兵败如山倒时的断后策略。此外,对于士兵的战备,比如武器的种类、数量,以及粮草的储备和运输,我想这本书应该也会有所涉及。毕竟,后勤保障在古代战争中,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前线的作战。而“中华兵书经典丛书”这个系列,更是让我对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有了很高的期待,它不仅仅是一本军事理论的书,更是一部承载着民族军事智慧的宝库。

评分

读《纪效新书》这本厚重的兵书,就像是踏上了一段穿越时空的军事考察之旅。我之前接触过一些古代兵书,但总觉得有些概念过于抽象,不够接地气。《纪效新书》这个名字,让我预感到它会是一本充满实操性指导的著作。想象一下,书中可能详细拆解了各种阵法的精妙之处,从步兵的散兵、方阵,到骑兵的冲锋、迂回,每一个细节都可能被作者以一种近乎手把手的姿态呈现出来。而且,我更倾向于它能够深入探讨士兵的日常训练,包括体能、技艺、甚至是心理素质的培养。毕竟,再好的战术,也需要精良的士兵来执行。书中是否会提及一些当时战场上常用的器械,比如长矛、弓箭、火器等的使用技巧和保养方法?这些具体的元素,往往是构成真实战争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窥见到那个时代军事将领的智慧,以及他们如何将理论付诸实践,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

评分

此书是我二十年前期待己久的书,今天终于到了.书中有很多都是古代排兵布阵的方法很好比较稀有

评分

好书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评分

挺好的,包装有点破损,但无伤大雅。值得购买

评分

此书是我二十年前期待己久的书,今天终于到了.书中有很多都是古代排兵布阵的方法很好比较稀有

评分

每次买书都选京东,速度快,质量没的说

评分

字迹还算清楚。

评分

一直在京东买东西,又快又便宜

评分

不是全本,不是全本,不是全本,不是全本

评分

不错,正在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