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之寶:《心經》字數極少,含義極深、傳奇多、影響大,佛教徒將其奉為圭臬,尊為成佛的指南,利生的法寶。
★全經解讀:以現代手法圖解玄奘譯本,藉鑒古哲大德的真知灼見,輔以通俗白話譯文,逐字逐句講解,內容翔實,可以讓讀者全麵深刻地領悟《心經》的真諦!
★一讀就懂:260字濃縮瞭600捲《大般若經》精華,以一目瞭然的圖錶和生動有趣的手繪插圖解讀經典,左文右圖,圖文並茂,讓沒有接觸過佛經的讀者也能瞭悟其中的智慧。
★心經的本質:讓我們在麵對睏頓、挫摺和焦慮的時候,提醒我們,迴到當初,去摸清事物的本質,去悟透它,然後直麵它。
★隨書附贈經典手抄本:持經、誦經、抄經就是在積功德。隨書贈送乾隆皇帝所書《心經》手跡,無論從書法技巧還是佛學造詣上都是臨摹的精選之作。
《心經》在佛學界廣為流傳,是《大般若經》的一部分,並被認為是600 捲《大般若經》的心髓。260 字的《心經》不但將佛教思想的核心概念完整地呈現瞭齣來,還是治愈心病的經。佛經中說:“佛說種種法,為治種種心。”心就是指我們心中的煩惱。而《心經》就是要治我們的種種心,就叫人找到自心,認識自心,明白自心,打破迷情妄執,沐浴佛化,洗滌我們內心的垢穢,使人心平氣靜,進而擁有超脫的智慧,還我們本來清淨的境界。因此,《心經》可以說是幫助我們找迴自心的佛經。
書中采用準確簡潔的現代圖解手法,一目瞭然的圖錶和生動有趣的手繪插圖,同娓娓道來的文字相得益彰,讓人們在視覺上的享受中獲得一次心靈的礪煉。
原譯:玄奘法師(602-664),是中國唐代旅行傢、譯經傢和高僧,又稱唐三藏。他與鳩摩羅什、不空、真諦並稱中國佛教四大譯經傢。由於玄奘有較高的漢文化素養,又精通梵文,所以他的譯文流暢優美,且忠於原意。他所翻譯的經、律、論三藏聖典精準,譯經的數量繁多。
編者:施青石,80後,重慶大足人,業餘醉心研究佛教文化十餘年,曾與人共同編撰佛教普及讀物,後至北京從事媒體工作,吸取現代傳播手法編著《圖說金剛經》《圖說心經》等著作。
★名人談心經:
《心經》雖僅二百餘字,但攝全部佛法。——弘一法師
《般若心經》講的是每一個人切身緊要的一部經;要認識自己,就要用《般若心經》。般若就是讓我們在這個人間更自在的法門!——星雲大師
般若法門中《大般若經》有六百捲,都是告訴一切眾生如何以智慧成就法身解脫的法門。而《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一捲,便是六百捲《大般若經》的濃縮精要,至於般若法門精髓的精髓,中心的中心,則是中譯習誦的二百六十個字的《心經》。——南懷瑾
我以為心經能幫我免除苦難,但是最後發現其實是渡。它不會免除,它幫我渡過。——蔣勛★讀者熱評: 閱讀這本《圖說心經》的過程也是一次靜心養心、修身養性的過程,跳齣令人煩惱的思維模式,感覺心底生齣無限的平靜,如海洋如天空,清透開闊。——雲村空靈
這本書將《心經》的每個字、每句話都解釋得很詳細,還有相關的圖解,就像思維導圖,讓我能透徹地領悟《心經》的精髓。——一字足以見心
不管是否有宗教信仰,看完後《心經》都會令人心生歡喜,在躁動的現實生活中平靜下來,從容淡定地生活、體味生活中的美好。——滿池清涼
《心經》為佛法研習的第一步,也是入門必備之篇。該書剖析透徹,生動有趣,在學習經文的同時,亦被佛法的宏大所感動。此書不可錯過!——不過是心有魔債
第一章《心經》的由來與主旨
1.《心經》的起源:260字來源初探/2
2.《心經》與《大般若經》:二者之間什麼關係/4
3.《心經》最早漢譯本的譯者:鳩摩羅什/6
4.流傳最廣的漢譯本:玄奘法師與《心經》的因緣/10
5.《心經》的七個漢譯本:兩個略本和五個廣本/14
6.兩種《心經》:“廣本”和“略本”的區彆/16
7.《心經》般若思想的核心要義:空/20
8.《心經》的精神:明白並破除執著/24
9.《心經》的佛法道理:因緣所生法/28
10.《心經》的人生觀:人生是苦/30
第二章 與《心經》相關的一些問題
1.探討《心經》人物:佛陀在《心經》中的角色/34
2.《心經》說法盛會:有哪些人參加/38
3.《心經》的說法地點:佛陀與觀自在菩薩在哪裏開示/40
4.王捨城:在佛教史上為什麼如此重要/42
5.《心經》的聽眾:三種對象/44
6.《心經》的性質:是“經”還是“咒”/46
7.密教的般若佛母與心經女神:是否同屬一人/48
8.甚深禪定觀修狀態:觀自在菩薩說法/50
9.人們喜歡《心經》的原因:字句簡短,含義深遠/52
10.《心經》的應用:找迴自己的心/54
11.《心經》的文字:《大般若經》的精髓/56
12.《心經》流通分:與一般經典有何不同/58
13.揭諦揭諦,波羅揭諦:《心經》咒語齣自何處/60
14.《大般若經》的說法地:四處/64
第三章 如何讀懂《心經》
1.掌握關鍵佛法詞匯:體會《心經》世界/70
2.瞭解佛法詞匯梵語原意:解開《心經》經文真義/72
3.讀略本,也要讀廣本:更全麵、正確地認識《心經》/74
4.掌握《心經》的修學次第: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和實相般若/76
5.“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八個字的正確念法/80
6.般若等於智慧:玄奘大師為何不直接翻譯/82
7.《心經》淺解:從字麵上瞭解《心經》梗概/84
8.密教《般若心經》的修持法:日日念,經常念/88
9.密教《般若心經》的數珠法:隨身使用,不染一切諸惡/90
10.密教《般若心經》的念誦法:唱真言的規定/92
11.密教《般若心經》的供養法:置神壇的標準/96
12.密教《般若心經》的抄寫:開發自我的妙法/100
第四章《心經》經文詳解
1.經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106
2.般若智慧已達自在之境:觀自在菩薩/110
3.修習般若波羅蜜多的狀態: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114
4.照見五蘊是空無實體:照見五蘊皆空/116
5.利他、救世、利益眾生:度一切苦厄/118
6.智慧第一的佛弟子:捨利子/122
7.色與空兩者相互依存:色不異空,空不異色/124
8.物質現象為空,空也為物質現象:色即是空,空即是色/128
9.心理層麵的四蘊:受想行識亦復如是/132
10.一切法都是空性:捨利子,是諸法空相/134
11.佛的宇宙觀: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136
12.“空”無五蘊: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140
13.六根為空,六塵也不會影響自身:無眼耳鼻舌身意/144
14.一切世間現象皆為空無: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148
15.十二因緣也是空性:無無明,亦無無明盡/152
16.超越四諦:無苦集滅道/158
17.去除對概念名相的執著:無智亦無得/166
18.依據般若甚深智慧證得空性: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172
19.不畏生死,自然沒有任何恐怖:無掛礙故,無有恐怖/176
20.遠離不閤理的思想行為:遠離顛倒夢想/178
21.一切煩惱都已止息:究竟涅槃/186
22.齣現於三世的一切佛:三世諸佛/190
23.以般若波羅蜜多為前導:依般若波羅蜜多故/192
24.無法超越的完全正覺菩提: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194
25.贊嘆般若有極大的力量: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198
26.般若波羅蜜多是偉大的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202
27.離苦得樂,達到涅槃: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204
28.咒語與經文的分水嶺: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206
29.前往、到達:揭諦揭諦/208
30.直接無任何媒介地證悟空性:波羅揭諦/210
31.一起到彼岸去吧:波羅僧揭諦/212
32.成就圓滿的智慧:菩提薩婆訶/214
第五章 讀《心經》還需瞭解的佛法概念
1.法:一切事物,宇宙萬有/218
2.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220
3.三寶:佛、法、僧/224
4.涅槃:不生不滅,永恒安樂的境界/226
5.緣起:諸法由因緣而起/228
6.十二緣起:探求人生痛苦的根源/230
7.心性:心識本來所具的不變不改體性/232
8.無我:沒有眾生所執為實常的自我/234
9.無常:沒有恒常的存在/236
10.因果相續:因因果果,沒有間斷/238
11.有漏皆苦:佛教對苦的緣起的解釋/242
12.三界唯心:一切現象不離“心”/244
13.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度眾生的誓願/246
14.大乘:著重有利於大眾的行為/248
15.五乘教法:佛教修行的五種教義體係/250
16.菩薩:將自己和眾生一起解脫齣來/252
17.四攝:攝引眾生歸嚮佛道的四個條件/254
18.八宗:中國佛教的八大宗派/256
附錄一
1.藏文版《心經》與玄奘版《心經》咒語的差異/262
2.《心經》密教化的證據/266
3.不同根器運用三科的修行方法/270
4.鳩摩羅什《大品般若經》與玄奘《心經》比較分析錶/272
附錄二
1.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姚秦天竺三藏鳩摩羅什譯)/274
2.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三藏法師玄奘譯)/274
3.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摩竭提國三藏沙門法月重譯)/274
4.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共利言等譯)/274
5.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敦煌石室本唐國大德三藏法師沙門法成譯)/275
6.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上都大興善寺三藏沙門智慧輪奉詔譯)/275
7.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宋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詔譯)/275
編者序
養療心病的良藥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意遠旨深、韆古傳頌的玄妙經句,即是齣自《心經》。《心經》全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梵文Prajna-paramita-hrdaya-sutra,又略稱《般若心經》,經文隻有260 個字,在佛界的地位卻舉足輕重。
它和《金剛經》一樣,在佛學界廣為流傳,是《大般若經》的一部分,並被認為是600 捲《大般若經》的心髓。《大般若經》由唐玄奘翻譯,為大乘般若類經典的匯編,號稱“諸佛之智母,菩薩之慧父”,其作為大乘佛教的基礎理論,主要說明瞭諸法“性空幻有”的道理。性空,指佛所說的一切法(即一切現象)都沒有實在的自性;幻有,指一切法雖然自性空,但並非虛無,假有的現象仍然存在。《大般若經》認為世俗認識的一切對象,均屬“因緣和閤”,假而不實;唯有通過“般若”對世俗認識的否定,纔能把握佛教真理,達到覺悟解脫的境界。
260 字的《心經》不但涵蓋瞭洋洋600 捲《大般若經》的微言奧義,還將佛教思想的核心概念完整地呈現瞭齣來。如五蘊、六根、六觸、十二處、十八界、十二因緣、四諦、六度、究竟涅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等。如此簡練的經文,包含的佛教內容卻如此豐富,因此被佛教徒信奉為圭臬,尊為成佛的指南,利生的法寶。寺廟的早晚課誦本中都有其編錄,將它作為早晚必誦和常誦的一部經典。
這部經典最早是由後秦著名法師、譯經傢鳩摩羅什傳入漢地的,名為《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流傳最廣的漢譯本則是後來玄奘大師翻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曆史上《心經》的漢譯本共有十一種,重要的除瞭以上所說的兩個略本外,還有五個廣本,因為本書中都有涉及,不再一一贅述。
《心經》的“ 心” 字, 梵文原意是“ 心髒”“ 肝髒”, 引申為“ 核心”“心要”,代錶最精要的法義,《大般若經》的濃縮與精要。另外還有一種含義,那就是心之經,也就是治愈心病的經,這對現代人來說更有意義。
明朝的王陽明曾說:“山中之賊易治,心中之賊難防。”而這“賊”就是內心的煩惱。佛經中也說:“佛說種種法,為治種種心。”“心”就是指我們心中的煩惱。而《心經》就是要治我們的種種心,讓人找到自心,認識自心,明白自心,打破迷情妄執,沐浴佛化,洗滌我們內心的垢穢,使人心平氣靜,進而擁有超脫的智慧,還我們本來清淨的境界。因此,《心經》可以說是幫助我們找迴自心的佛經。
《心經》自公元402 年被譯介到漢地,就受到瞭人們的普遍喜愛,但是破譯此經卻遇到瞭很大的睏難,因為這其中涉及很多玄奧艱深的佛學理念,並且此經的特點是文約而義深,除非有高僧大德的指引,否則很少有人能將其中的經義領略透徹。這也難怪在以往的諸多佛典注釋書籍中難見其蹤影,就算有也隻見其皮毛。
我們在編繪這本書的過程中藉鑒瞭古哲大德的真知灼見,並將圍繞《心經》的諸多問題一一呈現齣來,以期撥開它的重重迷霧,讓人們更為真實地領悟和體會《心經》的真諦。
書中采取準確簡潔的現代圖解手法,一目瞭然的圖錶和生動有趣的手繪插圖,同娓娓道來的文字相得益彰,讓人們在視覺的享受中獲得一次心靈的曆練。
2017 年8 月
編者謹識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一種漸進式的、螺鏇上升的探索過程。我發現自己不是一次性讀完,而是會反復咀嚼其中的某一段話語,每次重讀都會有新的領悟,仿佛書中的文字具有生命力,會隨著我自身心境的變化而展現齣不同的麵嚮。初讀時,我可能隻關注到錶麵的含義,理解為一種行為準則;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再次翻開同一頁時,我開始體會到其中蘊含的更深層次的生命哲學。這種“常讀常新”的特性,證明瞭它內容的永恒價值,而非一時新奇。它像一個智慧的導師,在你的人生不同階段為你提供恰如其分的指引。最終,它促使我開始審視自己的生活目標,思考“何以為人”這一終極命題,從而讓我的日常決策,都帶上瞭一層更為審慎和有意識的底色。這本書帶給我的,是一場長期的內在革命,遠超一本普通書籍的價值。
評分初讀之下,我立刻被作者那如行雲流水般的敘事筆觸所吸引。他似乎擁有化腐朽為神奇的魔力,能將那些看似深奧、晦澀的理論,用最貼近生活的語言娓娓道來,仿佛一位慈祥的長者,在暖黃的燈光下,耐心地為你解開人生的種種睏惑。書中對諸多哲理的闡釋,並非是枯燥的術語堆砌,而是巧妙地融入瞭大量的曆史典故和生活化的場景模擬。舉個例子,書中關於“空”的探討,作者沒有直接拋齣高深的定義,而是通過講述一個古代匠人的故事,讓他如何在極簡的工具中創造齣絕世之作,從而讓“空”不再是虛無,而是蘊含著無限可能性的空間。這種敘事的高明之處在於,它尊重瞭讀者的理解能力,並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引導我們去思考更深層次的命題。讀完某個章節,往往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仿佛迷霧散去,看見瞭遠方的燈塔。
評分與其他同類書籍相比,這本書的學術嚴謹性令人稱贊,但它絕不是象牙塔裏的清談。作者顯然是做瞭極為紮實的案頭工作,每一個觀點都有其齣處和邏輯推演,但同時,他又能跳脫齣純粹的學院派窠臼,將這些古老的智慧與現代社會的運作模式進行有趣的對接。比如,書中對“定力”的剖析,不僅迴顧瞭古代禪修的傳統,還巧妙地聯係到當代職場人士如何抵禦“多任務處理”帶來的注意力分散。這種跨越時空的對話,讓這本書具有瞭極其廣闊的適用範圍,無論你是學生、職場精英,還是尋求內心平靜的退休人士,都能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共鳴點和實用的方法論。它不是讓你成為一個隱士,而是讓你成為一個在紅塵中修行、清醒且強大的現代人。這種平衡感把握得非常好,既不失深度,又充滿實操性。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最大觸動,在於它提供瞭一種極其堅實的情感支撐和精神錨點。在這個信息爆炸、節奏飛快的時代,我們的大腦時刻處於超負荷運轉的狀態,焦慮和迷茫如同無形的枷鎖,緊緊束縛著我們的靈魂。這本書像是一劑強效的鎮靜劑,它教導我們如何與內心的喧囂和解,如何從外界的紛擾中抽離齣來,重新聚焦於自身最本質的需求。它不像某些心靈雞湯那樣空泛地鼓吹“積極嚮上”,而是提供瞭一套更為內斂、深邃的自我對話工具。我尤其欣賞其中關於“無常”的論述,作者不是讓人去逃避變化,而是教會我們如何與變化共舞,認識到一切皆是流轉,從而放下對既有狀態的執念。這種深刻的洞察力,讓我在麵對生活中的挫摺時,心態明顯平和瞭許多,不再為得失而過度糾結,真正體會到瞭“隨遇而安”的境界。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那淡雅的水墨風格,配閤著古樸的字體,一看就知道這本書不是那種快餐式的流行讀物,而是沉澱瞭曆史厚重感和文化底蘊的精品。我特彆喜歡它在細節處理上的用心,比如紙張的質感,拿在手裏沉甸甸的,散發著一種淡淡的書香,讓人忍不住想立刻翻開它,沉浸在文字的世界裏。內頁的排版也極為考究,字距、行距都把握得恰到好處,即便是初次接觸這類題材的讀者,閱讀起來也不會感到吃力或枯燥。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放在書架上,本身就是一種格調的體現。每一次拿起它,都感覺像是在進行一場儀式,是對知識的尊重,也是對自己內心世界的梳理。這種對形式美的追求,無疑為閱讀體驗增添瞭極大的愉悅感,使得每一次翻閱都成為一種享受,而非任務。那種從指尖傳遞到心底的觸感,是很多現代印刷品無法比擬的,可見齣版方在製作過程中傾注瞭多少心血。
評分這本書是配著《漢字樹》一起買的,上大學時古本《說文解字》一直留著,現在就對照看也很不錯呢,書頁蠻厚的,不錯!!
評分當天下單,第二天就收到,京東的快遞服務一直不錯。本書印刷精良,圖文並茂,性價比高,喜歡的書
評分南無阿彌陀佛保佑你們,將文化專承下去瞭!!!謝謝
評分書很精美,插圖很豐富,京東送貨快,服務好,包裝也很可靠,一口氣買瞭好幾本
評分哈哈哈非常好的東西特彆好,每次隻在京東買東西東西好是好,隻是快沒有錢瞭哈哈哈非常好的東西特彆好,每次隻在京東買東西東西好是好,隻是快沒有錢瞭哈哈哈非常好的東西特彆好,每次隻在京東買東西東西好是好,隻是快沒有錢瞭
評分618搞活動買的 ,書的質量沒得說,很好。多讀書確實會改變觀念和思維方式。
評分印刷清晰,紙張手感舒適,字體大小也閤意
評分經常網購,總有大量的包裹收,感覺寫評語花掉瞭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所以在一段時間裏,我總是不去評價或者隨便寫寫!但是,有點對不住那些辛苦工作的賣傢客服、倉管、老闆。於是我寫下瞭一小段話,給我覺得能拿到我五星好評的賣傢的寶貝評價裏麵以示感謝和尊敬!首先,寶貝是性價比很高的,我每次都會先試用再評價的,雖然寶貝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在同等的價位裏麵絕對是錶現最棒的。京東的配送絕對是一流的,送貨速度快,配送員服務態度好,每樣東西都是送貨上門。希望京東能再接再厲,做得更大更強,提供更多更好的東西給大傢。為京東的商品和服務點贊
評分作者簡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