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结构合理,紧扣专业。根据专业课程的要求,以工程为背景,将专业知识和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对如何使用MATLAB、Simulink和LabVIEW进行建模与仿真做了详细的介绍。
(2)图文并茂,由浅入深。通过难易适宜的仿真实例,循序渐进地进行讲解,层次清晰,使原本枯燥、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形象、通俗易懂。
(3)仿真实例丰富,涵盖面广。本书给出大量仿真实例,内容涉及多门本科课程,如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滤波器设计、自控原理等,尤其是再版时增加的符号运算和数值分析等内容,更加适用于实际工程的需要。
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可快速了解并掌握MATLAB、Simulink和LabVIEW软件的应用,并通过大量的应用实例学会系统建模仿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从而解决学习、科研和实际工程中的问题。
本书介绍MATLAB和LabVIEW这两种图形化编程仿真软件在相关课程和工程中的应用实例。全书共分为4篇。其中MATLAB部分包括3篇,第1篇介绍MATLAB的基本操作命令、基本绘图功能、M文件程序设计基础以及符号运算;第2篇介绍Simulink 建立系统仿真模型以及子系统的封装技术;第3篇介绍MATLAB在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滤波器的设计以及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大量应用仿真实例。第4篇即LabVIEW 仿真软件部分,介绍LabVIEW图形化编程功能、虚拟仪器(VI)建模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仿真实例。
聂春燕,1989年毕业于原吉林工业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通信工程系,获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通信工程系,获工学博士学位;2009年1月入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后流动站进行研究工作,2012年出站,分别获得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以及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1994年2月开始一直在长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任教,目前是信号检测与信息处理方向带头人。多年来,一直从事电子信息工程、控制理论与工程、智能仪器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是信号检测与信息处理、混沌理论及其应用、智能信息处理、虚拟仪器、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处理、声波测井、非平稳信号处理、控制理论工程等。负责并完成了*家级、省级、厅级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60余篇;主编教材3部;专著1部;获省级及以上奖励10余项。目前是多家重点期刊的审稿专家、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吉林省科技厅专家库专家、吉林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评审专家、吉林省中小企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专家、吉林省科技创新协会专家、吉林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长春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吉林省科技评估专家、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专家。
主要讲授过《电子测量》《MATLAB软件应用》《传感技术》等十余门课程。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吉林省电工技术学会会员、吉林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评审专家、吉林省科技创新协会专家、吉林省科技评估专家等。
一本真正有用的入门指导,让仿真不再是纸上谈兵! 作为一名刚接触电子信息工程的学生,仿真技术对我来说就像一个遥不可及的黑匣子。在网上搜寻资料时,偶然发现了这本书,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入手了。翻开第一页,就被它清晰的逻辑和详实的讲解吸引了。不同于那些上来就讲晦涩理论的书籍,这本书非常注重实践,从基础概念入手,一步步引导读者建立起对MATLAB和LabVIEW的认知。它不像某些教材那样,上来就抛出大量公式和抽象模型,而是通过一个个贴近实际的例子,让你亲手操作,真正理解仿真过程。书中对于软件的安装、界面介绍、基础命令的使用都讲解得非常到位,即使是零基础的读者也能快速上手。而且,它并没有止步于最基础的功能,而是循序渐进地介绍了各种高级的应用,比如信号处理、控制系统设计、图像处理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专业学习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的代码示例都经过精心设计,结构清晰,注释详细,方便我们学习和模仿。我尝试着跟着书中的步骤操作,很快就看到了仿真结果,那种成就感是无法言喻的。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位耐心细致的老师,默默地引导着我们一步步探索仿真技术的奥秘。它让我对仿真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为我后续更深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内容翔实,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恰到好处,但对于资深工程师略显基础 坦白讲,这本书在技术书籍中属于相当出色的作品。它将MATLAB和LabVIEW这两个在电子信息领域极其重要的仿真工具,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讲解。首先,在理论层面,书中对仿真技术的基本原理、常用算法进行了清晰的阐述,没有回避必要的数学模型,但又不会让读者感到晦涩难懂。它能够很好地将抽象的理论概念与具体的软件操作联系起来,使得读者在学习软件功能的同时,也能深刻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其次,在实践层面,书中提供的应用实例极具代表性,涵盖了信号处理、通信系统、自动控制等多个核心方向。这些实例不仅包含了详细的步骤说明,还提供了完整的代码和模型,让读者能够直接上手实践,验证理论知识,并从中学习到实际工程中的常用技巧。然而,作为一名在仿真领域已经有几年经验的工程师,我在阅读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内容对于我来说,更像是一种知识的巩固和拓展,而非全新的认知。书中对于一些基本操作和经典算法的讲解,我早已熟练掌握。虽然书中也提及了一些更深入的应用,但篇幅和深度上,对于需要解决复杂工程难题的资深工程师来说,可能还需要更多的参考资料。总而言之,这本书非常适合作为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初入仿真领域的技术人员的教材或参考书,其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案例是其最大的亮点。
评分图文并茂,生动形象,让复杂的仿真概念变得触手可及! 不得不说,这本书在设计上花了很大的心思,从封面到内页,都透露着一种专业又不失亲和力的风格。相比于那些枯燥乏味的纯文字书籍,这本书的图文结合做得非常出色。每一次对软件界面的介绍,都配有清晰的截图,并且对关键区域进行了标注,让人一目了然。在讲解算法和模型时,也常常配以流程图、框图和示意图,这些图形化的表达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让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例如,在讲解某个信号处理算法时,书中不仅给出了数学公式,还配有该算法在时域和频域上的变化示意图,这种直观的对比,比单纯的文字描述要有效得多。我尤其喜欢书中对 LabVIEW 图形化编程环境的讲解,它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展示了如何用连线和模块来构建复杂的仿真模型,这对于习惯了代码编程的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也让我看到了图形化编程的强大之处。书中的例子也紧密结合了实际应用,比如如何用 MATLAB 模拟一个简单的通信链路,或者如何用 LabVIEW 构建一个数据采集系统。这些案例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启发性,能够激发读者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中的热情。总的来说,这本书就像是一位技艺精湛的导游,带领我们在仿真技术的广阔天地里,进行一次轻松愉快的探索之旅。
评分案例丰富,覆盖面广,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宝贵借鉴 这本书最大的特色之一便是其极其丰富的应用实例。它并没有局限于某一两个狭窄的领域,而是广泛地涉及了电子信息工程的多个关键分支,这对于我这种希望了解仿真技术在不同方向上应用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从基础的模拟电路仿真,到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再到通信系统的建模与分析,再到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书中都提供了详实而有代表性的案例。每一个案例都不仅仅是简单的代码堆砌,而是详细地讲解了仿真目标的设定、模型的搭建过程、关键参数的选取以及最终结果的解读。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通信系统仿真的部分,它从最基础的信道模型开始,逐步构建起一个完整的通信链路,并分析了不同调制解调方式和编码方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这些案例让我深刻体会到,仿真技术不仅仅是理论的验证工具,更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强大武器。通过学习这些案例,我不仅掌握了MATLAB和LabVIEW的具体使用技巧,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可执行的仿真模型,如何通过仿真来优化设计方案,以及如何预测和解决潜在的工程问题。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实际工程应用的大门,让我对仿真技术在未来工作中的应用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评分结构严谨,逻辑清晰,是深入理解仿真技术脉络的绝佳选择 对于我这种偏爱系统性学习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结构设计绝对是加分项。它没有将MATLAB和LabVIEW割裂开来,而是将它们置于仿真技术的大框架下进行讲解,使得读者能够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各自的优势。从最基础的仿真原理介绍,到两个工具的详细对比分析,再到各个领域的具体应用,整个内容的展开都遵循着一种严谨的逻辑顺序。书中对每个章节的设置都考虑得很周全,先是理论铺垫,然后是软件的具体操作讲解,最后通过实际案例进行巩固。这种层层递进的学习方式,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清晰的知识脉络。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各个仿真模块和函数的使用说明,它不仅仅是列出函数的名称和参数,还会详细解释该函数的功能、适用场景以及与其他函数的配合使用方法。这种深入的解析,有助于读者理解为什么要在特定场景下使用特定的函数,而不是简单地死记硬背。此外,书中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和解读也做得相当到位,不仅仅是给出仿真图,还会引导读者如何从图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如何判断仿真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如何根据仿真结果进行优化。这种分析能力是仿真技术应用的关键,这本书在这方面给予了读者很好的指导。对于想要深入理解仿真技术背后逻辑和实现原理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