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常用微波概念和微波电路专题为线索,重点介绍常用的微波知识,侧重于工程实际,并给出必要的理论推导。全书共13章,涵盖微波无源器件、有源电路、天线、射频/微波系统、微波常用单位等内容。每种电路都有设计实例和常见结构、指标等。各部分内容相对独立、概念清晰,使读者能够尽快了解基本内容,理解基本原理,掌握设计方法,配合实验测试掌握关键指标和调试方法。
第1章 射频/微波工程介绍 1
1.1 常用无线电频段 1
1.2 射频/微波的重要特性 4
1.2.1 射频/微波的基本特性 4
1.2.2 射频/微波的主要优点 5
1.2.3 射频/微波的不利因素 5
1.3 射频/微波工程中的核心问题 5
1.3.1 射频铁三角 5
1.3.2 射频铁三角的内涵 6
1.4 射频/微波电路的应用 7
1.5 射频/微波系统举例 8
1.5.1 射频/微波通信系统 8
1.5.2 雷达系统 9
1.6 射频/微波工程基本常识 12
1.6.1 关于分贝的几个概念 12
1.6.2 常用射频/微波接头 12
第2章 传输线理论 13
2.1 集总参数元件的射频特性 13
2.1.1 金属导线 13
2.1.2 电阻 15
2.1.3 电容 16
2.1.4 电感 17
2.2 射频/微波电路设计中Q值的概念 18
2.3 传输线基本理论 19
2.4 无耗传输线的工作状态 20
2.4.1 负载端(z=0处)情况 20
2.4.2 输入端(z=-L处)情况 21
2.5 有耗传输线的工作状态 21
2.6 史密斯圆图 22
2.7 微带线的理论和设计 23
2.7.1 各种传输线介绍 23
2.7.2 微带线 23
2.8 波导和同轴传输线简介 30
2.8.1 波导 30
2.8.2 同轴线 32
第3章 匹配理论 33
3.1 基本阻抗匹配理论 33
3.2 射频/微波匹配原理 34
3.3 集总参数匹配电路 35
3.3.1 L型匹配电路 35
3.3.2 T型匹配电路 38
3.3.3 Π型匹配电路 40
3.4 微带线型匹配电路 42
3.4.1 并联型微带匹配电路 42
3.4.2 串联型微带匹配电路 45
3.5 波导和同轴线型匹配电路 46
3.6 微波网络参数 47
3.6.1 四个参数的定义 47
3.6.2 四个参数之间的转换 49
第4章 功率衰减器 52
4.1 功率衰减器的原理 52
4.1.1 衰减器的技术指标 52
4.1.2 衰减器的基本构成 53
4.1.3 衰减器的主要用途 53
4.2 集总参数衰减器 53
4.2.1 同阻式集总参数衰减器 54
4.2.2 异阻式集总参数衰减器 56
4.2.3 集总参数衰减器设计实例 58
4.3 分布参数衰减器 60
4.3.1 同轴型衰减器 61
4.3.2 波导型衰减器 61
4.3.3 微带型衰减器 63
4.3.4 匹配负载 63
4.4 PIN二极管电调衰减器 64
4.4.1 PIN二极管 64
4.4.2 电调衰减器 64
4.4.3 PIN管限幅器 66
4.5 步进式衰减器 66
第5章 功率分配器/合成器 68
5.1 功率分配器的基本原理 68
5.1.1 功率分配器的技术指标 68
5.1.2 功率分配器的原理 69
5.2 集总参数功率分配器 69
5.2.1 等分型功率分配器 69
5.2.2 比例型功率分配器 70
5.2.3 集总参数功率分配器的
设计方法 71
5.3 分布参数功率分配器 72
5.3.1 微带线功率分配器 72
5.3.2 其他分布参数功率分配器 78
第6章 定向耦合器 79
6.1 定向耦合器的基本原理 79
6.1.1 定向耦合器的技术指标 79
6.1.2 定向耦合器的原理 80
6.2 集总参数定向耦合器 80
6.2.1 集总参数定向耦合器设计方法 80
6.2.2 集总参数定向耦合器设计实例 81
6.3 耦合线定向耦合器 82
6.3.1 平行耦合线耦合器基本原理 82
6.3.2 平行耦合线耦合器设计方法 83
6.3.3 平行耦合线耦合器设计实例 83
6.4 分支线型定向耦合器 86
6.4.1 分支线型定向耦合器原理 86
6.4.2 分支线型定向耦合器设计 86
6.4.3 分支线型定向耦合器设计实例 87
6.5 环形桥定向耦合器 87
第7章 射频/微波滤波器 89
第8章 放大器设计 120
第9章 射频/微波振荡器 146
第10章 频率合成器 167
第11章 其他常用微波电路 191
第12章 射频/微波天线 221
第13章 射频/微波系统 240
附录2 射频/微波工程常用数据 286
参考文献 293
十多年来,本书第一版得到了业内同仁的广泛认可。无论是选作相关专业教材或教学参考书,还是用来进行射频工程领域的科研或生产,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众多读者就教材内容与我们进行了有益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借此,向大家致以诚挚的谢意, 感谢大家的厚爱!考虑各方面因素,有必要对本书进行改版提高。
第二版较第一版的改动和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整理了多个渠道收集的反馈信息,对书中的纰漏进行了修改。
(2) 结合国内外射频/微波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内容进行了扩充。
(3) 增加了部分理论推导,例如在第4章中增加了T型同阻式衰减器和异阻式衰减器阻抗公式的推导过程,这是国内外其他同类图书中所缺少的。
再次感谢大家对本书的帮助,竭诚欢迎读者批评指正。意见和建议请发邮件至zylei@xidian.edu.cn。
作 者
2017年2月
作为一名在射频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市面上关于射频的图书,我几乎都接触过。然而,《射频/微波电路导论(第二版)》这本书,即便在如此琳琅满目的书籍中,也依然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它不像一些理论书籍那样脱离实际,也不像一些应用指南那样过于肤浅。这本书恰恰是两者之间的完美结合。它并没有回避复杂的理论推导,反而将它们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并且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很好地将这些理论与实际的电路设计紧密联系起来。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不同电路模块的分析,例如混频器,作者不仅仅是给出了基本的原理框图,而是深入分析了各种混频器拓扑的优缺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非线性失真、镜像抑制等问题,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这种对细节的把控,对于我们这些需要设计可靠、高性能射频系统的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书中对噪声分析的讲解也相当到位,让我能够更准确地评估系统的噪声系数,并进行优化。读这本书,就像是在与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对话,他能够用最简洁明了的方式,将最核心的知识点传授给你,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射频/微波电路设计的精髓。
评分我是一名射频爱好者,平时喜欢自己动手搭建一些简单的射频实验。以前在网上搜罗各种资料,总是感觉零散不成体系,很多细节也解释不清。直到我入手了《射频/微波电路导论(第二版)》,才感觉自己的知识体系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扎实,对于初学者来说,它的讲解深入浅出,即使是那些一开始看起来很枯燥的数学推导,也被作者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详细的步骤分解,让我能够一步步地理解其中的逻辑。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传输线理论的章节,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什么是阻抗,更重要的是解释了阻抗匹配在射频系统中为何如此重要,以及如何通过史密斯圆图等工具进行实际的阻抗匹配设计。每次动手做实验,我都会翻阅相关的章节,对比书中的理论与实际的测量结果,这种过程让我受益匪浅。而且,书中还涉及到了很多实际的器件模型和应用案例,这让我明白了理论知识如何转化为实际产品,为我的DIY项目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这本书就像一座宝藏,每次阅读都能有新的发现和启发,让我的射频探索之旅更加顺畅和有趣。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位长期在通信设备研发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来说,射频/微波电路的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总是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和理论。我之前也接触过不少同类的书籍,但《射频/微波电路导论(第二版)》这本书,给我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它在内容上非常全面,从基础理论到最新的技术进展,都有所涉及。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匹配网络设计和滤波器设计的章节,作者深入剖析了各种设计方法和优化技巧,并且结合了大量的工程实例,让我能够快速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电路设计中。书中对于高频效应和寄生参数的讲解也十分细致,这对于我们设计高性能射频器件至关重要。我喜欢这本书的实用性,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注重于如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巩固了现有的知识,还学习到了很多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这对于我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经典之作。
评分初次翻开这本《射频/微波电路导论(第二版)》,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当年在大学课堂上,那位老师慷慨激昂地在黑板上推导着复杂的S参数方程的场景。如今,作为一名初入职场的工程师,重新拿起这本书,感觉像是与一位久违的老友重逢,但这次,它不再是需要考试通过的教材,而是我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得力助手。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从最基础的阻抗匹配理论,到复杂的噪声系数分析,层层递进,毫不含糊。我尤其欣赏其中对实际电路设计的考量,书中列举了许多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电路实例,例如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以及混频器的设计思路,并且深入分析了在实际器件和PCB布局中可能遇到的种种挑战。这对于我这种需要快速上手实践的工程师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那些图示和公式,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指引我解决问题的地图。我喜欢它细致的讲解,能够让我从原理上理解为何某个设计是有效的,而非仅仅是死记硬背。有时候,我会对着书中的某些章节反复琢磨,试图将理论与我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联系起来。这本书让我对射频/微波电路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能触及到工程实现的落地细节,这种贯穿理论与实践的严谨性,是我选择它的重要原因。
评分我是一名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射频/微波电路这门课程时,确实感到有些吃力。很多概念都比较抽象,公式也看得我头晕眼花。后来,我的教授推荐了《射频/微波电路导论(第二版)》这本书,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阅读。没想到,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对这门课程的看法。作者的讲解方式非常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电磁波传播原理,到微带线、波导等关键概念,都解释得非常清晰易懂。书中的插图和图示也非常丰富,帮助我更好地理解那些抽象的物理过程。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S参数的讲解,不仅仅是定义和计算,更是通过实际电路例子,让我理解S参数在射频电路分析中的实际意义。每次遇到不懂的问题,这本书都能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答案。它就像一本“百科全书”,我可以在里面找到我需要的任何信息。这本书的出现,让原本在我脑海中模糊不清的射频/微波电路概念,变得清晰而具体,也极大地提升了我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和信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