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與《源氏物語》雙峰並峙的日本史詩,全球稀有中文譯本。如果說《源氏物語》是日本的《紅樓夢》,那麼《八犬傳》就是日本的《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
日本江戶時代獲得極高人氣的暢銷書榜首,武士文學集大成之作,日本戰國史前傳,大河時代小說的古典名著。持有八顆靈珠的八犬士所展開的雄壯華麗、異想天開的傳奇物語。
俊異雄大的構想,艷麗豪壯的辭章。寫作時間長達二十八年,復雜的故事情節毫無破綻,小說登場人物四百多個,日本戰國時代曆史人物、事件完美還原。
日本文壇泰鬥芥川龍之介,日本著名作傢京極夏彥推薦。三島由紀夫、幸田露伴,文學評論傢坪內逍遙,漢文學傢依田學海推崇備至的作傢。日本“商業之父”澀澤榮一,日本“經營之神”鬆下幸之助,日本大眾雜誌王、講談社創始人野間清治,諾貝爾物理學奬得主湯川秀樹從小愛讀的枕邊書,伴隨一生的閱讀記憶。
鳥山明受《八犬傳》啓發,創作《七龍珠》。高橋留美子受《八犬傳》影響,創作《犬夜叉》。日本知名演員真田廣之、瀧澤秀明、山崎賢人領銜主演同名電影、電視劇、舞颱劇。
日本文化超級IP。日本名刀IP村雨,齣自麯亭馬琴的《八犬傳》,是動漫《通靈王》、小說《龍族》及眾多動漫遊戲中村雨的原型。《八犬傳》中“仁義禮智忠信孝悌”八顆靈珠的構想,是《七龍珠》中龍珠,《犬夜叉》中四魂之玉的原型。
全七冊精裝,白色大地紙護封燙金+淺棕大地紙封麵。每冊收入《八犬傳》主題浮世繪彩插2幅,齣自日本浮世繪大師歌川國貞、歌川國芳、歌川芳虎、月岡芳年、豐原國周等人之手。
內容簡介
《八犬傳》是日本江戶時代著名作傢麯亭馬琴用瞭二十八年時間寫成的經典文學名著,俊異雄大的構想,艷麗豪壯的文章,堪稱日本武士文學集大成之作,同時也是日本文學史上罕見的史詩巨著。如果說《源氏物語》相當於日本的《紅樓夢》,那麼《八犬傳》則相當於日本的《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八犬傳》是日本傳統文化的大IP,改編、衍生的文學作品、電影、電視劇、舞颱劇、動漫不計其數。
日本室町末期,從結城閤戰中突圍的武士裏見義實逃至安房建國。在遭鄰國偷襲即將城陷之際,義實的愛犬八房銜來敵將首級從而化險為夷,為履行諾言,義實將女兒伏姬嫁與八房。伏姬因受犬氣而孕,為錶清白剖腹自殺時,其腹內飛齣一團白氣散嚮八方,從此誕生瞭持有仁、義、禮、智、忠、信、孝、悌八顆靈珠的八犬士。真假村雨丸、芳流閣決鬥、對牛樓鏖仇、庚申山妖貓、親兵衛伏虎……雄壯華麗、異想天開的傳奇物語就此展開。此為第一捲《妖刀村雨》。從日本大名裏見義實逃亡南總開始,到芳流閣雙雄大戰結束。
作者簡介
麯亭馬琴(1767~1848),日本江戶時代著名小說傢,本姓瀧澤,名興邦,彆號有蓑笠漁隱、著作堂主人等。四十八歲至七十六歲曆時二十八年完成瞭《八犬傳》的創作,其俊異雄大的構想,艷麗豪壯的辭章,堪稱日本武士文學集大成之作,同時也是日本文學史上的經典名著。小說完結六年後馬琴去世,享年八十二歲。
精彩書評
文辭絕妙,引證精博,海內莫不讀馬琴之書焉,而《八犬傳》蕞著雲。書賈雕工,日踵其門,待一紙成刻一紙,一篇成刻一篇,萬本立售,遠邇爭觀。三都七道,邊陬僻邑,公侯貴富,士女農商,道小說必稱《八犬傳》為巨擘。
——日本著名漢文學傢依田學海
馬琴將《源氏物語》、《平傢物語》、《太平記》、《水滸》、《西遊記》各書的文字加以混淆摺衷,形成瞭一大獨創,這是馬琴的自得之文。其中,也有牽強,也有杜撰,但是馬琴的牽強杜撰,是馬琴以他那縱橫自在的纔筆、臨機應變寫齣來的。在某種情況下,這種牽強杜撰反而具有神妙之處。這是因為馬琴能夠以他自由自在的纔筆加以適當處理的緣故。
——日本著名文學評論傢坪內逍遙
我古小說傢之雄為麯亭主人馬琴。馬琴所作長篇四五種,《八犬傳》之雄大,《弓張月》之壯快,皆為江湖所嘖嘖稱之。
——日本現代著名作傢幸田露伴
小說當然隻是文字的連綴。但將有意義的文字以某種形式配置在一起,文字的連綴便生成瞭奇異的“世界”。語言構築而成的異世界——小說,用日語當然與用其他語言的寫作方法完全不同。馬琴用長達二十八年的時間不間斷地連綴文字,是日本小說史上不可不提的偉業。他那種連插畫也要精心安排,一直徹底追求完滿的風格,我想將之作為自己的楷模。
——日本當代著名作傢京極夏彥
《七龍珠》是混閤瞭兩個故事:中國的“美猴王”和日本的《南總裏見八犬傳》。收集龍珠的想法事實上來自《八犬傳》。
——日本著名漫畫傢鳥山明
目錄
第一迴 季基遺訓死節 白龍挾雲歸南3
第二迴 飛一箭俠者誤白馬 奪兩郡賊臣倚硃門12
第三迴 景連信時暗阻義實 氏元貞行厄從館山21
第四迴 小湊義實聚義 笆內孝吉逐仇30
第五迴 良將退策眾兵知仁 靈鴿傳書逆賊授首43
第六迴 開倉廩義實賑二郡 奉君命孝吉誅三賊57
第七迴 景連奸計賣信時 孝吉節義辭義實63
第八迴 行者石窟翁相伏姬 瀧田近村狸養雛狗74
第九迴 破盟誓景連圍兩城 信戲言八房獻首級83
第十迴 孝德犯禁喪一婦人 伏姬裂腹走八犬子96
第十一迴 仙翁夢示富山 貞行暗獻靈書105
第十二迴 富山洞畜生發菩提心 溯流水神童說未來果114
第十三迴 遺尺素因果自訟 拂雲霧妖孽始休123
第十四迴 使女飛轎涉溪澗 丶大鳴锡索記總138
第十五迴 金蓮寺番作擊仇 拈華庵手束留客147
第十六迴 白刃下鸞鳳結良緣 天女廟夫妻祈一子156
第十七迴 逞妒忌蟆六求螟蛉 因孝心信乃禊瀑布169
第十八迴 簸川原紀二郎殞命 村長宅與四郎受傷179
第十九迴 龜筱奸計賺糠助 番作遠謀托孤兒189
第二十迴 一雙珠兒結義 三尺童子述誌201
第二十一迴 額藏探密全信乃 犬塚懷舊觀青梅213
第二十二迴 濱路偷悼親族 糠助病思其子227
第二十三迴 犬塚義諾遺托 網乾漫賣歌麯233
第二十四迴 軍木媒說莊官 蟆六僞漁神宮243
第二十五迴 濱路含情訴憂苦 額藏告奸還主傢255
第二十六迴 墨官弄權促婚夕 頑父示殺羞再醮268
第二十七迴 左母二郎夜奪新人 寂寞道人火定圓塚277
第二十八迴 濱路罵仇死節 忠與認族談故293
第二十九迴 雙珠相換額藏識類 兩敵相遇義奴報冤303
第三十迴 芳流閣上信乃血戰 阪東河原見八顯勇317
第三十一迴 水閣扁舟助兩雄 江村釣翁認雙犬3
第三十二迴 除桫欏少年得號 試角抵修驗解爭14
第三十三迴 小文吾夜喪麻衣 現八郎遠求良藥23
第三十四迴 房八刊崎消宿恨 犬田槁塚緩危難36
第三十五迴 念玉戲藉笛 妙真哀返媳47
第三十六迴 犬田破忍戰山林 沼藺含怨傷四大60
第三十七迴 病客辭藥延齡 俠者殺身得仁71
第三十八迴 戍戶外一犬捉奸細 退聘書四彥辭來使84
第三十九迴 殮二箱良儔葬夫妻 浮一葉壯士送兩友93
第四十迴 詰密葬暴風挑妙真 起雲霧神靈奪幼兒104
第四十一迴 樹蔭下妙真詫依介 神宮渡信乃遇矠平119
第四十二迴 拾剪刀犬田決進退 誣額藏奸黨逞殘毒130
第四十三迴 射群小豪傑鬧法場 渡義士俠輔投河水141
第四十四迴 雷電社前四雋會語 白井郊外孤忠窺仇153
第四十五迴 賣弄名刀道節復仇 追失窮寇助友換敵165
第四十六迴 地藏祠莊助爭首級 山腳村音音拒舊夫176
第四十七迴 莊助三試道節 雙珠各歸其主187
第四十八迴 馱馬暗導兩夫妻 兄弟悲全二老親201
第四十九迴 陰鬼陽人始判然 節義貞操互苦諫213
第五十迴 白頭情人遂閤巹 青年孀婦入菩提226
第五十一迴 兵燹燒山走五彥 鬼磷助馬導兩孀239
第五十二迴 高屋畷悌順搏野豬 朝榖村船蟲贈古管248
第五十三迴 畑上誤捕犬田 馬加竊奪船蟲259
第五十四迴 常武疑囚一犬士 品七漫話說奸臣269
第五十五迴 馬大記誆言籠山窮途 粟飯原滅族犬阪留鄉279
第五十六迴 朝開野歌舞暗遺釵兒 小文吾諷諫高論舟水287
第五十七迴 對牛樓毛野鏖仇 墨田河文吾逐舟299
第五十八迴 厄難初解更逢故人 忠僕繼主詳告舊憂308
第五十九迴 京鐮倉二犬士憶念四友 下野州鵙平翁細話赤岩319
第六十迴 狹岩洞現八射妖怪 申山窟冤鬼托骷髏335
第六十一迴 敲柴門雛衣訴冤枉 辯往事禮儀錶薄命346
第六十二迴 船蟲奸計說禮儀 現八遠謀赴赤岩3
第六十三迴 攜短刀緣連訪師傢 鬥群凶信道顯武藝12
第六十四迴 現八隻身鬥眾惡 緣連牙二逐信道21
第六十五迴 一角逼媳求胎 雛衣劈腹僕仇31
第六十六迴 斬妖邪禮儀雪父仇 乞毒婦緣連還白井45
第六十七迴 禮儀義捨傢祿 船蟲謀脫縲紲54
第六十八迴 穴山枯野村長救鞦實 猿石逆旅濱路誘濱路63
第六十九迴 謀仕宦木工作強留信乃 薦宮職奈四郎殺四六城76
第七十迴 指月院奸夫會淫婦 雜庫中眼代捕戍孝85
第七十一迴 驗冤屍堯元知奸 寓禪院舊識再會99
第七十二迴 三士一僧敬五公主 信乃道節謁甲斐君111
第七十三迴 奈四郎誤仇喪頭顱 次團太留客誇鬥牛125
第七十四迴 悌順攔牛辭謝恩錢 磯九卸擔墜殘雪窖143
第七十五迴 趕醉客小文吾遇次團太 懷短刀假瞽女按摩犬田154
第七十六迴 庚申堂俠者囚賊婦 廢毀院義任送船蟲163
第七十七迴 聚群賊酒顛脅旅捨 傳內命由充邀二客174
第七十八迴 北母擅自賞罰 東使得賜首級187
第七十九迴 齋佛堂良臣還異刀 憩茶館奸佞試落葉198
第八十迴 斬殘仇毛野戰莊助 述來曆文吾和兩雄211
第八十一迴 荻野井復命僞刀還舊主 三犬士再會重話錶宿因227
第八十二迴 青柳歇店胤智題詩歌 穗北驟雨禮儀失行囊236
第八十三迴 得失易地勇士遇難 片袖移禍賢女獨知253
第八十四迴 夜泊孤舟暗助窮士 逆旅小聚妙懲鄉豪265
第八十五迴 夏行述誌留四賢 重戶占夢話讖兆279
第八十六迴 道節再謀復仇 丶大巧滅妖賊292
第八十七迴 談天機老獸惜舊洞 照火把高僧入貒穴305
第八十八迴 湯島社前纔子賣藥 聖廟樹下從者放猴315
第八十九迴 顯奇功義俠安冤囚 獻秘策忠良鋤奸佞327
第九十迴 司馬濱船蟲賣淫 閻羅殿牛鬼劈賊341
第九十一迴 毛野鈴森擊緣連 道節榖山射定正355
第九十二迴 二犬分路助一犬 孤忠攜鏢訟眾惡3
第九十三迴 守如坐轎救主 孝嗣隔河述誌16
第九十四迴 高畷闆橋道節放戰馬 五十子城信乃留姓名27
第九十五迴 梟頭盔忠與凱鏇 悼鼓盆定正知過38
第九十六迴 管領容讒疑良臣 鄉士仗義待大敵53
第九十七迴 良將不徵地廣二總 凶賊無心自訴積惡67
第九十八迴 竊主財盜賊被盜戮 宿賊巢強人免賊難81
第九十九迴 素藤聽鬼語施黃金水 遠親惑邪說鬧館山城95
第一〇〇迴 舊黨應招士民益憂 返魂異術美人彌奇107
第一〇一迴 老尼獻計舊祠新葺 逆將樹人公子失防120
第一〇二迴 伏姬顯靈補敗損 義成收兵聽傢訓135
第一〇三迴 裏見源老侯富山吊亡女 犬江親兵衛高峰摧強寇153
第一〇四迴 謁老侯親兵衛訟神助 驚奇特刺客等各歸順175
第一〇五迴 名山有靈枯樹生花 逃客無路老俠獻俘187
第一〇六迴 獻青海波景能自稻村來 冒黑暗夜曼贊信赴館山197
第一〇七迴 犬江親兵衛活捉素藤 裏見禦曹司優還營寨214
第一〇八迴 義成降旨寬刑 貞行謁主奏捷225
第一〇九迴 八百尼山居誘敗將 濱路姬臥病受鬼魘239
第一一〇迴 反間術妙椿遠犬江 為妖書阿仁彆妙真253
第一一一迴 妖尼庭聚眾兵 素藤夜襲舊城267
第一一二迴 奉君命清澄討復叛賊 應機變素藤易牛狼囚281
第一一三迴 三重罐醒裏見侯 一首級誤南彌六298
第一一四迴 義俠瘞首遺郭號 神靈懲魔全處女313
第一一五迴 前麵岡太夫人救孝嗣 不忍池親兵衛釣河鯉332
第一一六迴 賢武士重知犬士 假政木詳述政木3
第一一七迴 報恩狐龍升雲天 問津犬童苦風濤16
第一一八迴 兩國河灘南客逢北人 韆韆三畷師生屠奸淫27
第一一九迴 話來路次團太附驥尾 盡餘談親兵衛促扁舟45
第一二〇迴 傳命令使臣正徵伐 獻一葉窮士償前愆55
第一二一迴 天資神助劈石門牢戶 犬江親兵衛破魔夷賊65
第一二二迴 讓勛功親兵衛赴法會 後賞祿安房侯溫寒鄉77
第一二三迴 小乘樓一僕謁故主 丶大庵十僧助法筵91
第一二四迴 守師命星額收遺骨 受殘捨跛僧告禍殃105
第一二五迴 逸匹寺德用與二三士謀 退職院未得名詮不得諫121
第一二六迴 假捕使三路派兵 盟兄弟兩林懲惡133
第一二七迴 丶大庵難親兵衛喪侶 石菩薩前信乃悟報應143
第一二八迴 犬士露宿迎追兵 老僧揭袱示冥罰159
第一二九迴 忠僕守喪樹靈佛 孝子離京傳法燈172
第一三〇迴 裏見侯白濱葬旅櫬 大法師穗北盡客情187
第一三一迴 八行寶珠光增良主 九歲神童齣使華營203
第一三二迴 金碗無後更有後 姥雪失望反如願221
第一三三迴 賺船客淹死鬼沽酒 沉浪底海龍王刺仁235
第一三四迴 苛子海中與保探韆金 蕃山遇難照文逢一將247
第一三五迴 渥美浦便船送紀二六 管領邸禍鬼抑親兵衛261
第一三六迴 政元弄權分正副使 犬江監彆藉忠良僕279
第一三七迴 善辯講軍記賣糕 窮鳥還舊巢巧囀290
第一三八迴 士卒戒備防自傢 餡糕傳書告秘密299
第一三九迴 五條邊代四郎解宿憂 比賽場親兵衛顯武功312
第一四〇迴 犬江仁名揚京師 左京兆恩厚東臣325
第一四一迴 惡報失明更事懺悔 神助因忌反成冥罰337
第一四二迴 誣雙亡辰巳遺假書 詢故事政元疑名畫351
第一四三迴 點虎睛巽風鬧議事廳 滅眾口京兆誅祿齋屋364
第一四四迴 犬江前諾請關符 澄月一謀殲五虎375
第一四五迴 獻五頭眾奸卒喪數頭 箱小姐惡師徒斷手足391
第一四六迴 白川山代四郎救公主 談講榖親兵衛射大蟲5
第一四七迴 紀二六月下逢犬江 親兵衛湖上破三關18
第一四八迴 頓生機智從者立功 深海奸詐執權送還27
第一四九迴 石藥師堂賢少年辭朝賞 東山銀閣老和尚醒驕君41
第一五〇迴 照文捧二書迴歸東藩 兩侯聽眾議緩探京信53
第一五一迴 七犬練兵夢想遣三使 定正卒將水陸起大軍63
第一五二迴 憲重憲儀齣使聚兵 行包在村忠奸異諫79
第一五三迴 毛野獻計八百八人 丶大聽命善巧方便89
第一五四迴 百中賣蔔誘兩將 風外風術招巽二107
第一五五迴 豐俊得時請恩赦 妙真懇求充軍役117
第一五六迴 貞行托妻哺幼子 毛野明察免死囚127
第一五七迴 上總民孝義受再恩 安房侯仁心定軍令137
第一五八迴 瀧田三士獻生擒 扇榖細作導假使144
第一五九迴 助友忠諫代父誌 信隆機變藉族兵157
第一六〇迴 看守相挑兩枝花 名將容納內應質165
第一六一迴 重時刀鋪逢二生 義任草人先三勇173
第一六二迴 悌順慈善放俘虜 莊助信義避三捨193
第一六三迴 莊助設伏夜擒將衡 文吾奮勇擊退鷲熊204
第一六四迴 殘兵奪刃賣窮君 水軍寄艦載敗將215
第一六五迴上 挾一俘現八斷橋梁 放火豬信乃燒戰車237
第一六五迴下 挾一俘現八斷橋梁 放火豬信乃燒戰車251
第一六六迴 率眾俠孝嗣救源公子 果西使仁來敗走景春269
《八犬傳》年錶289
第一六七迴 逐奔馬犬江籠暴禽 戰疆場阿仁會五友5
第一六八迴 衝三陣靈豬再奏功 報舊恩戍孝踐前言16
第一六九迴 抬齣野坑親兵衛受賜 掃除風葉眾勇士立談27
第一七〇迴 普施神藥敵得活命 現八拔箭救淹死將35
第一七一迴 操神術伏姬助侄兒初陣 謁舊君信乃述父祖忠義43
第一七二迴 定正水路發大軍 音音江中燒一船57
第一七三迴 藉數船大角阻義武 舉降旗豐俊愚定正63
第一七四迴 萬裏一水道節射小仇 八百八人毛野殲大敵71
第一七五迴 南彌六顯靈佑子 禮儀失時卻有為81
第一七六迴 禍福反復三士同功 追兵緊逼忠臣救主90
第一七七迴 一顆智珠途懲一騎驕將 四個人質反捉兩個人質
建柴道場毛野謁守如墓 湯島茂林道節破三隊敵107
第一七八迴上 有種雪恥復歸鄉黨 丶大水陸超度眾鬼131
第一七八迴下 裏見諸將士凱鏇稻村城 安房侯博愛賑鄰國貧民145
第一七九迴上 照文東歸房總多福 東西和睦兩國開津159
第一七九迴中 義成麵十二敗將 助友受秘封一匣174
第一七九迴下 戍孝全孝彆故君 孝嗣仗義辭舊主183
第一八〇迴上 一姬一僧死生同榮貴 孝心膂力詠歌贊奇異205
第一八〇迴中 義成重賞功臣妻八女230
第一八〇迴下 義成重賞功臣妻八女 信隆還任舊城免罪過236
第一八〇勝迴上 狐龍貽化石丶大解脫 返八行珠八行傳十世
信隆宗盈古江逢孝嗣 政木大全辯論引和漢249
第一八〇勝迴中 延命寺義成賞牡丹花 富山窟念戌見遺題歌261
第一八〇勝迴下 犬士退隱樂天命 眾將得失敘其尾277
迴外剩筆 頭陀話說枕中四十八城 稗史大成本傳二十八年291
馬琴傳 依田學海315
精彩書摘
第一迴季基遺訓死節白龍挾雲歸南
京都將軍,鐮倉副將,武威大衰,剛愎自用,緻使群雄擁兵自立而進入戰國時代。靖和天皇的後裔、源氏的正支、原鎮守府將軍八幡太郎源義傢,在戰國之際,避難於東海之濱,開闢領地,振興基業,繁衍子孫及十世。現今的房總國主裏見治部大夫義實,就是其十一世孫裏見治部少輔源季基的嫡子。時值鐮倉副將〔鐮倉公方〕足利持氏,屢思自立,拒納執權上杉憲實的忠諫,不顧嫡庶之義,與室町將軍足利義教失和。京都軍隊驟然進討,並與憲實協力,勢如破竹。持氏父子被囚於鐮倉報國寺,剖腹自盡。此乃後花園天皇永享十一年二月十日之事。
持氏的嫡子義成,與其父一同自盡,遺屍鐮倉。其次子春王、三子安王,幸得突圍逃至下總。當地諸侯結城氏擁戴二親王為主君,不僅不聽京都的軍令,對管領〔上杉清方、上杉持朝〕的追剿大軍也在所不懼。以仗義勇為、不計死生的裏見季基為首,聚集受持氏恩的武士據守結城。雖受重兵圍睏,卻堅守城池。從永享十一年春至嘉吉元年四月,被圍睏達三年之久。外無援軍,糧矢斷竭,已瀕臨絕境,隻有突圍決一死戰。於是結城一族和裏見主僕,打開城門浴血奮戰,砍殺入城之敵,士卒皆戰死,結城終於陷落。兩親王被擒,在美濃的垂井遇害。史稱結城會戰。
卻說季基的嫡子裏見治部大夫義實,當時被稱作又太郎禦曹司,年雖不滿二十歲,武勇智略勝過其父祖,且舉止文質彬彬。三年來與父親相伴,不厭被圍之睏苦。突圍之日也是身先士卒,殺敵十四五騎,還想與勁敵交鋒,誓死嚮前。其父季基遙見而忙呼喚製止道:“義實,勇士不能忘身而逞一時之勇,今日死得其所,似乎無可非議。但是你我父子一同戰死,則是對祖先莫大的不孝。與京都和鐮倉為敵,一心奮戰,已勢竭力窮,今日城陷,父為盡節而死,子為父脫身,保存一條性命,何恥之有?趕快殺齣重圍,等待時機重振傢業。快逃走吧!”父親如此催促,義實聽罷,在鞍上低著頭,沒有立即從命,卻說:“您說得雖是,但眼看父親拼死而不顧,竟厚顔無恥地逃走,雖三歲之幼兒亦不為,何況生於武士之傢者,兒今已十九歲,深通文武之道,順逆邪正,古人之得失也大體知曉,隻想同您共赴黃泉。死得其所而不死,遭人恥笑,身敗名裂,有辱祖先,非兒之所願。”季基注視著他的臉頰,頻頻點頭,贊嘆義實說得好,又說道:“盡管你說的也有一定道理,倘若我讓你改換衣裝,圓頂黑衣,齣傢為僧,你可以悖逆我的教導;如拒絕等待時機重振傢業,則是不孝。難道你不知道,足利持氏並非吾傢世代相傳的主君。原來我們的先祖跟隨同族的新田義貞,在元弘、建武時期曾立戰功。從那時起即是新田的黨羽、南朝的忠臣,但由於明德三年鼕初南帝入都,便失掉瞭賴以遮雨的大樹,因而不得不另受招募跟隨鐮倉的足利傢。亡父〔裏見大炊介元義〕伺候滿兼主公〔持氏之父〕,我侍奉持氏,今為幼主已盡瞭忠心。連這個義理都分辨不清,隻知去死,能說是好武士麼?學問也白學瞭!你如此不聽為父之言,吾非汝父,汝亦非吾子。”父親焦急氣憤的言詞,使義實受到義理的苛責,不由得伏在馬背上潸然淚下。他們父子孰死孰生,誰先誰後,也是未蔔難知的。搖旗呐喊進攻的敵軍如海上傳來的驚濤駭浪。季基迴頭一看,已不能再猶豫,對早已心領神會的譜代傢臣杉倉木曾介氏元、堀內藏人貞行等使瞭個眼色,兩人一同起身道:“我們陪同小主人一同逃走。”說著木曾介忙為義實牽馬,藏人在後邊打馬,嚮西逃去。季基心想,此時此際,與從前的楠木正成公在櫻井驛將其子楠木正行打發迴去,心境相同,其忠魂義膽也大概如此吧!身邊剩下的士卒淒然地在列隊等待著。季基看瞭逃走的兒子一眼,現在好像鬆瞭口氣,該是決一死戰的時候瞭。他勒緊繮繩,重新騎好戰馬,帶著不足十騎的殘兵,慎防敵軍從兩翼包剿,直嚮密集進攻的敵軍衝去。勇將手下無弱兵,主僕一騎又一騎地殺傷敵人,士卒們心裏隻想著讓義實易於從後邊逃脫,而不讓占優勢的敵軍前進一步。他們踏越戰友的屍體,揮戈製敵,與敵軍拼殺、扭打在一起。大將季基更是異常驍勇,八騎隨從均死在亂軍之中。鮮血染紅瞭野草,雙方橫屍遍野,雖被馬蹄掀起的塵土埋沒,但他們不朽的英名傳至京師,錶現瞭大丈夫壯烈犧牲的精神。
這時裏見義實由杉倉、堀內領著已逃齣二裏之遙。嚴父的戰況如何,著實放心不下。幾次勒馬迴頭張望,隻聽得喊殺聲、利箭的鳴叫聲,一片喧囂嘈雜。心想大概城已陷落,隻見火光衝天,說聲:“糟啦!”便想立即勒馬殺迴。可是兩位老臣從左右拉住馬頭,一動不動地說:“這可不妥,您莫非糊塗瞭麼?事已至此,無論如何也要聽從老爺的教誨。現在迴到城中,隻有無謂地喪生,是比古歌中的飛蛾撲火還輕率的行動。夫大信不信,大孝似不孝,這些古人的金玉良言,您不是平素常背誦麼?不論貴賤,忠孝之道隻有一條,怎能迷惑瞭呢?”緊拉住馬頭又說:“請您往這邊走。”孝子的悲傷使義實方寸已亂,頻頻焦急地喊叫:“放開我,貞行!氏元,不要管我!你們的忠言雖閤父親的心意,在此生死關頭如能忍受的話,我還能叫為人子者麼?放開!放開!”揚起鞭子無論怎樣抽打或鐙馬,兩位忠臣雙拳堅如金石一點也不放鬆,任憑鞭子怎麼抽打還是牽著往前走。走過馬壇、鞍懸、柳阪,烽煙已離得很遠。來到火退林附近,洋洋得意的鐮倉軍二十餘騎從後邊追來,呼喊道:“不愧是英勇的武士,跑得真快呀!那個穿緋紅色鎧甲,頭戴五塊瓦頭盔,中間閃著銀光傢徽的,定是一員大將。卑鄙!迴來迎戰。”義實毫沒猶豫,心想,你們這些討厭的嘍羅,我並非懼敵而逃,迴頭迎戰又有何難?立刻調轉馬頭,揮舞太刀殺嚮前去。心想不能傷著大將,杉倉、堀內兩人並排擋住敵人的進攻,揮槍衝瞭過去。義實唯恐老臣受傷,便馳馬嚮前,主從三騎爭先恐後,衝入敵群之中。他們十字陣穿過去,又圓形陣殺迴來;一會兒鶴翼陣左右聯防,忽而又魚鱗陣品字隊形,東擋西殺,南擊北奔,馬不停蹄。他們深得《三略》之傳,八陣之術,瞻之在前,忽焉在後,施展瞭奮力迎擊的秘法。韆變萬化的太刀如風馳電掣,使敵人亂作一團,一窩蜂似地退瞭迴去。敵人退走後,杉倉等勸主公徐徐逃走,對又追來的敵兵放箭射殺。在灌木林中且戰且走,跑瞭二十幾裏,終於日落西山,舊曆十六的一輪圓月當頭升起。
此時已沒有敵人追趕,主僕們奇跡般地逃脫瞭虎口。當晚藉宿在一間草屋裏。次日清晨,把馬具留給瞭主人作謝禮。他們化瞭裝,深深戴著鬥笠,雖然東西都是敵人的地方,但不能隻顧盲目逃走,朝相模路走瞭兩天,第三天到達三浦的矢取海岸,帶的糧食已經用盡,囊中也沒瞭盤纏,主僕已成江湖淪落之人。他們餓得四肢無力,坐在鬆樹下,等著遙遙落後的堀內藏人貞行,準備一同去安房國。轍鮒之急,刻不容緩。遙望前方,滄海一片,碧波蕩漾,白鷗安眠。時值舊曆四月夏初,麵對好似劈開的鋸山,這裏如用鑿子鑿的、那裏又好像用刀削的陡峭石壁,令人望而生畏。長汀麯浦的旅程,使人心碎。含雨的漁村楊柳,送晚的遠寺鍾聲,倍增淒涼。如果不是這般風雲變幻,何至落到這般境地。急忙奔往渡口,可是沒有一艘渡船。當下杉倉木曾介氏元召喚在茅屋門前收乾魚的漁傢孩子們,嚮這些垂髫小孩問道:“有往對岸去的渡船麼?流落在這陌生的海岸,飢餓難忍,我怎樣都可以,無論如何也得給主人找點吃的。”其中一個年約十四五歲的頑童,臉被海風吹得黑黑的,用手理瞭理披散到額頭上的紅頭發,抽瞭抽進去又流齣來的清鼻涕,看著有點傻嗬嗬的,說:“這年頭不斷地打仗,船大半被掠走,連打魚都不夠用,哪還有船往對岸渡人?在這個海灣,日子很苦,自己的肚子還填不飽,哪有糧食救濟外人?如果飢腸難忍,就吃這個吧!”抓起土塊當薊菜扔瞭過來。氏元趕忙躲開,土塊飛到義實的胸前。他不慌不忙地將身子往左邊一閃,用右手接住瞭。對這種惡作劇,氏元再也不能忍受,睜大眼睛厲聲喝道:“休得如此無禮!你這個壞蛋,我們是齣門在外之人,所以纔嚮爾等討碗飯吃。沒糧就說沒糧,哪裏那麼多廢話?看我把你下巴給砍下來,讓你知道知道厲害。”氏元怒氣衝衝地攥著刀把,跑過去要砍他。義實趕忙製止說:“木曾介,你太沒大人氣概瞭。騏驥老瞭,不如駑馬,鸞鳳窮途,為蟻螂所苦。今非往日,不要忘記我們已經沒瞭依靠。他們不是你我的敵人。試想,土地乃國之根本。吾今能去到安房,豈非是得到天國之兆?看到他們這般無禮是很可恨,但如果把它看作是吉祥之兆,又豈非是可喜之事。昔日晉文公在五鹿〔曹國地名〕的故事,頗似今日的情況。值得慶賀呀。”他握著土塊拜瞭三拜,就勢揣在懷裏。氏元這纔省悟,手從刀把上鬆開,怒氣也自消瞭,祈禱主君未來大業得成。漁傢孩子拍著巴掌笑瞭起來。
這時岸邊山上烏雲升起,霎時間海麵晦暗,海水上下翻騰,如磁石吸鐵一般,風颯颯作響,下起瞭傾盆大雨。電光交加,雷聲隆隆,天好像要落下來似的。嚇得孩子們趕忙跑到草屋裏去,關上門,怎麼敲打也不開。義實主僕隻好站在岸邊的鬆蔭下,戴著鬥笠遮雨。這時風雨更加猛烈,忽明忽暗,在驚濤駭浪翻捲的烏雲之中,忽然現齣一條耀眼奪目的白龍,大放光芒,捲起波濤,嚮南飛去。頃刻間雨霽雲斂,落日的餘暉照得海麵波濤閃齣五光十色。風吹鬆枝上的雨滴如同散玉,滾落在沙石之中。遠山碧透,岩石青翠,雨後未乾。久看不倦的絕景佳境,在此身遭不幸之際,也無心瀏覽。氏元為義實拍打身上的水珠。貞行至今還沒有隨後趕來。義實指著海麵問木曾介道:“方纔風雨大作之時,在翻騰的波浪間,烏雲滾滾,從那塊岩石旁升起瞭一條白龍,你見到瞭麼?”木曾介趕忙跪下說:“雖然沒有認齣是龍,但略微看到一點,好似怪物之股,閃閃發光如鱗。”義實點頭說:“就是你說的那個。我們僅僅看到它的尾巴和腳,未能看到全身,十分遺憾。龍乃神物,變化無窮。古人有雲:龍俟立夏之時,分界行雨,其名曰分龍。現正值此季節。龍之靈昭昭然近顯,隱隱然深潛。龍實乃鱗蟲之長。故周公係《易》時,將龍比作聖人。雖說如此而龍有欲,不及聖人之無欲。是以或為人豢養之、或駕禦之、或屠殺之,今其術已失傳。另在佛經中有《龍王經》,凡祈雨者必誦此經。另外在《法華經》的《提婆品》中有八歲龍女成佛之說。雖說是善巧方便,也有祈禱靈驗的。故龍名曰雨工,或稱之為雨師。辨其形狀: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頸似蛇、腹似蛟、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這叫作三停九似。含珠在頷,司聽以角。喉下長徑尺,這裏曰逆鱗,誤觸此處一定發怒。故惹天子動怒時稱之曰‘觸逆鱗’。雄龍叫時上邊有風,雌龍叫時下邊有風。其聲如吹竹筒,其吟如戛金鉢。它不輕易眾行群處。閤而成體,散而成章。乘雲氣,養陰陽,或明或幽。大時徜徉於宇宙之間,小時隱於拳石之中。春分時升天,鞦分時入淵。入夏後淩雲振鱗,此時最樂。到鼕天則沉於泥中,潛蟠弗齣,以避其害。龍之種類甚多,有飛龍、應龍、蛟龍、先龍、黃龍、青龍、赤龍、白龍、玄龍、黑龍。白龍吐物,入地為金。紫龍垂涎,其色透明如玉。紫稍花乃龍之精,蠻貊鬻之可入藥。有鱗者是蛟龍;有翼者是應龍;有角者曰芚龍,也叫虯龍;無角者曰[多它]龍,又叫螭龍;蒼龍乃是七宿;斑龍有九色;目可見百裏之外,名曰驪龍;遊樂自在者名曰福龍;不得自在者是薄福龍;為害者是惡龍;殺人者是毒龍;又有苦行雨者是垂龍;病龍所降之雨,其水必腥;尚未升天者《易經》中謂之蟠龍,蟠龍長四丈,其色青黑,赤帶如錦紋;火龍高七尺,其色深紅,如聚集之火炬;另有癡龍、懶龍。龍性淫,無所不交:與牛交生麒麟;與豕閤而生象;與馬交生龍馬。又有龍生九子之說:第一子曰蒲牢,好鳴,鍾之龍頭即模仿之;第二子曰囚牛,好音,用作琴鼓的裝飾;第三子曰蚩吻,好飲,所以杯盞飲具皆畫之;第四子曰嘲風,好險,堂塔樓閣之瓦,皆仿之;第五子曰睚眥,好殺,用作太刀的裝飾;第六子曰負屭,好文,古之龍篆、印材紐、文章星之下,畫如飛龍者皆是;第七子曰狴犴,好訟;第八子曰狻猊,狻猊乃獅子,好坐,有模仿作靠椅的;第九子曰霸下,好負重,鼎之足、火爐之下,凡以物作枕,如鬼頭者則為此。此外還有子,憲章好囚、饕餮好水、蟋蜴好腥、[蟲蠻][蟲全]好風雨、螭虎好文采、金猊好煙、椒圖好閉口、[蟲刀][蟲多]好立險、鰲魚好火、金吾不眠等等,全是龍的種類。龍之德甚多,在《易經》中是乾道,在物中是神聖。其種類之多,如人之有上智、下愚,天子和匹夫。龍以威德伏百獸,天子亦以威德率百官,故天子有袞龍禦衣。天子之顔曰龍顔,其形體曰龍體,發怒曰逆鱗,全是模仿龍的形象。其德不勝枚舉。今白龍南去,白乃源氏的服色。南即房總,房總是皇國的盡處。我見其尾未見其頭,是僅能領有該地。汝見龍之股,當是我的股肱之臣。你不認為是這樣麼?”認真地引證和漢之書,陳述古代典章,對未來的事業如此深思熟慮,氏元對這種俊纔睿智十分欽佩。齣身於武士之傢者,一般多誇耀匹夫之勇,而通曉兵書兵法的,現今都很罕見。他這點子年紀,什麼時候讀瞭這麼些人所未讀之書?否則便是生而知之。這樣天賜的主君,實是一代良將。氏元這纔吐露對在結城未能殉節深以為憾;同時卻又對今日能得生而不勝歡喜,感到前途大有可為。時已日暮黃昏,怎能在此灣岸徒然地過夜?想陪同主君去安房,怎奈又無船隻。天氣晴朗,而黃昏後卻是一片漆黑,在月齣之前行路不便,心裏十分焦急,但是水路急有何用?堀內貞行至今還沒趕來,不知是何緣故。木曾介道:“富貴時外人來聚會,落魄時妻子也離散。貞行不是持之以誠者,說不定他已經半路逃跑瞭。”說著便緊鎖雙眉。義實莞爾笑道:“木曾介,你不必懷疑。在眾多青老年的侍臣之中,他和你是不同一般的。因為你們的忠貞,傢嚴纔選瞭你們跟隨我。我知道貞行的人品,他不是臨難脫逃的人。可在此稍待,月亮就要齣來瞭。”言語是那樣的和藹,心胸也十分開闊。舊曆十八的月亮從海上升起,拍打海岸的波浪灑下瞭零金碎玉,美麗景色宛如龍宮。主僕以手加額,不由自主地離開樹下,走近海濱。這時恰好有一艘快船,從水崎的方嚮劃過來。往那邊望去,舟行似箭,瞬間已來到眼前。船中有人在高聲吟誦:
茅屋雖陋前緣在,海王龍女思下凡。
吟誦的是首古歌〔仲正傢集〕。艄公好似沒有聽見一樣,將船劃到瞭岸邊,將纜繩扔在沙灘上,躍身跳下船來。一看竟是堀內貞行。“這究竟是怎麼迴事兒呢?”先來的主僕沒有忙著問個明白,領著他迴到原來躲雨的樹下落座後,貞行把鬆葉墊在膝下,跪著說:“原先走到相模路時就多少聽到過海很睏難。於是就抄捷徑先到這裏,到處找漁戶求他們擺渡過海,可是都不肯齣船。終於走到水崎藉得一條漁船。但是總不能讓您餓著肚子,在做飯時,雷雨大作,就不覺到瞭天黑,所以來遲一步。因為事先沒和您打招呼,一定對我産生懷疑瞭吧!”義實聽瞭趕忙說:“因此纔沒事先對我說,對麼?我和木曾介都未曾想到這一帶沒船。若沒有藏人你呀!今宵怎能去安房?真是卓越的纔智。”在主君這樣一味地誇奬下,氏元撫額笑道:“人的纔智大小竟有這般差彆?藏人,在這種睏境下我曾對你産生瞭懷疑。我的心胸狹窄,小看瞭你這個深思遠慮的人,說瞭你的壞話。”逗得貞行捧腹大笑:“真是毫無隔閡的武士之交啊!”義實也一起笑瞭起來。義實又對藏人貞行道:“沒能到對岸去,在此等你時,有人賞給我土塊,又有白龍齣現的吉兆,這些等到船上再細說吧!”艄公好似聽到談話的聲音,舉手打招呼說:“乘此月明風順,趕緊上船吧!”在艄公的催促下,主僕三人上瞭搖搖晃晃的無篷小船。艄公捯起纜繩,重新拿好篙,望安房劃去。
……
前言/序言
《八犬傳》譯者序
李樹果
《八犬傳》,全稱為《南總裏見八犬傳》,是日本江戶文學名著,同時也是日本文學史上罕見的長篇巨著,至今尚有較深遠的影響。曾被日本學者比作雨果的《悲慘世界》、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和曹雪芹的《紅樓夢》。1990年,日本岩波書店與《紅樓夢》的日譯本同時推齣瞭一套全十冊的《八犬傳》新版本,稱這兩部書是中日兩大傳奇小說巨著。
這部作品是江戶時代著名小說傢麯亭馬琴(1767~1848),從文化十一年(1814)到天保十三年(1842),用瞭二十八年時間寫成的。馬琴本姓瀧澤,麯亭是他以我國的“霸陵麯亭”典故所取的筆名,另有蓑笠漁隱,也是他的常用筆名之一。馬琴是個多産作傢,僅讀本類小說就有四十多部,《八犬傳》無疑是代錶作,自問世後便受到廣大讀者的熱烈歡迎。1883年齣版的依田百川(號學海)的《譚海》中,對《八犬傳》是這樣贊譽的:“文辭絕妙,引證精博,海內莫不讀馬琴之書焉,而《八犬傳》最著雲。書賈雕工,日踵其門,待一紙成刻一紙,一篇成刻一篇,萬本立售,遠邇爭觀。(當時發市之盛,聞之目擊者,張燈徹夜雲。)三都七道,邊陬僻邑,公侯貴富,士女農商,道小說必稱《八犬傳》為巨擘。”《八犬傳》之所以如此暢銷,據認為是因其宏偉壯觀的結構,波瀾壯闊、驚心動魄的情節,以及瑰麗多彩的文字和寓意深刻的內容,再配以齣自當代名畫傢之手的插圖、綉像,以彆具一格的圖文並茂和雅俗共賞的大眾形式,齣現在江戶末期文壇,博得瞭讀者之好評,而被譽為江戶小說之冠。
十九世紀初,在江戶文壇曾齣現模仿《水滸傳》改編創作的“水滸熱”。在此期間齣現瞭不少改編水滸的讀本類小說。馬琴讀過建部綾足的《本朝水滸傳》,很受啓發,便想寫齣一部能與《水滸傳》、《三國誌演義》、《西遊記》等中國小說相媲美的小說,《八犬傳》便是在他的這個願望下所完成的作品。他在《八犬傳》第九輯的附言中說,《水滸傳》一百零八條好漢為數太多,而《西遊記》隻有師徒四人又為數太少;前者以虎頭蛇尾而告終,後者又多重復。他所創作的這部《八犬傳》,除八犬士外,再加上八犬女、裏見侯父子與丶大法師,主人公一共是十九名,他認為既不多也不少。但是齣場人物達四百餘人,描寫的時代亙室町末期的六十餘年,活動的舞颱以近江附近和房總為中心,涉及越後、信州以至京都,規模是不算小的。《南總裏見八犬傳》這個書名中,南總是地名,是現今房總半島南部,裏見是諸侯傢的姓氏,八犬是姓中有犬字的八名武士。這部書是以足利末期的戰國時代為背景,以在嘉吉之亂中裏見義實從結城逃至安房,最後平定安房並在那裏繁衍後代的一段史實為依據,又藉用瞭稗史中“裏見八犬士”的名字,安排瞭八名英雄武士作為中心人物,以這八名犬士的齣世及其邂逅離散和聚會團圓為內容進行設計的。其中提到瞭一部分真實人物,也穿插瞭某些史實,但絕大部分都是虛構的。馬琴起初的設計似乎並沒有這麼龐大,而是在多年編寫的過程中,不斷添枝加葉,引伸完善,終於寫成瞭長達二百萬字,一百八十迴的章迴小說。
這部書開頭的一段楔子,很明顯是蹈襲瞭《水滸傳》第一迴“洪太尉誤走妖魔”的情節。但是馬琴引用瞭大量的史實為背景,就連伏姬和八房的一段情節,也援引瞭《後漢書》、《搜神記》中高辛氏將少女賜給畜狗槃瓠的故事。僅此一段就敷衍瞭十三迴,其細心的鋪陳設計,為故事的展開設定瞭綿密的結構和因果。作品中隨處都可以看到《水滸傳》的痕跡,但並不那麼明顯。它不是整段端來,生搬硬套,而是把它掰開揉碎瞭穿插在其間,既不顯山也不露水,使之渾然成一體。若仔細對照則會發現,黃泥岡、二龍山;賣寶刀、劫法場和景陽岡武鬆打虎等許多情節,都被移植在這部作品中。又如母大蟲、魯智深等不少形象,也似乎在書中可以找到,但卻似是而非,並不一模一樣,乍一看好似毫無相同之處,這裏錶現瞭作者高超的改編技巧。在它的後編中,即在第一百三十一迴之後,移植瞭不少《三國誌演義》中的故事情節,如親兵衛被扣留在京都,猶如關雲長之被睏曹營。管領政元贈給他金銀美女他都不受,隻要瞭匹名馬,以備迴歸東國之用。最後以放他迴國為條件,前去打虎。在單騎迴國的途中,於關隘受阻,政元追來相送。這些情節都是模仿《三國誌演義》中關雲長的故事改編創作的。在與鐮倉兩管領的三浦海戰中,則蹈襲瞭赤壁之戰中的許多場麵,如草船藉箭、巧獻連環、蔣乾盜書、南屏藉風等等,都被網羅穿插其中,作者以其高超巧妙的手法改編創作,不僅是改頭換麵,而且真正達到瞭脫胎換骨的程度,不愧為改編小說中的一部傑作。
關於這部巨著的創作思想,馬琴在第七輯的序言中說:“稗史雖無益於事,而寓以勸懲,則令讀之於婦幼,可無害矣。”這是他所一貫堅持的創作態度和思想。他對《水滸傳》也是以勸懲主義的觀點進行評價的。他說:“梁山的一百零八個義士多半陣亡,最後宋江和李逵等也服毒緻死,雖然看官會感到遺憾,但這是勸懲之所緻,這種悲慘的結局,乃是作者的用心。”他對《水滸傳》的創作佩服得五體投地,認為它是小說中之巨擘,是古今無與倫比的傑作。但他認為《水滸傳》對勸懲考慮得不夠,是其最大的缺點。日本在古代物語中也不乏勸懲的短篇創作,但他的勸懲思想,似乎更受到《三言》、《二拍》等中國小說的影響,在他的作品中錶現得十分突齣。他在《八犬傳》中所創作的八個英雄人物,可以說是仁義道德的化身,他們的一舉手一投足無不閤乎道義的行動。通過他們與邪惡的鬥爭,最後戰勝瞭邪惡,是以小說的形式頌揚瞭儒傢的道德精神,從而使沒有讀過聖人書的婦幼得到教育,即寓教於樂。他所采取的手法是使好人和壞人直接對立起來,在情節糾葛的發展過程中,引起讀者的興趣。其結果是壞人滅亡,好人昌盛,使讀者從而去惡揚善,這便是作者的創作意圖。但根據事實往往並不一定好人必然得到善果,惡人一定得到惡報。如伏姬本來是個好人卻沒有得到善報,是有悖勸懲之意的。因此又輔之以佛教的因果觀,說這是由於玉梓的作祟而遭到的不幸,最後玉梓受到瞭應得的報應也就解決瞭這個矛盾。又如義實因口齣戲言而得禍,但由於八犬士的齣世,在犬士們的輔佐之下,裏見傢得以興旺昌盛,豈非又因禍而得福?即用塞翁失馬的禍福轉化觀念與之相輔相成,使他的勸懲主義得以自圓其說。
馬琴認為小說是供讀者欣賞的玩物,他在第一輯的序言中說:“因為小說是玩物,所以要用華麗的詞藻,或加些俗語俚諺,使之饒有趣味地敷衍成章。”從這裏我們便可以知道,他的寫作目的既然是寓教於樂,就不能使小說完全陷於說教,一定要在享樂中寓教訓之意。所以在小說中夾雜瞭一些神奇怪誕的情節,這也無非是為瞭取得勸懲的效果。他很清楚,神奇怪誕的內容,會自然引起讀者的興趣。所以他認為在某些地方流之於荒誕,也是齣於不得已。為達此目的,文字要通俗易懂,並且流暢悅耳。所以便如同中國六朝四六排聯的駢儷體,不少是用五七調或七五調的韻文寫成的。其中又多善於使用假藉同音字的一語雙關,而使之言外有意,充分發揮和運用瞭古代戲麯和詩歌中的傳統技巧。但由於語言文字的障礙和譯者的筆拙,未能在譯文中充分錶現齣來,實乃一大憾事。其次馬琴在小說的格式上也極力攀模我國的章迴小說,如每迴的標題都基本上是按作者的原詞刊齣的。又如開頭和結尾的卻說、話說、再說和閑話休提、話分兩頭、且聽下迴分解等等,都是原樣照搬瞭中國的章迴小說。另外有些在明清白話小說中常用的詞,如:遮莫、這廝、這樁事、登時、當下等等,也都搬進瞭《八犬傳》。他怕讀者看不懂,便在字旁注上假名。關於此點他說:“至六、七輯於拙文中抄錄唐山之俗語,以假名注之,使知其意。雖似乎多餘之事,然而庶幾可為世之獨學寡聞,而想讀唐山稗史諸生之筌蹄。此乃作者之親切婆心也。”作者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淵博的學識,他所設計的曆史背景和地理環境,都是經過周密考證的。文中引用的許多典故,特彆是許多中國的典故,充分錶現瞭他漢文學的精博知識和淵深造詣,實令人咂舌驚嘆。我國古代故事中,當一代真主齣現,必伴之以龍,馬琴也引用瞭這個情節,所以第一迴“季基遺訓死節,白龍挾雲歸南”中對龍的闡述,雖從小說的結構來看,似乎顯得有些纍贅,不無蛇足之感,但這也是齣於他的考證癖,想炫耀自己的纔華,而使一般作傢對此感到望塵莫及。
馬琴小說的另一個特點是,總結運用瞭我國稗史小說的許多創作方法。他歸納為稗史七原則,即:主客、伏綫、襯染、照應、反對、省筆、隱微。他在《八犬傳》的創作中,著重發揮瞭隱微的手法。隱微就是隱晦,不把作者的真意直接說齣來,而讓讀者自己去琢磨、迴味;也許讀者一時琢磨不透,那就隻好留待日後去覓知音瞭。在情節的設計上有隱微,在整個作品的寓意上也有隱微,即一個命題,或一個名字,幾乎無不含有隱微。如開頭的一段楔子,他說裏見如無口齣戲言之禍,怎有滅亡安西、成瞭安房一國之主的福?將愛女嫁給犬是禍,可是一變而齣現瞭八犬士,成瞭輔佐裏見的良將,猶如塞翁之失馬。他把這個道理稱之為倚伏,即老子所說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禍福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有如事物之錶裏。他就是根據這個指導思想,對整個結構進行設計的。另外在人物的姓名中,也可藉以示其將來的禍福。這種例子在我國的稗史小說中也是常見的。如在《三國誌演義》中,鳳雛死在落鳳坡,被認為是犯瞭名實相副之諱。馬琴蹈襲瞭這個情節,在第二迴中設計瞭光弘在落羽岡(日文中“落羽”與“落馬”同音)中箭落馬身亡之事。他說在《水滸傳》中也有許多這類的隱微之處,然而唐山的文人纔子沒有詳細評論這一點,所以未能發現這個隱微的手法。如盧俊義最後落水身亡是因俊義這個名字,是將鵕?的鳥字旁去掉換成人字旁。鵕?乃是山雞,因愛自己的影子往往落水被淹死。還有他的僕人浪子燕青,在《博物誌》中有雲:“人食燕肉不可入水,會為蛟龍所食。”盧俊義之溺水似乎也與用燕青這個僕人有關。這些雖似乎牽強附會,馬琴卻大量運用瞭這種手法。如伏姬這個名字,是因在三伏所生,所以取名伏姬,後來竟成瞭八房之妻,伏字豈非又意味著“人犬”?又如八房這個名字,因它身上長有黑白的八撮斑毛,因而叫八房(房有一撮之意),後來則可理解為一屍飛嚮八方。諸如此類的命名很多,雖近似一種智力遊戲,但是這種彆具匠心的創作也為小說增添瞭新的情趣。他把這種手法稱之為名詮自性,即名實相副之意,通過它也可暗示這個人的因果。
一部作品的寓意也是隱微,他稱之為“文外之深意”。講究運用隱微手法的馬琴寫瞭這部巨著,那麼它的寓意是什麼呢?依田學海認為這部小說是寓意尊王斥霸。此書一開始,便是消滅瞭弑君的逆臣山下定包。裏見將軍平定一國後首先是施行仁政,然後遣犬江親兵衛仁去京都朝貢勤王。擊敗瞭兩管領之大軍後,又入貢京師錶示尊王。就連對八犬士的賜姓,都要請示京師照準,這在戰國時期是很少見的,因此得知他的意嚮是暗示尊崇王室。這個推論還缺乏其他足夠的證據。而現代的日本學者則有人認為,這部作品産生於德川幕府十一代將軍的傢齊時代,是對該時代腐敗政治的抨擊和諷刺。他之所以采取隱微的手法,是因為直接諷刺當代的政治會招緻筆禍。所以他便用曆史演義的形式,把時代背景推至室町末期足利將軍的時代,以足利義政影射德川傢齊。在我國的古代文學中有發憤著書之說,《忠義水滸傳》的李贄序中說,《水滸傳》是發憤之作,施、羅二公身在元而心在宋,雖生在元朝卻實憤宋事,所以破遼和滅方臘都是為瞭泄憤。馬琴深受《水滸傳》的影響,因此認為他似乎也吸取瞭李贄所說的這種手法。德川傢齊執政多年,隱退後仍執掌著幕府的實權,是一代驕奢淫逸、為所欲為的將軍。其側室有四十餘人,所生子女五十五人,在宮廷裏僅砂糖一天就消費一韆多斤,隻此一點就足以說明其驕奢的程度瞭。幕府的財政赤字年年超過五十萬兩,全國麵臨體製危機。在傢齊執政的五十年間,發生過許多次百姓暴動,其中在天保年間所發生的大鹽平八郎的暴亂事件是最有代錶性的。大鹽平八郎是有實踐性的陽明學者,對農民因天保的嚴重災荒和過重的租稅、勞役盤剝等所遭受的苦難深錶同情。他主張對農民應該輕租稅、施仁政。在他領導下的農民暴亂,是以廢除町奉行(地方一級的政府之長)所代錶的由腐敗的官僚所施行的腐敗政治為鬥爭目標的,這和晁蓋、宋江等梁山泊首領所打齣的“替天行道”的旗號頗有相似之處。大鹽之亂是執政者腐敗政治的必然結果。馬琴說:“國之將亡必有妖孽”,所以纔齣現瞭妖虎,它是足利氏衰亡的前兆。現代的中日文學比較學傢德田武先生認為,馬琴是用隱微的手法,以妖虎影射瞭發動暴亂的大鹽。妖虎既是足利氏滅亡的前兆,那麼大鹽之叛亂則是給執政者敲起瞭警鍾。妖虎最後被犬江射死,大鹽也終於遭到鎮壓。在他看來肇亂者必然要受到應有的懲罰,不然不足以達到勸懲的目的。他對《水滸傳》也持同樣的觀點。他認為,《水滸傳》如隻有前七十迴而無後五十迴,梁山的一百零八名好漢,則隻是占山為寇的強盜,而不是好人。待接受招安之後為朝廷效力纔稱得起忠義。最後受到奸臣們的陷害,多半遭到滅頂之災,乃是作賊為惡的應得報應。
馬琴把儒傢的道德觀念和佛教的因果觀念融閤在一起,建立瞭以勸懲主義為標識的小說觀,寫齣瞭這部具有濃厚浪漫主義色彩的傳奇小說巨著。他同施、羅二公一樣,都因受到曆史的限製而未能寫齣超越時空的作品來。尤其日本是個沒有武裝革命曆史的國傢,在那裏不僅沒有農民革命取得勝利的曆史,甚至連梁山那樣的局麵也未曾齣現過。所以《水滸傳》和《八犬傳》雖然有某些相似之處,而具體內容則顯然有所不同。《水滸傳》的結局是宋江等接受招安和遭到陷害緻死,而《八犬傳》的結局則是八犬士同侍仁君裏見將軍,得到大團圓。有人認為這便是馬琴的理想世界。他奉行儒教,反對“作亂犯上”,對麵臨的腐敗政治,隻是期待能齣現個仁君,這便是裏見將軍。八犬士都是好人,而好人又都遭到不幸,這都是由於管領傢的佞臣們加害,這些小惡通過八犬士的復仇都一一得到解決,而其根本問題是寵信佞臣的管領們。於是便在一百三十一迴之後的後篇,安排瞭對管領之戰,通過這個戰鬥,使施仁政的裏見將軍得勝,從而得以驅除邪惡,使好人得勢,實現瞭作者的理想世界,這大概便是馬琴的最大隱微,也是這部小說的寓意之所在。
《八犬傳》産生在大約一百多年前的十九世紀初,因受時代的限製,如以現代文學的觀點.自然可挑剔齣不少缺點。就其主要者而言,在結構上由於在二十八年的寫作過程中不斷地敷衍延伸,自第八輯之後,在章迴的設計上,大有滾雪球之勢,從這點就可說明其結構並非十分嚴謹的。在思想內容上除宣揚瞭儒傢的道德觀和佛教的因果觀為中心的勸懲思想之外,也夾雜瞭某些怪誕、迷信,這些都是可以曆史地予以評價的。在文字敘述上馬琴雖然字斟句酌,精益求精地下瞭很大功夫,但由於過分求細求全,顯得有些過於冗長。在人物描寫上因為想把八犬士寫成完美無缺體現仁義八行的完人,所以在人物性格上寫得不像《水滸傳》中的許多人物那麼栩栩如生,反而覺得壞人寫得很生動。在故事情節上也總是好人得救,壞人最後遭殃,而與現代小說是大相徑庭的。總之,《八犬傳》這部巨著並非白璧無瑕,但瑕不掩瑜,它無疑是日本文學史上的一部不朽名著。
懲惡勸善的小說,無論在日本或是在中國,都是自古有之,並非始自馬琴,但卻沒有馬琴看得那麼重。他說:稗史小說的些許可看處,即在於勸懲。勸懲失正則徒緻誨淫導欲。他在二十多年間孜孜不倦地動筆戲墨,就是欲以懲惡勸善教育那些愚執之婦孺翁媼,而成為他們渡過迷津之善筏。所以懲惡勸善無疑是馬琴稗史小說的精髓。時代不同,善惡之標準自然亦各異。但在真善美與假惡醜的鬥爭中,人們總是希望前者能夠戰勝後者,即使在今天也不難在戲劇或小說中找到勸懲的痕跡,從這個意義上講,馬琴的創作精神不是依然存在嗎?
這次把《八犬傳》翻譯過來介紹給我國讀者,是因為這部巨著是模仿我國的《水滸傳》和《三國誌演義》所創作的具有代錶性的日本小說,不僅從其結構和內容可以看到不少模仿的痕跡,而且大量引用瞭中國的故事典籍,有濃厚的中國趣味。它是一部彆開生麵的日本小說,可以說是中日文化交流的結晶。我們讀瞭不僅感到格外親切,同時對我國古代的文學作品在海外所産生的影響,而感到自豪。另外日本人民之善於移植外國的東西使之化為己有,這種引進消化的學習精神,也是我們很好的藉鑒。它不僅來自近代,而是從古代就早已得到發揚光大,所以在各個領域不斷取得一個又一個的豐碩成果。
《八犬傳》(套裝全7冊)圖書簡介 《八犬傳》,一部日本古典文學的瑰寶,一部融閤瞭傳奇、武俠、宿命與忠義的宏偉史詩,以其跌宕起伏的情節、栩栩如生的人物以及深刻的思想內涵,在中國乃至東亞讀者中流傳甚廣,備受推崇。這套全七冊的精裝典藏版,更是將這部不朽之作以最完備、最精美的姿態呈現於世,讓讀者得以沉浸於那個充滿冒險與傳奇的江戶時代。 故事的緣起:亂世中的離奇傳說 故事始於一個古老而神秘的傳說。在遙遠的安房國,住著一位叫做伏姬的公主。她與忠犬八房相戀,並誕下瞭八個擁有蓮花印記的兒子。然而,命運的捉弄讓這八個孩子流離失所,分彆被取名為“犬”字輩的八位勇士:犬江、犬阪、犬川、犬山、犬村、犬飼、犬田、犬星。他們各自散落在日本各地,過著不同的人生,卻始終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牽引著。 與此同時,這片土地也籠罩在權臣仁田忠常的陰影之下。忠常野心勃勃,企圖顛覆朝綱,而伏姬公主的神秘失蹤以及她那八個非凡的兒子,成為瞭他心中揮之不去的威脅。在這個充滿動蕩與陰謀的時代,八犬的命運與國傢的興衰緊密相連。 八犬的傳奇:宿命的集結與各自的徵程 《八犬傳》的精彩之處,便在於對這八位“犬”姓勇士各自人生軌跡的細緻描繪。他們並非天生的英雄,而是被捲入亂世洪流,在經曆無數磨難與考驗後,逐漸覺醒自身潛能,最終成為力挽狂瀾的英雄。 犬江親兵衛種明:被認為是八犬之首,他身份尊貴,但身世坎坷,在亂世中磨礪齣過人的智慧與膽識,成為八犬集結的重要推動者。 犬阪毛野胤智:以其敏捷的身手和精湛的劍術聞名,性格孤傲,卻有著一顆俠義之心,常常孤身犯險,為八犬的計劃提供關鍵支持。 犬川義實:性格沉穩,善於謀略,是八犬中不可或缺的智囊。他心思縝密,總能在危急關頭提齣最佳的解決方案。 犬山道節忠與:勇猛無畏,戰鬥力極強,是戰場上的先鋒。他為人耿直,疾惡如仇,深受將士們的愛戴。 犬村大角信義:性格敦厚,忠心耿耿,是八犬中最值得信賴的夥伴。他雖不善言辭,卻總能在關鍵時刻挺身而齣。 犬飼現八信濃:頭腦靈活,機智過人,常常扮演著諜報和策反的角色。他能夠遊走於敵我之間,為八犬獲取重要情報。 犬田小文吾忠道:性格開朗,樂觀嚮上,是八犬中的開心果。他擁有驚人的力量,能夠以一敵百,是戰場上的強大助力。 犬星琉球:身份最為神秘,曾被流放到海外,經曆過與常人不同的奇遇。他的歸來,為八犬帶來瞭意想不到的幫助和強大的力量。 這八位勇士,盡管性格迥異,經曆各不相同,但他們都懷揣著一股對正義的執著,對忠義的堅守。在仁田忠常的陰謀步步緊逼之時,他們各自的使命感逐漸覺醒,開始嚮著共同的目標集結。 傳奇的內核:忠義、宿命與人性 《八犬傳》的魅力遠不止於驚險刺激的打鬥和錯綜復雜的情節。其深刻的思想內涵,更是讓這部作品流傳百世。 忠義精神的贊歌:在那個等級森嚴、忠誠至上的年代,《八犬傳》歌頌瞭對君主、對國傢、對朋友的忠誠。八犬的每一次冒險,都圍繞著匡扶正義、驅逐奸佞展開,他們以生命為代價,踐行著對忠義的承諾。這種精神,超越瞭時代,至今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 宿命論的辯證:故事中,伏姬公主的傳奇以及八犬身上蓮花印記的設定,都充滿瞭宿命的色彩。然而,《八犬傳》並非單純的宿命論,它更強調的是在既定的命運麵前,個體的選擇與奮鬥。八犬雖然被命運所牽引,但他們憑藉自身的努力和智慧,最終改變瞭國傢的走嚮,展現瞭“天命”與“人定勝天”之間的辯證關係。 人性的復雜與光輝:除瞭英雄主義,《八犬傳》也深刻地刻畫瞭人性的復雜。在權力鬥爭的漩渦中,有奸臣的狡詐,有權貴的貪婪,但更多的是普通人麵對睏境時的堅韌、善良與犧牲。八犬雖然是傳奇人物,但他們也有著凡人的情感,他們的成長曆程,也展現瞭人性中光輝的一麵。 精美的呈現:典藏版的全方位解讀 這套全七冊的《八犬傳》典藏版,不僅在內容上忠實於原作,更在裝幀設計和細節處理上力求完美,為讀者提供瞭一次全方位的沉浸式閱讀體驗。 全七冊的完整呈現:每一冊都經過精心編排,保證瞭故事的連貫性和完整性,讓讀者能夠一口氣領略八犬從分散到集結,從磨難到輝煌的全部曆程。 精美的裝幀設計:典藏版的封麵設計,往往融入瞭日本傳統美學元素,結閤八犬傳的主題,營造齣濃鬱的古典韻味。優質的紙張和印刷,使得文字清晰,插圖生動,翻閱起來觸感極佳,無論是作為閱讀工具,還是收藏品,都極具價值。 豐富的注釋與解讀:為瞭讓現代讀者更好地理解這部經典作品,《八犬傳》的注釋和解讀也是必不可少的。精良的版本會配有詳盡的注釋,解釋書中齣現的曆史背景、典故、人名地名,以及一些難以理解的詞匯,幫助讀者掃清閱讀障礙,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文化內涵。 閱讀《八犬傳》:一場穿越時空的文化之旅 閱讀《八犬傳》,不僅僅是閱讀一個故事,更是一場穿越時空的文化之旅。讀者將有機會: 領略江戶時代的風貌:從書中可以窺見江戶時代日本的社會結構、風俗人情、武士道精神以及當時的政治格局。 感受古典文學的魅力:作者麯亭馬琴以其高超的敘事技巧,將看似龐雜的故事綫梳理得井井有條,文字典雅而富有感染力,展現瞭古典文學的獨特韻味。 思考永恒的人生主題:在八犬的傳奇中,讀者可以思考忠誠、勇氣、命運、友情、犧牲等永恒的人生主題,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這套《八犬傳》(套裝全7冊)典藏版,不僅是一部令人熱血沸騰的傳奇故事集,更是一件值得珍藏的文化瑰寶。它將帶領你走進那個充滿英雄氣概與愛恨情仇的年代,與八位傳奇勇士一同經曆波瀾壯闊的人生,感受那份震撼心靈的忠義與力量。無論是資深的書迷,還是初次接觸日本古典文學的讀者,都能在這部鴻篇巨製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閱讀樂趣與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