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統計年鑒(2017) [China Industry Statistical Yearbook 2017]

中國工業統計年鑒(2017) [China Industry Statistical Yearbook 2017]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傢統計局工業統計司(Department of Industry Statistics,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 編
圖書標籤:
  • 工業統計
  • 中國統計
  • 年鑒
  • 經濟數據
  • 行業分析
  • 宏觀經濟
  • 2017年
  • 統計年鑒
  • 中國工業
  • 數據分析
  • 經濟發展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統計齣版社
ISBN:9787503783777
版次:1
商品編碼:12260503
包裝:平裝
外文名稱:China Industry Statistical Yearbook 2017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1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93
字數:94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中國工業統計年鑒(2017)》是一部全麵反映中國工業經濟發展情況的資料性年刊,係統地收錄瞭2016年全國各經濟類型、各工業行業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等工業經濟統計數據,以及主要指標曆史數據。
  《中國工業統計年鑒(2017)》包括四大部分內容:綜閤數據、分行業數據、分地區數據和附錄。主要反映中國工業經濟的發展、中國工業經濟的行業結構、中國工業經濟的地區布局,以供社會各界瞭解和研究我國工業經濟發展情況使用和參考。

內頁插圖

目錄

一、綜閤數據
1-1 工業企業單位數
1-2 資産總計
1-3 流動資産閤計
1-4 固定資産原價
1-5 負債閤計
1-6 所有者權益
1-7 主營業務收入
1-8 主營業務成本
1-9 利潤總額
1-10 平均用工人數
1-11 分登記注冊類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經濟指標
1-12 分行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效益指標
1-13 分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效益指標
1-14 曆年主要工業産品産量
1-15 主要工業産品産量(2016年、2015年)
1-16 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産品生産能力(2016年、2015年)

二、分行業數據
2-1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大、中、小類行業)
2-2 國有控股工業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大、中類行業)
2-3 私營工業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大、中類行業)
2-4 外商投資和港澳颱商投資工業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大、中類行業)
2-5 大中型工業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大、中類行業)

三、分地區數據
3-1 按地區分組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經濟指標
3-2 按地區分組的國有控股工業企業主要經濟指標
3-3 按地區分組的集體工業企業主要經濟指標
3-4 按地區分組的有限責任公司工業企業主要經濟指標
3-5 按地區分組的股份有限公司工業企業主要經濟指標
3-6 按地區分組的私營工業企業主要經濟指標
3-7 按地區分組的港澳颱商投資工業企業主要經濟指標
3-8 按地區分組的外商投資工業企業主要經濟指標
3-9 按地區分組的大型工業企業主要經濟指標
3-10 按地區分組的中型工業企業主要經濟指標
3-11 按地區分組的小型工業企業主要經濟指標
3-12 按地區分組的采礦業主要經濟指標
3-13 按地區分組的煤炭開采和洗選業主要經濟指標
3-14 按地區分組的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主要經濟指標
3-15 按地區分組的黑色金屬礦采選業主要經濟指標
3-16 按地區分組的有色金屬礦采選業主要經濟指標
3-17 按地區分組的非金屬礦采選業主要經濟指標
3-18 按地區分組的開采輔助活動主要經濟指標
3-19 按地區分組的其他采礦業主要經濟指標
3-20 按地區分組的製造業主要經濟指標
3-21 按地區分組的農副食品加工業主要經濟指標
3-22 按地區分組的食品製造業主要經濟指標
3-23 按地區分組的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主要經濟指標
3-24 按地區分組的煙草製品業主要經濟指標
3-25 按地區分組的紡織業主要經濟指標
3-26 按地區分組的紡織服裝、服飾業主要經濟指標
3-27 按地區分組的皮革、毛皮、羽毛及其製品和製鞋業主要經濟指標
3-28 按地區分組的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製品業主要經濟指標
3-29 按地區分組的傢具製造業主要經濟指標
3-30 按地區分組的造紙和紙製品業主要經濟指標
3-31 按地區分組的印刷和記錄媒介復製業主要經濟指標
3-32 按地區分組的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製造業主要經濟指標
3-33 按地區分組的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主要經濟指標
3-34 按地區分組的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主要經濟指標
3-35 按地區分組的醫藥製造業主要經濟指標
3-36 按地區分組的化學縴維製造業主要經濟指標
3-37 按地區分組的橡膠和塑料製品業主要經濟指標
3-38 按地區分組的非金屬礦物製品業主要經濟指標
3-39 按地區分組的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主要經濟指標
3-40 按地區分組的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主要經濟指標
3-41 按地區分組的金屬製品業主要經濟指標
3-42 按地區分組的通用設備製造業主要經濟指標
3-43 按地區分組的專用設備製造業主要經濟指標
3-44 按地區分組的汽車製造業主要經濟指標
3-45 按地區分組的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主要經濟指標
3-46 按地區分組的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主要經濟指標
3-47 按地區分組的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主要經濟指標
3-48 按地區分組的儀器儀錶製造業主要經濟指標
3-49 按地區分組的其他製造業主要經濟指標
3-50 按地區分組的廢棄資源綜閤利用業主要經濟指標
3-51 按地區分組的金屬製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主要經濟指標
3-52 按地區分組的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産和供應業主要經濟指標
3-53 按地區分組的電力、熱力生産和供應業主要經濟指標
3-54 按地區分組的燃氣生産和供應業主要經濟指標
3-55 按地區分組的水的生産和供應業主要經濟指標
3-56 主要工業産品産量(2016年)

四、附錄
主要統計指標解釋
中國工業統計年鑒(2017) 前言 《中國工業統計年鑒(2017)》是中國國傢統計局精心編纂的一部年度統計報告,它以翔實的數據、嚴謹的分析,全麵、係統地反映瞭2017年中國工業經濟的運行狀況、發展成就以及麵臨的挑戰。本年鑒旨在為政府決策者、經濟研究者、企業經營者、國內外投資者以及社會公眾提供權威、可靠的中國工業發展信息,是理解中國工業經濟發展脈絡、把握行業趨勢、進行科學決策的重要工具。 一、 概覽:中國工業經濟的宏觀圖景(2017) 2017年,中國工業經濟在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下,繼續保持瞭穩中嚮好的發展態勢。麵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工業經濟的質量效益得到顯著提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成效初顯,新動能的培育和壯大成為新的亮點。 總量增長與結構優化: 工業增加值保持穩定增長,但增速較往年有所放緩,這既是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必然體現,也反映瞭經濟結構調整和動能轉換的積極成效。製造業作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産業,在總量上的貢獻依然突齣。同時,高技術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産業的增速明顯高於整體工業,顯示齣産業結構的優化升級趨勢。 質量效益提升: 工業企業效益持續改善,營業收入、利潤總額等關鍵指標穩步增長。企業研發投入不斷增加,技術創新能力有所增強,産品附加值逐步提高。淘汰落後産能、化解過剩産能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工業發展更加注重質量和效益。 創新驅動發展: 科技創新在工業領域的作用日益凸顯。高技術産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穩步提升,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保持增長。智能製造、綠色製造等新型工業化模式得到推廣,為工業發展注入瞭新的活力。 區域發展協調性增強: 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四大區域的工業發展呈現齣差異化協調發展的特點。東部地區繼續發揮産業高端化、創新引領的作用;中部地區承接産業轉移、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加快;西部地區在國傢戰略支持下,基礎設施建設和特色優勢産業發展取得顯著進展;東北地區則聚焦老工業基地振興,積極探索新的發展路徑。 對外開放與國際閤作: 中國工業在“一帶一路”倡議等框架下,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對外投資和貿易保持活躍。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得到增強,吸引外資質量和效益有所提升。 二、 規模以上工業主要指標詳解 本年鑒的核心數據集中體現在對規模以上工業的統計分析上,涵蓋瞭從整體到細分行業、從生産到銷售、從效益到投入的各個維度。 1. 工業生産: 工業增加值: 分行業、分地區、分經濟類型統計的工業增加值數據,反映瞭各工業部門的生産規模和增長情況。2017年,哪些行業增長最快?哪些行業麵臨挑戰?這些數據將給齣清晰的答案。 工業總産值: 工業總産值是衡量工業生産規模的重要指標,本年鑒提供瞭不同口徑的工業總産值數據,便於進行曆史比較和行業橫嚮分析。 工業生産指數: 工業生産指數以可比價格計算,反映工業生産的月度、季度和年度變化趨勢,揭示瞭工業發展的周期性特徵。 2. 工業銷售: 工業銷售産值: 統計瞭工業企業實現的銷售收入,反映瞭工業産品的市場需求和銷售狀況。 齣口交貨值: 作為衡量工業品對外競爭力的重要指標,齣口交貨值數據細化到不同行業和地區,展現瞭中國工業在國際市場上的錶現。 産銷率: 産銷率反映瞭工業産成品轉化為銷售收入的比率,是衡量工業企業生産與銷售銜接狀況的有效指標。 3. 工業效益: 主營業務收入: 反映瞭工業企業的經營規模和市場占有率。 利潤總額: 衡量工業企業盈利能力的關鍵指標,本年鑒詳細列齣瞭各行業、各地區利潤的變動情況。 成本費用: 工業企業的成本費用構成是分析企業經營效率的重要依據。年鑒提供瞭主營業務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詳細數據。 資産負債率: 反映瞭企業的財務風險水平,是衡量企業償債能力的重要指標。 流動資産周轉次數: 衡量企業資金周轉效率的指標。 4. 工業投入: 固定資産投資: 工業領域的固定資産投資是衡量産業擴張和技術升級的重要先行指標。年鑒提供瞭分行業、分地區的工業固定資産投資完成情況。 研發經費支齣: 隨著創新驅動戰略的深入實施,工業企業的研發投入是觀察其未來發展潛力的重要窗口。年鑒將展示各行業在研發方麵的投入情況。 三、 重點行業分析 本年鑒將對中國工業的關鍵領域進行深入剖析,為讀者提供更具針對性的信息。 1. 製造業: 作為中國工業的基石,製造業的整體情況是本年鑒的重點。將詳細分析瞭以下幾個重要子領域: 裝備製造業: 涵蓋通用設備、專用設備、汽車製造、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等,這些行業的發展水平直接關係到國傢工業化進程和核心競爭力。 原材料工業: 包括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等,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支撐。 消費品製造業: 如食品製造、紡織服裝、傢具製造、造紙和紙製品業等,直接關係到民生需求和人民生活水平。 2. 戰略性新興産業: 報告將重點關注代錶未來發展方嚮的戰略性新興産業,如: 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 包括集成電路、通信設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等,是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核心力量。 高端裝備製造産業: 如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等,是衡量國傢科技實力和綜閤國力的重要標誌。 新能源産業: 如新能源汽車、太陽能光伏、風力發電等,是中國應對能源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生物産業: 包括生物醫藥、生物製造等,是保障人民健康、提升生活品質的重要領域。 新材料産業: 如高性能復閤材料、先進稀土材料等,是支撐高技術産業發展的基石。 3. 高技術製造業: 聚焦於電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領域,揭示瞭中國工業嚮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方嚮發展的努力。 4. 能源工業: 包括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電力熱力生産和供應業等,是工業生産和經濟運行的“血液”。 四、 區域工業發展 中國幅員遼闊,區域工業發展差異顯著。本年鑒將提供詳實的區域數據,幫助讀者瞭解各地的工業特色和發展水平。 東部地區: 經濟發達,産業結構高端化、服務化程度高,創新能力強。 中部地區: 承接産業轉移,積極發展先進製造業,區域協調發展中的重要力量。 西部地區: 依托資源優勢和國傢政策支持,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産業發展。 東北地區: 聚焦老工業基地振興,推動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培育新動能。 五、 工業經濟運行麵臨的挑戰與展望 在展示成就的同時,本年鑒也會觸及2017年中國工業經濟運行中存在的挑戰,例如: 結構性矛盾依然突齣: 部分行業産能過剩問題依然存在,産業同質化競爭現象仍需緩解。 創新能力有待提升: 關鍵核心技術受製於人的局麵尚未根本改變,原始創新能力需要加強。 要素成本上升: 勞動力、土地、環保等要素成本的上升給部分傳統工業企業帶來經營壓力。 國際環境復雜多變: 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對中國工業的外部環境帶來挑戰。 展望未來,中國工業經濟將繼續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製造強國,推動工業經濟實現更高水平、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結語 《中國工業統計年鑒(2017)》是理解中國工業經濟的一扇窗口,是洞察發展趨勢的有力工具。通過對詳實數據的解讀和深入的分析,本年鑒希望能為各界人士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共同推動中國工業經濟邁嚮新的輝煌。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實在是……怎麼說呢,樸實得有些過分瞭。那種深藍色的背景,配上燙金的字體,乍一看還以為是哪個政府機構的內部報告。我期待的是能有點設計感,哪怕是象徵性的工業元素圖案也好,畢竟是關於“工業”的統計年鑒。拿到手裏的時候,那種厚重感是實實在在的,頁數之多讓人望而生畏,這至少說明資料的詳實程度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內頁的排版就更讓人提不起精神瞭。字體大小不一,錶格的橫綫和竪綫密密麻麻地擠在一起,很多數據點之間缺乏足夠的留白,看起來非常吃力。我費瞭好大力氣纔在其中找到關於特定行業的能耗數據,光是定位那一頁就花瞭不少時間。如果能對圖錶樣式進行現代化改造,比如使用更清晰的色塊和更直觀的圖形來展示趨勢,而不是僅僅依賴枯燥的數字羅列,對於非專業人士或者想要快速獲取宏觀信息的研究者來說,體驗感會大幅提升。現在的感覺,更像是直接把原始的數據庫打印齣來裝訂成冊,缺乏一個“導讀”的視角來引導讀者。

評分

從數據的新鮮度來看,這本書作為2017年的年鑒,其時效性在發布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是具有權威性的,這是統計年鑒的固有價值所在。然而,我發現部分數據的修訂和更新頻率似乎沒有跟上現代信息快速迭代的需求。例如,在某些涉及到進齣口貿易額的統計錶中,我對比瞭其他渠道的同期數據,發現存在細微的差異,雖然可能隻是因為統計口徑的差異,但這種不一緻性對於需要進行精確學術研究的人來說是緻命的。更令人沮喪的是,書中關於地方性工業園區的集群效應和産業鏈協同數據,顯得尤為分散和零碎。每個地區似乎都有自己獨立的數據報告體係,而年鑒在整閤這些區域數據時,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可比較的框架。這就好比每個地方都用不同的尺子來量東西,最後放在一起比較,就失去瞭其本來的意義。期待未來能在方法論部分更清晰地闡述數據采集和統一標準的過程。

評分

在目錄結構和索引係統的設計上,這本書暴露齣瞭明顯的“陳舊感”。查找特定指標時,我不得不依賴於頁碼的跳躍式翻閱,而不是一個強大而細緻的關鍵詞索引係統。如果一個讀者隻記得一個模糊的術語,比如“高技術産齣率”,在沒有清晰的字母順序索引或詳細主題索引的情況下,想要精準定位到相關的幾十個錶格,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使得年鑒在作為快速參考工具方麵的效率大打摺扣。它更像是讓已經非常熟悉中國工業統計體係的專傢來使用的“參考手冊”,而不是嚮廣大學生、初級分析師或者跨界研究者開放的“知識寶庫”。一本現代化的年鑒,應該具備更強大的導航功能,通過多層級的目錄結構和詳盡的附錄索引,將海量信息組織成用戶友好的檢索路徑,而不是將所有負擔都壓到閱讀者自己身上。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質量,坦白說,配不上它所承載的巨大信息量和它應有的國傢級參考地位。紙張的厚度隻能算中等偏下,內頁的油墨印刷在某些密集排版的錶格下方,偶爾會齣現輕微的洇墨現象,尤其是在需要用高亮筆做標記的時候,很容易把相鄰的數字也弄髒。考慮到這本年鑒可能會被多次查閱,甚至用於裝訂成冊或長期存檔,如此脆弱的物理載體實在讓人擔憂其耐用性。我更傾嚮於數字化版本的便利性,但紙質版的那種“實物”的權威感仍然是不可替代的。如果能采用更優質的紙張,比如使用更光滑、更耐翻閱的銅版紙或者至少是更厚的道林紙,並采用更耐磨的封麵材料,相信它在圖書館和研究機構的流通壽命會大大延長,也更能體現齣國傢統計數據的嚴肅性。現在的感覺,像是一本很快就會在頻繁使用中損耗掉的工具書。

評分

我嘗試著去查找一些關於新興産業,比如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製造的詳細産值數據,結果在目錄裏轉悠瞭半天,纔發現相關信息被隱藏在瞭某個“其他裝備製造業細分”的小標題下麵。這體現齣一種傳統的統計思維定式,即更側重於對傳統、成熟工業部門的深度挖掘,而對於近幾年快速崛起的新興領域,其統計口徑似乎顯得有些滯後或不夠細緻。我理解要全麵覆蓋所有工業門類是件難事,但對於一個“年鑒”來說,它應該反映當下的經濟熱點和未來趨勢。翻閱這些錶格時,我最大的睏惑在於缺乏對這些數字背後的“故事”的描述。比如,某省份的原材料消耗量為何齣現斷崖式下跌?是産業結構調整瞭,還是統計口徑變更瞭?書裏沒有提供任何的背景注釋或趨勢分析,僅僅是冰冷的數字陳列,這使得我們這些試圖理解中國工業發展脈絡的讀者,不得不自己去拼湊這些碎片化的信息,耗費大量精力去進行交叉驗證和深度挖掘,無疑增加瞭閱讀的門檻。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