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临床解剖实物图谱(第2版)

腹部临床解剖实物图谱(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芳,丁光辉,纪荣明,杨向群 编
图书标签:
  • 解剖学
  • 临床解剖学
  • 腹部
  • 解剖图谱
  • 医学
  • 医学教材
  • 人体解剖
  • 实物图谱
  • 第二版
  • 医学参考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248402
版次:2
商品编码:12271234
包装:精装
丛书名: 临床解剖学实物图谱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9
字数:557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许多原已明确诊断但被视为手术禁区的疾病,现已被突破,新的术式、微创手术也逐渐增多。“临床应用解剖学实物图谱丛书”更加贴近临床,为使该丛书能让从事临床外科不久的青年医生能提高应用效果,本书将以该部位临床基础和经典的手术为主导,选取适当的手术视角来呈现解剖标本,图文并茂,显示手术入路层次、器官的毗邻关系。同时丰富了一些高难度手术区域的解剖结构图及介入治疗相关的解剖结构。

作者简介

腹部临床解剖实物图谱

(第2版)

总主编 纪荣明 杨向群

主 编 刘 芳 丁光辉

副主编 蔺海燕 林 川 刘 枫 陈学云 丁海波

编者(按姓氏笔画为序)

丁光辉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外六科

丁海波 江苏省沭阳县仁慈医院外科

生 晶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影像科

刘 冰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泌尿外科

刘 芳 第二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刘 枫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

孙爱军 第二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纪荣明 第二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杨向群 第二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陈学云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普通外科

林 川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外三科

蔺海燕 第二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秘书(兼):蔺海燕 第二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腹部常用手术切口的应用解剖学
图1—1 腹部手术入路切口
腹前外侧壁皮肤的应用解剖
图1—2 腹前外侧壁的浅静脉
图1 一3 腹前外侧壁的浅血管和神经
正中切口的优缺点和层次
图1—4 腹下区正中手术入路切口(一)
图1—5 腹下区正中手术入路切口(二)
旁正中切口的部位和层次
图1—6 旁正中手术入路切口(一)
图1—7 旁正中手术入路切口(二)
经腹直肌切口的部位和层次
图1—8 腹直肌鞘前层、腹白线
图1—9 腹直肌
图1—10 腹直肌的血供
图1—11 腹直肌的神经支配
图1—12 腹直肌鞘后层
图1—13 腹前壁内面的皱襞及陷窝
腹直肌的应用解剖学要点
肋缘下斜切口的部位和层次
图1—14 肋缘下手术入路斜切口(一)
图1—15 肋缘下手术入路斜切口(二)
图1—16 腹前外侧壁的层次(横断面)
腹前外侧壁切口的应用解剖学要点
右下腹斜切口(阑尾切口)的部位和层次
图1—17 阑尾手术入路切口(一)
图1—18 阑尾手术入路切口(二)
图1—19 腹外斜肌及其腱膜
图1—20 腹内斜肌
图1—21 腹内斜肌、腹横肌
图1—22 腹横肌
腹前外侧壁上部穿刺术的应用解剖学要点
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手术入路的解剖层次
图1—23 腹股沟疝手术入路切口(一)
图1—24 腹股沟疝手术入路切口(二)
图1—25 腹股沟管浅环(右侧)
图1—26 腹股沟管
图1—27 腹股沟三角
图1—28 腹股沟疝囊(左侧)
图1—29 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视野(一)(女性,右侧)
图1—30 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视野(二)(女性,右侧)
腹股沟区与腹股沟疝的应用解剖学要点
图1—31 斜方肌、背阔肌、腰下三角
斜方肌的应用解剖学要点
图1—32 背阔肌
背阔肌的应用解剖学要点
图1—33 下后锯肌、腰上三角
腰上三角的应用解剖学要点
图1—34 竖脊肌
图1 一35 腰方肌
图1 一36 腰大肌(背面观)
腹后壁的应用解剖学要点

第二章 肝的应用解剖学
图2—1 肝体表投影(前面观)
图2—2 肝的位置、毗邻(前面观)
图2—3 肝体表投影(后面观)
图2—4 肝的位置、毗邻(后面观)
图2—5 肝的脏面(在体后面观)
肝位置、毗邻的应用解剖学要点
图2—6 镰状韧带右侧面观(未固定标本)
镰状韧带的应用解剖学要点
图2—7 镰状韧带、肝圆韧带左侧面观(未固定标本)
肝圆韧带的应用解剖学要点
图2—8 右冠状韧带、右三角韧带(未固定标本)
……

第三章 肝外胆道的应用解剖学
第四章 胃的应用解剖学
第五章 大肠、小肠的应用解剖学
第六章 胰的应用解剖学
第七章 脾的应用解剖学
第八章 肾的应用解剖学
第九章 肾上腺的应用解剖学
第十章 膈的应用解剖学
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

前言/序言

“临床解剖学实物图谱”丛书第一版自2010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以来,不仅为临床医生和解剖同行及医学生认识人体形态结构提供了新视角,也为临床开展新手术提供了很好的解剖学参考,受到了广大医生和解剖同行的认可和好评。

此次,应人民卫生出版社之邀,对“临床解剖学实物图谱”丛书进行修订再版,目的在于使解剖学内容与临床应用结合更加紧密,更好地为临床服务。因此,在广泛听取和吸收临床医生的意见和建议之上,我们对本丛书各分册从内容到编排上都作了较大的调整,并邀请各相关临床学科经验丰富的专家与解剖学老师担任共同主编和副主编,以便更好地把握本丛书的临床应用内容。

为了突出本书的临床应用特色,第二版新增加图片278幅。我们增加了外科常用手术切口的部位和手术入路层次,以便更好地为基层医院医生、年轻医生提供更加实用的解剖学知识。我们还增加了一些高难度手术区域的解剖结构图,例如在头颈部增加了“蝶鞍区”、“海绵窦区”、“颈静脉孔区”,以及颈内动脉、椎动脉在颅底的正常行程和毗邻等解剖内容,以期临床医生对这些区域的解剖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敢于突破手术禁区,开展新的手术。此外,第二版还增加了介入治疗相关的解剖结构,以及部分内镜手术图、MRI图等,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

临床手术各种各样,但同一部位的手术涉及的解剖结构往往大同小异。因此,这一版我们未能按手术入路编排相关的解剖结构,依旧按照人体局部、区域或器官来进行编排,但在图片的排列顺序上力求做到符合临床应用的实际,读者可以根据手术部位查找相应的解剖结构。

为了规范解剖学名词,本书采用了“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人体解剖学名词》(第二版)中规定的名词,但我们深知临床医生们喜欢的名词往往与解剖学名词有一定的差异,望读者们能自行克服这种“不适应”感。

虽然此次再版是在前一版的基础上进行的,但部分第一版编者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参加再版工作,在此我们对他们以前的工作表示深深的谢意。此次再版,还得到了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领导的大力支持,对此我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尽管我们一直尽力将自己的所知奉献给广大的临床医生和解剖界同行,但由于水平有限,错误和不当之处恳请大家不吝赐教,以便在以后的再版中改正。



腹部解剖的深度探索与临床实践的桥梁 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高度实践性的腹部解剖学学习体验,其内容组织严谨,图片精良,力求成为您在理解和掌握腹部结构及其临床意义过程中的得力助手。我们深刻理解,腹部解剖学远非单纯的器官罗列,它更是理解疾病发生、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的基石。因此,本书在基础解剖知识的呈现上,融入了大量的临床视角,让抽象的结构概念与生动的临床应用紧密结合,帮助您真正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内容结构与特点: 本书内容涵盖了腹部的所有重要解剖学区域和结构,并以前所未有的细致程度进行阐释。从腹壁的层次到腹腔内的脏器,从血管神经的分布到淋巴系统的走向,每一个细节都被精心梳理和呈现。 腹壁的系统剖析: 腹壁是腹腔的保护屏障,其结构复杂且功能多样。本书将详细介绍腹壁的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肌肉(包括腹直肌、腹内外斜肌、腹横肌)、腱膜以及腹膜的层次。特别地,我们会深入剖析腹股沟管、腹股沟韧带、腹壁疝的发生解剖基础,并辅以清晰的图例,让您直观理解这些临床常见问题的根源。腹壁的穿刺解剖,如腹腔穿刺、腰椎穿刺等,其安全层次与关键标志也会在书中得到详细讲解,为临床操作提供理论指导。 腹腔脏器的精细描绘: 腹腔内器官是本书的重点。我们遵循解剖学的自然分区,逐一、详细地介绍: 胃与十二指肠: 胃的形态、位置、胃壁的层次,贲门、幽门的解剖关系,十二指肠的四部分及其与周围脏器的毗邻关系,包括十二指肠悬韧带的解剖,对于理解胃肠道运动、梗阻性疾病以及胰腺、胆管的解剖定位至关重要。 小肠与大肠: 空肠、回肠的解剖特点,阑尾的变异位置与阑尾炎的解剖学解释,结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的走行、肠系膜的附着、结肠袋等,盲肠、直肠的解剖及其盆腔内的关系,这些都是理解消化吸收、肠梗阻、炎症性肠病等疾病的基础。 肝脏、胆囊与胆道系统: 肝脏的叶、段划分,肝门、肝韧带的解剖,胆囊及其胆道系统的组成(肝左、右管、肝总管、胆总管),胆囊的定位,胆结石、胆管炎的解剖学基础。 胰腺与脾脏: 胰腺的形态、位置(头、颈、体、尾)、与十二指肠、血管的关系,胰管的解剖,胰腺炎的解剖学解释。脾脏的形态、位置、脾门,脾脏与胃、胰腺、膈的关系,脾脏肿大的临床意义。 肾脏、输尿管与肾上腺: 肾脏的形态、位置(肾门、肾蒂)、肾被膜、肾实质(皮质、髓质)、肾盂、肾盏,输尿管的行程(腹段、盆段)及其狭窄处,肾上腺的形态、位置、与肾脏的关系,这些对于理解泌尿系统疾病、泌尿系结石、肾脏肿瘤的影像学定位至关重要。 腹部血管与神经的精准定位: 腹部的血供和神经支配极为复杂,对理解缺血性疾病、出血性疾病以及神经性疼痛至关重要。 腹主动脉及其分支: 腹主动脉的起止、主要分支(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肾动脉、肠系膜下动脉、髂总动脉等)的解剖走行,对理解腹主动脉瘤、肠系膜血管疾病至关重要。 腔静脉系统: 上腔静脉、下腔静脉的形成、主要属支(肝静脉、肾静脉、骼静脉等),对理解静脉血栓、门静脉高压等疾病有重要意义。 腹部神经: 腹壁神经(肋间神经、髂腹下神经、髂inguinal神经)、腹腔神经丛、肠系膜神经丛、肾神经丛、盆腔神经等,它们支配着腹腔脏器的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对理解腹痛的定位、神经源性疾病有重要作用。 淋巴系统与腹膜腔: 腹腔淋巴结: 腹主动脉旁、肠系膜、胃周、肝周等淋巴结的分布,对理解肿瘤的转移途径以及淋巴瘤的诊断至关重要。 腹膜与腹膜腔: 腹膜的浆膜层、壁层,腹膜腔的形成,腹膜皱襞、网膜、系膜的解剖,腹腔的各个间隙(如肝下间隙、脾下间隙、盆腔间隙等),这些是理解腹腔积液、腹腔感染、腹膜炎以及腹部手术入路的重要解剖基础。 临床关联的深入探讨: 本书最突出的特色在于,在介绍每一个解剖结构时,都会同步深入探讨其临床意义。例如: 影像学定位: 在介绍各个脏器和血管时,会详细说明其在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中的典型表现和定位方法,帮助读者将解剖知识与影像学图像建立联系。 手术入路与操作: 讲解常见腹部手术(如胃切除术、肠段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肾脏手术等)的解剖学基础,包括手术切口的选择、关键解剖结构的辨认与保护、潜在的解剖变异风险等。 疾病的解剖学解释: 深入分析常见腹部疾病(如腹痛、腹泻、黄疸、腹胀、腹壁疝、消化道出血、泌尿系结石、腹腔肿瘤等)的发生与发展如何与解剖结构异常或功能障碍相关联。 触诊与体格检查: 结合解剖结构,讲解腹部触诊时可触及的重要结构及其临床意义,例如肝脏、脾脏的缘,腹主动脉搏动等。 图文并茂,直观易懂: 本书配备了大量高品质的实物解剖图片、经典的手术切面图、以及精美的线条解剖图。这些图片均经过精心挑选和标注,力求清晰、准确地展示解剖结构。实物解剖图片能够最真实地反映组织的形态、颜色和质地,帮助读者建立对实际解剖的直观认识。线条解剖图则能清晰地勾勒出解剖结构的轮廓和层次关系,便于理解。同时,配合详实的文字描述,形成图文并茂、立体化的学习模式。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所有需要深入了解腹部解剖学的专业人士和学生,包括但不限于: 医学院校学生: 学习解剖学、外科学、内科学、影像学、外科学等课程的学生。 临床医师: 外科医生(普外科、泌尿外科、妇科、血管外科等)、内科医生(消化内科、肾内科等)、影像科医生、介入治疗医生、病理科医生等。 医学研究人员: 致力于腹部疾病研究的科研工作者。 其他相关专业人士: 如解剖学教师、医学影像技师等。 学习价值: 通过系统学习本书,您将能够: 精准掌握腹部各器官、血管、神经的精确位置、形态、毗邻关系以及其三维结构。 深刻理解腹部脏器的功能解剖,以及这些功能如何在解剖结构上得到体现。 建立起腹部解剖与临床实践之间的坚实桥梁,能够灵活运用解剖知识解释临床现象,指导临床操作。 提升在影像学检查中识别和解读腹部结构的能力。 为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等提供可靠的解剖学依据,降低手术风险。 加深对腹部疾病发生机制的理解,从而更有效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我们坚信,一本优秀的解剖学教材,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激发思考,引导实践。本书的编写团队由经验丰富的解剖学专家和临床医生组成,他们将多年的教学与临床经验倾注于此,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份高质量的学习资源。我们希望本书能够成为您在腹部解剖学领域学习和探索旅程中的宝贵伙伴,助您在医学道路上不断前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我早就想入手了,一直对腹部解剖充满了好奇,尤其是在临床实践中,感觉理论知识总是和实际操作有些脱节。这次终于下定决心买下了《腹部临床解剖实物图谱(第2版)》。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但仅仅是翻阅目录和前言,就已经能感受到这本书的份量和用心。它不仅仅是一本枯燥的教科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用最直观的方式引导我认识腹部的每一个细节。想象一下,当我在临床上遇到腹部问题时,能够迅速而准确地定位病灶,理解其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这该是多么自信的事情!这本书的书名就极具吸引力,“实物图谱”这四个字,让我对书中呈现的图像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们能够逼真、清晰,甚至是三维立体的,能够让我仿佛置身于手术台上,亲手触摸和观察。我个人非常看重图文并茂的学习方式,因为很多时候,抽象的概念通过生动的图像能够被瞬间理解。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能够提供一些临床病例的分析,将解剖知识与实际诊断和治疗相结合,这样不仅能巩固理论,更能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本书的出版,对我来说,无疑是打开了一扇通往腹部临床解剖世界的新大门。

评分

我对人体解剖学,尤其是腹部区域的解剖,一直抱有浓厚的求知欲。我总觉得,理论知识的深度,最终还是要落实在临床实践的准确性上。而《腹部临床解剖实物图谱(第2版)》这个书名,立刻就抓住了我的眼球,因为它承诺了一种更加直观、更加贴近现实的学习方式。我非常好奇,它所说的“实物图谱”到底是什么样的?是高清的手术解剖图片,还是精心制作的三维重建模型?我希望它能够提供足够详尽和逼真的图像,让我能够清晰地辨认出腹部的各个组成部分,比如,腹壁的层次、腹腔内的器官及其相互位置、重要的血管和神经束的走行等等。我也很期待这本书能在解剖描述的基础上,增加一些临床应用的注解。例如,在描述某个解剖结构时,能否顺带提及它在常见疾病中的病理改变,或者在手术操作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方面?这种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方式,对我来说,将非常有价值。这本书的出现,无疑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腹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并在临床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评分

我一直对解剖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人体腹腔这个复杂精密的“微观世界”更是情有独钟。以往阅读过的许多解剖学书籍,虽然内容详实,但总感觉缺乏一种“触手可及”的真实感。当我看到《腹部临床解剖实物图谱(第2版)》时,内心涌起了一股强烈的期待。它所承诺的“实物图谱”让我相信,这本书能够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为我展现腹部的真实面貌。我尤其想知道,书中是如何通过图像来呈现不同解剖层次的,例如,皮肤、脂肪、筋膜、肌肉层,以及深层的腹膜和器官。我希望它能清晰地描绘出血管和神经的走行,以及它们与周围组织的相互关系。对于外科医生而言,这些细节至关重要。我个人非常看重书籍在呈现解剖信息的同时,能否提供一些与临床实践相关的提示,比如,在进行腹腔镜手术时,需要注意哪些解剖标志?如何避免损伤重要的血管和神经?这些实用的信息,往往是教科书上难以获得的。这本书的问世,对于我深入理解腹部解剖,提升临床技能,无疑是一次绝佳的机会。

评分

我对解剖学的学习一直抱有一种近乎痴迷的态度,尤其对人体腹腔内的复杂结构感到着迷。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许多解剖学书籍在描绘腹部时,往往过于抽象,缺乏那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所以,当我在书店偶然看到《腹部临床解剖实物图谱(第2版)》时,我的眼睛就挪不开了。它所强调的“实物图谱”让我充满了好奇,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它到底能呈现出多么逼真的图像。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能够提供一些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内容。比如,在描述某个器官时,是否能同时给出它在不同影像学检查(如CT、MRI)中的表现?这对于我们这些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医生来说,是多么宝贵的参考资料啊!我对书中是否能包含一些常见的腹部手术入路和关键解剖标志的提示非常感兴趣,这对于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至关重要。此外,我还有一个小小的期待,就是书中能否针对一些比较容易混淆的结构,提供一些辨析的技巧和经验,比如腹膜腔的层次、不同神经的走行路径等等,这些细节的讲解,往往能帮助我们豁然开朗,加深理解。

评分

作为一名刚踏入临床不久的年轻医生,我深切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的鸿沟。尤其是在处理腹部疾病时,我对复杂的解剖结构常常感到无从下手,缺乏直观的认识。因此,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帮助我理解和掌握腹部临床解剖的书籍。《腹部临床解剖实物图谱(第2版)》这个书名,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特别是“实物图谱”这个词,让我对书中图像的真实性和临床应用性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通过高清、逼真的实物图像,直观地展示腹腔内各个器官、血管、神经的解剖关系,让我能够“看见”那些课本上抽象的文字描述。我也非常关注书中是否能够提供一些与临床诊断和治疗相结合的视角,例如,某个病变在解剖上的可能位置,或者在手术中需要特别注意的解剖结构。我很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案头必备的工具书,在面对具体病例时,能够迅速翻阅,找到最需要的解剖信息,从而做出更精准的判断和决策。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将是学习和提升临床技能的强大助力。

评分

14年初次接触这书,近段时间想突破下解剖,果断买下,不错

评分

内容详细,很不错,值得购买

评分

不错,,,,,,,,,,,,

评分

对于国庆时间,可以快递到达真心不错,但包装太过于简陋,没有用心去体会消费者的心情,

评分

质量很好,京东物流很快,只是图书边角有破损希望京东以后物流途中注意。

评分

书都被压皱了,但我还能说什么?

评分

书不错,快递也挺快的,京东配送,快!书也一样好!

评分

特别重 特别重的一本书

评分

v 不到 v 那么苦房地产 v 避免毛孔回复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