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一 国博藏珍 盛世首推
1.国博藏3万余件书法碑帖文物中选辑,优中选优。
2.首次以出版物形式与人民共享。
3.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先生力荐,并为丛书题签。
特色二 善本法帖 旧拓之冠
《史晨碑》《孔宙碑》《多宝塔碑》《九成宫醴泉铭》《虞恭公温彦博碑》《道因法师碑》《集王圣教序》为宋拓本,《曹全碑》为明拓本,文徵明《琵琶行》为墨迹本,原碑原帖,实物展示。
特色三 :书体兼备 临摹佳品
本辑10册涵盖了汉隶、唐楷、王羲之行书等经典代表作品,既是入门临习必备范本,也是可赏可藏的书法经典。
特色四 :艺术精神文物价值
1. 历经名家递藏的宋拓本、明拓本、墨迹本。
2. 完整呈现名人注释、题跋、笺注、收藏印等丰富的内容,展卷时如晤对先贤。
特色五 : 专业选编 印装精良
1.国博专家学者精选,并撰写导读文字。
2.专业设计,尽展文物与艺术价值,文雅大方。
3.大12开呈现,内页采用高档特种纸,封面用纸仿真精印。
《中华宝典—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法帖书系(第一辑)》(《史晨碑》《曹全碑》《孔宙碑》《颜真卿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欧阳询虞恭公温彦博碑》《欧阳通道因法师碑》《怀仁集王圣教序》《颜柳白米四家法帖》《文徵明行书琵琶行卷》)将在2018年1月北京图书订货会期间与读者见面。那秀逸多姿的《曹全碑》、平稳谨严的《颜真卿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刚劲婉润的《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皆为国博珍藏的宋拓本、明拓本、墨迹本,艺术盛宴,文物国宝。
我通常会对比不同版本的拓本,来研究同一个碑帖在流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细微差异。据我所知,能够出版宋拓本的,对底本的选择和校对工作是极为严苛的。我仔细比对了其中一些关键的转折处,感觉出版方在“还原”历史的真实性上做足了功课。比如某些钩画的起笔收尾,宋拓本特有的“金石味”被很好地保留了下来,那种略带毛刺却又力透纸背的感觉,比那些过于光滑的现代印刷品要耐看得多。这让我确信,这本书在学术价值上也是值得信赖的。它不是简单地卖“名气”,而是实实在在地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学习资源,为我们研究碑刻源流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参照物。这种对细节的执着,才是真正的大师风范。
评分这部法帖的装帧和纸张手感着实令人惊艳,拿到手就感觉沉甸甸的,很有分量。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我非常看重书籍的质感,毕竟这是我们与古人精神对话的媒介。从触感上来说,纸张的纹理细腻,墨色的复刻效果也相当到位,即便是宋拓本的精细之处,也能清晰地呈现出来。装帧设计上,它采用了硬壳精装,不仅保护了书帖内容,也提升了整体的典雅气质,放在书架上绝对是一件赏心悦目的艺术品。我特别留意了装帧与内页的结合处,装订得非常牢固,翻阅起来没有任何松垮的感觉,这对于经常需要临摹或细细品鉴碑帖的人来说至关重要。光影下,那种老拓本特有的晕染感和纸张的微黄质地,都让人仿佛穿越时空,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这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文物复制品,体现了出版方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我已迫不及待想开始用它进行每日的练习了。
评分我对书法帖的评价往往从其内容的“可学性”和“系统性”两个维度来考量。这套书的选材眼光独到,挑选的都是碑帖中的经典之作,每一笔、每一画都蕴含着深厚的功力与独特的气韵。不同于市面上那些只求形似、不求神似的简单影印本,这里的摹刻(或影印)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基础上,似乎还进行了一定的艺术处理,使得那些晦涩难懂的笔触细节也变得相对清晰可辨。对于初学者而言,它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入门范本,可以清晰地看到笔法的提按顿挫;而对于资深的书法家,其中蕴含的结构变化和气息连贯性,无疑提供了深挖和创新的空间。我尤其欣赏它在版式设计上的克制,没有过多的旁白和注释喧宾夺主,让观者能将全部注意力集中于字帖本身,这才是对书法艺术最大的尊重。
评分说实话,我是一个对书籍排版有极高要求的人,很多法帖的内页设计总让人感觉局促或单调。但这部《中华宝典》在版式布局上展现出了一种难得的大气与平衡。它似乎懂得“留白”的艺术,每一页的字距、行距都经过了精心的计算,既保证了内容的饱满度,又给予了眼睛充分的休息空间。特别是当我们将目光聚焦到单个字时,四周的空白就像是为这个“微缩的宇宙”提供了一个沉思的背景。这种设计哲学,让我感觉在阅读时,心绪也跟着平静了下来,更容易进入到一种专注的状态。它将印刷技术与传统美学进行了完美的融合,不再是生硬的复制,而是一种有温度的再现。这种舒适的阅读体验,极大地提高了我的临帖效率和持久性。
评分从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艺术类书籍的价格往往令人望而却步,但这部法帖的定价与其所提供的价值是完全匹配的。我购买过不少宣称是“高清”的法帖,但往往在细节放大后,模糊的笔锋和失真的墨色便暴露无遗。然而,这部作品的清晰度,即便是放大镜下的观察,也能清晰地分辨出刻手在运刀时的力度变化和节奏感。它不仅是书法学习的辅助工具,更是一份可以供美术史研究者参考的资料。考虑到其厚重的体量、精良的纸张以及严谨的校勘,我愿意将其视为一项长期的投资,而不是一次性的消费。它让高雅的传统艺术以一种触手可及、却又不失尊贵的方式进入了现代人的生活空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