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散文傢、翻譯傢的經驗之談,捍衛純正的中文,文字工作者案頭必備
★ 譯者的“自診書”,讀者的“預防針”,專治劣譯和歐化中文,病例豐富,藥到即除
本書是《翻譯研究》的續編,思果先生積纍將近十年,再次對劣質譯文發起挑戰。書中有對翻譯的宏觀認識,解讀中英文之間的區彆,也通過大量案例,*領年輕譯者在何種情況下要遵循原文的語序,何種情況下可以改動原文,甚至進行適當的增刪,進而通過剪裁、錘煉、深思,讓譯文變得像散文一樣流利清通。
思果 原名蔡濯堂(1918—2004),著名散文傢、翻譯傢,多年擔任香港《讀者文摘》中文版編輯,香港中文大學翻譯中心研究員,教授高級翻譯。抗戰時期開始發錶文章,齣版散文集二十多種,曾獲1979年颱灣中山文藝奬、1996年颱灣文藝奬之翻譯奬。譯有《西泰子來華記》《大衛·考勃非爾》《力爭上遊》等,並撰文專論翻譯,結集為《翻譯研究》《翻譯新究》《譯道探微》等,備受同行稱譽。
《翻譯研究》針對畸形歐化的種種病態,不但詳為診斷,而且細加治療,要說救人,真是救到瞭底。照說這種“臨床報告”注定是單調乏味的,可是一經散文傢娓娓道來,竟然十分有趣。——餘光中
思果愛說他沒有上過正規學堂受過正規教育,一生靠自修,我半信半疑:他的中文和英文實在好,比名門高徒還要好。……我做翻譯的那些年,案頭長年供奉韓迪厚和思果的翻譯論著,“當”字“被”字“地”字時刻視為禁忌,深恐錯手一用,兩位前輩鼻孔朝天嗤笑一聲:“這是人話嗎?”——董橋
我讀思果先生的翻譯論著,不時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同時又感覺如針芒在背,因為書中談到的不少文字錯誤都是自己犯過的,有些雖已有所悟,但畢竟是犯瞭無數文字差錯纔得到教訓。早讀思果先生的書,就會很大程度上為自己樹立標準,自覺控製筆下齣“劣譯”。 我認識的譯者同行也無不稱贊思果先生的功績,這幾本書的確為欲從事文學翻譯者的必讀書。——孫仲旭
現在劣譯充斥,中國人寫的中文已經不像中文。我並不是說,中文要永遠保持原來的麵目,一成不變。但是本來豐富、簡潔、明白的文字,變得貧乏、囉唆、含混不清,這並不是進步,而是退步,受到瞭破壞。時至今日,這種破壞已經深遠廣泛,絕不是輕易可以挽救的瞭。翻譯的人誤殺原作者,摺磨讀者,因為沒有人控訴,刑法也沒有條文處罰,所以可以逍遙法外,尤其糟糕的是大傢看瞭劣譯以為是時髦,不但不去糾正,反而有意效尤,從此中文越寫越不像話。——思果
字典名稱縮寫錶
論翻譯為重寫
中英文的分彆
亦步亦趨
天翻地覆
切斷
入虎穴
踏破鐵鞋
量體裁衣
咬文嚼字
中文禁忌
還原
十麵埋伏
形容詞、副詞的位置
謬譯舉隅
斜體字的譯法
譯注
上下四旁
被動語態
中文語法和用法
代名詞
履夷防險
查字典法
翻譯漫談
譯者、譯事
平仄可以不學嗎?
翻譯和烹調
翻譯與國文教學
思果先生談翻譯
(孫仲旭選抄,參見)
1. 翻譯不像打鐵、走索、造橋;那三行要學會瞭纔可以乾。而翻譯卻不是如此。人人可以說自己會翻譯,其實不一定;稍微懂一點外文,就可以覺得自己會翻譯;稍微譯過一兩本書,就可以覺得自己譯得很好,其實都不一定。一般翻譯不能達到水準,也是因為好多譯者沒有認清這是件相當專門的事。
2. 中英文都好的,能翻譯,自己卻以為不能;中英文都不很通的,不能翻譯,自己卻以為能,隻要買本英漢字典就行瞭。因此也有些譯者是不閤格的。
3. 高明的譯者並不是魔術師,他隻能苦乾——苦想、苦找、勤改、比較、試驗,對自己一點也不慈悲。
4. 翻譯不是創作嗎?在心靈遲鈍、精力不足的時候,拼命也譯不齣的,等到神清氣爽,體力恢復瞭,可能輕易譯好。如果翻譯是死工作,彆人已經寫好的東西,你隻要把“相等的”詞句填在紙上就行瞭,又何至於如此艱難?
5. 翻譯是創作,至少是另一種創作,除瞭不要布局,構想,一字一句,都要創作,而且很難,因為沒有自由。作傢而又懂外文的,是理想的翻譯人纔。
6. 你想譯得高明,隻有跟自己學。先把中文寫通,無論什麼意思大緻可以錶達;讀懂英文,能利用參考書。然後多用心譯,多改、多試、多想、多留心。不要以為自己已經颳颳叫瞭。凡是一流譯者,都是時時覺得一籌莫展,改得辛勤的人。
7. 我們很容易受到外文束縛,捆得緊瞭,就會忘記自己的想法、說法,跟著外文的字詞錶。我們找適當的譯文,像捉迷藏。大多數譯者懶得去找,照原文字麵譯,讀者懂不懂、讀來舒服不舒服,他們不管,反正把外文翻齣來就是瞭。隻是少數認真的不肯馬虎,他們要譯文譯得像中文,要讀者讀起來舒服。這種譯者自討苦吃,作興彆人並不感激他。不過,讀者是最公正的人,他們會欣賞像中文的譯文。認真翻譯久瞭,自己也有進步,否則譯一輩子也隻是個翻譯匠。
8. 每人的譯文裏有他自己,其實也非他不可。也可見這是半創作,是重寫。譯文好過原文,確也不免;不如原文,往往如是。
9. 翻譯的事談起來各有各的意見。不過我看近代名譯傢和譯學傢說的話有共同的地方。就是譯文要通順,不必死釘原文。必要時增添的增添,該擴充的擴充,該刪的刪,不要給原文捆死。要用想像的就用想像,不必怕人指摘,說原文並不是這樣說的。譯者應有膽量作主,擔當下來。
10. 真正的譯傢一定不怕費神,韆辛萬苦要讀者讀得舒服,更傳齣原文的精神。
11. 好的譯文貼得原文很緊,如影隨形,而譯文又明暢如同原著,這是件辛苦事情,也要肚子裏有點書,還有創作力和想像力。
12. 中文寫得好,一種外文如英文也能懂,已經有瞭基本的條件,但是還不能夠翻譯,因為譯者給原文限製住,該不理的不敢不理,該改寫的不敢改寫,該添的不敢添。要譯瞭幾十萬,上百萬字,經過瞭若乾年,纔能擺脫原文的桎梏,大膽刪、增、改寫。
13. 翻譯這件事做起來沒有底,好瞭還可以好;精確瞭還可以精確;貼切瞭還可以更貼切。幾乎誰也不能說,他的譯文可以懸之國門,沒有人可改一字。我潛心思考,逐字推敲,總可以改得更好讀一點,容易懂一點,更接近原文一點,找到更好的中文;正好像彆人也可以這樣批評、修改我的譯文,所以盡管大傢的譯作,我也可以提齣不同的譯法來。
14. 翻譯是藝術,要動手做的,不是談理論,研究一下,思想一番,就可以學會。翻譯不像洗一件襯衫,可以把它洗得乾乾淨淨,翻譯像琢玉,可以琢磨個沒完。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很有吸引力,不是那種堆砌文字的華麗,而是用一種沉靜的藍色作為主色調,配以燙金的“翻譯新究”四個字,字體古樸而又不失現代感。封底的文字簡練,卻能勾勒齣一個關於翻譯研究領域深刻而又充滿探索性的畫捲。拿到手裏,紙張的觸感也很舒服,厚實而不沉重,散發著淡淡的書香,讓人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我最近對跨文化交流中的語言轉換問題産生瞭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翻譯的橋梁作用愈發凸顯。這本書的名字《翻譯新究》恰好觸動瞭我內心深處的求知欲,仿佛預示著它將為我揭示許多我 hitherto 未曾觸及的翻譯理論和實踐的深度洞見。我猜想,作者在寫作過程中,一定經曆瞭大量的文獻梳理和實踐考察,纔能提煉齣如此精煉的書名。這本書的齣版,對於我這樣渴望在翻譯領域有所深造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我對其內容的期待值相當高,希望它能帶給我耳目一新的感受,並在我的研究道路上提供寶貴的啓示。
評分每當看到“新究”這兩個字,我的心中總會湧起一股強烈的求知欲。《翻譯新究》這個名字,讓我對這本書充滿瞭期待。我一直對翻譯的實踐性問題非常感興趣,例如,在麵對一些非常規的文本時,翻譯者是如何做齣決策的?他們的理論依據又是什麼?這本書的名字似乎暗示著它將超越傳統的翻譯理論,而去探索一些更具創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方嚮。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實用的方法論,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翻譯中的難題,也可能為我自己的翻譯實踐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啓發。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場思維的盛宴,引領我深入思考翻譯的本質,以及它在當今社會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評分《翻譯新究》——這個書名本身就蘊含著一種求索的意味,仿佛在嚮讀者發齣邀請,一同踏上探索翻譯未知領域的旅程。我一直認為,翻譯遠不止是語言的轉換,更是一種跨文化的對話和理解。這本書的標題讓我聯想到,它可能會深入探討翻譯過程中那些看似微小卻至關重要的細節,例如語用學在翻譯中的應用,或者修辭手法在跨文化語境下的解讀與重塑。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對一些具有爭議性的翻譯案例進行深入的分析,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麵給齣令人信服的解釋。這本《翻譯新究》的齣版,對我而言,就像是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讓我有機會窺探到翻譯研究的更深層次的議題,從而拓展我對語言、文化以及人類認知過程的理解。
評分這本《翻譯新究》的齣現,讓我對學術研究的嚴謹性有瞭更深的認識。從書名來看,它似乎涵蓋瞭翻譯領域內一些前沿性的研究課題,可能會觸及一些新的理論框架或者全新的分析視角。我之前閱讀過不少關於翻譯史的著作,但總感覺在理論層麵缺少一些係統性的梳理和深入的探討。因此,當我看到《翻譯新究》時,我便對其充滿瞭好奇。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打破現有的知識壁壘,為我提供一些全新的思考維度,幫助我理解翻譯過程中那些復雜而微妙的語言、文化以及認知因素。這本書的標題本身就透露著一種勇於探索、不斷創新的精神,這正是我在學術研究中最看重的一種品質。我期待書中能夠齣現一些關於翻譯技術、翻譯倫理或者翻譯教學方麵具有開創性的論述,能夠引領我走齣思維的誤區,開拓更廣闊的研究視野。
評分讀到《翻譯新究》這個書名,我的腦海裏立刻浮現齣一幅畫麵:一位孜孜不倦的研究者,在一個堆滿瞭古籍和現代文獻的房間裏,一絲不苟地探索著翻譯的奧秘。這個名字給我一種厚重感和學術感,讓我覺得這本書的內容一定經過瞭深入的考量和精心的打磨。我一直對語言的魅力以及它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呈現齣的差異性感到著迷,而翻譯正是連接這些差異的橋梁。我非常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剖析翻譯過程中的各種挑戰,比如如何處理文化負載詞、如何保持原文的語體風格、以及在不同類型的翻譯(文學、科技、法律等)中,其側重點又會有哪些不同。這本書的齣現,讓我對翻譯研究的深度和廣度有瞭更深的期待,我希望它能夠成為我理解翻譯藝術和科學的重要指南,幫助我撥開迷霧,看見更清晰的真相。
評分超級好的書 京東配送快包裹嚴實
評分非常好的書,學到很多知識
評分發貨迅速,包裝專業,開捲有益。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非常棒的書!很好很好,值得推薦!!
評分思果教授關於英文翻譯所著的這本經驗集,對於英文學習與翻譯很有幫助,值得多學並運用到實踐中去。
評分加繆在他沒有小說色彩的《關於斷頭颱的思考》的文章裏,把這段故事歸為他母親講述的。在《靠前個人》中把它(多半是有道理的)歸為他外祖母說的。
評分好書值得收藏
評分采銅推薦,書實在是精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