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组织学与胚胎学彩色图谱(第3版 供临床、基础、预防、检验、护理、口腔等专业用)》是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组织学与胚胎学(第3版)》的系列配套参考书之一。
《组织学与胚胎学彩色图谱(第3版 供临床、基础、预防、检验、护理、口腔等专业用)》共设27章,图序按石玉秀教授主编《组织学与胚胎学(第3版)》教材的章节排序,采取图随章节内容编排的形式。全书共有400余幅图,光镜图和电镜图均为镜下结构真实再现,胚胎三维立体模型与平面图的结合有利于表达胚胎发生的全部过程,是医学生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必不可少的配套参考书。
《组织学与胚胎学彩色图谱(第3版 供临床、基础、预防、检验、护理、口腔等专业用)》不仅可供高等医药院校本科生教学使用,也可供成人教育和医学专科教育教学使用,还适应从事医学科研的人员和研究生的研究需要。
内页插图
目录
组织学
第1章 组织学绪论
第2章 细胞
一、细胞膜
二、细胞质
三、细胞核
四、程序化细胞死亡
第3章 上皮组织
一、被覆上皮
二、腺上皮与腺
三、上皮细胞的特殊结构
第4章 固有结缔组织
一、疏松结缔组织
二、致密结缔组织
三、脂肪组织
四、网状组织
第5章 血液
血液和骨髓
第6章 软骨和骨
一、软骨
二、骨
三、骨的发生
第7蕈肌组织
一、骨骼肌
二、心肌
三、平滑肌
第8章 神经组织
一、神经元
二、突触
三、神经胶质细胞
四、神经纤维和神经
五、神经末梢
第9章 神经系统
一、大脑皮质
二、小脑皮质
三、脊髓
四、神经节
第10章 循环系统
一、动脉与静脉
二、毛细血管
三、心脏
第11章 免疫系统
一、淋巴组织
二、胸腺
……
胚胎学
前言/序言
《组织学与胚胎学彩色图谱(第3版)》是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系列配套参考书之一,由全国南至海南、北至黑龙江的23所大学和高等医学院校的组织学与胚胎学专家、教授、学者通力合作完成。该图谱的编写人员进行了新老交替的部分调整,既保留了有多年编写经验的老教授,也吸纳了留学欧美、日本归国的青年专家,使该书更富有生命力。本图谱根据教育部21世纪医学高等教育新的培养目标要求,精选了多年积累的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实习切片和电镜图片、胚胎立体模型编写而成,注意了传承与创新,全面系统、简明扼要地表述了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基本内容,有助于学生掌握、理解理论知识。
本图谱共设27章,书中图序按石玉秀教授主编的《组织学与胚胎学(第3版)》章节排序,采取图随章节内容编排的形式,直观、便捷、色泽鲜明,有助于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为了便于学生学好组织学的基本知识,特增加了细胞一章的电镜图片,清晰地呈现了细胞的全部超微结构,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
本书共有400余幅图,光镜结构图和电镜图为镜下结构的真实再现,绝大多数取之于人的材料,胚胎三维立体模型与平面图的结合有利于表达胚胎发生的全部过程。图片绝大部分由各章编者自行提供,也有参编的兄弟院校教授协作提供图片,在每章末标注了编者。为提高学生专业外语水平,每个中文图题后均注有英文。
本图谱可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观察镜下结构的同时对照参阅图谱中相应的组织结构,有助于学生加快理解、记忆结构内容;图谱中再现胚胎学发生过程的立体模型,便于学生掌握、理解胚胎学理论知识,并可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对拓宽学生的自学空间大有益处。
本书从编写到出版得到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及编委单位的大力支持,各位编委为该图谱的完成付出了诸多辛苦和努力,在本书即将面世之际,谨向支持和关心本书编写工作的所有单位和专家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本书若有不足之处,敬请同仁和阅读本图谱的师生们给予指正。
《组织学与胚胎学彩色图谱(第3版 供临床、基础、预防、检验、护理、口腔等专业用)》—— 探索生命奥秘的视觉盛宴 生命,如同一个精妙绝伦的宏大机器,其运作的基础在于微观层面的精巧构造与有序发展。从一个受精卵的奇迹般分裂,到个体生命繁复多样的组织与器官的形成,再到各个系统之间错综复杂的功能协调,无不展现着生命内在的逻辑与规律。而理解这些生命活动的根本,离不开对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深入探索。 《组织学与胚胎学彩色图谱(第3版)》,作为一本为广大医学专业学生和从业者量身打造的权威教材,不仅仅是一部知识的汇编,更是一扇通往微观世界、洞悉生命奥秘的璀璨窗口。本书以其严谨的科学内容、精美的彩色图像以及深入浅出的阐述,致力于为读者构建起坚实的组织学与胚胎学知识体系,并将其与临床实践紧密相连,为未来在临床、基础、预防、检验、护理、口腔等各医学领域的探索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 组织学:微观结构与生理功能的完美结合 本书在组织学部分,以系统化的视角,层层深入地剖析了构成人体生命体的基本单位——组织。从最基础的细胞,到细胞集合形成的各类组织,再到由不同组织构成的器官,每一个层级的结构与功能都被详尽地呈现。 上皮组织:生命的守护者与信息通道 本书细致地描绘了上皮组织的形态特征、分类及其在人体中的分布。无论是覆盖体表、衬里体腔和管道的保护性上皮,还是参与分泌、吸收、感觉等功能的特化上皮,本书都通过高质量的彩色显微图像,直观地展示了其微观结构。例如,消化道内负责吸收的柱状上皮,其细胞顶端微绒毛的形态;呼吸道内具有纤毛的上皮,用于清除异物;以及肾脏中参与滤过的肾小管上皮,其特殊的细胞结构,都将一一呈现。此外,本书还深入探讨了不同上皮在特定生理活动中的作用,例如,肠道上皮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如何维持屏障功能,以及味蕾和嗅觉上皮细胞如何感受外界刺激,将这些微观结构与宏观生理功能巧妙地联系起来。 结缔组织:支撑、连接与营养的基石 结缔组织是人体中最广泛、最多样的组织,本书对其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讲解。从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到脂肪组织、软骨、骨组织,再到血液,本书都详细阐述了它们的细胞组成(如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软骨细胞、成骨细胞、血细胞等)、纤维成分(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以及细胞外基质的特点。通过彩色图像,读者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不同结缔组织在形态上的差异,例如,致密结缔组织纤维的排列方式,以及骨组织中细胞与无机盐钙化基质的共存。本书不仅关注其静态结构,更着重阐述了结缔组织在维持身体形态、连接各器官、提供营养、免疫防御以及损伤修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例如,它解释了骨骼如何支撑身体,肌腱如何连接肌肉与骨骼,脂肪组织如何储存能量和保温,以及免疫细胞在血液和结缔组织中的分布与功能。 肌肉组织:运动的动力源泉 本书清晰地划分了三种主要的肌肉组织: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对于每种肌肉,都详细描述了其细胞(肌纤维)的形态、结构特征(如骨骼肌的横纹、肌小节;心肌的闰盘)以及收缩机制。读者将通过精美的图像,直观地认识到骨骼肌纤维的粗大、多核以及横纹的规律性;平滑肌纤维的纺锤形以及细胞核的居中;心肌纤维的 Branching(分叉)以及闰盘在电信号传导中的作用。本书还深入探讨了肌肉收缩的分子机制,以及不同类型肌肉在自主运动、内脏器官功能维持、血液循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神经组织:信息传递的神经网络 神经组织是人体信息传递和整合的物质基础。本书详细介绍了神经元(感受器、传导体、运动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彩色图像将展示神经元的各种形态,包括细胞体、轴突和树突,以及突触的微观结构,这些都是信息传递的关键节点。本书还解释了神经胶质细胞在支持、营养、绝缘和免疫防御神经元方面的作用,以及它们在维持神经系统稳态中的重要性。 二、 胚胎学:生命起源与发育的奇妙旅程 本书的胚胎学部分,将带领读者踏上一段探索生命从最初起源到形成一个完整个体发育的奇妙旅程。从细胞的起源,到胚胎的早期发育,再到各器官系统的形成,本书以时间为线索,以清晰的逻辑,呈现了生命发育的每一个关键阶段。 生殖细胞与受精:生命的起点 本书首先从生殖细胞的形成(配子发生)讲起,详细介绍了精子和卵子的结构特征以及减数分裂的过程。接着,重点描述了受精的过程,包括精子穿透卵膜、核的融合以及受精卵的形成。通过精美的图像,读者将直观地看到精子与卵子接触的瞬间,以及受精卵的初步分裂。 早期胚胎发育:细胞分裂与形态发生 本书深入阐述了早期胚胎发育的几个重要阶段。从受精卵的卵裂,形成桑椹胚;到囊胚的形成,包括内细胞团和滋养层;再到原肠胚的形成,三胚层的出现(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本书详细解释了每个胚层在后续发育中的命运,以及它们如何分化形成身体的各种结构。例如,外胚层如何形成神经系统和皮肤,中胚层如何形成肌肉、骨骼和循环系统,内胚层如何形成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内衬。 器官系统发育:复杂结构的诞生 本书的重心在于器官系统的发育。它将逐一介绍各个器官系统的形成过程,包括: 神经系统的发育: 从神经管的形成、脑泡的分化,到神经嵴细胞的迁移与分化,以及周围神经系统的形成。 循环系统的发育: 从心血管管道的起源、心脏的形成与分化,到血管网的建立和胎儿循环的形成。 消化系统的发育: 从消化管的形成、消化腺的发育(如肝脏、胰腺),以及口腔和肛门的形成。 呼吸系统的发育: 从咽弓、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的形成。 泌尿生殖系统的发育: 肾脏、输尿管、膀胱以及生殖腺的形成和分化。 骨骼和肌肉系统的发育: 骨骼的软骨内成骨和膜内成骨过程,以及肌肉的起源和分化。 皮肤及其附属器的发育: 表皮、真皮、毛发、指甲和汗腺的形成。 对于每个器官系统的发育,本书都力求从细胞起源、形态学变化、以及主要发育事件等多个角度进行阐述,并通过清晰的示意图和彩色照片,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复杂结构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 三、 临床相关性:知识的落地与应用 本书最大的特色之一,是将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在讲解每一个结构或发育过程时,本书都会适时地提及相关的临床意义。 组织学与疾病诊断: 例如,在讲解上皮组织时,会提及不同类型的上皮癌变,以及如何通过组织学检查来诊断。在讲解结缔组织时,会提及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与结缔组织异常的关系。在讲解血液时,会提及贫血、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的组织学表现。 胚胎学与出生缺陷: 本书会阐述常见的出生缺陷(如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闭合不全等)是如何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发生的,以及其潜在的遗传和环境因素。这对于临床医生进行产前诊断、遗传咨询以及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对各专业方向的指导意义: 临床专业: 深入理解组织和器官的正常结构是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础。例如,消化科医生需要了解肠道黏膜的组织学特点,才能更好地诊断炎症性肠病。 基础医学专业: 为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等学科研究提供微观层面的基础。 预防医学专业: 了解发育异常可以帮助预防出生缺陷,识别环境致畸因素。 检验专业: 组织学检查是病理诊断的重要手段,检验专业人员需要掌握各类组织和细胞的形态。 护理专业: 了解患者病变的组织学基础,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病情,制定护理计划,进行健康宣教。 口腔专业: 口腔组织(牙齿、牙周、黏膜等)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是口腔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基础,本书对此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四、 精美的彩色图谱:直观学习的有力保障 本书最大的亮点之一,便是其精美绝伦的彩色图谱。大量的彩色显微照片、组织切片图像、发育示意图以及模型图,以高度逼真和清晰的细节,为读者提供了最直观的学习体验。每一幅图像都经过精心挑选和标注,能够准确地反映教科书内容,帮助读者将抽象的文字描述转化为生动的视觉印象,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和知识记忆的持久性。 总而言之,《组织学与胚胎学彩色图谱(第3版)》是一部集科学性、系统性、直观性和临床相关性于一体的优秀教材。它不仅是医学专业学生必备的学习工具,也是广大医学从业者学习和回顾知识的宝贵参考。通过本书,读者将能够深刻理解生命体的结构基础与发育过程,为在各自的医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打下坚实而牢固的基石。它将陪伴你踏上探索生命奥秘的征程,让你在微观世界中发现宏大的生命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