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的功守道

马云的功守道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笑恒 著
图书标签:
  • 商业思维
  • 马云
  • 管理学
  • 创业
  • 战略
  • 领导力
  • 阿里巴巴
  • 中国商业
  • 成功学
  • 个人成长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4216045
版次:1
商品编码:12327847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8-04-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35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在太极里,我*欣赏的三个字是定、随、舍。定,即是看清自己和将来的趋势,不管发生任何事情,都要镇定面对;随,只有自己有实力的时候,才能懂得怎么去跟随别人;舍,能让人看清自己,只有知道自己要什么,才能知道要放弃什么。”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马云的传奇创业经历,首次毫无保留地深刻剖析人生的各个环节,讲述成就事业之道、为人处世之道。全书文笔诚恳真挚,朴实无华,往往寥寥数语就让你豁然开朗,直达成功的本质。书中涵盖马云的经营之道、领导之道、管理之道学等多个个方面,条分缕析、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不经意间,恍如与马云倾心面谈。
阅读《马云的功守道》这本书,体悟马云的成功之道;反复阅读,吸收马云的人生智慧。

作者简介

张笑恒,畅销书作家,著有《马云的哲学》《马云的说话之道》《华为内部讲话》《你若不勇敢谁替你坚强》等。其丰富的个人阅历、缜密细腻的笔法和一针见血的笔触,总能给读者带来直呼过瘾的阅读体验。

目录

第 一 章?永不抱怨的人生态度才是第一位的

1. 永不抱怨,才能脱颖而出 / 002
2. 别人的抱怨就是你的机会 / 004
3. 行动比抱怨有用得多 / 006
4. 不为失败找借口 / 009
5. 抱怨的同时要给出建设性的意见 / 011
6. 重要的是改变自己 / 014


第 二 章?让浮躁的心平静下来

1. 如果你心浮气躁,请你离开 / 018
2. 别奢望一口吃个胖子 / 020
3. 不论在干什么,重要的是要长真本事 / 023
4. 短暂的激情只能带来浮躁 / 025
5. 不要幻想一夜暴富 / 027
6. 把精力集中在一个点上 / 030
7. 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 032


第 三 章?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1. 不给梦想机会,你永远没有机会 / 036
2. 可以10天不喝水,但不能失去梦想1分钟 / 038
3. 小虾米一定要有个鲨鱼梦 / 040
4. 做1%的疯子,因为成功的人都是1% / 043
5. 改变世界的不是科技,而是梦想 / 046
6. 梦想未必很大,但一定要真实 / 048


第 四 章?行动:走着走着,运气自然会来

1. 避免“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 / 052
2. 想得越多,越不敢去做 / 054
3. 不犹豫,一有想法马上行动 / 057
4. 别为不去做找借口 / 059
5. 三流的想法,一流的执行 / 062
6. 敢做是激发内在潜能的挖掘机 / 065
7. 今天你开始采取行动,下一个google、ebay可能就是你 / 068
8. 持之以恒的行动力最重要 / 070


第 五 章?做人要有眼光、胸怀和实力

1. 今天的世界是变化的世界 / 074
2. 国际化视野:眼光有多远,未来就有多远 / 076
3. 形势好的时候要为形势不好做准备 / 078
4. 等“孩子”长大了,会赚大钱 / 080
5. 胸怀是委屈撑大的 / 083
6. 宏观思考问题,不做井底之蛙 / 085
7. 不做竭泽而渔的“愚人” / 088


第 六 章?最大的错误就是不犯错误

1.“阿里巴巴的1001个错误” / 092
2. 创业成功,取决于试错速度 / 094
3. 错误犯得越早越好 / 097
4. 犯错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 099
5. 学会反思别人的错误 / 101
6. 永远把别人的批评记在心里 / 104

第 七 章?有原则,坚定才能铿锵有力

1. 新生事物都是在非议中成长的 / 108
2. 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 110
3. 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 / 113
4. 挑战我们一直认为对的事 / 115
5. 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被别人的言论影响 / 117
6. 原则绝不放弃 / 120
7. 机会很诱人,但有时候要敢于拒绝 / 122


第 八 章?创业一点也不可爱

1. 不支持大学生创业 / 128
2. 创业每天面对的是困难和失败,而不是成功 / 130
3. 不要为了创业而创业 / 132
4. 永远不要跟别人比幸运,你要比他们更有毅力 / 135
5. 接受所有严酷的敲打 / 137
6. 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 / 139


第 九 章?拥抱变化,学会放弃

1. 变通,你永远不会走投无路 / 144
2. 在变化中求生存 / 146
3. 变化不来,压力一定会来 / 149
4. 变化是应对竞争的利器 / 151
5. 用创新去拥抱变化 / 154
6. 永远在形势最好时改变 / 156
7. 在别人改变之前先改变自己 / 158
8. 借助变化的力量向前 / 160
9. 与众不同,才能吸引更多目光 / 163


第 十 章?竞争不是打败别人,而是发展自己

1. 给竞争者机会,就是给自己机会 / 168
2. 碰上优秀的对手,是你的幸运 / 170
3. 竞争的时候不要带着仇恨 / 173
4. 只有双赢才能走得长远 / 175
5. 不要小看任何对手 / 178
6. 向你的竞争对手学习 / 180
7. 消灭竞争对手,你未必会赢 / 182
8. 竞争的乐趣就像下棋 / 185


第 十一 章?你能走多远取决于你与谁同行

1. 每个人成功的背后都有一帮很棒的人 / 190
2. 企业需要人才而不是天才 / 192
3. 唐僧是个好领导 / 195
4. 寻找共同成长的合作者 / 198
5. 寻找最适合而不是最优秀的合作伙伴 / 200
6. 没有人能挖走我的团队 / 203
7. 要学会和员工分享 / 206
8. 外行领导内行,关键在尊重 / 208


第 十二 章?人生不是你获得了什么,而是你经历了什么

1. 忙着做事一定会后悔 / 212
2. 即便失败了,经历也是一笔财富 / 214
3. 人生的经历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 217
4. 不快乐的工作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 219
5. 活在当下,过好每一天 / 221


第 十三 章?财富观:头脑里老想钱,注定成不了事

1. 我连小区首富都不想做 / 226
2. 钱是追人的,人去追钱一点出息都没有 / 228
3. 赚钱是一种结果,不会成为一种目的 / 231
4. 赚钱是为了做更多更好的事 / 233
5. 不为赚钱才能把事业做大 / 235
6. 马云“财散人聚”的财富价值观 / 237
7.“钱太多了,我不能要” / 240
8. 财富的本意是帮助别人赚钱 / 242

精彩书摘

2016年1月,马云到成都参加活动,期间发表演讲,建议年轻人不要抱怨不公平。“我刚创业的时候,我也觉得不公平,我要是生在比尔?盖茨家庭里面那就不一样了。但他每天24小时,你24小时,24小时里谁更快,更能做得更有价值,这是决定是否公平的因素。”
如果你调查过马云,就会发现,在他人生的前37年里,就充斥着2个字:失败。37岁之后,他突然“飞黄腾达”了,秘诀或许就是这四个字:永不抱怨。
无论是在面对高考的失利、兼职搬运工的处境,还是之后做大学教师,或者创业的时候面对重重困难,马云从来没有抱怨过,也没有退缩,更没有说灰心丧气的话。相反,他总是用激情澎湃的话激励大家。

马云在纽约演讲时说:“过去十五年,我常常说自己是一个瞎子骑在瞎老虎背上,不过那些骑在马上的专家都失败了,我们活了下来。
因为我们相信未来,我们改变自己,我们从不抱怨别人。我在我的公寓里告诉团队,我们必须证明自己,因为如果我们能成功,那中国80%的年轻人就能够成功。”
很多企业都因为在创业艰难时期的人心涣散而崩塌。马云就是凭借着一己信念,毫不抱怨,坚持着不放弃,熬过了黎明前最黑暗寒冷的时期,终于迎来了曙光。

居里夫人曾经说过:“失败者总是找借口,成功者永远找方法。”这里所说的借口,也可以说是抱怨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当事情已经发生后想的不是如何弥补而是将责任推掉,甚至埋怨他人“耽误事”,这就是抱怨的一种表现。不仅于事无补,还会让周围的人也变得消极。
当意识到我们正在抱怨时,应该马上停止自己的抱怨。想想我们为什么要抱怨?抱怨这件事是我们可以改正的吗?如果可以,那就开始改正。如果无能为力,那为它生气也是白费力,不如以平常心对待。
人是需要用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来引导自己的,当我们的情绪乐观积极时,行为也会积极主动。所以要想在事业、生活上变得越来越好,变得越来越优秀,就必须学会不抱怨,用行动去改变。
在一次创业演讲上,马云对在场的年轻人说:“我亲兄弟,他常抱怨,我不抱怨。他30年来没有多大改变,而我一直在变。所以我想和在场的年轻人说,永远对未来保持高的期望,每天尝试改变自己一点。”
作家六六在《你就一直抱怨吧》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他很欣赏他现在的投资人吕超。
原因是,在六六和他合作的初期,对吕超简直是一种折磨。
先是签了电视剧《宝贝》,交了两集半剧本,对他说:“对不起,我要改写《心术》了。”他说:“好。”然后撕毁合同重签。
《心术》小说正在写的时候,滕华弢导演因为没有与吕超合作过,对他心存疑虑,要撤销与他的合作。六六觉得这种话不好说出口,但吕超知道后,还是二话不说,只说好。
六六说:“预付款退给他。”他说:“不用,迟早会合作的。”
后来又出了一系列的事情,六六曾不好意思跟他道歉。谁知,他说:“我的工作就是解决问题,没有问题我就心慌。你有任何问题,都可以交给我。”
六六说,她发现,吕超是这样一个人:他从不抱怨。

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处境,都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永远保持微笑,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与其抱怨上司苛刻,不如将抱怨变成有建设性的建议;与其抱怨命运不公,不如将困难看成是对自己的磨炼;与其抱怨别人没有责任心,不如学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不是自己的工作方法出了问题?
抛弃充满消极情绪的抱怨,从自身寻求改变,才能脱颖而出。消极地悲叹、抱怨,只会让我们与优秀绝缘。所以无论怎样,哪怕身陷绝境,也永远不要抱怨。只有停止抱怨、远离抱怨,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才能摆脱平庸,打造一个全新的自己。


前言/序言

2017年“双十一”,天猫平台的交易额不出意料地再一次成功刷新了纪录。
马云,只用了7年时间就创建了全球电子商务第一品牌——阿里巴巴,有人称他为“网商新时代”的经营第一剑客、网络中的“拿破仑”也有人称他为骗子、疯子、狂人……
《商界评论》这样评价他:“马云注定将成为中国商业史上浓重的一笔。不是靠他的物质财富,而是因为他‘让天底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阿里巴巴,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生活方式和命运。”《浙商》是这样描述他的:“离开阿里巴巴CEO的光环之外,马云更像是个在江湖里走动的侠客。”
这个登上《福布斯》杂志封面的“中国第一人”,到底有着怎样的人格魅力?有着怎样的财富理念?有着什么样的生活观点?
马云的功守道是从不抱怨。
在马云人生的前37年里,他的人生就充斥着2个字:失败。但马云从未抱怨过,他反而认为机会就在别人抱怨的地方,马云在一次论坛时曾经说过:“只要有抱怨的地方、不合理的地方、有人投诉的地方,就有创业机会。”无论是当年做淘宝、做支付宝,还是现在做菜鸟物流,马云都是从客户的抱怨和需求中找到商机的。
马云的功守道是追求理想,顺便赚钱。
很多人从事商业的目的就是赚钱,但我们从马云的创业经历来看,马云确实不是一个喜欢钱的富翁。
马云曾经在创立阿里巴巴的初期便表示:现在的自己并不是不能赚钱,而是不急于赚钱。例如,自2003年淘宝成立开始就采用免费政策,并承诺五年内不收费。
而且阿里巴巴上市的时候马云也说过:“说实在的,阿里巴巴上市并不是为了钱,阿里巴巴的现金流、公司很健康,上市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能够让公司治理更加透明化,让全世界的股民、全世界的用户来监督这家公司,共同参与建设这家公司。”
截至北京时间2016年5月29日,有数据显示:马云以2184亿元的净资产再次稳居中国富豪榜榜首。当有记者问马云:“成为中国大陆首富后有什么感觉?”马云回答:“我也没想过做富豪。如果出发点是想做富豪,一定做不了的。我说过我最快乐的日子是一个月拿90块人民币的时候。”
马云的功守道认为竞争不是打败别人,而是发展自己。
马云从来不把竞争对手当作自己的敌人,他总是善于向竞争对手学习。在马云看来,竞争者就像是一块磨刀石,把自己越磨越快,越磨越亮。在竞争的过程中,选择好的竞争对手,是有非常大的价值的。他说:“对手死了,你一定活不好,一定需要有一个对手,才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马云的功守道是走着走着,运气自然会来。
马云说:“一些年轻人,往往是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醒来走原路。”没有行动,一切都是空谈。那些“等弄明白后再说吧”“等条件成熟后再说吧”之类的话,是人生最大的毒药,终会让你一无所获。不要等到明天,明天太遥远,今天就行动。

马云的功守道是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1995年,马云从美国回来,觉得互联网将改变人类。于是请了24个朋友到他家里,大家坐在一起,他说自己准备从大学里辞职,要做互联网,他花了将近两个小时来说服24个人。两个小时以后,大家投票表决,23个人反对,一个人支持。但是经过一个晚上的思考,第二天早上他决定还是辞职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马云的功守道是“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然而大部分人会在明天晚上死去”。是“听说过捕龙虾致富的,没听说过捕鲸致富的”。也是“阿里巴巴是在错误里成长起来的,犯错误并不是件可耻的事”……
马云的这些经典话语很多都被年轻创业者奉为圭臬。


《马云的功守道》是一部旨在探索商业哲学、创业精神以及企业家个人成长历程的著作。它并非一本简单的传记,而是深入剖析了马云这位传奇人物在塑造阿里巴巴帝国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独特思维模式、领导艺术以及对未来趋势的敏锐洞察。 这本书的核心在于“功守道”。“功”代表着积极进取、开疆拓土的进攻姿态,展现了企业家如何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实现商业的飞跃式发展。“守”则象征着稳扎稳打、居安思危的防守策略,强调了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如何巩固根基,规避风险,持续经营。“道”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哲学思考,关乎企业的使命、愿景,以及企业家的人生哲学和对社会责任的理解。作者试图通过对“功守道”的拆解,揭示马云构建商业帝国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遵循着一套内在的逻辑和哲学体系。 本书的首要关注点在于马云的早期创业经历。从一个平凡的英语老师,到三次高考落榜,再到创办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马云的创业之路充满了艰辛与坎坷。作者将详细描绘他在创业初期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包括资金短缺、技术瓶颈、市场认知度低以及来自传统行业的质疑。然而,正是这些困难,磨砺了他的意志,也塑造了他独特的解决问题能力。书中将重点呈现马云是如何在逆境中寻找机会,如何从零开始搭建团队,如何用他独特的个人魅力去吸引和凝聚人才,以及如何将最初的“18罗汉”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 创业初期,马云的“不服输”精神和“相信未来”的信念是本书着重展现的篇章。作者将通过对大量早期采访、内部邮件以及亲历者回忆的梳理,还原那些鲜为人知的创业细节。例如,在互联网泡沫破灭的时期,当无数互联网公司纷纷倒下时,马云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他当时的信心来源何处?他对中国互联网未来的判断是否一开始就如此清晰?这些都将是本书深入挖掘的内容。 其次,本书将聚焦于阿里巴巴的战略演进和商业模式创新。阿里巴巴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成为互联网巨头,离不开其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和不断创新的商业模式。“功守道”在这一阶段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作者将分析阿里巴巴是如何从一个B2B平台,逐步拓展到C2C(淘宝)、B2C(天猫)、支付(支付宝)、云计算(阿里云)、物流(菜鸟网络)等多个领域,形成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 在“功”的层面,本书将分析阿里巴巴如何抓住中国经济崛起的红利,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赋能传统中小企业,如何通过颠覆性的模式打破行业垄断。例如,淘宝的出现是如何改变中国零售格局的?支付宝的诞生又解决了怎样的支付痛点?这些创新并非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对商业本质的深刻理解和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 而在“守”的层面,本书将探讨阿里巴巴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建立强大的品牌效应、培养忠诚的用户群体、构建稳固的供应链以及实施严格的风险控制来巩固其市场地位。例如,在面对来自腾讯等竞争对手的挑战时,阿里巴巴是如何应对的?它又是如何通过建立阿里云这样的基础设施,来支撑其庞大业务的持续增长和抵御潜在的风险? 更重要的是,本书将深入探讨马云的领导哲学和企业家精神。马云的领导风格以其独特的个性和深刻的洞察力而闻名。他不仅仅是一个管理者,更是一个思想家和鼓舞者。作者将从多个角度解读马云的领导艺术: 愿景驱动与使命感: 马云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对“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一使命的坚定追求。本书将分析他如何将这一愿景传递给团队,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和战略。 人才观与团队建设: 马云对人才的重视,以及他如何吸引、培养和激励那些与公司价值观契合的优秀人才。他如何看待团队的集体智慧,以及他如何赋能员工,让他们成为公司的中坚力量。 拥抱变化与持续学习: 在快速变化的互联网时代,马云始终保持着对新技术的敏感和对学习的渴望。本书将展现他如何鼓励创新,如何容忍失败,以及他如何带领阿里巴巴不断适应和引领变化。 全球视野与社会责任: 随着阿里巴巴的全球化进程,马云也开始更多地关注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和社会责任。本书将探讨他对经济全球化、普惠金融、环境保护等议题的看法,以及阿里巴巴在这些领域的实践。 此外,《马云的功守道》还将对马云的个人哲学和人生观进行剖析。他的人生经历,尤其是那些看似“失败”的经历,都成为他宝贵的财富。他对挫折的看法,他对成功的理解,他对人生意义的追寻,都将通过本书的论述得以展现。马云并非一个完美的圣人,他也有他的困惑和挣扎,正是这种真实性,使得他的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本书还将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将“功守道”的理念具象化。例如,淘宝如何通过免费战略“功”占市场,又如何通过用户评价体系“守”住信任;支付宝如何在支付领域“功”开万物,又如何通过风控体系“守”卫资金安全;阿里云又如何“功”建基础设施,又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守”卫企业数据的安全。每一个案例都将是“功守道”理念的生动注脚。 本书的目标读者并非仅仅是企业家或对商业感兴趣的人,而是任何对个人成长、创业精神以及如何理解当下商业世界充满好奇的人。通过阅读《马云的功守道》,读者将能从中汲取智慧,获得启发,更深刻地理解商业的本质,以及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功守道”。 总而言之,《马云的功守道》是一部深度挖掘马云思想精髓、解读阿里巴巴商业帝国崛起逻辑、探索企业家精神本质的著作。它不是对成功经验的简单复制,而是对成功背后深层逻辑和哲学思考的深刻阐释,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理解商业、理解人生、理解未来的独特视角。书中不乏对市场趋势的预测,对未来商业形态的设想,以及对技术变革如何重塑社会和经济的思考,这些都将使本书成为一本具有时代意义和启发价值的读物。

用户评价

评分

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一次与自己内心的对话。书中的很多段落,都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一些想法。我尤其对其中关于“初心”的探讨印象深刻。在如今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很容易被各种外在的诱惑和压力所裹挟,渐渐迷失了最初的目标和方向。马云在书中所展现出的那种对梦想的执着,对社会责任的担当,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选择。 作者并没有回避马云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争议,而是以一种相对客观的态度呈现了出来。这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可信度很高,不会让人产生“一边倒”的宣传感觉。我反复思考了其中关于“拥抱变化”和“保持学习”的章节。这些不仅仅是成功者的经验之谈,更是普适的人生哲学。它提醒我,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不能停止学习和进步的脚步,要勇于走出舒适区,去拥抱未知。

评分

坦白说,我一直对那些“教你如何成功”的书籍持保留态度,因为成功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很难简单复制。但是《马云的功守道》这本书,在讲述马云故事的同时,也传递出一种更深层次的人生智慧。它不是一本“速成宝典”,而更像是一份“心灵指南”。 书中的一些论述,比如关于“用大局观看待问题”,以及“在困难中寻找机会”的观点,都让我受益匪浅。我曾一度陷入某种瓶颈,感到无从下手,但读到这些内容时,仿佛被点醒了一般。作者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形象的比喻,将抽象的道理具象化,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和吸收。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坚持”这个词的解读,它并非盲目的固执,而是一种基于深刻理解和不懈追求的韧性。

评分

我一直相信,伟大的思想往往蕴藏在看似平凡的日常之中。而《马云的功守道》这本书,恰恰展现了这一点。它不是在歌颂某个人的“神话”,而是通过讲述一个人的成长故事,来折射出这个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的奋斗轨迹。 书中关于“如何面对失败”以及“如何构建愿景”的章节,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我曾经因为一两次的失败而灰心丧气,这本书让我明白,失败并非终点,而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作者在描述马云如何从无数次的失败中汲取教训,并将其转化为前进动力的过程中,让我看到了真正的“韧性”。这种“韧性”不仅仅是坚持,更是一种不断学习、不断调整、不断超越自我的能力。读这本书,更像是在进行一场思想的洗礼,让我对人生有了新的理解和期待。

评分

这本书我早就听说过了,一直没来得及看。前阵子终于抽出时间,捧着它一口气读完了。老实说,我一开始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毕竟市面上关于企业家的传记、故事类的书太多了,很多都千篇一律,没什么新意。但是《马云的功守道》这本书,确实给了我不少惊喜。 从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能感受到一种沉静而有力量的气息,这或许预示着内容本身也并非是那种哗众取宠的浮夸叙事。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写马云早年创业经历时所展现出的那种细致入微的笔触。并不是简单地罗列几个时间点和几个成就,而是深入到他当时的所思所想,他面临的困难,以及他如何在绝望中寻找希望。那些细节,比如在杭州街头骑着自行车送货的场景,在破旧办公室里讨论未来的画面,都让我仿佛身临其境。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让我觉得我不是在看一个遥不可及的成功人士,而是一个和我一样,曾经迷茫、曾经挣扎,但从未放弃过的普通人。

评分

我之前对马云的了解,主要停留在新闻报道和公开演讲中,更多是宏观层面的信息。而《马云的功守道》这本书,则让我看到了一个更立体、更鲜活的他。不仅仅是那个站在聚光灯下的商业巨头,更是那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想的个体。 作者在叙述时,非常注重细节的挖掘,比如他对马云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心理变化的描绘,以及他对马云与团队之间互动的刻画,都非常生动。我从中读出了很多关于领导力、团队协作以及企业文化构建的深层含义。读完之后,我不仅对马云本人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清晰的脉络。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听一位老友娓娓道来,既有故事性,又有启发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