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深入探討瞭不斷創新的IT技術推動企業信息化發展進而帶來的企業財務管理變革。財務共享服務這種創新性的集團企業財務管理模式成為瞭這場變革中關注的焦點。浪潮結閤自身多年為數百傢企業做財務管理谘詢與産品交付的經驗,將企業財務共享服務實施深入程度劃分為五個層次,而處於第四個層級的管控服務型財務共享服務是未來中國企業集團建設共享服務中心的主流發展方嚮。管控服務型財務共享強調業財融閤,不單單局限於核算、報銷、傳統財務業務的共享服務。本書結閤具體企業案例,深入淺齣地分析瞭如何在戰略規劃、組織流程設計、信息係統規劃、運營管理等維度建設業財融閤的管控服務型財務共享服務
王興山 ,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碩士學位,研究員,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傢,泰山學者,財政部管理會計谘詢專傢,北亞管理會計領袖智庫成員。擁有超過30年的軟件與IT服務行業經驗,緻力於以信息技術推動企業管理創新與模式變革。作為浪潮企業管理軟件的總設計師,在國內首次提齣並實踐“集團財務”和“分行業ERP”,打破瞭企業管理軟件高端領域的國際壟斷,推動浪潮連續14年穩居中國集團管理軟件市場**,奠定瞭在管理軟件領域的領先地位;麵嚮大數據時代的“互聯網+企業”與“中國製造2025”,提齣傳統企業嚮“互聯、共享、智能”的智慧企業轉型路徑,加速瞭軍工、建築、製藥、儲備、快消品等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步伐。
目 錄
第一章 數字經濟時代已經來臨 1
第一節 新IT正在改變世界 2
一、技術革命方興未艾 2
二、企業上雲,大勢所趨 7
三、數字經濟時代已經來臨 9
四、數字經濟時代,企業麵臨的挑戰 12
第二節 數字化轉型推動企業變革與創新 16
一、互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起點 22
二、共享: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模式 24
三、智能: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目標 26
本章小結 28
第二章 數字化轉型進化財務管理 29
第一節 財務管理麵臨的挑戰與機遇 30
第二節 財務管理進入共享服務時代 34
一、財務共享發展史 35
二、中國財務共享的發展和現狀 37
三、財務共享引領財務變革 38
第三節 新IT技術推動財務共享走嚮普及 41
一、移動互聯:財務共享不可避免的趨勢 42
二、雲計算為財務共享提供技術支撐 43
三、財務共享形成財務大數據 44
四、財務共享服務讓財務更智能 45
本章小結 49
第三章 管控服務型財務共享 51
第一節 管控服務型財務共享的內涵與優勢 51
第一節 管控服務型財務共享的內涵與優勢 52
一、管控服務型與傳統財務共享的區彆 52
二、管控服務型財務共享的優勢 55
第二節 管控服務型財務共享更適閤中國企業 60
一、集團管控模式是財務共享建設的基石 60
二、中國企業財務共享建設為什麼要加強管控 66
第三節 管控服務型財務共享中心五級成熟度模型 68
一、核算共享 69
二、報賬共享 72
三、標準財務共享 73
四、業財一體化財務共享 74
五、大共享 81
第四節 管控服務型財務共享建設的“2+3” 85
一、“強化管控”和“業財融閤”是建設核心 85
二、管控服務型財務共享建設的三個階段 88
本章小結 92
第四章 財務共享中心建設規劃 93
第一節 財務共享中心的戰略定位 96
一、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目標 96
二、財務共享中心的職能規劃 100
三、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模式 105
四、財務共享中心的運營模式 113
五、財務共享中心的選址 116
第二節 財務共享中心的業務流程優化 119
一、業務流程梳理與業務流程範圍 119
二、業務流程設計與優化 122
三、業務流程的標準化處理 128
第三節 財務共享中心的組織與人員 129
本章小結 151
第五章 財務共享中心運營管理 153
第一節 財務共享中心製度管理 154
一、業務流程管理製度 154
二、人員管理製度 160
三、文檔管理製度 163
四、現場管理製度 164
五、服務管理製度 165
第二節 財務共享中心質量管理 170
一、質量管理科學方法――PDCA循環 171
二、服務水平協議 178
第三節 財務共享中心績效管理 179
一、財務共享中心的組織績效 180
二、財務共享中心人員績效 183
第四節 財務共享中心風險管理 185
一、風險識彆 186
二、風險防控 191
本章小結 193
第六章 財務共享的信息化支撐 195
第一節 財務共享係統總體框架 196
一、管控服務型財務共享信息化框架 196
二、ERP是管控服務型財務共享的重要支撐 200
三、基於ERP係統的財務共享中心優勢 204
第二節 財務共享係統的五大平颱 208
一、網上報賬平颱 209
二、業務操作平颱 213
三、運營支撐平颱 214
四、運營管理平颱 216
五、資金結算平颱 219
第三節 財務共享雲 221
本章小結 225
第七章 共享的明天 227
第一節 財務共享服務建設的未來展望 228
一、財務共享服務的智能化――財務機器人 230
二、財務共享中心建設的虛擬化 238
三、財務共享服務的一體化 242
四、財務共享中心的全球化 245
第二節 邁入新財務時代需要人纔轉型 245
一、新財務時代,新人纔要求 246
二、適者生存,財務人員如何轉型 248
第三節 財務共享服務課程體係開發與建設 252
一、校企閤作聯閤培養 253
二、財務共享培養的課程體係 255
第四節 財務共享服務教育與認證體係 264
一、管理會計領域認證體係 265
二、財務共享領域認證體係 269
本章小結 271
參考文獻 273
推薦序一
數據匯聚智慧 共享改變世界
在當前“ABC”(AI、Big Data、Cloud)+IoT(物聯網)的支撐下,産業升維正在進行,一維傳統産業在顛覆,二維互聯網産業在創新,三維數據産業開始醞釀與誕生。從傳統IT到新IT,智能時代正加速來臨,在雲計算和大數據的驅動下,“智能”將成為新的生産要素,並在廣度、深度和速度三個層麵推動傳統社會及商業運行模式發生裂變,推動生産、生活方式的新變革。
在這個變革過程中,消費互聯網加速轉嚮産業互聯網,企業也逐步邁嚮扁平化、平颱化、生態化,企業資源調配從“應用流程驅動”轉化為“數據驅動”,這對企業管理提齣瞭更高要求。通過數字化轉型進化企業管理,實現IT升維、管理模式變革、業務模式創新,構建智慧企業大腦,推動企業管理更加共享、精準、可視、智能,成為大勢所趨。
智能化的核心是人工智能,而人工智能時代所有組織的運轉核心是由係統和數據構成的“大腦”。沒有“大腦”的組織,將成為發展、管理和運營上的“低能兒”。所謂“企業大腦”,即基於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IT技術的融閤創新,實現智能決策輔助和企業業務自動化,驅動業務係統的智能化升級,構建起企業智能化開放創新平颱,實現個性化、定製化、精細化的生産和服務。
對於企業而言,財務管理是企業經營的核心和命脈,財務管理的智能化成為企業整體智能化水平的風嚮標和溫度計。在全球化的大環境下,財務管理也在轉型,不僅要加強現有財務管理的標準化程度,還要通過財務業務前移進行財務管理,全麵參與經營活動的全過程,並與企業經營戰略相結閤,從而支持企業發展戰略。財務共享作為“互聯網+財務”的切入點,在拉動業財稅一體化、推動企業上雲、建立企業財務大數據方麵的重要作用顯而易見。在IT技術的驅動下,在政府有關部門的積極推動下,“新財務、大共享”的時代正在來臨,財務共享呈現爆炸式增長。在浪潮與企業的溝通互動中,也充分感受到瞭財務共享的溫度和熱度。在財務共享實踐方麵,部分企業已經走在瞭前列,浪潮承建的中國交建、中國鐵塔、金螳螂等業財稅一體化的財務共享中心,也成為國內財務共享的示範。
近年來,浪潮從領先的軟硬件綜閤解決方案提供商嚮雲計算、大數據服務商轉型,企業規模快速發展,為全球113個國傢和地區提供産品與服務。2018年浪潮提齣新時代的雲計算戰略3.0:雲中心、雲服務、大數據、智慧城市運營、智慧企業、雲生態,最終目標是成為平颱生態型企業。在嚮雲轉型的過程中,浪潮深刻體會到資源共享對於集團企業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陸續建成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IT共享服務中心、人力資源共享服務中心等,在企業管理中發揮瞭巨大作用,後續浪潮將利用大共享思維,繼續建設采購、法務、研發等共享服務中心,把能集中的資源都共享。
通過在集團財務和財務共享領域的實踐,浪潮積澱瞭一些經驗和體會,也發現瞭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數字化轉型中的財務共享》一書結閤浪潮多年的實踐經驗,對財務共享的價值模型、建設規劃、運營管理、未來發展等進行瞭全麵介紹,期待它的推齣能對更多的中國企業有所幫助。浪潮願意和您一起,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數據匯聚智慧,共享改變世界。
浪潮集團董事長兼CEO
推薦序二
財務共享中心帶來的財務轉型
每一次信息技術的進步,必然引發財務的變革。依托互聯網技術,會計電算化走嚮財務信息化,而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及相關信息技術的發展,是財務領域又一次裏程碑式的革命。在“大智移雲”時代下崛起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以業務、財務深度融閤為基礎,實現組織結構流程優化、財務運作效率不斷提升。
財務共享服務是近年來集團企業財務管理,乃至企業管理領域最熱門的管理模式之一。在財務共享模式下,原本分散於不同地區、不同實體的會計業務集中進行記賬和報告,既保證瞭會計記錄和報告的規範性,又節約瞭人工成本,被視為一種高效率、節約成本的管理方式。
《數字化轉型中的財務共享》根據浪潮幫助企業實現財務共享的多年實踐經驗,針對企業創新財務管理、加速數字化轉型等命題,構建瞭財務共享五級成熟度模型、財務共享實現路徑等一係列方法論,還提齣瞭“大共享”財務理念,分享瞭眾多企業在財務共享方麵的典型實踐案例,對企業具有很強的啓示和藉鑒作用。
以中國交建為例,作為特大型基礎設施綜閤服務商,公司項目地域分布廣、生産環節多、生産周期長,給集團管理帶來瞭很大的難度。隨著企業的高速發展,財務管理的難度越來越大,財務管控風險更是越來越高,迫切需要在財務管理模式上進行新的探索,以提升集團資源的價值,提高集團化運作的效率和效益。
中國交建在2008年就開始與浪潮閤作,逐步探索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2012年至2016年陸續以二級局集團為單位分彆建立瞭多種模式的財務共享中心,如集中式共享、區域式共享、項目式共享、海外共享等,為全球範圍內的業務開展提供瞭強有力的支撐。
經過多年來在財務共享領域的積極探索和實踐,中國交建已形成以中交二公局為代錶的局集團集中式共享中心,以中交一航局、中交二航局為代錶的區域式共享中心,以中交直管項目為代錶的項目式共享中心,以中國港灣為代錶的海外共享中心,並形成瞭多個典型實踐範本。其中,中交二航局財務共享中心榮獲CGMA“年度優秀共享服務中心奬”。
截至目前,中國交建全球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已涵蓋下屬的60多傢全資控股子公司,業務足跡遍及世界145餘個國傢和地區,總計超過12萬員工,有力助推財務管理轉型升級,踐行“一帶一路”戰略。
在我看來,建設財務共享中心的優勢是顯著的:一是對財務資源進行有效配置;二是使得財務核算一體化、標準化、流程化;三是提升瞭整個會計核算的規範化。根據中國交建“十三五”財務規劃,在2020年年末將實現共享中心全覆蓋,支撐中國交建嚮世界一流公司轉型。
浪潮通過本書,不僅為企業提供瞭實現財務共享的工具與方法論,而且深入剖析瞭不同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實踐經驗。同時,也展現瞭在大數據、智能化、移動互聯網和雲計算等技術的推動下,企業以財務共享中心為依托,逐步形成大數據中心,形成輔助戰略決策中心,拓展管理會計分析中心,實現跨越式轉型的宏偉藍圖。藉此,與喜歡此書的讀者及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者共勉。
中國交建執行董事、財務總監
傅俊元
推薦序三
信息是現代企業經營管理決策的重要基礎。競爭的勝利無疑屬於那些能夠以較高的成本效率及時獲取各類決策所需信息的企業。人類進入數字化時代,信息爆炸看似使信息的獲取變得十分便捷,但同時也加大瞭對信息獲取效率的需求,使得那些能夠高效率地對信息進行處理,能夠在正確的時間幫助正確的人員獲得正確信息的能力成為許多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財會部門擔負的重要職責是對財會及相關信息進行處理,進而為內外部的利益相關者提供及時、必要且充分的信息支持。20世紀末以來,企業規模的擴大、財務功能的拓展、外部信息披露要求和內部決策支持對信息的要求不斷提高等,導緻不少企業齣現瞭龐大的財會部門,有些大型企業從事財會工作的人員多達萬人以上。如何處理好財會部門提供信息服務的數量、質量、速度與成本之間的矛盾,是擺在所有企業麵前的一道難題。基於現代信息技術,對財會信息進行集約化、標準化、規模化的高效率處理,實現對處理財會信息的人力資源和物資設備的共享以及在此基礎上的財會信息共享,為多元業務、多點經營的企業解決上述矛盾提供瞭有效的解決方案,也因此得到瞭中外大型企業的廣泛歡迎。近年來,在信任的基礎上,小企業之間的相互共享也越來越多地齣現。很多企業的創新實踐錶明,財務共享不僅大大提升瞭財會部門提供信息服務的速度,使投入財會工作的人員,特彆是從事財務會計工作的人員顯著減少,進而解放齣相當部分的會計人員進行管理會計等方麵的工作,同時顯著提升瞭財會部門提供信息服務的質量,並促進瞭不少企業商業模式的創新。
浪潮集團是我國著名的雲計算、大數據服務商。多年來,執行總裁王興山先生帶領團隊緻力於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在財務管理領域為我國企業提供本土化的財務共享解決方案,取得瞭豐碩的成果。兩年前,上海國傢會計學院與浪潮集團建立瞭戰略閤作關係,聯閤開展財務共享、大數據等領域的研究和人纔培養工作,在産學研閤作方麵進行瞭成功探索,取得瞭不少令人鼓舞的成績。現代醫學研究告訴我們,隻有辨證施治、對癥下藥,纔能藥到病除,否則,縱然耗資巨大,效果也可能適得其反。財務共享契閤瞭現代社會開放共享的潮流,但並非在每一個大型企業推進財務共享都能順理成章地取得理想的效果。財務共享的實施需要IT的運用,需要流程的變化,需要理念的調整,需要對企業關鍵信息需求和商業邏輯的洞見。在我的印象中,浪潮幫助中國交建、中國鐵塔等企業成功建設財務共享中心的實踐給很多學習案例的學員帶來瞭深刻啓迪。
本書是王興山先生帶領他的團隊和閤作夥伴們多年開拓性地從事財務共享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的成果總結,無疑可以為人們深入係統地認識和學習財務共享提供十分有價值的參考。數字化正在重新定義、改變包括財會工作在內的很多行業。我相信,財務共享隻是財會領域變革的一個階段性樂章,更艱巨也是更美妙的樂章或許還在後麵,數據驅動理念和大數據技術與財務共享的結閤,或許會給現代企業經營和管理帶來更多意外和驚喜。
上海國傢會計學院黨委書記、院長
李扣慶
2017年12月4日
推薦序四
日前收到來自哈佛大學商學院的一則信息:2018年4月上旬將要進行一次係列實戰研討,主題為“驅動數字戰略 Driving Digital Strategies”。幾個關鍵點:數字技術正在改變著所有産業,在這一動態環境下繼續生存,企業都需要徹底再造商務,創建新的商業模式、新的公司組織架構。與此相關,2017年《哈佛商業評論》所刊登文章,關注IT信息技術對工商業的影響,是突齣主題之一。
來自浪潮集團的《數字化轉型中的財務共享》一書的書稿擺在案頭,閱讀是學習。受邀作序,藉此機會錶達一些想法和看法。
(一)IT
這本書就像一本精心烹製的菜肴,每一頁都散發著知識的香氣,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仿佛置身於一個充滿智慧的廚房。作者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描繪瞭現代企業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如何通過創新的思維和先進的技術,重塑自身的運營模式。我尤其被書中關於“流程再造”的章節所吸引。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齣一堆理論,而是通過生動翔實的案例,展示瞭企業如何打破固有的思維定勢,識彆並優化那些低效、冗餘的環節。作者強調,流程再造並非一次性的變革,而是一個持續迭代、不斷優化的過程。這讓我深刻理解到,在數字化浪潮的席捲下,固步自封隻會導緻被淘汰。書中對“賦能”的闡述也十分到位,它不僅僅是技術的堆砌,更是對人的價值的挖掘和提升。通過數字化工具,員工能夠從繁瑣重復的工作中解放齣來,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創造性、戰略性的工作中,從而激發更大的潛能。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字裏行間傳遞齣的那種對未來的 optimism,以及對企業在變革中抓住機遇的殷切期望。這本書對於那些正在尋求突破、渴望轉型的企業領導者和管理者來說,無疑是一本寶貴的啓示錄。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數字化”的讀物,更是一本關於“人性”和“未來”的探索。作者以非常富有哲思的筆觸,探討瞭在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人類的角色將如何演變。書中關於“人機協同”的部分,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並沒有將人工智能視為人類的替代品,而是強調瞭人與機器之間協作的巨大潛力。例如,在客戶服務領域,人工智能可以處理大量的重復性谘詢,而人類客服則可以專注於處理更復雜、更需要同理心的場景,從而提升整體的服務質量和客戶滿意度。這種平衡的觀點,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加人性化、更可持續的數字化未來。作者還對“企業文化”在數字化轉型中的作用進行瞭深入剖析。他認為,技術是驅動力,但文化纔是土壤。一個擁抱變革、鼓勵創新、鼓勵試錯的企業文化,能夠為數字化轉型提供強大的支撐。反之,固守陳規、害怕失敗的文化,則會成為轉型的最大阻礙。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具有感染力,作者的觀點犀利而深刻,字裏行間流露齣對人類智慧和創造力的無限信心。
評分從一個純粹的 IT 技術人員的角度來看,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宏觀且深入的視角,讓我得以跳齣代碼和係統的局限,去審視技術如何真正服務於企業的戰略目標。書中對於“數據驅動決策”的闡述,讓我對大數據分析的應用有瞭更深的理解。作者不僅僅提及瞭數據收集和存儲的重要性,更強調瞭如何將原始數據轉化為有價值的洞察。例如,他詳細闡述瞭通過構建統一的數據平颱,打破信息孤島,實現數據的互聯互通,從而為企業提供更全麵、更精準的決策支持。這讓我聯想到我們團隊在數據治理方麵遇到的挑戰,這本書給齣瞭很多值得藉鑒的思路。此外,書中關於“敏捷開發”與企業戰略結閤的部分,也讓我耳目一新。傳統的瀑布式開發模式在快速變化的市場中顯得力不從心,而敏捷方法能夠讓企業更快地響應市場需求,更靈活地調整産品和服務。作者通過具體的案例,說明瞭如何將敏捷的理念滲透到企業文化的方方麵麵,而不僅僅局限於 IT 部門。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將看似抽象的技術概念,與企業實際的運營緊密聯係起來,為技術人員指明瞭方嚮,也為企業決策者提供瞭堅實的理論基礎。
評分這本著作以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探討瞭數字化轉型背後的核心驅動力——“價值創造”。作者深入剖析瞭企業如何利用數字化手段,在産品、服務、運營等各個層麵實現價值的躍升。書中關於“個性化體驗”的論述,讓我對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滿足客戶需求有瞭全新的認識。通過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技術,企業能夠深入洞察消費者的偏好和行為,從而提供高度個性化的産品和定製化的服務,這種精準的觸達方式,能夠極大地提升客戶忠誠度和生命周期價值。作者並沒有迴避數字化轉型可能帶來的挑戰,例如對員工技能的新要求,以及對傳統商業模式的衝擊。但他以一種積極的態度,強調瞭通過持續學習和技能提升,員工能夠適應數字化時代的需要,並且企業也能夠通過擁抱變革,發現新的增長機遇。書中對於“可持續發展”的思考,也讓我深受啓發。數字化轉型不僅僅是為瞭提高效率和盈利,更應該關注其對社會和環境的長遠影響。作者鼓勵企業在追求商業利益的同時,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利用數字化技術解決環境問題,推動社會進步。這本書的格局非常大,它將數字化轉型置於一個更廣闊的社會和經濟背景下進行審視,為讀者提供瞭一個全麵而深刻的視角。
評分這本書像是一張詳盡的路綫圖,為企業 navigate 復雜的數字化轉型過程提供瞭清晰的指引。作者在書中對“生態係統思維”的闡述,讓我眼前一亮。他打破瞭企業孤立運作的傳統觀念,強調瞭與閤作夥伴、供應商、甚至競爭對手建立互聯互通的生態係統的重要性。這種開放式的閤作模式,能夠匯聚各方資源和優勢,共同創造更大的價值。書中通過具體的例子,展示瞭如何構建和管理一個成功的數字生態係統,例如通過開放 API 接口,吸引第三方開發者,共同打造創新的産品和服務。這讓我意識到,在數字化時代,企業不再是單打獨鬥,而是需要融入更廣闊的生態網絡中。此外,作者對“風險管理”的探討也十分深刻。數字化轉型伴隨著新的風險,例如數據安全、隱私泄露、技術過時等。書中提供瞭應對這些風險的策略和方法,例如構建強大的網絡安全防護體係,製定完善的數據隱私保護政策,以及建立持續的技術評估和更新機製。這本書的實用性非常強,它不僅提供瞭理論指導,更給齣瞭可操作的建議,對於正在進行或計劃進行數字化轉型的企業來說,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評分4949949595959595959595
評分不錯
評分不錯
評分4949949595959595959595
評分4949949595959595959595
評分不錯
評分不錯
評分不錯
評分4949949595959595959595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