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是中國語言文字的寶貴財富。本書實用性與趣味性兼備,為現代讀者學習成語助力。
一本優秀的語言文字讀物,編撰於上世紀三十年代,但也能讓今天的讀者對它興味盎然。
例句中融入瞭民國社會生活百態,在準確錶意之外,更有鮮活生動的情趣。
本書是一本成語故事書,共收六十一個成語故事。書中每一則成語故事,都由“故事”“故事注解”“成語釋義”“用法舉例”四個部分組成。“用法舉例”分為對話用法舉例和敘述用法舉例,融入瞭民國社會生活百態,飽含趣味。本書還將每個成語都標明瞭齣處。
呂伯攸,現代著名作傢、編輯、詩人,是弘一法師李叔同的學生。民國時期任中華書局編輯,編輯創作的作品多為通俗讀物和兒童文學,深受讀者喜愛。
五十步笑百步
濫竽充數
味同嚼蠟
雞鳴狗盜
唾麵自乾
狐假虎威
竹籃打水
自相矛盾
螳臂當車
南柯一夢
庸人自擾
愚公移山
啞巴夢見瞭媽
毛遂自薦
唇亡齒寒
漆身吞炭
江郎纔盡
韆金買骨
掩耳盜鍾
煮豆燃萁
畫蛇添足
黔驢之技
銜環結草
圖窮匕見
倒屣相迎
一鼓作氣
四麵楚歌
退避三捨
鷸蚌相爭
嗜痂之癖
買櫝還珠
大義滅親
望梅止渴
草木皆兵
畫龍點睛
班門弄斧
守株待兔
請君入甕
擺空城計
指鹿為馬
伯道之憂
杞人憂天
水中撈月
東施效顰
破釜沉舟
助紂為虐
負荊請罪
麯突徙薪
病入膏肓
蜀犬吠日
揠苗助長
杯弓蛇影
塞翁失馬
扣槃捫燭
臨渴掘井
臥薪嘗膽
頑石點頭
刻舟求劍
曾參殺人
逼上梁山
一鳴驚人
東施效顰
(齣《莊子》)
【故事】
春鞦時候,越國①的苧蘿村②裏,有一個姓施的賣柴人。他傢裏十分窮苦,但是,他有一個女兒,卻長得俊俏極瞭:單講她那嬌嫩的臉蛋兒,就齣落得比桃花還明艷;加上她那兩條彎彎的眉毛,有如柳葉那麼縴細;她那小小的嘴唇,有如櫻桃那麼鮮紅;她那一雙眼睛,有如鞦水那麼澄淨……總之,她的身體上,沒有一處不是美麗的。因此,人傢對於她的一舉一動,也連帶地覺得非常美觀瞭。
這個賣柴人的傢,一嚮是住在村的西麵的,他的女兒,便被人傢稱為西施。
西施從小就得瞭一個心痛病。雖然經過幾番的醫治,卻總是時發時愈,一直沒有根本痊愈過。有一次,她正在若耶溪③中浣紗,不知怎樣一來,她的舊病又復發瞭。一霎時,隻覺心頭如刀割一般難受,幾乎站不穩瞭。她沒法好想,隻得提瞭那隻浣紗的籃子,忙嚮岸邊走瞭上來。
她昏昏沉沉地就在一株柳樹乾上靠住瞭,兩隻手緊緊地捧住瞭心兒;頭兒低低地側著;腰兒斜斜地彎著;兩條眉毛更是微微地顰④著,越顯得溫柔裊娜瞭。這時候,恰巧有幾個村人走過,他們看到瞭這種神情,知道她的心痛病發作瞭,便連忙一同趕過去,將她救護到瞭傢裏。
他們齣來的時候,便互相談論道:“我們以為西施平常的姿態,可算得美麗極瞭。哪知,今天看到她捧著心的神氣,竟比平日增加瞭不少的美,這是什麼緣故呢?”
另外的一個村人道:“這是很容易看得齣的。因為,她平日看見瞭人,總是有些羞答答的,還沒有完全顯齣她本來的姿態來。今天,她是心痛得難以忍受瞭,所以,在這微微的一顰之間,便顯齣她的自然之美來瞭啊!”
村人們都以為這個看法很不錯,於是,一傳十,十傳百,不到半天,全村都知道西施顰著眉的時候,要比平日美麗過幾倍,從此以後,不論誰,都想瞧瞧她那顰著眉的姿態瞭。
在村的東麵,也住著一個姓施的姑娘,人傢就稱她為東施。可是,她的容貌,卻長得非常醜陋:她的臉上既布滿瞭數不清的麻點,嘴唇又是缺的,眼睛是眇⑤的,頭發是癩的,背是駝的,腳是跛的……種種怪形惡狀,要是和西施比較起來,真是天差地遠的瞭。
村人們因為東施長得太難看瞭,當她走近人傢的時候,誰都遠遠地避開,不願意嚮她瞧一瞧。有時,要是遇到瞭幾個無聊的人,還會當著她的麵,嘲笑她的醜陋呢!
東施並不明白自己的醜陋,所以,她對大傢的嘲笑,總是想不齣一個原因來。後來,西施顰眉的事,不知怎樣,竟漸漸地傳到瞭她的耳中瞭,她想:“西施顰眉,既然會增加她的美,我要是學著她的樣,照著做起來,難道不會同樣地增加美麗嗎?”她想瞭一會兒,以為自己的這個主張很不錯,不覺心花怒放地立刻也預備做美人瞭。於是,她便細細地模仿西施的舉動:除瞭顰眉以外,更有捧心啊,低頭啊,彎腰啊,竟沒有一件不做到。而且,還故意搖搖擺擺地走到若耶溪邊,給人傢鑒賞,滿心希望人傢可以贊美她幾句。
哪知,村人們看到瞭她的這種舉動,不但沒有人去贊美她,反而嘲笑得更厲害瞭。他們都說:“東施在那裏效顰瞭,這種做作齣來的醜態,真要使人作嘔呢!”
【故事注解】
①越國—— 就是於越。夏少康之後,封於會稽。春鞦時候,滅瞭吳國,占有今江蘇、浙江和山東的一部分,都於紹興,後來被楚國所滅。所以現在浙江的紹興市,仍有人稱為越。
②苧蘿(zhù luó)村—— 今浙江諸暨市南,有苧蘿山(又名蘿山),山下有村,就是苧蘿村。
③若耶溪—— 因為西施曾在溪中浣紗,所以也叫浣紗溪,在今浙江諸暨市。
④顰(pín)—— 皺眉蹙額,叫作顰。
⑤眇(miǎo)—— 瞎瞭一隻眼睛,叫作眇。
【成語釋義】
譬喻:學得不像樣。
【用法舉例】
一、對話
甲:“在醉吟居酒店的櫃颱上,矗著一塊很大的招牌,為什麼寫著‘劉李停車’四個字?”
乙:“這是很有意思的。因為,從前有一個劉伶和一個李白,都是很愛喝酒的。這招牌的意思,就是說劉李二人到瞭此地,也要停下車來買酒喝瞭。”
甲:“那麼,他隔壁的那傢湯圓店裏,也寫著這四個字做招牌,又有什麼意思呢?”
乙:“哦,那簡直是‘東施效顰’,還有什麼意思可說呢!”
二、敘述
上流社會的外國人,都是很講究禮貌的。所以他們在吃大餐的時候,也都是守著應有的規則,從來不會將刀叉之類,碰得那菜盆叮當地發響。
可是,那些不懂規矩的人卻不然瞭。我們常常看到那些豪商大賈,請客雖然都喜歡用西餐,但是,許多人聚在一處,不隻刀、叉、盆、杯互相碰擊著,發齣一種特彆的聲音來,就是那嘈雜的喧嘩聲,也足以使人産生不快之感。
唉,既然不懂得吃西餐的規則,何必一定要“東施效顰”呢?
說實話,我是一個對閱讀一嚮挑剔的人,很多書讀不到一半就失去瞭興趣,但《中華成語故事》卻是個例外。這本書最讓我驚喜的地方在於,它把那些看似遙遠、抽象的成語,用一種非常接地氣、貼近生活的方式呈現齣來。就好像那些古人並沒有離我們遠去,他們的故事和智慧依然在影響著我們。比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個故事,我之前隻覺得是一句老話,但書裏把它講得繪聲繪色,從馬的走失,到兒子摔斷腿,再到戰爭爆發,每一步的跌宕起伏,都充滿瞭戲劇性,卻又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它讓我開始反思,很多時候我們眼中的壞事,也許正是潛藏著好運的契機,這種辯證的思維方式,在現代社會也同樣適用。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灌輸,更是一種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引導。它教會我如何在順境中保持警惕,在逆境中尋找希望,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是任何其他書本都無法比擬的。我感覺自己仿佛經曆瞭一次心靈的洗禮,對生活的看法也更加豁達和樂觀瞭,這絕對是我近期讀過的最棒的書籍之一!
評分我一直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充滿敬意,但很多時候,真正的理解卻顯得那麼遙遠,直到我翻開瞭《中華成語故事》。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並非高高在上地講解理論,而是用一種娓娓道來的方式,將一個個生動形象的成語故事展現在我眼前。它讓我明白瞭,為什麼一些詞語會擁有如此深刻的內涵,為什麼它們能夠流傳韆古,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亡羊補牢”這個成語,我之前隻知道是補救的意思,但書中詳細描述瞭那個牧羊人的後悔和改變,以及他之後如何小心謹慎,避免瞭更大的損失,讓我深刻體會到及時止損和吸取教訓的重要性。還有“愚公移山”的故事,雖然從小就聽過,但這本書將愚公的執著、傢人的勸阻、以及最終感天動地的結果,都描繪得如此細緻,讓我看到瞭堅持不懈的力量,以及信念能夠創造奇跡的可能性。這本書就像一位慈祥的長者,用最樸實無華的語言,嚮我傳授著最寶貴的智慧,讓我受益匪淺,也更加熱愛我的祖國文化!
評分這本書真是讓我大開眼界!我之前對成語的瞭解僅限於零星的幾個,總覺得它們是書本裏死氣沉沉的文字,可讀瞭《中華成語故事》之後,我纔發現每個成語背後都有一個鮮活的故事,一段有趣的來龍去脈。就拿“畫蛇添足”來說吧,書裏詳細描繪瞭那個宴會上的場景,楚人爭飲酒,誰先喝完誰就有奬品。那個人一邊喝酒一邊腦子裏想著怎麼纔能贏,就在酒壺上畫起瞭蛇,本以為自己畫得又快又好,結果卻是弄巧成拙,最後還丟瞭性命。讀的時候,我仿佛親身經曆瞭那個畫麵,甚至能感受到他那一刻的得意和之後的驚慌。還有“守株待兔”的故事,那個農夫的懶惰和僥幸心理,讓我不禁聯想到現實生活中那些不勞而獲的人,真的很有警示意義。這本書不隻是簡單地羅列成語和解釋,而是通過生動的情節、鮮明的人物刻畫,把成語的曆史文化背景和生活哲理融為一體,讓人在輕鬆閱讀中就能領略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一直覺得語文課本上的成語解釋太枯燥瞭,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讓我對成語的態度發生瞭180度的轉變,簡直愛不釋手!
評分不得不說,《中華成語故事》這本書給瞭我一個巨大的驚喜。我一直以為成語就是一些老掉牙的詞語,沒什麼意思,但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它就像一部引人入勝的電影,把那些遙遠的古代故事,通過生動的文字,呈現在我眼前。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精彩絕倫的故事,有的人物,有的情節,有笑有淚,讓人迴味無窮。比如“濫竽充數”這個成語,我之前隻是知道是虛有其錶,但書裏把那個不會吹竽的南郭先生,是如何混跡於樂隊,又是如何被揭穿的,寫得活靈活現,簡直像在看一齣滑稽劇,讓人忍俊不禁,同時也警醒自己,不要做那個“混日子”的人。還有“狐假虎威”的故事,把狐狸的狡猾和老虎的愚蠢,刻畫得入木三分,讓我看到,有時候依附於強者,並不能真的獲得力量,真正的強大,還得靠自己。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棒,它讓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吸收瞭豐富的文化知識,也學習到瞭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感覺自己真的“漲知識”瞭,絕對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的寶藏!
評分我原本隻是隨意翻翻,沒想到這本書的魔力如此之大,讓我一口氣讀瞭好幾個小時,都忘瞭時間。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成語的書,更像是一部濃縮的中華曆史畫捲。書中對每個成語的起源和演變過程的描述都極為考究,引用的典故和人物的細節都非常到位,讓人感覺不是在讀書,而是在跟古代先賢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比如“臥薪嘗膽”這個成語,我之前隻知道是勾踐為瞭復仇,但書中深入挖掘瞭他當時的心境,那種錐心刺骨的恥辱感,以及他日復一日的隱忍和磨礪,讀來讓人心潮澎湃,感同身受。還有“完璧歸趙”的故事,藺相如的智慧和勇氣,麵對強秦的威逼利誘,他如何在政治的漩渦中周鏇,保護瞭趙國的尊嚴,讀完不禁讓人拍案叫絕。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非常獨特,時而慷慨激昂,時而幽默風趣,又時而飽含深情,能夠抓住不同成語所蘊含的情感內核,用最貼切的文字錶達齣來。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探險傢,在字裏行間挖掘著古老的寶藏,每一次翻頁都充滿瞭驚喜和期待,真心推薦給所有對曆史文化感興趣的朋友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