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成语故事

中华成语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吕伯攸 编
图书标签:
  • 成语
  • 中华文化
  • 语言学习
  • 故事
  • 传统文化
  • 科普
  • 趣味学习
  • 教育
  • 知识
  • 阅读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35691
版次:1
商品编码:12343393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8-03-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62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成语,是中国语言文字的宝贵财富。本书实用性与趣味性兼备,为现代读者学习成语助力。

一本优秀的语言文字读物,编撰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但也能让今天的读者对它兴味盎然。

例句中融入了民国社会生活百态,在准确表意之外,更有鲜活生动的情趣。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成语故事书,共收六十一个成语故事。书中每一则成语故事,都由“故事”“故事注解”“成语释义”“用法举例”四个部分组成。“用法举例”分为对话用法举例和叙述用法举例,融入了民国社会生活百态,饱含趣味。本书还将每个成语都标明了出处。

作者简介

吕伯攸,现代著名作家、编辑、诗人,是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学生。民国时期任中华书局编辑,编辑创作的作品多为通俗读物和儿童文学,深受读者喜爱。


目录

五十步笑百步

滥竽充数

味同嚼蜡

鸡鸣狗盗

唾面自干

狐假虎威

竹篮打水

自相矛盾

螳臂当车

南柯一梦

庸人自扰

愚公移山

哑巴梦见了妈

毛遂自荐

唇亡齿寒

漆身吞炭

江郎才尽

千金买骨

掩耳盗钟

煮豆燃萁

画蛇添足

黔驴之技

衔环结草

图穷匕见

倒屣相迎

一鼓作气

四面楚歌

退避三舍

鹬蚌相争

嗜痂之癖

买椟还珠

大义灭亲

望梅止渴

草木皆兵

画龙点睛

班门弄斧

守株待兔

请君入瓮

摆空城计

指鹿为马

伯道之忧

杞人忧天

水中捞月

东施效颦

破釜沉舟

助纣为虐

负荆请罪

曲突徙薪

病入膏肓

蜀犬吠日

揠苗助长

杯弓蛇影

塞翁失马

扣槃扪烛

临渴掘井

卧薪尝胆

顽石点头

刻舟求剑

曾参杀人

逼上梁山

一鸣惊人

精彩书摘

东施效颦

(出《庄子》)

【故事】

春秋时候,越国①的苎萝村②里,有一个姓施的卖柴人。他家里十分穷苦,但是,他有一个女儿,却长得俊俏极了:单讲她那娇嫩的脸蛋儿,就出落得比桃花还明艳;加上她那两条弯弯的眉毛,有如柳叶那么纤细;她那小小的嘴唇,有如樱桃那么鲜红;她那一双眼睛,有如秋水那么澄净……总之,她的身体上,没有一处不是美丽的。因此,人家对于她的一举一动,也连带地觉得非常美观了。

这个卖柴人的家,一向是住在村的西面的,他的女儿,便被人家称为西施。

西施从小就得了一个心痛病。虽然经过几番的医治,却总是时发时愈,一直没有根本痊愈过。有一次,她正在若耶溪③中浣纱,不知怎样一来,她的旧病又复发了。一霎时,只觉心头如刀割一般难受,几乎站不稳了。她没法好想,只得提了那只浣纱的篮子,忙向岸边走了上来。

她昏昏沉沉地就在一株柳树干上靠住了,两只手紧紧地捧住了心儿;头儿低低地侧着;腰儿斜斜地弯着;两条眉毛更是微微地颦④着,越显得温柔袅娜了。这时候,恰巧有几个村人走过,他们看到了这种神情,知道她的心痛病发作了,便连忙一同赶过去,将她救护到了家里。

他们出来的时候,便互相谈论道:“我们以为西施平常的姿态,可算得美丽极了。哪知,今天看到她捧着心的神气,竟比平日增加了不少的美,这是什么缘故呢?”

另外的一个村人道:“这是很容易看得出的。因为,她平日看见了人,总是有些羞答答的,还没有完全显出她本来的姿态来。今天,她是心痛得难以忍受了,所以,在这微微的一颦之间,便显出她的自然之美来了啊!”

村人们都以为这个看法很不错,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不到半天,全村都知道西施颦着眉的时候,要比平日美丽过几倍,从此以后,不论谁,都想瞧瞧她那颦着眉的姿态了。

在村的东面,也住着一个姓施的姑娘,人家就称她为东施。可是,她的容貌,却长得非常丑陋:她的脸上既布满了数不清的麻点,嘴唇又是缺的,眼睛是眇⑤的,头发是癞的,背是驼的,脚是跛的……种种怪形恶状,要是和西施比较起来,真是天差地远的了。

村人们因为东施长得太难看了,当她走近人家的时候,谁都远远地避开,不愿意向她瞧一瞧。有时,要是遇到了几个无聊的人,还会当着她的面,嘲笑她的丑陋呢!

东施并不明白自己的丑陋,所以,她对大家的嘲笑,总是想不出一个原因来。后来,西施颦眉的事,不知怎样,竟渐渐地传到了她的耳中了,她想:“西施颦眉,既然会增加她的美,我要是学着她的样,照着做起来,难道不会同样地增加美丽吗?”她想了一会儿,以为自己的这个主张很不错,不觉心花怒放地立刻也预备做美人了。于是,她便细细地模仿西施的举动:除了颦眉以外,更有捧心啊,低头啊,弯腰啊,竟没有一件不做到。而且,还故意摇摇摆摆地走到若耶溪边,给人家鉴赏,满心希望人家可以赞美她几句。

哪知,村人们看到了她的这种举动,不但没有人去赞美她,反而嘲笑得更厉害了。他们都说:“东施在那里效颦了,这种做作出来的丑态,真要使人作呕呢!”

【故事注解】

①越国—— 就是於越。夏少康之后,封于会稽。春秋时候,灭了吴国,占有今江苏、浙江和山东的一部分,都于绍兴,后来被楚国所灭。所以现在浙江的绍兴市,仍有人称为越。

②苎萝(zhù luó)村—— 今浙江诸暨市南,有苎萝山(又名萝山),山下有村,就是苎萝村。

③若耶溪—— 因为西施曾在溪中浣纱,所以也叫浣纱溪,在今浙江诸暨市。

④颦(pín)—— 皱眉蹙额,叫作颦。

⑤眇(miǎo)—— 瞎了一只眼睛,叫作眇。

【成语释义】

譬喻:学得不像样。

【用法举例】

一、对话

甲:“在醉吟居酒店的柜台上,矗着一块很大的招牌,为什么写着‘刘李停车’四个字?”

乙:“这是很有意思的。因为,从前有一个刘伶和一个李白,都是很爱喝酒的。这招牌的意思,就是说刘李二人到了此地,也要停下车来买酒喝了。”

甲:“那么,他隔壁的那家汤圆店里,也写着这四个字做招牌,又有什么意思呢?”

乙:“哦,那简直是‘东施效颦’,还有什么意思可说呢!”

二、叙述

上流社会的外国人,都是很讲究礼貌的。所以他们在吃大餐的时候,也都是守着应有的规则,从来不会将刀叉之类,碰得那菜盆叮当地发响。

可是,那些不懂规矩的人却不然了。我们常常看到那些豪商大贾,请客虽然都喜欢用西餐,但是,许多人聚在一处,不只刀、叉、盆、杯互相碰击着,发出一种特别的声音来,就是那嘈杂的喧哗声,也足以使人产生不快之感。

唉,既然不懂得吃西餐的规则,何必一定要“东施效颦”呢?



《锦绣河山:诗意中国地理》 一、 穿越千年,丈量山河 《锦绣河山:诗意中国地理》并非一本冰冷的地理教科书,而是一次穿越千年的时空漫游,一场融汇古今的感官盛宴。它以独到的视角,将中国壮丽的山川地貌与悠久的历史文化、灿烂的文学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一个立体、鲜活、充满诗情画意的中国。本书旨在带领读者,不止是用眼睛去看,更是用心灵去感受,用脚步去丈量,去理解这片土地如何孕育出中华民族的辉煌文明。 我们不再拘泥于经纬度、海拔高度这些枯燥的数字,而是将目光投向那些承载着民族记忆的山脉、孕育出文明的河流、滋养出独特风情的平原与盆地。从巍峨的喜马拉雅山脉,它是世界之巅,更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到奔腾不息的长江黄河,它们是中华文明的母亲河,孕育了无数的传说与故事;从广袤的塔里木盆地,那里戈壁驼铃悠扬,丝路风情万种;到湿润的江南水乡,那里小桥流水人家,描绘出婉约的水墨画卷。《锦绣河山》将为你一一揭开这些地理奇观背后的文化密码。 本书的编撰,借鉴了古代地理志的严谨考据,吸收了现代地理学的科学分析,更融入了文学评论、民俗研究、艺术鉴赏等多元视角,力求呈现一个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的中国地理全貌。每一章的开篇,我们都会引用一首与该区域相关的经典诗词,以此开启一段诗意的旅程。在描绘地理特征的同时,我们会深入挖掘其历史渊源、人文典故、传说轶事,以及与当地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习俗、信仰和艺术表现形式。 二、 探寻地域的灵魂 《锦绣河山》并非简单的地理元素堆砌,而是试图探寻每个地域独有的“灵魂”。 1. 山脉的壮歌: 本书将中国主要的山脉,如秦岭、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长白山、武夷山、横断山脉等,视为国家地理格局的骨架,更是文化的分界线和精神的象征。我们不仅仅描述它们的形态、地质构成,更关注它们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扮演的角色。例如,秦岭,它不仅是中国南北方气候、植被的分界线,更是历代王朝定都选址的重要考量,其“龙脉”之说,蕴含着深厚的中国哲学思想。我们将探讨秦岭深处的古道遗迹,那些曾经连接东西的商旅往来,以及隐藏在山峦中的隐士传说。 天山,这座横亘在新疆境内的巨大山脉,它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汇点,孕育了独特的塞外风光和民族文化。我们将跟随古人的足迹,感受那“天山南北路不同,山川各异人种殊”的壮阔景象,了解天山冰川的形成与作用,以及它对绿洲农业的馈赠。 昆仑山,被誉为“中华龙首”,更是道教的圣山,其神秘传说和神话色彩,在中华文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我们将追溯其在古代神话中的地位,探讨其地质构造的独特性,以及它作为亚洲内陆水系源头的重要性。 2. 河流的脉络: 长江与黄河,这两条巨龙般的河流,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我们将详细描绘它们的源头、流经的地理环境,以及它们对沿岸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深远影响。黄河,这条“母亲河”,其泥沙淤积带来的“黄河故道”变迁,是地理变迁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生动案例。我们将探讨它的治水史,以及那些发生在黄河岸边的悲壮故事与豪情壮歌。 长江,这条“黄金水道”,其流域的富饶与多样性,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我们将沿着长江,从巴蜀的险峻到江南的柔美,从三峡的壮丽到入海口的浩瀚,感受这条大河的生命力,以及它孕育出的璀璨文化。 此外,我们还会关注珠江、黑龙江、雅鲁藏布江等重要的河流,描绘它们的独特地理特征和人文内涵。例如,珠江三角洲的三角洲地貌,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孕育了独特的岭南文化。 3. 平原与盆地的故事: 华北平原,中国古代文明的核心区域,广袤而肥沃,是农耕文明的温床。我们将讲述这片土地上无数王朝的兴衰,人民的辛劳与智慧,以及它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的中心角色。 东北平原,素有“黑土地”之称,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我们将描绘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以及它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感受那片土地上人民的朴实与坚韧。 四川盆地,以其“天府之国”的美誉闻名,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富饶的物产,使其成为自古以来的乐土。我们将探讨盆地内部多样的地貌形态,以及它如何造就了四川人民热情豪爽的性格。 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是典型的内陆干旱盆地。我们将描绘其独特的荒漠景观,戈壁的广阔,绿洲的生命力,以及丝绸之路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深刻印记。 4. 海岸与岛屿的呢喃: 中国漫长的海岸线,连接着广阔的海洋,塑造了沿海地区的经济活力和开放精神。我们将描绘东海、南海、黄海等不同海域的特征,以及它们孕育的渔业文化、海洋文明。 台湾岛,这颗镶嵌在太平洋上的璀璨明珠,其独特的地质构造、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及其坎坷的历史命运,都值得深入探讨。我们将描绘阿里山的云海,日月潭的静谧,以及台湾人民的热情好客。 海南岛,中国的热带天堂,碧海蓝天,椰风蕉雨,是疗养度假的胜地。我们将描绘其热带雨林的风光,以及黎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独特的风俗文化。 三、 诗意叙事,立体呈现 《锦绣河山》在叙事方式上,力求突破传统地理书籍的刻板印象。 诗词引入,意境先行: 每章的开头,都会精选一首与该地理区域相关的经典诗词,通过诗歌的意境,引导读者进入地理探索的氛围。例如,描写黄河时,我们会引用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瞬间将读者带入黄河波澜壮阔的景象。 历史回响,人文交织: 在描述地理特征的同时,我们会穿插讲述与该区域相关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传说故事。例如,在描写长城时,我们不仅仅介绍它的工程壮举,还会讲述烽火戏诸侯的传说,蒙恬修筑长城的艰辛,以及它在抵御外敌入侵中的重要作用。 民俗风情,生活气息: 我们将深入挖掘各地的民俗文化、饮食习惯、传统节日、建筑风格,让读者感受到地理环境如何塑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例如,在描写江南水乡时,我们会提及那里的评弹、苏绣、园林艺术,以及水乡人家独特的饮食文化。 艺术视角,美学解读: 适时融入对各地自然风光在绘画、摄影、音乐等艺术作品中的呈现,从美学角度解读中国山河的魅力。例如,描写桂林山水时,我们会联想到中国山水画的经典意境,探讨“山水甲天下”的美学价值。 地图与插画,直观呈现: 本书将配有大量精美的地图、手绘插画、历史图片和现代摄影作品,力求将抽象的地理概念具象化,让读者一目了然,增强阅读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四、 启迪思考,传承文脉 《锦绣河山:诗意中国地理》的出版,不仅仅是为了普及地理知识,更希望通过对中国山河的深入解读,引发读者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精神的深刻思考。 地理与文明的互动: 探讨地理环境如何塑造了中国的历史进程、民族性格和文化发展,以及人类活动如何反作用于地理环境。 地域差异与文化多样性: 展现中国各地域独特的地理风貌和文化特色,强调地域差异带来的文化多样性,以及这种多样性如何丰富了中华文明。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通过对传统智慧和现代实践的梳理,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关注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民族精神的根脉: 挖掘山河在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中的作用,理解“大江大河”、“巍峨山川”如何成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的象征。 《锦绣河山:诗意中国地理》是一部献给所有热爱中国这片土地的读者的作品。它是一次视觉的旅行,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文化的溯源。它将带领您穿越时空的界限,用全新的视角去认识、去理解、去热爱我们脚下的这片锦绣河山。它不是一味地讲述“是什么”,而是努力去呈现“为何是”以及“如何是”,让每一处山川,每一条河流,都拥有鲜活的生命,诉说着动人的故事。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之前对成语的了解仅限于零星的几个,总觉得它们是书本里死气沉沉的文字,可读了《中华成语故事》之后,我才发现每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鲜活的故事,一段有趣的来龙去脉。就拿“画蛇添足”来说吧,书里详细描绘了那个宴会上的场景,楚人争饮酒,谁先喝完谁就有奖品。那个人一边喝酒一边脑子里想着怎么才能赢,就在酒壶上画起了蛇,本以为自己画得又快又好,结果却是弄巧成拙,最后还丢了性命。读的时候,我仿佛亲身经历了那个画面,甚至能感受到他那一刻的得意和之后的惊慌。还有“守株待兔”的故事,那个农夫的懒惰和侥幸心理,让我不禁联想到现实生活中那些不劳而获的人,真的很有警示意义。这本书不只是简单地罗列成语和解释,而是通过生动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刻画,把成语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生活哲理融为一体,让人在轻松阅读中就能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一直觉得语文课本上的成语解释太枯燥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让我对成语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转变,简直爱不释手!

评分

不得不说,《中华成语故事》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巨大的惊喜。我一直以为成语就是一些老掉牙的词语,没什么意思,但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就像一部引人入胜的电影,把那些遥远的古代故事,通过生动的文字,呈现在我眼前。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有的人物,有的情节,有笑有泪,让人回味无穷。比如“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我之前只是知道是虚有其表,但书里把那个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是如何混迹于乐队,又是如何被揭穿的,写得活灵活现,简直像在看一出滑稽剧,让人忍俊不禁,同时也警醒自己,不要做那个“混日子”的人。还有“狐假虎威”的故事,把狐狸的狡猾和老虎的愚蠢,刻画得入木三分,让我看到,有时候依附于强者,并不能真的获得力量,真正的强大,还得靠自己。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棒,它让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吸收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也学习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感觉自己真的“涨知识”了,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宝藏!

评分

说实话,我是一个对阅读一向挑剔的人,很多书读不到一半就失去了兴趣,但《中华成语故事》却是个例外。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地方在于,它把那些看似遥远、抽象的成语,用一种非常接地气、贴近生活的方式呈现出来。就好像那些古人并没有离我们远去,他们的故事和智慧依然在影响着我们。比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故事,我之前只觉得是一句老话,但书里把它讲得绘声绘色,从马的走失,到儿子摔断腿,再到战争爆发,每一步的跌宕起伏,都充满了戏剧性,却又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它让我开始反思,很多时候我们眼中的坏事,也许正是潜藏着好运的契机,这种辩证的思维方式,在现代社会也同样适用。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一种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它教会我如何在顺境中保持警惕,在逆境中寻找希望,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任何其他书本都无法比拟的。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对生活的看法也更加豁达和乐观了,这绝对是我近期读过的最棒的书籍之一!

评分

我一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充满敬意,但很多时候,真正的理解却显得那么遥远,直到我翻开了《中华成语故事》。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并非高高在上地讲解理论,而是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将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成语故事展现在我眼前。它让我明白了,为什么一些词语会拥有如此深刻的内涵,为什么它们能够流传千古,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亡羊补牢”这个成语,我之前只知道是补救的意思,但书中详细描述了那个牧羊人的后悔和改变,以及他之后如何小心谨慎,避免了更大的损失,让我深刻体会到及时止损和吸取教训的重要性。还有“愚公移山”的故事,虽然从小就听过,但这本书将愚公的执着、家人的劝阻、以及最终感天动地的结果,都描绘得如此细致,让我看到了坚持不懈的力量,以及信念能够创造奇迹的可能性。这本书就像一位慈祥的长者,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向我传授着最宝贵的智慧,让我受益匪浅,也更加热爱我的祖国文化!

评分

我原本只是随意翻翻,没想到这本书的魔力如此之大,让我一口气读了好几个小时,都忘了时间。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成语的书,更像是一部浓缩的中华历史画卷。书中对每个成语的起源和演变过程的描述都极为考究,引用的典故和人物的细节都非常到位,让人感觉不是在读书,而是在跟古代先贤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比如“卧薪尝胆”这个成语,我之前只知道是勾践为了复仇,但书中深入挖掘了他当时的心境,那种锥心刺骨的耻辱感,以及他日复一日的隐忍和磨砺,读来让人心潮澎湃,感同身受。还有“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的智慧和勇气,面对强秦的威逼利诱,他如何在政治的漩涡中周旋,保护了赵国的尊严,读完不禁让人拍案叫绝。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独特,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幽默风趣,又时而饱含深情,能够抓住不同成语所蕴含的情感内核,用最贴切的文字表达出来。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探险家,在字里行间挖掘着古老的宝藏,每一次翻页都充满了惊喜和期待,真心推荐给所有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朋友们!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