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编译局典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生平事业美术作品集

中共中央编译局典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生平事业美术作品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局马列主义文献信息部 著,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列主义文献信息部 编
图书标签:
  • 马克思主义
  • 恩格斯
  • 列宁
  • 美术作品
  • 历史
  • 政治
  • 中共中央编译局
  • 经典
  • 红色文化
  • 传记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ISBN:9787511734693
版次:1
商品编码:12358038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8-03-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156
字数:101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中共中央编译局重视加强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建设,收藏了大量反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生平事业的美术作品。为保护和利用好这批作品,充分发挥其在马克思主义宣传普及工作中的作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者选编了《中共中央编译局典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生平事业美术作品集》。在编辑过程中,作者仔细考证了画作的标题、类别、作者、创作年代、细部特征等情况,力图呈现给读者一个全新的、近距离接触经典的视角。

内容简介

《中共中央编译局典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生平事业美术作品集》收录了中国艺术家蒋兆和、古元、艾中信、林墉、王明明、王为政等人创作的美术作品共一百三十三幅。这些作品艺术地再现了革命导师进行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的伟大历程,刻画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崇高品德和革命情操。

作者简介

中共中央编译局是专业从事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政党研究、政府创新、中央文献翻译、研究、编辑出版的中央国家机构

目录

目 录

马克思生平事业美术作品…………………………………………… 001

马克思肖像…………………………………………………………蒋兆和 002

童年…………………………………………………………………高 莽 003

马克思画像…………………………………………………………李宏仁 004

刻苦学习……………………………………………………………顾 盼 005

博士俱乐部里的年轻人……………………………………………杨克山 006

马克思写作博士论文………………………………………………许钦松 007

二十四岁的《莱茵报》主笔………………………………………邵 飞 008

二十四岁的《莱茵报》主笔………………………………………赵旭成 009

忠贞的爱情…………………………………………………………张文新 010

忠贞的爱情…………………………………………………………林 墉 011

共赴巴黎……………………………………………………………文国璋 012

海涅在马克思家做客………………………………………………沈蓉尔 013

人间知己……………………………………………………………王为政 014

巴黎会晤……………………………………………………………王为政 015

伟大友谊的开端……………………………………………………何孔德 016

被驱逐出巴黎………………………………………………………罗尔纯 017

想收买吗……………………………………………………………盖茂森 018

同魏特林决裂………………………………………………………纪清远 019

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杨克山 020

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王明明 021

二十九岁的“马克思老爹”………………………………………曹剑峰 022

起草《共产党宣言》………………………………………………张怀江 023

在布鲁塞尔被捕……………………………………………………陈景湧 024

马克思和恩格斯动员德国工人分散回国…………………………邓 澍 025

在《新莱茵报》编辑部……………………………………………文国璋 026

在《新莱茵报》编辑部……………………………………………贺 成 027

在莱茵省第一届民主主义者代表大会上…………………………张红年 028

在科隆民众大会上…………………………………………………陈衍宁 029

法庭上的胜利……………………………………………李天祥 赵友萍 030

“经济革命之后必定会发生政治革命”…………………………张怀江 031

同维利希—沙佩尔集团作斗争……………………………………杨 刚 032

逼债…………………………………………………………………朱乃正 033

为营救战友积极工作………………………………………………闻立鹏 034

星期日郊游…………………………………………………………林 墉 035

郊游…………………………………………………………………黄鸿仪 036

郊游…………………………………………………………………王明明 037

在恩格斯家做客……………………………………………………杨 刚 038

绝对命令——学习!………………………………………………尹戎生 039

与诗人聚会…………………………………………………………潘世勋 040

探望老战友………………………………………………李天祥 赵友萍 041

在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大会上………………………………………顾 盼 042

在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大会上………………………………………顾 盼 043

马克思在伦敦纪念波兰起义四周年大会上………………………聂 鸥 044

马克思在伦敦纪念波兰起义四周年大会上………………………文国璋 045

忘我地工作…………………………………………………………许钦松 046

向最忠诚的朋友报捷——《资本论》第一卷完成………………………吴 茜 047

向最忠诚的朋友报捷——《资本论》第一卷完成………………………姚有多 048

向恩格斯报捷——《资本论》第一卷完成………………………何孔德 049

马克思与肖莱马一八六八年在伦敦………………………………韩国臻 050

马克思走访工人理论家……………………………………………高 莽 051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一起……………………………………………高 泉 052

坚决站在“冲天的巴黎人”一边…………………………………张文新 053

马克思通过一位德国商人转达自己对公社的建议……………………汤小铭 054

公社流亡者在伦敦的避难所………………………………………曹剑峰 055

伦敦受威胁最大的人………………………………………………陈衍宁 056

公社原则永存………………………………………………………王为政 057

公社原则永存………………………………………………………王为政 058

在伦敦代表会议上…………………………………………………李台还 059

抵达海牙……………………………………………………………马振声 060

在国际工人协会海牙代表大会上发言……………………………徐乐乐 061

马克思与数学………………………………………………………刘大为 062

马克思与数学………………………………………………………高 虹 063

马克思与数学………………………………………………………杨延文 064

欢宴德国同志……………………………………………王庆明 甘正伦 065

亲如一家……………………………………………………………李以泰 066

马克思与小外孙在一起……………………………………………裘 沙 067

马克思与小外孙在一起……………………………………………盛姗姗 068

在阿让特伊…………………………………………………………尚沪生 069

“卡尔,我不行了!”………………………………………………杨红太 070

三月十四日…………………………………………………………艾中信 071

简朴的葬仪…………………………………………………………何孔德 072

恩格斯生平事业美术作品…………………………………………… 073

恩格斯肖像…………………………………………………………蒋兆和 074

少年时代的恩格斯…………………………………………………高 莽 075

上学路上……………………………………………………………邓 澍 076

商行练习生的业余生活……………………………………………欧 洋 077

柏林大学的旁听生…………………………………………………林 缨 078

在柏林“自由人”中间……………………………………………崔开玺 079

走访工人区…………………………………………………………艾中信 080

一个有觉悟的爱尔兰女工…………………………………………朱乃正 081

恩格斯与玛丽………………………………………………………王有政 082

在曼彻斯特与纺织女工交谈………………………………………高 虹 083

与政治流亡者在一起………………………………………………王沂东 084

宣传共产主义………………………………………………………高 虹 085

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大会…………………………………………张文新 086

写作《共产主义原理》……………………………………………刘文西 087

逼离巴黎……………………………………………………………刘向平 088

纪念柏林街垒战一周年宴会………………………………………潘鸿海 089

在普法尔茨前线……………………………………………………杨红太 090

赴伦敦途中………………………………………………甘正伦 王庆明 091

“埃及的幽囚”…………………………………………李 新 张红年 092

恩格斯出席公开集会………………………………………………李 骏 093

探望亲密战友………………………………………………………谢志高 094

喜讯传来…………………………………………………甘正伦 王庆明 095

访问爱尔兰…………………………………………………………张红年 096

狩猎…………………………………………………………………孙向阳 097

“一个自由的人”…………………………………………………韩国臻 098

“伦敦的头号军事权威”…………………………………………李子侯 099

向国际总委员会报告巴黎起义的情况……………………………顾 盼 100

“啃酸果”——写作《反杜林论》………………………………许钦松 101

恩格斯与肖莱马……………………………………………………李以泰 102

痛失亲人……………………………………………………………王为政 103

墓前演说……………………………………………………………曹剑峰 104

整理遗稿……………………………………………………………潘鸿海 105

整理遗稿……………………………………………………………古 元 106

撰写《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张怀江 107

口授《资本论》……………………………………………………姚有多 108

一八八九年国际社会主义工人代表大会……………………………高 虹 109

检阅无产阶级的战斗力量——恩格斯参加伦敦第一次举行的

五一节示威活动……………………………………………………杨克山 110

祝寿…………………………………………………………………陈光健 111

在苏黎世第三次国际社会主义工人代表大会上……………………何多苓 112

在柏林火车站………………………………………………………马常利 113

海滨疗养……………………………………………………………汤小铭 114

悼念一代伟人………………………………………………………闻立鹏 115

英名长存……………………………………………………………郭全忠 116

列宁生平事业美术作品……………………………………………… 117

列宁肖像……………………………………………………………蒋兆和 118

少年时代的列宁……………………………………………………高 莽 119

列宁在狱中…………………………………………………………高荣生 120

打猎归来……………………………………………………………孙向阳 121

新年聚会……………………………………………………………潘世勋 122

会见格·瓦·普列汉诺夫…………………………………………张 骏 123

列宁和克鲁普斯卡娅在巴黎郊外的公园里………………………古 元 124

反战演说……………………………………………………………许宝中 125

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会议上……………李天祥 倪志琪 126

探望病中的斯维尔德洛夫…………………………………………周建夫 127

列宁和中国卫士李富清……………………………………………王为政 128

在办公室阅读《真理报》…………………………………………蒋兆和 129

列宁同志在工作……………………………………………………李宏仁 130

慰问红军伤病员……………………………………………………彭 彬 131

无限关怀……………………………………………………………文国璋 132

永生难忘…………………………………………………赵友萍 周上列 133

幸福的会见…………………………………………………………徐立森 134

列宁会见哈默………………………………………………………韩国臻 135

病中口授文件………………………………………………………李 骏 136


前言/序言


《思想的足迹:革命者的时代画卷》 这是一部汇聚了深刻思想与磅礴力量的艺术画卷,它不以叙述具体政治事件的详细经过为能事,也非对某个特定历史时期人物的流水账式记录。相反,它旨在通过视觉艺术的独特语言,捕捉那些塑造了世界格局的伟大思想家、革命家的精神风貌、思想轨迹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氛围。 本书甄选了大量极具感染力和历史厚重感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跨越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却共同指向了同一个核心:那些以毕生精力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先行者们。作品的风格多样,涵盖了写实主义的严谨、浪漫主义的激情、象征主义的深邃,乃至具有时代鲜明特征的革命艺术。每一幅画面都经过精心挑选,力求在艺术性与历史性之间取得完美的平衡,让观者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思想的力量和时代的脉搏。 我们所呈现的,并非是僵硬的肖像或刻板的宣传画。这些艺术作品,有的捕捉了革命者在沉思中的智慧光芒,有的描绘了他们在艰苦斗争中的坚毅身影,有的则象征性地展现了他们所追求的理想与信念。每一笔色彩,每一条线条,都仿佛是艺术家与时代对话的结晶,是对那些伟大灵魂的致敬与解读。 本书着力于展现革命者群体背后所蕴含的丰富人性与高尚情怀。他们的思想并非空中楼阁,而是深深植根于人民的苦难与希望之中。因此,在作品中,我们也能看到艺术家对人民的关怀,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这种人文关怀的贯穿,使得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个别人物的艺术呈现,更是关于一个时代集体精神的缩影。 此外,本书的另一大特色在于其对艺术表现手法的深入挖掘。艺术家们如何运用光影来烘托人物的内心世界?如何通过构图来体现时代的宏大叙事?色彩的运用又如何传递革命的激情与理想?本书将引导读者一同品味这些艺术的奥秘,理解艺术如何成为承载和传播思想的重要载体。 《思想的足迹:革命者的时代画卷》并非是一部枯燥的说教手册,而是一次与历史进行深度对话的视觉盛宴。它希望通过艺术的窗口,让读者得以窥见那些伟大的思想是如何诞生、如何传播、如何改变世界的。它鼓励观者进行独立思考,在这些艺术作品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这是一场关于思想、关于艺术、关于时代的深刻探索,等待着每一个渴望理解历史、探索人类进步力量的你。

用户评价

评分

当我决定购买《中共中央编译局典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生平事业美术作品集》这本书时,我脑海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历史人物的画册,它更像是一扇窗,一扇通往那个波澜壮阔的革命年代的窗。我一直认为,艺术是传递情感和思想最直接的媒介之一。而用美术作品来展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生平事业,无疑是一种极具匠心和深意的选择。我期待在这本书中,看到那些超越了文字描述的画面,那些用色彩和构图所传达出的情感张力。我希望,那些革命的火种,那些思想的光芒,能够通过画面的形式,以一种更加震撼人心的方式呈现在我面前。我尤其好奇,书中所收录的作品,是否涵盖了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艺术家对这三位伟人的描绘?这种多元化的视角,是否能让我从更广阔的文化视野中,来理解他们的思想和影响?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不仅仅是“看”这些画,更能“读懂”它们,从中汲取力量,获得启迪。

评分

说实话,我并不是一个美术鉴赏的专业人士,但当我翻开《中共中央编译局典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生平事业美术作品集》这本书时,我还是被深深地震撼了。书中的每一幅画,都仿佛在诉说着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一段荡气回肠的革命岁月。我看到马克思那标志性的长发和胡须,在画面中被赋予了智慧的光芒;我看到恩格斯,那位忠实的战友,在马克思身边,眼神中流露出的坚定与支持。而列宁,他的形象则充满了革命家的激情与果敢。让我尤为惊喜的是,书中的许多作品,并非是简单的肖像画,而是描绘了他们工作、生活、战斗的场景。例如,那些描绘他们在会议中慷慨陈词的画面,那种人物的面部表情,肢体的语言,都极富感染力,仿佛将我置身于那个历史时刻,能够感受到当时空气中弥漫的革命激情。还有一些作品,描绘了他们与普通劳动人民的交流,那种朴实而深厚的感情,让人动容。这本画册,让我不仅仅是从文字上了解了他们的生平事业,更是在视觉上,建立起了一种全新的认知,一种更加感性,更加立体的认识。

评分

第一次看到《中共中央编译局典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生平事业美术作品集》这本书的书名,我就被它所蕴含的厚重感和历史感所吸引。作为一名对二十世纪中国革命史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深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这三位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的历史地位。然而,我通常是通过文字资料来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和思想理论。这本书以“美术作品集”的形式呈现,这无疑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去深入理解和感受他们的伟大。我非常好奇,书中收录的作品,是否能让我看到他们更具人情味的一面?那些在历史文献中可能被忽略的细节,是否会在画作中得到生动的展现?我期待能从这些美术作品中,感受到他们为人类解放事业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感受到他们坚定的革命信念,以及他们与人民群众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理解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动补充,让我能够以一种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方式,走进他们的世界。

评分

读完《中共中央编译局典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生平事业美术作品集》这本书,我深切地感受到,艺术与历史,原来可以如此完美地结合。我之前对于如何通过美术作品来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生平事业,还停留在一种模糊的想象中,但这本书,用它丰富的藏品,彻底打开了我的视野。我看到了,那些伟大的革命家,在艺术家笔下,不仅仅是抽象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个体。我尤其被书中描绘列宁在领导革命时期的群像所打动,那种坚毅的面庞,那种充满号召力的眼神,仿佛真的能够带领我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激昂的时代。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精美的画作,更在于它能够激发我们对历史的思考,对真理的追寻。我从这些画作中,看到了革命的艰辛,也看到了理想的光芒,更看到了人类社会进步的力量。这本画册,是我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乃至世界历史进程的一个宝贵的视角。

评分

这本书《中共中央编译局典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生平事业美术作品集》,对我来说,简直是一份来自历史深处的馈赠。我一直以来都对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对那些引领时代潮流的伟人们充满着好奇和敬意。然而,单纯的文字叙述,有时难免显得有些单薄,无法完全捕捉到人物的神韵和时代的氛围。而这本书,恰恰弥补了这一遗憾。它以美术作品这种直观而富有感染力的形式,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生平事业呈现在我的眼前。我期待着,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的名字,能够通过画家的笔触,变得更加鲜活,更加立体。我尤其想看到,那些描绘他们领导革命斗争的场景,那些展现他们思想交流的瞬间,那些体现他们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画面。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看到”他们的思考,感受到他们的激情,体会到他们为理想而奋斗的不懈努力。我相信,这本画册,不仅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精神的洗礼。

评分

这套书的出版,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次阅读体验,更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学术探险。我一直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发展,以及它如何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中共中央编译局典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生平事业美术作品集》这本书,从名字上就预示着一种权威性和系统性。中共中央编译局作为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文献翻译的最高机构,其出品的书籍,在学术严谨性上是毋庸置疑的。而“典藏”二字,更是暗示了其内容的珍贵和稀有。这本书所收录的美术作品,绝非市面上随处可见的印刷品,而是经过精心挑选和整理的,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的珍品。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探究,这些作品是如何被发掘和收集的?它们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我希望通过这些美术作品,能够更直观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革命思想是如何在各个历史时期,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被解读和传播的。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收录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美术作品,例如,在早期中国革命时期,中国艺术家是如何用自己的画笔来描绘和理解这些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的。这种跨文化的艺术对话,对我来说具有非凡的吸引力。

评分

收到《中共中央编译局典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生平事业美术作品集》这本书,我第一时间就被其精美的设计所吸引。封面设计大气而典雅,散发着浓郁的历史气息。翻开书页,高质量的印刷和考究的纸张,无不体现出出版方的严谨和用心。我一直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这三位伟人的生平事业充满了敬意,而这本书以美术作品集的形式来呈现,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新颖且充满吸引力的角度。我迫不及待地想要通过这些画作,去感受他们所处的时代氛围,去理解他们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收录一些具有国际视野的艺术作品,展现不同文化背景下,艺术家们是如何理解和描绘这三位伟人的。我希望,这些美术作品能够不仅仅是历史的影像记录,更能触及到他们思想的深度和人文关怀,让我能够从更深层次上,去感悟他们的革命精神和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

评分

老实说,在拿到这本《中共中央编译局典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生平事业美术作品集》之前,我对“美术作品集”这种形式来呈现历史人物的理解,还停留在比较表面的认知上。我习惯了阅读文字,通过文字来构建历史的画面。但是,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这一认知。当我开始认真地翻阅其中的画作时,我才真正体会到,艺术的力量究竟有多么磅礴。那些油画,水彩,甚至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宣传画,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色彩和线条的组合,更是历史情绪的载体,是思想的具象化表达。我看到一幅描绘马克思在书桌前伏案疾书的画面,那光线,那眼神,仿佛能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思索与挣扎,以及对人类解放事业的执着。另一幅描绘列宁在十月革命时期的演讲,画面中的人们群情激奋,目光如炬,仿佛真的能听到那高亢激昂的演讲声在耳边回响。书中所收录的作品,涵盖了从这些伟人的青年时代,到他们领导革命,再到他们晚年,乃至他们思想传播的各个重要历史节点。每一幅画,都凝结着创作者的心血,也承载着一段鲜活的历史。我尤其喜欢其中几幅描绘他们与普通人民群众互动场景的作品,那种亲切感,那种人民领袖的形象,跃然纸上,让我对他们的认识更加立体和深刻。

评分

我常常在思考,历史人物的形象,在不同的时代,是如何被艺术家们所解读和再创作的。尤其是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这样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人物,他们的形象,早已深深地烙印在无数人的心中。《中共中央编译局典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生平事业美术作品集》这本书,恰恰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让我能够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这些伟大的革命导师。我非常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看到那些充满时代特征的艺术作品,那些反映了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他们思想和形象的理解。我尤其关注那些描绘他们思想传播和理论发展的画面,我想象着,那些抽象的哲学概念,是否也能以某种具象的美术形式来呈现?书中是否会包含一些描绘他们著作的创作过程,或者他们理论如何影响后世的艺术作品?我希望,这本书不仅是对他们生平的记录,更是对他们思想生命力的延展,是对他们革命精神的视觉化传承。

评分

这本书,我关注了很久,终于在朋友的推荐下,在一家老书店里淘到了。拿到手的第一感觉,就是它沉甸甸的分量,以及封面那股厚重而又不失庄重的历史感。翻开第一页,那精美的印刷和考究的纸质就让人眼前一亮。我本身是对那个时代的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塑造了中国乃至世界格局的人物,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这三个名字本身就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烙印。而这本书,从书名上就能看出,它并非是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将这些伟大的革命导师,通过“美术作品集”这种独特的方式呈现出来。这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想象着,那些熟悉的革命场景,那些鼓舞人心的演讲,那些历史性的会晤,是否都会以画面的形式,生动地展现在我眼前?我尤其好奇,这些美术作品,是出自哪些名家之手?是写实的风格,还是带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创作?它们能否在视觉上,给予我更深刻的理解和触动?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画册,更是一本能够穿越时空,让我与那些伟大的灵魂产生共鸣的桥梁。从封面传递出的信息,这本书无疑在装帧设计上也下了不少功夫,那种复古的韵味,仿佛是将一段凝固的历史,用最真诚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